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76节

  果园到底是个长期投入,果苗种下后,再快也得两三年才能到丰果期,在那之前,叶宁也想建个厂子。
  叶宁已经琢磨过了,按照她父母的经验来说,刚改革开放的那几年,开服装厂、纺织厂、日用品生产厂肯定是能赚钱的。
  崭新的机器买来太贵了,叶宁之前在网上买过二手的清洗机这些,除了成色旧一些外,也没什么别的毛病,她觉得同样的法子,自己在这边也能用。
  不过就是要把这么多国内没有的机器凭空弄过来,中间怕是有些麻烦,要是崔维诚那边能有办法不让这些机器真的走一趟海运就合法化,那就最好不过了。
  经过这么多次的交易,尤利民也隐隐察觉到了,叶宁手里这个条从国外弄来不少稀罕的货源,好像属于不太能放到明面上来的野路子。
  其实在当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那些靠着边境的城市,别说建厂的机器了,就是别国的装甲车、坦克都有偷摸运回来当废品卖的。
  就是叶宁生活的现代,类似的乱像也是直到千禧年后才在严查重判下差不多杜绝了的。
  尤利民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行,回头我帮你问问,你急不急,要是急的话,回头崔先生要是再提帮着买货物这样的要求,我就先替你答应下来?”
  “行,只要能把事情办好,其他的都好商量。”叶宁想着崔维诚那么大个人物,要说提什么要求,也无非就是像上次那样让自己帮他弄点衣裳裙子这些了。
  人家又不是白要,反正都是能赚钱的生意,怎么算她都不会亏。
  两人又顺便聊了几句,眼见着时间也不早,叶宁就先离开了。
  叶宁走后没多久,石崇派来交易的人就来了。
  对方验过货没有问题后,就很痛快地把货款结给了尤利民。
  卖水果赚不了几个钱,这次尤利民也没瞎大方,安排谷三等人给帮着把货装车后,他只从自己特意留下来的半箱阳光玫瑰里挑了两串个头稍小的递给了对方和开车的司机。
  知道这是六块钱一斤的稀罕水果,两人倒也没嫌弃,也多亏石崇手底下的人多,竞争大,孔二之前从尤利民拿到好处后都是悄摸藏着,并没对别人说起过,不然这人可能还会心生不满。
  因为是一个人来的,回山上的时候叶宁特意走了山下的大路。
  十月底是乡下红薯大规模收获的季节,叶宁从镇上一路走来时,都能在路的两旁看到弯着腰在地里劳作的人。
  明明只是土地下放这么一件事情,却让这些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往大家上工干活都是怂眉耷眼的,今天叶宁看着倒是处处欢声笑语。
  十里八乡的农民都铆足了劲地在干活,这批红薯是他们年前收获的最后一批主食了,等这批粮食收下了换成了工分,他们就真的能够自己当家做主了。
  牛草湾三大队的红薯也开始大规模收获了,是以顾骁一早就去上工了,这是队里最后一次集体生产,哪怕他自家地里的油菜苗已经长出叶子了,这会儿也不能偷懒躲闲,请假不上工。
  之后的一个星期里顾骁都忙着地里的伙计,红薯收上来后,要一一过称,刨出分给村里人的那一部分红薯后,剩下的红薯都得运到公社的粮站里去换成钱,回头村里人要用工分换钱,都是从卖粮食的钱里面出的。
  顾骁不缺钱,今年的工分都换成了红薯,红薯耐放,挖个地窖能放到开春,人可以吃,也能煮了当猪食。
  顾骁是把叶宁之前的话给记到心里了的,不过这到底是件大事,他回家后也和周顺弟商量了一下。
  周顺弟老实本分地过了几十年,对于孙子说的买地的事情,还是很反对的:“不能买,就咱们家这个成分,别人买地可能还没什么,我们要买了地,回头再被人扣上个什么帽子,那真是一家子都得搭进去。”
  经历过那个混乱时期后,周顺弟现在就只想安心地过好小日子,他们现在不缺吃穿,已经是过上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了,现在家里也不缺钱,她实在想不明白孙子好好的又折腾这些事情干什么。
  周顺弟反对,买地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好在镇上卖地的事情也还没正式传出什么风声,顾骁也有时间继续说服思想固执的奶奶。
  不过事情的转折来得就是这么快,都不需要顾骁多费口舌劝说,村里卖完红薯后的第三天,周新文再一次把整个大队的男女老少叫到了晒谷场。
  今年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两次,一次是恢复高考,一次是包产到户,可以说是每一次周新文一摆出这个架势,就是有天大的事情要宣布。
  村里人想着自己刚分到手里的土地,只担心是不是这事又有了什么改变。
  有人惴惴不安地问道:“队长,不是上面又要把地收回去吧?”
  这话一出,村里人又炸开了锅。
  “不能吧,这地不是刚分下来吗,怎么着也得让我们种上一两年看看成效吧。”
  “我这地里刚撒的小麦种,那可是我花了大价钱找人买的好麦种,上面可不能上嘴皮下嘴皮一碰,就把我种好了的地收回去。”
  事关自家的地,村民们一下子就坐不住了,周新文看着面前吵吵嚷嚷地一群人,没好气地对着铁皮喇叭喊了好几声。
  等人群安静下来后,周新文才板着脸道:“得了,是你们讲还是我讲,我说今天是说地的事情了吗?你们自己在那里瞎猜就算了,瞎猜还能猜出火气是吧?”
  被周新文视线扫过后,刚才吼得最厉害的几个人都缩着脖子往人背后躲了躲。
  顾骁刚才是没出过声的,不过他十分敏感地注意到了周新文的视线在自己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
  这个发现让顾骁不由得心中一惊,开始想着今天开的这会是不是和自己有关系?
  难道是他之前问租地的事情惹麻烦了?
  可是之前大爷爷没说什么啊,难道是秋后算账?
  就在顾骁心里胡思乱想之际,周新文又开口了。
  “今天公社让我们这些大队的干部去开会了,今天这会只说了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的问题!”
  村里人闻言视线明里暗里都看向了顾家祖孙三人的方向。
  有人更是直接问道:“什么意思?地主?富农?不就是黑五类吗?这能有什么问题?”
  周新文扬声道:“组织的意思是从今天这场摘帽子大会结束后,除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至今还没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农分子以及反、坏分子,一律摘掉帽子,给予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
  “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成分一律定为公社社员,享有同其他社员一样的待遇,今后他们在入学、招工、参军、入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也和大家享受同样的待遇,一切单位,组织,都不能再以成分为理由去歧视这些人。”
  “我们大队只有一户人家有成分问题,大家在一个村里住了这么多年,顾家祖孙三人的为人大家也是清楚的,顾骁的父母还是为了大队开荒牺牲的,我和大队的其他领导都觉得他们一家满足摘帽子的一切要求,已经把他们的名单报给革委会审批了,革委会也批准了,所以以后周顺弟、顾骁、顾灵三人就是本队的普通社员了!”
  第99章 这可是八.九万块钱!落……
  周新文的话音刚落, 整个晒谷场上先是陷入了一阵令人窒息的寂静,紧接着,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巨石, 议论声瞬间此起彼伏。
  “真的假的?那这以后顾家就和我们一样了?”
  “这顾家祖孙人不错,老实本分, 顾骁那孩子上工也挺舍得下力的。”
  “意思是以后招工、上学,顾骁和顾灵也能和我们这些贫农家的孩子公平竞争了?”
  “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说改就改了?”
  “那之前下放到咱们队上的那个老家伙……”
  顾骁耳边充斥着村里人的议论,那些话在他耳边围绕着, 却怎么都进不到他的耳朵里。
  他清晰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 好像下一秒就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一样。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后, 顾骁又连忙扭头看向奶奶,只见周顺弟双眼通红,爬满皱纹的脸上已经沾满了眼泪。
  顾灵年纪虽然不大,但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么多年来,他们一家人小心翼翼地生活着,时刻都因为成分问题而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如今,这压在他们一家人头顶多年的“大山”, 终于被搬走了。
  “奶……”顾灵往周顺弟身旁靠了靠轻声唤道, 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周顺弟颤抖着抓住顾骁的胳膊,力气大得把孙子的手臂上掐出了两个深深的指甲印都没注意,她嘴唇哆嗦了好半天才小声喃喃道:“好,好啊……这日子,总算是盼到头了。”
  说完正事后,周新文从台子上下来, 经过顾骁身边的时候,他抬手在对方肩膀上重重拍了拍。
  虽然周新文没多少什么,但是顾骁心中还是涌起了一股从未有过的轻松感,于此同时,他心里有个念头也愈发清晰和强烈了起来。
  ——他要买地,要和叶宁一起大干一场!
  周顺弟的情绪太激动了,傍晚回到家中的时候,她因为精神不济,早早地回房间歇着了。
  晚饭是顾骁做的,简单的红薯粥和炒青菜。
  就着昏暗的烛光,顾骁表情无比认真地对周顺弟说道:“奶,现在咱们成分的问题解决了,我还是想买地……”
  周顺弟没等他说完,便摆了摆手道:“奶知道你心里有想法,以前我是怕买地给我们惹麻烦,现在好了,我们摘帽子了,你想做什么就放开手去做吧,我年纪大了不中用,家里这摊子事还是能撑起来的。”
  祖孙两人也不用说什么客套话,不过在放开手脚大干一番前,顾骁也没忘记安排顾灵读书的事情。
  本来还一脸笑意听着两人聊天的顾灵,听哥哥说自己下学期就要去接着念书后,一下子就变了脸色,扔下一句‘打死我都不念’后就回了房间。
  顾骁是过来人,自然知道妹妹为什么这么抗拒上学。
  不过她一个刚满十岁的小姑娘,地里的活又干不动,不继续念书又能干什么呢。
  收拾好碗筷后,顾骁来到顾灵房间外敲了敲门。
  见小丫头半天都没来开门,顾骁只能隔着门柔声劝道:“小灵,我知道你为什么不愿意去学校,但那是之前了,现在我们已经摘了帽子了,你和学校的其他孩子是一样的,没人会故意欺负你了。”
  “以前不能念大学,初中、高中读出来都差不多,怎么着都只能种田,但是现在都可以高考了,我知道你不笨,我是年纪大了没办法,但是你还小啊,你想想你要是能好好念书,考个大学,爸妈在下面会多开心。”
  “你要不想在公社的学校念书,回头我去找找人,看能不能给你转到镇上的小学去,那里的学生之前都不认识你,肯定不会欺负你。”
  被顾骁这么劝着,顾灵心里的抗拒也减少了,她打开门不怎么相信地问道:“你真能让我去镇上念书?”
  顾骁点了点头:“能!我准备买地了,不过不一定下学期就能办好,要是一时半会儿办不好,你就先去公社的学校念着?”
  想到顾灵的年龄,顾骁又改变了注意:“也别下学期了,我明天就领里去公社的学校问一问,看能不能让你先跟着学一学一年级的课程,免得回头去了镇上还要从一年级开始念起。”
  现在哪怕是乡下的小孩,最晚六七岁也开始念一年级了,顾灵之前耽误了,眼见着马上就十一岁的人了,要再从一年级念起,肯定是要多做做心理准备的。
  顾灵没想到哥哥的想法变得这么快,不过周顺弟也支持孙子的想法,她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忍着了。
  而且对于顾灵来说,读书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至少顾骁发话了,让奶奶每天给她两分钱的零花钱在学校花。
  虽然现在顾家不缺钱了,但是因为长期养成的习惯,周顺弟是没有要给孙女零花钱的观念的。
  家里这一年虽然也没在吃食上短缺过顾灵,但是作为一个小孩子,能每天都拥有两分钱零花钱的诱.惑还是很大的。
  顾灵收拾好心情重新进入校园的时候,尤利民也如约给叶宁带来了好消息。“小叶,资金证明拿到了!王主任那边我也安排好了,我们现在就可以去王主任那里谈买地的事情了,还有你那些机器,崔先生说了,他可以把你的机器从名义上塞进他一个月后到岗的机器里面。”
  叶宁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追问道:“太好了,那崔先生有没有说要我帮什么忙?”
  说起这个,尤利民就忍不住挠头:“倒也有,不过这次就不是衣裳了,崔先生想让你帮他打听一下蕾丝纺织机,他在国外买不到,想让你帮忙打听,还说这机器难得,即便买不到也不影响帮你忙。”
  原本尤利民都和叶宁商量好了,只要崔维诚能帮着办妥机器的事情,对方提出的要求他都尽量答应下来。
  原本尤利民想着对方可能只是想多买点衣裳,没想到这次对方却改了路子,直接求购起了能够生产蕾丝的机器。
  哪怕尤利民没在工厂工作过,也知道像这样的机器是很难得,这一下子他倒是不好提前替叶宁答应对方了。
  好在崔维诚这人够意思,知道自己提的要求十分为难人,他就提前和尤利民交代了,这件事情不管成不成,叶宁手里的机器只要告诉他名字和数量,一个月后,这些机器在国内都算是走了明路了。
  这一个星期叶宁没少在网上看二手机器,说来也是巧了,她想在乐阳镇建的就是服装厂。
  这个计划倒也不是叶宁突然想到的,而是乐阳镇本来就有一个规模尚可的纺织厂,她要建服装厂的话,光是原材料的采购就能省下不少事。
  叶宁了解缝纫机的时候,也顺带了解了纺织用的机器,好巧不巧的,她还真看到过二手的蕾丝纺织机。
  “这件事情我确实可以帮忙,不过你先问问崔先生,他介不介意机器是二手的,不过虽然机器是二手的,但是不影响使用,一切功能都是好的,价格也比新的要便宜不少。”
  尤利民没想到叶宁手里真有货,闻言忙不迭点头:“行,我先带你去找王主任买地,忙完这事后我再去邮电局给崔先生打电话。”
  在镇政府办公室,王主任见尤利民带着叶宁过来后,直接一个箭步蹿上来握住了她的手:“叶小姐,你的情况我都听小尤说过了,我们可盼着你这样的侨胞来投资呢!地我都给你留着呢,要不你现在就去挑一挑?”
  叶宁活了二十来年,倒是第一次受到主任级别的公职人员这么热情的招待,王主任卖地心切,不等叶宁回答,就把人拉到了会议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