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可他们的修为莫说是比三位圣人了,便是三教的掌教弟子,也比他们强一大截。
  除此之外,阐教的广成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和云中子,截教的金灵圣母、赵公明、与三霄,个个修为都比他们高。
  这让门下弟子怎么服他们?
  不过,就算心里不服,扶荔也不会说出来的。
  她可是知道的,天帝手中有昊天镜,除圣人所在之地,可窥探三界阴阳。
  前世学过的一句格言,她至今记忆犹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既然她适合走神道,那就要走到神道巅峰!
  但在那之前,她少不得还要屈居昊天之下,自然得从现在开始就谨慎行事。
  于是,她亲了亲灵珠子的唇角,安抚道:“我只是求道而已,别说的那么难听。什么驱使不驱使的?既然道祖他老人家选了他做天帝,自然是看到了他的长处。咱们又没和他相处过,何必妄下定论?”
  此时两人离得极近,只有灵珠子看见了她对自己眨眼。
  两人朝夕相处,耳鬓厮磨多年,彼此的默契咱不用多说。
  灵珠子立刻就明白:此乃谎言!
  那他自然是全力配合咯。
  =====
  九重天上,凌霄宝殿。
  眼见两人行为越发亲密,天帝撤回了昊天镜,神色舒缓,忽而笑道:“三教的亲传弟子中,还是有明事理的。”
  第105章
  时有太白金星在侧,挽着一柄拂尘,看起来慈眉善目、老态龙钟。若不说破,谁又知晓他乃是掌管兵戈的星宿之主?
  因天庭弱势,太白金星这个天帝面前的第一心腹,自然也抖不起来。洪荒众仙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天帝使者,还是个不怎么受待见的天帝使者。
  听见天帝的感慨,太白金星心中一动,躬身奏道:“陛下,这位扶荔仙姑乃是截教弟子,说不得便是陛下破局的契机。”
  天帝抬起头来,盯着他看了片刻,喃喃道:“截教弟子……截教……截取一线生机。你是说,她便是寡人的一线生机?”
  太白金星拱手笑道:“陛下圣明。”
  天帝的眼睛亮了起来,强自按耐住心头的激动,像是在安抚自己,又像是说给太白金星听:“不着急,不着急。她既有意于神道,早晚都会投入天庭。若是过于殷切,反而落了下乘,难免叫她张狂。”
  丹陛下的太白金星微微一滞,垂下头来附和:“陛下说得是。”
  其实他心里已经抓狂了:陛下,陛下,你到底在干什么?你到底明不明白自己的处境?此时玄门三教势大,三教弟子个个桀骜,不将天庭放在眼里。
  好不容易有个肯正眼看天庭的嫡传,你既然有意借势,就该早早示好拉拢才是,还拿什么乔呢?这是你拿乔的时候吗?
  但毕竟天帝才是天庭之主,却因常年在其位不得其权的缘故,天帝的性情难免有些过于孤高,便是太白金星也不敢深劝。
  太白金星不禁忧虑:天帝的性情还能扭转得过来吗?若是不能,即便将来封神榜上高手如云,这届天庭还能有前程吗?
  他之所以能被天帝选为心腹,全音他是这届天庭初立之时,第一个新生的星神,与妖族天庭全无半点干系,也与玄门三教没有半点关联。
  作为天生的星宿,太白金星从诞生之初,前程就已经和天庭绑定了。若是天庭好不了,他自然也好不了。
  可以说很多时候,与其说他是在为天帝效忠,不如说是在为自己的前途着想。
  可是天帝自当政以来,所作所为却并不能让他满意。他也曾尽心规劝过,只是没什么效果,渐渐也就心灰了。
  如今他又对天帝失望一层,对自己的前途也更忧郁一层。
  两相叠加之下,他不期然就想起来:天庭不止一个主呀,西昆仑的瑶池之内,还有一个王母呢。
  看来得找个机会,深入接触一下另一位天庭之主了。
  太白金星的心思,天帝一无所知,他正忙着用昊天镜观察凡间的蜀王扶荔,以图知己知彼。
  =====
  扶荔是个很负责的王,她不但勤政,还特别会用人,总是把合适的人手放在合适的地方,硬是把蜀国朝堂从一个草台班子,逐渐打磨成了完整而成熟的体系。
  蜀中水患根除之后,整个四川盆地就变成了一大片沃野,且矿物、木材都不缺。
  扶荔对此充分利用,先使国家财政充盈,百姓家有余粮。又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教育,官办的学堂下放到了县级,并鼓励民间办学。
  她明发诏书:凡民间私学中,每有五名学子脱颖而出考入县学,便给私学院长赐爵一级。
  至于爵位等级,她直接照搬了秦汉时期的制度。不但在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的可以得到赐爵,能培育良种的,或在农业上有突
  破的,都能得到爵位。
  她还鼓励发明创造,让人暗中宣扬工神太乙真人在农业和军事上的功绩,连带宣扬太乙真人与其弟子紫芸受到的高待遇。
  并名发诏喻:若有人发明出了更加方便实用的工具,也会得到赐爵。
  整个蜀国在她的带领下,欣欣向荣,散发着勃勃向上的朝气。前后不过三十年,便迎来了第一个治世。
  但万事万物都有两面,盛世固然美好,也容易滋生腐败。
  许多早年追随扶荔的人,或者是他们的子辈,都觉得自家劳苦功高,跟随大王吃了那么多苦,如今日子好起来了,享受享受又怎么了?
  这是人之常情,扶荔却从没想过纵容。享受可以,但违法犯纪不行。
  凡有贪污受、伤残人命、压榨农人、勒索商户的,扶荔一盖命人搜集证据,着有司全部严查,但有包庇者,罪加一等。
  查出完整的证据链之后,扶荔的处置却各有不同。
  那些有修为在身的妖族或水族,都削去一半修为,逐出蜀中,非有大功绩不得再入。
  对于人族,她则一一召见,拿着证据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为唤回他们的初心,只为让世人知晓,非是她刻薄寡恩,而是这些人做得太过分。
  若第一代还在世的,便保留了她们的体面,允许她们自裁,爵位有其女承袭;对第二代就狠辣多了,直接斩首,却并不初爵,而是将爵位转赐给旁支。
  ——他们的母辈兢兢业业,才挣下了这偌大的家业,一辈子都修持己身,不肯让大王失望,不肯给家族抹黑。
  他们到是崽卖娘田不心疼,直接一刀砍了他们,还是扶荔看在他们母氏的功劳上,便宜他们了。更何况,还保留了他们祖上的爵位?
  消息传出去,从上到下都说大王仁慈。
  当然了,以上都是有爵位的,其家族还能保留实力,暂且蛰伏,以待日后。
  那些没有爵位的,就只好全家从头开始奋斗了。不牵连他们的子女,已经足够仁慈了。
  一通雷霆手段,只能换来朝堂十数年安宁。
  但扶荔不在乎。
  对她来说,不过是十几年后,重来一遍而已。
  但凌霄宝殿里的天帝却看得直皱眉,觉得她行事未免太过酷烈,对待老臣都不留情分,难免让人心寒。
  不过,他对蜀国的郡县制度却很感兴趣,也想在封神之后的天庭实施这种制度,以保证他这个天帝的权柄。
  至于西王母?
  因对方久不在天庭,整天做些没有意义的事,天帝早把她抛到脑后去了。
  而且天帝也十分自信,哪怕日后西王母归来,也不能从他手中夺走半丝权柄。
  =====
  在凡间的扶荔可不知道自己正被人窥伺。
  不过,就算知道了她也不会在意。她可忙得很,哪有空在意天帝怎么想的?
  在统一蜀中的第一百年,她派紫芸主持修建了联通中原的栈道。
  如今蜀中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蜀人也完全接受并适应了郡县制度,轻易不会被中原的制度影响了,也是时候让两地百姓建立联系了。
  这天下,早早晚晚都是要统一的。扶荔始终坚持一个种花家的原则。
  至于为何不直接动用法力,修一条像川藏大道那样的穿山公路,而是全考人力修一条栈道?
  一是因为那样做对蜀中弊大于利,二就是因为扶荔不乐意。
  虽然在她的认知里,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但她毕竟是蜀地的王,修栈道是为了让普通人也能出入蜀地,让蜀地的经济逐渐拜托对仙人与妖族的依赖。
  若把路修得太好,给中原政权攻打蜀地提供太大的便利,可不是她乐意见到的。
  这条栈道也全用人族,修了整整十年。
  也是在这一年,一生痴迷修仙,始终也不能成仙的扶摇去世了。
  扶荔得到消息,放下一切事物赶过去见她最后一面,并按照惯例询问她,在她之后,何人可接任吏部尚书一职。
  扶摇道:“左侍郎冯池性情刚直,又不乏手腕,可以继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