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第244节
“那以后还来吗?今天都被人发现了。”宋益樟问。
顾岚枝想了想说:“那我少来几次吧,我也没想到会被俞教授发现。”
“好,自已小心一点。”宋益樟叮嘱了一句。
“我知道的。”
两个人说着话,就回到了家属院。
宋益樟把车停在了家门口,现在时间晚了,车就停在家门口就可以了,明天早上出操再开回去就可以了。
两个人下了车,进了家,顾岚枝在前面走,宋益樟在后面,顺便把院门关好,一会儿要睡觉了。
客厅的灯还亮着,顾岚枝开门进了客厅,小五和夕夕就从沙发上跑了下来。
宋孝枫说带他们到炕上玩,可是两个小家伙不肯,非得在客厅等着,宋孝枫只好在旁边看着。
“妈妈~”小五和夕夕都跑到了顾岚枝身边。
“小婶婶,你们回来了。”宋孝枫也站起来说。
“嗯,回来晚了,麻烦你照顾他们两个了。”顾岚枝牵着小五和夕夕在沙发上坐下,笑着说。
“不麻烦,应该的。”宋孝枫说。
宋益樟也走了进来。
“你们两个怎么还不睡觉啊。”顾岚枝笑着问小五和夕夕。
“等妈妈。”夕夕说:“妈妈你是不是出去玩了,都不带我们。”
“妈妈是出去办事了,不是出去玩了。”顾岚枝点了点夕夕的小额头,说:“没看妈妈都天黑了才回来吗,大晚上的能玩什么?”
“妈妈累不累?”小五问。
“还好,妈妈不累,好了,妈妈回来了,你们去洗漱睡觉吧,要不然明天上学该迟到了。”
几个人说了几句话,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就都洗漱睡觉了。
夕夕睡着了,宋益樟也关灯搂着顾岚枝准备睡觉了。
“对了,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件事。”
“怎么了?”宋益樟问。
“我今天不是去废品站了嘛,我都打算走了,废品站的大婶问我要不要买工作。”
“工作?”
“对,我就随口问了问价格,她说一个月工资二十四块钱,工作卖二百八十八块钱和十张工业票。”
宋益樟想了想说:“是不是不便宜?”他对这个不了解,就是偶尔听闲聊说起过。
“对,一般都是卖一年的工资,有的要粮票的价格一般都会便宜一点,那个大婶说是她儿子要结婚了,所以要工业票。”
“你认识想买工作的?”宋益樟听完也不太在意,他们两口子都有工作,不需要买工作。
“没有,我是寻思要不要问问家里,有没有想要的?”顾岚枝说,宋家分家的时候也分钱,所以应该买的起,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这个想法。
“你觉得怎么样?”顾岚枝问。
“我觉得够呛。”宋益樟犹豫了一下说。
“为啥呀?”顾岚枝问。
“二百多块钱还好说,几个哥哥家应该能拿的出来,但是工业票他们应该拿不出来。”
“他们要是想买,我们可以先借给他们,等他们有了再还给我们。”顾岚枝说。
“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宋益樟搂着顾岚枝问。
顾岚枝对于这件事的积极程度,让宋益樟觉得自已媳妇别有目的。
“嘿嘿,没什么,我就是觉得要是废品站有自已人,不是方便捡漏嘛。”顾岚枝笑着说:“你还没说行不行呢。”
顾岚枝觉得工业票不是什么大问题,虽然比较难得,但是只要上了班,应该一两年也能发个三张两张的,所以也不至于借出去白瞎了。
再说了,只要能去捡漏,几张工业票,顾岚枝也不在乎。
“难说。”宋益樟说:“哥哥嫂子们有家有口的,应该不会到省城这里来工作。”
顾岚枝听宋益樟点点头,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故土难离,现在可不是以后,交通发达,为了挣钱,哪里都能去。
“那孩子们呢。”顾岚枝说。
“小枫今年才十九,家里剩下的孩子年纪还小吧,不知道家里放不放心。”宋益樟不知道侄子侄女的具体年纪,但是宋孝枫是小辈里年纪最大的。
第344章 讨论
顾岚枝也算了算,还真是,宋孝枫今年十九,下面小桃小梅才十五六,要是让她们一个人在废品站上班,晚上还得守夜,顾岚枝还真是不放心。
“那这件事就算了吧。”顾岚枝泄气的说。
宋益樟也听出来了顾岚枝语气失落,说:“要不问问顾家?”
顾家三个儿子,老大老二岁数都不小了。
“我也想过,不过我怕顾家拿不出这份钱。”顾岚枝不是没想过她的便宜弟弟。
但是顾家没有宋家的条件好,不一定能拿出来这二百多块钱,她倒是可以借钱,但是赛小凤不一定愿意麻烦她。
“那就写封信回家吧,两家都说一下,成不成的看他们自已。”宋益樟说。
“还是发电报的,快一点。”顾岚枝想想来回寄信的时间,觉得还是发电报快一点,要不是村里没有电话,她都想打电话了。
“好,那我明天给家里发电报。”宋益樟说。
两个人把事情商量好了,也相拥入眠了。
第二天早上宋益樟就给家里拍了电报。
傍晚。
羊角村宋家就收到电报了。
宋母接到电报,先把电报放在了桌子上,开始做晚饭。
下了工,上工的人都回来了,宋母看到宋父走了进来,冲着院子里喊了一句,说:“老大。”
“叫老大干啥?”宋父问。
“老五来电报了,让老大来看看啥事。”宋母觉得小儿子应该是有事,要不然也不会不写信,改发电报了。
宋父点点头,在凳子上坐下等着。
宋大哥从外面走了进来,说:“娘,我来了,有啥事?”
宋母擦擦手,把电报递给宋大哥,说:“老五来电报了,你给念念。”
宋大哥点点头,把电报念了一遍,然后把电报递给了宋父,说:“爹,你看这事?”
“这也太贵了吧,而且还得去省城,离家那么远,来回都不方便。”宋母听着价格惊讶的说。
宋父想了想说:“老大,你先回去吃饭吧,吃了饭把老三老四叫过来,把这件事说了,至于买不买,你们自已回家商量,我和你娘不管。”
“行,我知道了,爹,那我先回去吃饭。”宋大哥点点头,先回去吃饭。
宋母和宋父也坐下吃饭,宋母说:“老头子,你还真让他们去啊,咱这离省城那么老远,都是有家有口的,去干啥啊。”
宋母并不赞成这件事,小儿子是当兵,能随军,一家子都去省城,而且有探亲假,都一两年回来一次。
现在这个工作是比在村里挣的多,但是一年到头不回家的也不是个事 啊。
“咱们不管,他们能拿的出钱,想去的,就让他们去,不去咱也不管,老五说了,也让咱们去问问亲家,他们兄弟几个要是都不去,我就明天中午去和亲家说一声。”宋父说。
宋母点点头。
宋大哥回到他们屋,宋大嫂也做好了晚饭,宋大哥洗手坐下吃饭。
宋大嫂问:“娘叫你有啥事啊?”
“益樟说省城有人卖工作,发电报回来问家里有没有人想买工作。”宋大哥说。
“省城?这也太远了吧。”宋大嫂说。
宋大哥点点头。
宋大嫂好奇的问:“多少钱啊。”
“二百八十八块钱加十张工业票。”宋大哥说。
“嘶~”宋大嫂吸了口气说:“这样太贵了吧。”
他家现在所有的积蓄还不到四百块钱,还是准备以后家里娶媳妇,嫁闺女呢,连房子都没盖,没想到一个工作就得二百多块钱。
宋大哥说:“是不便宜,不过工资也不算低,一个月二十四块钱,一年就能挣回来?”
“那你要买?”宋大嫂问。
“不买。”宋大哥摇了摇头,家里现在就他一个男劳力,他要是去了省城,家里就剩自已媳妇带着带着二女儿和三儿子在家过日子。
发工资发的粮票什么的,能够他在省城用的,只有钱能寄回来。
但是家里三儿子还小,他媳妇带着女儿上工,日子也不好过。
宋大嫂点点头,她也不想宋大哥去,哪个女人不想自已的男人在家里,有个主心骨。
反正现在儿子已经去了他小叔那里参军了,以后也是吃国家粮的,宋大嫂觉得就很满意了。
吃完了饭,宋大哥去对了对面,和宋二哥说了一声,顺便让几个孩子去他们三叔、四叔家叫一声。
“爹、娘。”宋大哥宋二哥夫妻四人一起去了正屋。
宋父宋母正在炕上坐着等着呢。
很快,宋三哥、宋四哥也拖家带口的来了。
“好了,你们小孩出去玩吧,大人有事要说。”宋母说。
宋二哥家的小梅年纪大,听了奶奶的话,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到院子里玩。
“爹、娘,这是有啥事啊,把我们都叫来。”宋四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