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陆知苒立马反驳,“我不累!”
萧晏辞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哦?那今晚……”
陆知苒当即变了脸色,脱口而出。
“你想都别想!”
今晚还来,那简直是要她的命!
萧晏辞闷笑几声,眼底满是戏谑之意。
陆知苒方反应过来,他方才是故意逗自己的。
这男人,婚前还能维持君子端方之礼,不曾想,一成婚,在自己面前就没个正形了。
他又得寸进尺地伸手握住了她的柔荑,不容置疑地十指相扣,陆知苒心里有些不自在,却也没有挣开。
下了马车,陆知苒赶忙要挣开,他却没有松开的意思。
“本王牵自己的王妃,天经地义,有什么问题?”
他早就想这么干了,奈何以前名不正言不顺,现在有了名分,他岂会错过机会?
陆知苒见他坚持,只能由着他去了。
她面上一派端庄神色,但脚步轻盈,眼底眉梢也都藏着股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明媚。
二人先去拜见了德丰帝。
“儿臣/臣媳拜见父皇。”
德丰帝看着眼前两人,目光在萧晏辞的身上转了一圈,眼底多了一抹笑意。
“成了亲果然不一样,瞧着都稳重了许多。”
萧晏辞一脸正色,“儿臣现在是有家有口之人,自然不能再似从前那般随性。”
德丰帝听得大笑三声,“看来,早该让你成亲了。”
萧晏辞心道,那可不是,就该在四年前,陆知苒与楚翊安定亲前就把人截胡了,二人也省得走了这许多弯路。
德丰帝的目光转到陆知苒的身上,“朕听说,昨日锦绣坊的众女工都去给你添妆了?她们送上的添妆礼,都是自己亲手做的?”
陆知苒点头应是,德丰帝眸底的欣赏之意溢于言表。
“回想去年的此时,便是你成立收容所,收容了一众受灾百姓,而后又向朕请命,成立了锦绣坊。”
“今日锦绣坊已初见雏形,运转良好,今年的商税较之以往也翻了一倍。不仅那些百姓感激你,朕也要好好赏你。”
陆知苒连忙诚惶诚恐,“臣媳愧不敢当……”
一旁的萧晏辞却是直接打断了她,毫不客气地道:“父皇,您要怎么赏?本王的王妃可不缺银子。”
德丰帝一时倒真的没想好赏些什么才好。
他语气温和地开口,“你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只要你开口,朕定应允。”
这番恩典,俨然是莫大的体面。
但陆知苒却不敢托大,当真提一些过分的要求。
方才,她脑中闪过了皇商之事。
若她开口,皇上多半会答应。
但很快她就掐灭了这个念头,此事由她来开口讨要,不妥。
洛家的皇商,应当是凭借洛家的真本事获得资格,她只能起到托举的作用,而不能由她来讨要。
不然,皇上此时不说什么,难保心里不会对洛家生出轻视与不喜。
陆知苒脑中思绪转了一圈,很快就有了计较。
第356章 追封一品夫人
她再次跪下,恭敬叩首。
“臣媳蒙父皇恩典,已享诸多殊荣。唯有一事耿耿于怀——生母早逝,未及见臣媳今日之光。伏乞父皇垂怜,赐先母追封诰命,使泉下之人得沐皇恩,臣媳虽肝脑涂地,难报万一。”
说完,她久久叩地不起,整个人似都笼上了一层哀伤。
德丰帝见此,心头亦不禁生怜,赶忙示意萧晏辞把她扶起来。
“你现在是郡主,又是瑾王妃,你的生母,合该受封诰命。传朕旨意,追封瑾王妃生母洛氏为一品夫人。”
陆知苒闻言,眸底迸出一抹难掩的欣喜,她再次跪下谢恩。
德丰帝又问她还有什么想要的,陆知苒自是推辞,不再得寸进尺地提其他要求。
从御书房告退,他们便往坤宁宫而去。
孙皇后虽闭门礼佛,但他们身为小辈,该有的礼数必须要到位,不能被人抓了把柄。
路上,萧晏辞问她膝盖是否跪疼了。
陆知苒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只跪一跪,就替母亲求到了一品夫人的诰命,值了。”
从今以后,陆家无人再敢说她母亲是商贾出身。
在陆家的祠堂里,母亲的牌位都得排在最前面,无人能与之争辉。
见到她眸底的笑,萧晏辞的面上神色也不禁柔和许多。
此时的坤宁宫,冷冷清清,宫人们按部就班地当差,半点人声都没有。
虽然无人敢怠慢,内外也都打理得如往常一般,但却莫名有了一种萧瑟寥落之感。
二人禀明来意,吴嬷嬷先是恭贺了一番,然后入内回禀。
最后的结果便如他们所料。
“王爷,王妃见谅,皇后一心礼佛,无心见客。此乃皇后让奴婢转交给二人的贺礼,聊表心意,请王爷王妃收下。”
陆知苒立马恭敬接过,又朝里间行了谢礼,这才离开。
那是一个红漆木匣子,十分精致,不知里面装了什么,抱着有些沉手。
陆知苒猜测多半是观音像。
萧晏辞很自然地接过,又转交给身后的宫人。
萧晏辞怕她心有芥蒂,便宽慰道:“自从孙家出事之后,母后便一直避世不出,谁都不见,并非针对你我。”
陆知苒摇头,“我知晓,并未介怀。”
二人刚出了坤宁宫,就见到一个装扮雍容华贵的妇人迎面而来,对方俨然是往坤宁宫而去。
萧晏辞低声提醒,“她乃睿亲王妃,本王的皇婶。”
陆知苒先前便听说睿亲王携王妃回京,昨日他们夫妇二人也去瑾王府喝了喜酒,只是陆知苒并未亲眼见到。
二人是小辈,自是主动见礼,睿亲王妃亦笑着回礼,又说了些恭贺新婚的话。
睿亲王妃问,“方才可见到皇后了?”
陆知苒摇头,“母后一心礼佛,并未见我们。”
又问,“皇婶也是来探望母后的吗?”
睿亲王妃面露担忧,“王爷听说皇嫂身子病弱,十分挂怀,便让我入宫探望,再给皇嫂送些滋补身子的东西。我隔三差五就来,但奈何皇嫂一次也没见我。”
陆知苒心想,那你这次只怕又要白跑一趟了。
彼此又客套两句,便告辞了。
待走远了,萧晏辞才主动解释睿亲王与孙皇后之间的渊源。
陆知苒听罢,面露了然。
都说长嫂如母,而今看来,果然不假。
睿亲王也是个知恩图报的,时过境迁,却依旧记着孙皇后对他的照拂之情。
说话间,他们便到了夕颜殿。
柔妃早就伸长脖子等着了。
叶寒衣也在。
一见到他们,柔妃脸上就笑开了。
高嬷嬷已将元帕拿给她,她瞧过之后,心中更加欢喜。
如果说先前对陆知苒有十分满意,现在俨然是十二分了。
这桩喜事,甚至冲淡了她对谷栖山之事的担忧。
二人给柔妃敬茶,陆知苒唤了声母妃,柔妃应得分外脆亮。
“一直想生个如你这般如花似玉的闺女,现在也算是如愿了。”
儿媳也是闺女。
叶寒衣打趣,“姑母,您虽然没有如花似玉的亲闺女,但是您可以有个如花似玉的亲孙女啊。”
说完便揶揄地看向二人。
柔妃的眼神立马热烈起来。
萧晏辞脸皮厚,自然无甚不自在。
陆知苒被他们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脸都热了起来。
萧晏辞悠悠道:“母妃,我们才成婚第一日,上哪儿给您变出如花似玉的孙女?您做梦也要有个度。”
柔妃嗔了他一眼。
这怎么就是做梦了?万一一次就怀上了呢?
但这话她到底没说,怕给陆知苒压力。
这个话题也顺势岔开了。
柔妃也说起了锦绣坊送添妆之事,看着陆知苒的眼神充满了骄傲。
陆知苒一再被夸,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其实是殿下安排的,若非如此,儿媳也享不到这般殊荣。”
柔妃却不认同,“这份功劳是你的,她们感激你,才会愿意这么做,这可不是靠谁安排就能做到的。”
萧晏辞也深以为然。
柔妃又十分遗憾,“可惜我没法出宫,没能亲眼见到你们成婚的情形。”
这话让他们一时都不知如何安慰。
宫妃虽享受了寻常人所没有的雍容与富贵,但同样的,也失去了自由。
柔妃很快收起了心中那点子遗憾,转而展开笑颜,又说起其他。
夫妻二人在夕颜殿内一起用了膳,过了晌午才回了王府。
马车摇摇晃晃,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陆知苒的困意被勾起,脑袋一点一点地睡着了。
萧晏辞见她快要撞到车壁上,急忙伸出大手,将她揽住,靠在了自己的肩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