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傅璟佑珍重的握了握陆淼的手:
  “叔肯定认可。”
  “为什么?”
  “因为他不傻。”
  “噗……哈哈哈。”
  陆淼被他逗笑。
  “你也不怕叔听见了生气?”
  傅璟佑认真摇头,“听见也没事。”
  如果贺宏进看见陆淼的成果,眼珠子指定激动的都得掉到地上,哪有功夫管他?
  两人嘻嘻哈哈闹着。
  傅璟佑想把陆淼发酵肥成功的事儿跟贺宏进说,陆淼及时拦住他:
  “现在才第十四天,往后几天再看看吧,等真的都成了,那时候拿着成果说话也好办事。”
  傅璟佑点点头。
  未来几天照料那两个不断缩小的草垛,傅璟佑愈发的尽心小心。
  只是最后傅璟佑还是没能亲眼看见成果。
  大队长白杨过来通知,说是公社那边下达消息,要修缮公社下面各个大队通往镇里和县里的路。
  每个大队、生产队都要出人,只要壮劳力,参加的每人每天十个工分奖励。
  趁现在马上进入冬天,地里的活儿少,赶紧的就要忙活起来。
  傅璟佑跑了一趟镇里,托黑市关系弄了一个炉子,又弄了一些精米细粮,顺便把之前陆淼说的什么报纸、课本之类的,能找到的都弄回来。
  先前让人帮忙留意的玻璃也弄到了几块。
  傅璟佑拿回来重新整理一下屋顶,把前面几间屋的瓦片撤出几个,用玻璃代替。
  这样日常光照能晃屋里,屋里就能亮堂些。
  那玻璃陆淼摸过,不是很薄,差不多超出一厘米的厚度。
  是蒙面的,很像后世许多浴室门上的那种玻璃材质。
  傅璟佑收拾完屋顶,又在家劈了好几箩筐手指粗细的小柴火备用,之后也投入公社修路的工程中。
  赶在年底分粮之前攒点工分,后面还可能多分点儿粮。
  其实像他这样的年轻壮劳力,就算不参加,公社也会点名让参加。
  与其后面被点名赶鸭子上架,不如积极一点,留个好印象。
  傅璟佑不在家,任冰心和耿晓云再次回归陆淼身边帮忙。
  彼时两个堆肥体已经出了肥,所有材料都腐熟成了肥沃的泥土。
  耿晓云和任冰心两人都露出不敢置信的目光。
  陆淼打趣她俩道:“谁让你们这几天都不过来?不然不就能见证过程了吗?”
  “那不是不好意思吗?”
  任冰心怼了耿晓云一下,俩人都在干笑。
  陆淼翻了一记白眼,说:
  “干啥不好意思?是傅璟佑吃人?还是我吃人?”
  耿晓云“嘿嘿”了一声,揭开话题道:
  “我看着这个肥跟我们那儿的黑林土很相似……既然这个法子能成,那陆小猫儿,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做?要是差人手帮忙,算我一个。”
  肥料跟庄稼收成直线挂钩,是相当重要的事。
  耿晓云也十分的慎重。
  “我还没正式跟队长说,打算今天晚点有空就去说说看。”
  陆淼请她俩进屋坐下说话,挨个给倒了水,才进入正题:
  “队长要是同意,我就预备着扩大规模,人多力量大,也好办事……要是队长不同意,我就打算小规模先弄着。”
  顾不上生产队里的,那就先顾全自家两块自留地。
  门前空地多,都属于宅基地的范围,扩充点出来种点瓜啊果啊菜的,应该也是可以的。
  任冰心道:“种地方面我是不懂的,但是晓云懂啊!她既然都说了这沤出来的土好,那就肯定是好的。队长指定能同意。”
  陆淼笑着点头,其实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想起一码事儿,陆淼又看向耿晓云:
  “晓云,你家里现在还给你寄林蛙干儿没?要是有,我还要。”
  “这阵子才是逮林蛙的时候儿,蛤蟆干估计还得等个把来月
  ……”
  耿晓云摇摇头。
  “我给你留意着,要是他们给我寄了,我第一时间拿给你。”
  陆淼点头“嗯”了一声,“我喜欢吃这个,你有多少,到时候就拿来多少,我都要。”
  “好。”
  陆淼给她俩一人抓了两把自家做的红枣。
  她俩相继离开后,陆淼收拾了一下,跟着去了贺家。
  贺宏进不在家。
  公社要修路,不仅要拓宽,还要把路的“质量”提上去。
  山里有石矿,公社下其他的大队负责清理路况,拓展道路宽度。
  白杨这一支大队,则由他和贺宏进带队。
  带着大队、生产队里的一众年轻小伙每天进山开采石料、运送石料,用以铺路。
  陆淼过去贺家时,贺宏进理所当然不在家。
  她把堆肥的事儿跟陈桂芬说了。
  陈桂芬正好在家里按照陆淼的要求给她做保暖马甲。
  见她过来,陈桂芬直接把手里半成品的绿格子马甲给她套上试了试。
  “你点子好,这小背心穿着是好看。”
  陆淼点头,脱下马甲又说起堆肥的事。
  陈桂芬陆陆续续看过她堆肥的成果,这件事,陈桂芬投双票赞成。
  “婶婶,你光赞成没有啊,得来点实质性的东西。”
  陆淼细致分析道:
  “大家伙儿入冬搓草绳也是有工分的,堆肥这个事儿吧,收集材料说麻烦不麻烦,说简单也不简单,要是没点好处,也没人愿意跟咱们一起干啊。”
  第167章 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个道理陈桂芬当然懂,但是她工分这个事儿,她也做不了主。
  “你回去把酵好的肥铲点儿过来,你叔现在不在家,我也不好做主。”
  陈桂芬想了想,道:“等他夜里回来了,我把肥土拿给他看,到时候再看看他有什么章程,你看行不行?”
  陆淼立马点头:“行的,我这就回去弄。”
  干体力活儿,陆淼不行。
  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能动脑瓜帮上忙的机会,陆淼很仔细的想要抓住。
  她回去铲肥土。
  家里也没个合适装的容器,她找了一圈,索性把傅璟佑平时给她装零嘴儿吃的葫芦瓢给腾了出来。
  陆淼送了两次。
  她心里估摸这事儿贺宏进肯定会支持,就是怎么个运行方式的问题。
  所以在送完酵好的肥料土后,陆淼格外嘱咐陈桂芬:
  “婶婶,你以后家里有鸡蛋壳、菜帮子、红薯皮这些千万别扔,一定要都给我攒着!”
  “好好,都记着了!”
  陆淼拉着她,水灵灵的大眼睛转悠着,继续出点子:
  “婶婶,人多力量大,你一个人攒还不够,你在队里肯定有相熟的姐妹儿吧?你喊她们一起攒!总之动员起来啊!”
  陈桂芬理解陆淼的意思,却还是忍不住被她孩子气的说法逗笑。
  “你这孩子,办事儿不急于这一时,先回去等消息吧。等你叔敲定好了章程,后面的事儿呀,自然水到渠成。”
  陆淼娇憨憨笑着点头,也知道是自己过于迫切了。
  “那婶婶,我就先回去了,叔那边你多做做工作,叫他快点的,不要太拖太久。”
  往后天冷下来,到时候降雨或者降雪,可能都会影响到堆肥的成效,这事儿必须得抓紧。
  “好。”
  陈桂芬嗔怪笑道。
  陆淼安心回家。
  门口两堆堆肥体已经使命告终,她一个人在家摸索。
  看着后院前几天傅璟佑撒下去的菜种,都已经冒出拇指大的芽儿。
  陆淼在门前屋侧寻了一片地儿,清理完枯枝落叶,又用小石头把什么树根、碎瓦小石头之类的抛出来丢去一旁。
  把土一点点的挖松,大概清出一米宽、两米长的一块地,陆淼捧着酵好的肥土搀着挖松的土一起拌匀。
  之后回到后院,把小菜地小芽苗生长密集的地方都薅了一遍,薅下来的小苗都挪到前面新开出来的地种着。
  小芽苗用不了多少定根水,陆淼用脸盆打水,临了把脸盆放在旁边地上,她跟过家家似的,两手从盆里捧出水,一点一点的浇到自己开出来的小菜地上。
  巴掌大的地,她吭哧吭哧忙活两三个钟头,最后竟还觉得挺有成就感。
  一抹脸上的虚汗,陆淼把盆里余下的水倒去旁边。
  想着傅璟佑最近一阵儿忙的都是扎实的体力活儿,她又回去后院,用傅璟佑扎好的竹编网兜捞水缸里的甲鱼。
  傅璟佑夜里老爱折腾,陆淼嫌他烦,可心里到底舍不得他吃苦受累。
  活的甲鱼陆淼不敢杀,死的甲鱼她也没弄过,但这些东西,她总该要会的。
  总不能让傅璟佑在外面敲了一天的石头,晚上回来还要忙活给她做饭。
  陆淼烧了半锅热水,手忙脚乱把甲鱼倒进锅里扣上锅盖,等甲鱼不扑腾了才捞出来。
  从前傅璟佑杀甲鱼,陆淼感觉就是三两下的事儿,结果轮到自己,光是破开肚子,就花了半个小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