第125章
左右看了两眼,拿来葫芦瓢在缸里舀了点水。
田桂花给他倒的热水,他也没喝,把冒着热气的开水倒进瓢里试了试。
暖呼呼的,温度还行。
手头没有别的能擦的东西,傅璟佑拿来抹布打湿,耐心细致的把贺敏杰的小脸、小手挨个擦干净。
贺敏杰小脸被热气熏红,红扑扑肉嘟嘟的,看着就招人喜欢。
傅璟佑凌厉眉宇软和起来,戳着他脸颊逗弄:
“叫叔叔。”
贺敏杰看他,瘪嘴吐泡泡。
他又说:“叫叔叔。”
“呸!”
贺敏杰“呸”的一声,吐了他满脸的口水。
“皮小子。”
傅璟佑抹了一把脸,假装凶神恶煞拍了拍贺敏杰的屁股,小家伙乐得“嘎嘎”笑。
傅璟佑摇摇头,脑瓜通火车,忽然怔愣幻想起来。
他什么时候能跟陆淼一起,能有个自己的孩子?
到时候孩子会不会像贺敏杰一样?
性子皮的吐叔叔、伯伯们口水?
傅璟佑晃晃脑袋,面容柔和被自己的想法逗乐。
他抱起贺敏杰放在膝上逗弄,门外忽然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傅璟佑抱着贺敏杰站起身,正逢贺丰仓和田桂花前后从门外进来。
“小六,你嫂子说你有事儿找我?是啥事儿?”
贺家两兄弟的长相都随了贺宏进,声音粗犷,个头都不矮,都是浓眉大眼的小伙子。
贺丰仓在煤炭厂工作,平时活儿不轻,加上煤炭灰尘重,他总是容易弄得浑身上下脏兮兮的。
所以乍一眼看去,贺丰仓看着年纪显老许多。
二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像是三十岁的人。
田桂花伸手就要来抱孩子。
傅璟佑避了避,“嫂子你忙,我帮你抱一会儿的。”
“那行。”
“家里还有没有花生米?”
贺丰仓扫了一眼,道:“你给炒点,我跟小六喝两盅。”
“哎。”
田桂花笑呵呵应声,手提着炉子去门外就要生火。
傅璟佑连忙阻止:“这回不喝酒了二哥,公社要修路,家里也还有事儿,我说完事儿就要赶回去。”
“你呀。”
贺丰仓摇头失笑,一阵扒拉从床位缝隙里提出小桌支开。
“难得来一回就不着急这一会儿,我还有好些话想问问你呢!”
“一直没功夫回去,家里爹娘都咋样?身体都还康健吧?”
贺丰仓跟傅璟佑唠起家里。
傅璟佑见他担心家
里,便也围在桌边安稳坐定,认真说起家里的情况。
“叔婶身体都还好,入冬了队里活儿不多,婶儿要清闲一些。叔那边……公社安排修路,事儿要多一些,不过也还好。天冷了忙活起来,人也要舒服一些。”
“是这个事儿。”
贺丰仓点头,提来暖水壶和傅璟佑满上,渐渐的说起正事儿:
“说起来,你这次过来是什么事?我听说你娶了媳妇了,咋样?日子还好过不?缺不缺钱使?”
铁饭碗的工作,累固然是累,但怎么也比种地挣得多。
田桂花很忌讳亲戚过来借钱,可对贺丰仓来说,傅璟佑不是旁的亲戚。
他是弟弟。
他跟老大贺丰收一个在县里,一个在镇里。
全年只顾着自己和自己的小家,队里的老两口,多是这个弟弟在照应。
傅璟佑要是缺钱使,贺丰仓愿意给他拿。
不用傅璟佑开口,贺丰仓摸索站起身,走近床尾就要去拿钱。
“二哥,我这次过来不是因为钱的事儿……”
傅璟佑看出他的动作,赶忙起身将他拉回来。
“我是娶了媳妇儿,她是知青,从北方城里来的。”
“我听说北方冬天都有煤炭供应……她头一回在南方过冬,我怕她适应不了,所以想从你这弄点煤,行不行?”
傅璟佑说明来意,却并未表明是陆淼想要。
贺丰仓愣了两秒,诧异看他:
“好小子,你真是本事了!”
贺丰仓咧开嘴咋咋呼呼的,冲着门外喊:
“敏杰他娘,你听见没?我兄弟讨了个知青婆姨!”
傅璟佑尴尬挠头,有点不知道说点什么好。
“娶了媳妇儿就不是小孩子了,你晓得为媳妇儿考虑,这是对的!”
贺丰仓却是笑得开怀,真诚的替傅璟佑高兴。
“煤的是小事儿,我这个月有五十斤的供应,你拿东西来了没?这样,你先都拿回去,要是不够用,回头再来!”
其实外面蹲一蹲,也能买到供应煤,但是煤票不好弄。
贺丰仓是煤炭厂工人,他能把自己的供应份额让给傅璟佑,说明他有买到煤的途径。
这也是为什么傅璟佑来这里。
“二哥,你自己的煤还是你自己留着。要是有买煤的途径,你给我指条道儿,我买。”
傅璟佑也不隐瞒,直接坦白道:
“煤炭这个事儿,我肯定不是只要这一回,你也不能每次都让给我。要是能买,你就让我买吧。”
使钱能办利落的事情,就不要总是使人情。
就算是关系再好的人,天长日久的下去,总会容易泛起龃龉。
“你这小子,还真是成了顶天立地的汉子了!”
贺丰仓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登时又是一阵摇头失笑:
“行了,这事儿我替你办了。你呀,也用不着找别人。”
“煤炭厂的工人不仅每月有煤炭供应,也有内部买碳的价格,市面上供应的藕煤是五分钱一斤,另外单独要票。我们这儿内部价格,四分钱一斤,不要票的。”
【藕煤:蜂窝煤,以前南方的叫法。】
贺丰仓琢磨了一下,补充道:
“不过每个月也有定额的分量,要买也只能买一百斤的份额。”
其实就是煤炭厂给工人的福利,有条件又舍得的,可以买回去给家里老人用。
份额不敢外放太多,也是怕有人投机取巧,拿去黑市倒卖。
“你身上有多少钱?想要多少煤?要是钱不够也别不好意思,二哥先给你拿着。”
第174章 傅璟佑,变化大
四分钱一斤煤,还不要票,这是顶顶合算的好事儿。
四分钱一斤,一个月一百斤,其实就是四块钱。
傅璟佑一合计,财大气粗道:
“那我能不能都要?这个月的,下个月……如果二哥你用不上那一百斤的份例,我过后几个月都来。”
贺丰仓愣了愣,“你要那么多干啥?”
“……多点保险。”
总比不够用的好。
陆淼说小炉子比灶好用。
她要是喜欢,煤炭也够的话,那以后光用炉子也行。
反正猫冬,家里暖和,人也舒服。
“你别不会过日子。”
贺丰仓数落了傅璟佑几句,接着细致解释道:
“藕煤差不多一块儿就有一斤重,会烧炉子的把好风门儿,两块藕煤就能烧一天,你要多了也没用。再一个吧……”
贺丰仓往门外看了一眼,自家兄弟不怕什么,也没瞒着什么,直言道:
“往后两个月天要大冷起来了,得匀出三十斤送去你嫂子娘家去。”
傅璟佑点头,“先紧着二哥和嫂子,我要余下的就行。”
每个月都有一百斤的份额呢,要是真的像贺二哥说的那样,煤炭用的节省,也不差那三十斤。
贺丰仓说了半天,确认似的问道:
“那你真要那么多啊?”
傅璟佑颔额“嗯”了一声,“我先买回去再说,要是够用,以后就看着少买。”
贺丰仓抓抓头,“那行。”
反正煤炭也浪费不了。
就算是沾水回潮了,回头晾一晾也照样能用。
“你就背的背篓来?这次就要一百斤,还是我给你把背篓装满就行?”
“这次就要一百斤。要是不够装……我先背一部分回去,下趟再来。”
贺丰仓点点头,让傅璟佑稍作等待,他提着筐儿出门,跟领导打招呼唠了一通,便先后背回来俩筐煤。
傅璟佑给拿了钱。
本来想着多拿点儿,但考虑到贺丰仓的性子指定不肯收,他就打消了念头。
寻思下回过来再给拎点儿什么。
傅璟佑的背筐大,但是一百斤的煤也要背两趟才行。
贺丰仓说把煤堆门口,让田桂花盯着点。
田桂花抱着孩子轻哄,不赞同道:
“我哪能时时都盯着?你摆进屋里去,免得叫人拿走了。”
傅璟佑怕弄得屋里到处都脏,想摇头说没事,难料贺丰仓动作太快,已经往屋里搬了十多块。
傅璟佑一阵感慨,对着贺丰仓两夫妻一阵感谢。
临了背上背准备回去,傅璟佑想到什么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