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李相国沉吟道,“你当真舍得?”
  黑衣人笑,那笑格外复杂,“义父,我与她注定是仇人,与其等她来杀我,不如先下手为强。”
  “如今太子护着侯府,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李相国沉吟道,“倒是赫连卿……没想他竟躲过我们的眼睛,不声不响来了京城,还混到了忠勇侯府……”
  他看了眼黑衣人,“两个手握重兵的武将有了交集,不妙啊……”
  黑衣人当即跪下,“义父,此事儿子来处理。”
  顿了顿,他语气带着点恳求,“儿子听闻晚棠受了刑,眼下处境很不好,义父可否再救她一次?”
  第250章 忽悠孩子
  萧夫人和萧佐都被大理寺带走,有太子在,萧国公也不敢造次,王夫人急着与自家男人分享八卦,也走了。
  侯府门前恢复平静。
  谢霆舟跟着进了侯府,他同赫连卿道,“你虽是维护郡主,但纵人行凶是事实,未免给侯府带来麻烦,往后你跟着本宫。”
  赫连卿不乐意。
  他又不认识太子,跟着他有什么好玩的。
  但他知道太子比他祖父身份高,不好拒绝,就抱住叶桢的腰,“我得护着我的女人。”
  真有人找叶桢麻烦,他更不应该离开,赫连家的男人怎能惹祸后做逃兵。
  再说了,他还得跟着叶桢找舅舅呢。
  谢霆舟眸色深了深,这混小子竟敢抱他的桢桢,似笑非笑道,“你虽还是个孩子,但无媒无聘就叫嚷着郡主是你的。
  碰上萧夫人那种心有恶意的,便会诋毁郡主名节,你这是在害她。”
  赫连卿也想到萧夫人骂叶桢的那些话,经过李岁欢的事,他领悟了一点,在京城,几句话就有可能把女人逼上绝路。
  他得尽快给祖父去信,让他来给叶桢下聘。
  谢霆舟看穿他心思,“男人应该护着女人,更应尊重女人,她们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男人的附属品。
  你想娶郡主,得郡主同意,这才是真爷们,若你能做到,本宫便允诺你,晚上送你回侯府居住。”
  赫连卿似懂非懂,总觉得太子这样说,另有阴谋,但有一点他又觉得有道理。
  他第一次见叶桢,觉得她很有安全感,想赖着她,就琢磨娶她为妻,将她占为己有。
  但的确没问过叶桢同不同意。
  这似乎有些欺负人,祖父说过,没能耐的男人才会欺负女人。
  自己的女人应该是用来疼的。
  算了,那就先不给祖父去信了。
  他要凭努力先赢得叶桢的心,给祖父一个惊喜。
  赫连卿从叶桢身后走出来,“我答应你,晚上真能回来住?”
  这里不是边城,京城的人不将他放在眼里,但对太子却毕恭毕敬,若与太子走得近,便能借势。
  这样似乎也不错。
  “本宫亲自送,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
  谢霆舟笑眯眯道,“否则连娘们也不如了。”
  他见多识广,只几眼便看出这穿着女裙的小子,骨子里却是大男子主义。
  这下好了,他有了日日来侯府的理由。
  因而笑的更是璀璨。
  赫连卿那种古怪的感觉更强烈了,下意识往叶桢身边缩了缩,总觉得这男人不怀好意。
  叶桢不着痕迹地白了谢霆舟一眼。
  吃小孩子的醋,还忽悠孩子,真幼稚。
  但想到他这般做,是为了见自己,心又柔软了下来。
  谢霆舟接受到她的白眼,红唇微勾,右眼颇为调皮的眨了眨,他生的好看,这表情做起来魅惑十足。
  叶桢耳根一热,不再看他。
  心想,这狗东西若敢对别的女人这样,她定锤爆他的狗头。
  不过,她没机会同谢霆舟多聊,又有人登门送谢礼,谢霆舟便带着赫连卿走了。
  有了萧氏母子的事,大家知道太子护着侯府,更不敢懈怠了,送上钱财,各种好话说尽。
  一日下来,叶桢光银票就收了十几万两,其余金银珠宝,她让饮月拿去当铺全部折现。
  翌日,便带着这些银票和账册进了宫。
  “娘娘,臣女原本只是想建个慈善堂,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这二十多万两实在是意料之外,臣女惶恐,但也不好拂了诸家仁善之心。
  便想着将慈善堂做得更大些,只臣女能力有限,想请娘娘做这慈善堂的掌舵人。”
  实则在萧佐拦车时,叶桢便生出让权贵们掏银子的心思。
  虽有萧家母子那点小插曲,但事情发展很顺利。
  不费吹灰之力便得来这么多银子,但叶桢很清楚,这笔银子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点,绝不能作私用。
  恰好,她诚心想帮可怜人,但这事要做下去,最好是拉上皇后。
  而以她对皇后的了解,皇后会愿意的。
  果然,皇后道,“你有善心是好事,但自古善举不易行,你可有章程?”
  叶桢笑,“娘娘,臣女听过一句带有偏见的话,穷山恶水出刁民。
  可臣女长在乡间,见过许多所谓刁民行为,皆因生存资源匮乏,不得不争。
  若连生存都困难,读书开智更是奢望,自然就不懂陛下苦心定制的律法,更会因生活绝望而铤而走险。
  臣女便想以京城为试点,建慈善堂,收容居无定所的可怜人。
  再以慈善堂的名义开作坊,种药田,设医馆。
  作坊药田需要人工,可为这些人提供谋生差事,多出来的工种则对外雇佣,而自种药材可降低就医门槛。
  大家有饭吃,有屋住,病了有地可求医,自能安宁许多。
  从前臣女在乡下小打小闹,用此模式养大了几十个孩子,但若往大了做,势必会影响权贵富户的利益,臣女想依仗娘娘。”
  她说的直白,没有沽名钓誉,皇后心中很有好感。
  问了叶桢从前的营生情况,得知叶桢为培养那些孩子,网罗了不少能人,有擅长种地种药的,有擅木工瓦匠的,有擅绣工纺织,还有精通医术算术等等。
  的确如她所言是小打小闹。
  但她当年一个小小孩儿,靠叶惊鸿给的一点本钱,就为自己挣下一份家业,还让几十个孩子个个学有所长,皇后赞赏叶桢。
  不过,此法若要在京城实行,甚至推行全国设立分点,皇后觉得不是易事。
  别看前朝那些文武百官对她和皇帝三跪九叩,山呼千岁万岁,实则各有盘算私心,恨不能瓜分蛀空了这江山。
  叶桢的慈善堂一旦做成,利益动人心,必定有人从中作梗。
  朝中关系盘根复杂,便是皇上登基二十多年,许多事依旧艰难,步步谨慎。
  可也正是陛下想做明君,才诸多顾虑,若不顾百姓死活,做个只管享乐的昏君,随心所欲,怎么都可以。
  皇帝对皇后多年情深不变,皇后也想回报皇帝,助他青史留名。
  若慈善堂当真能成,便可解决大渊许多流民难民,的确是个机会。
  不过。
  “你自小被送养在乡下,不曾享京城富贵,还吃了不少苦头,为何却生出仁慈之心?”
  皇后想再确认叶桢的初衷。
  第251章 父皇,您才是我亲爹吧
  “自己淋过雨,便也想试试替别人撑一撑伞,臣女知道有些自不量力。”
  叶桢抬眸,笑得温和,“臣女虽被弃养,但遇到了师父、姑母,庵堂里的师太们,还有各色帮过臣女之人。
  不瞒娘娘,若慈善堂盈利尚可,臣女还想筹建学堂,穷苦人家亦交得起束脩的那种,不拘男女。
  臣女能养大这些孩子,庵堂的师太们帮了很大的忙,她们因各色原因入了佛门。
  可她们中的许多人,都有拿得出手的本事,却因世道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而被埋没。
  可娘娘,这天下无论男女,他们皆是陛下的子民,女子和男子一样受陛下的护佑,自也该同男子一般回报陛下。”
  叶桢也有点自己的私心。
  她不止要托举孩子们,她还要将师太们推到人前。
  尤其是庵堂主持。
  前世为了送孩子出庵堂而力竭,最后于大火中诵经坐化的主持,本该是文武双全的女子,却因后宅争斗,落胎至终身不孕,被婆家休弃。
  又被娘家嫌弃连累家族名声,最后不得不落发为尼,于庵堂蹉跎一生,前世更是惨死收场。
  可这样的人,明明比许多男子都强,她们也应在为国出力的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皇后怔了怔,旋即笑了,“你这番话,多年前惊鸿亦同本宫说过。”
  只不过叶惊鸿更直接,她提倡男女平等,女子亦可顶半边天。
  可在男子当权的世道,他们视女子为他们的所有物,恨不能桎梏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他们更难接受依附他们的女子,与他们平起平坐,甚至比他们更厉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