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第235节
宋益樟把信拿了过来,拆开看看,里面有一张信纸,还有一个小一点的信封。
他把信纸打开,看了看,这就是写给宋父和宋大哥的,把信从头到尾给宋父念了一遍,就是问候长辈和朋友的,也写了那封小一点的信封是让宋父他们帮忙转交给老章的。
毕竟他和老章一起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他刚来的时候,老章也很照顾他,只不过是为人冷淡了一点,容易让人觉得不好相处。
宋父点了点头,说:“行,信放在那里吧,晚点让你大哥给悄悄的送去。”
宋益樟点点头,把信放在旁边。
做好了饭,宋父和宋母吃饭,顾岚枝和宋益樟就在旁边坐着,陪着聊聊天。
吃过了饭,宋益樟把给宋大哥和宋二哥的东西也送了过去,两个哥哥和嫂子也过来坐着一起闲话家常。
很快就到了下午上工的时间了,宋父他们都要去上工了,宋益樟和顾岚枝就带着孩子回家了。
宋父说:“晚上来家里吃饭,我下午上工的时候和你三哥四哥也说一声。”
“好,我知道了爹。”宋益樟答应下来。
一两年回一次,也该一起吃顿团圆饭的。
从宋家出来,往家走的路上,顾岚枝看着他们家后面郁郁葱葱的后山,说:“我们明天去山上玩吧。”
“好。”宋益樟答应下来。
他从小在村里长大,闲着没事就往山上跑,所以他并不觉得山上有什么好玩的,但是他媳妇想去就去呗,他们回来就是休假的。
一家人回家午休,傍晚看着到了下工的时间,又去了宋家。
宋三哥和宋四哥两家下了工也没回家,直接拖家带口的来了宋家。
一大家子的人打过了招呼,小孩子也都叫了人,然后女人洗手开始做晚饭,男人们就在院子里坐着聊天。
“弟妹这次回来也是住半个月?”宋大嫂问。
“对。”顾岚枝掌勺炒菜,边翻着菜边说:“大嫂,小枫今年是不是高中毕业了?”
“是啊。”宋大嫂叹了口气说。
“那小枫现在干什么呢?”顾岚枝问。
“跟着我们一起上工种地呢,能干什么啊。”宋大嫂说。
“是啊,现在工作不好找吧,咱们村这两年来了好几个城里的青年下来插队呢?”宋四嫂说。
“来了多少人?”顾岚枝问。
“去年来了三个,今年来了六个。”宋大嫂说。
顾岚枝点点头,说:“那人还不少呢。”
”可不是,咱爹去年安排他们跟着村里人住,几年就把他们分出去单住了,就在村里的大房子里住。“宋二嫂说。
大房子是村里以前的财主家,后来房子收归大队所有了,现在又让那些知青住了进去。
说起知青,几个嫂子也打开了话匣子,宋大嫂说:“哎,这些城里的孩子可难管了。”
“怎么了?”顾岚枝随口问。
“一开始不爱干活,到处溜达,等到年底没有粮食吃了,又要闹事。”宋大嫂说。
顾岚枝说:“他们手里不是有钱吗?”
“有钱没有粮票有什么用。”宋三嫂说。
“他们没和村里人买?”
“买了,不过谁家也没那么多粮食卖给他们。”宋母说:“大家前些年饿怕了,可不敢为了点钱就随随便便把粮食卖了。”
“对啊,而且本来村里能吃上饱饭的就没几家。”宋二嫂说。
“那今年就老实了吧。”
“今年是老实了不少。”宋大嫂点点头,说:“不过还真有两个难管的刺头。”
“怎么了?”顾岚枝问。
“去年他们吃不上饭,咱爹从大队给他们借了粮食,说了今年用工分还,虽然吃不饱,但是好歹能过下去,结果有两个小子趁着晚上去大队偷狗。”宋大嫂说。
“被逮到了?”
“是啊,那狗也不认识他们,看见他们可不就可劲的叫嘛,旁边的邻居还以为有人去仓库偷地瓜呢,没想到他们是想偷狗。”
“怎么处理的?”
“被咱爹连打带吓唬了一顿,可是安生了。”
顾岚枝点点头,她以前看资料看到过说知青到了农村也有坏分子,做偷鸡摸狗的事情,没想到羊角村就有。
“也还是有好青年的。”顾岚枝说。
“那倒是。”宋大嫂点点头。
宋二嫂说:“那个田同志人就不错,人长得白净,手脚也老实。”
“我听说那个田同志家里条件可好呢,家里经常给寄东西。”宋四嫂说。
第331章 家常2
“是不是戴眼镜的那个青年,我好像看见两次。”宋三嫂说。
“对,就是他,看着就像个知识分子。”宋四嫂说。
宋三嫂声音小了点说:“我还看见好几次,有闺女找她说话呢。”
“小伙子长得白净好看,肯定招人喜欢。”宋四嫂说。
“那你们可得管好家里的姑娘,不是一路人,别做出丢人现眼的事情。”宋母说。
宋三嫂和宋四嫂家的孩子岁数还小,但是宋大嫂和宋二嫂家的闺女已经十六七了,也到了懂事的年纪了,所以宋母叮嘱了几句。
“我们晓得的,娘。”宋大嫂说。
顾岚枝就听着他们聊八卦,知青本来就是外来的城里人,现在在村里,大家看他们觉得新鲜,可不就好奇嘛。
说着话晚饭做好了,一家人坐下吃饭。
宋益樟边吃饭边问宋孝枫,说:“小枫现在还想参军吗?”
“对,可以吗?小叔?”宋孝枫看着宋益樟问。
宋孝枫高中的成绩不错,本来就是想考大学的,以后为国家做贡献,可是现在只能在家种地。
种地虽然辛苦,但是他从小干习惯了,也不是不能干,可是他觉得在家种地,他学的知识都浪费了。
如果可以参军,虽然不是做他喜欢的机械类的工作,但是他觉得比种地贡献更大,哪个青年没有梦想呢。
宋益樟点点头说:“可以,不过征兵得等到冬天。”
宋孝枫赶紧点头,说:“我可以等。”
“那到时候你给家里来个信,益樟,我们就让小枫过去。”
宋益樟看了看他媳妇,笑着说:“大哥看看家里要是没什么事的话,这次就让小枫跟我回去也行。”
这是他之前和顾岚枝商量过的,顾岚枝也同意了。
宋大哥摆摆手,说:“那怎么行,现在到冬天还有好几个月呢,哪能让他去白吃白喝。”
“大哥误会了,不让小枫去白吃白喝,我们部队现在有生产兵团,可以让小枫去干两个月的活,到了报名征兵的时间再报名就可以了。”
“可以吗?”宋大哥问。
“嗯,可以。”宋益樟点点头,兵团现在劳动力也紧张,涂教授的女儿就是自已去报名的,不过部队不容易进,但是有他和顾岚枝在,问题不大。
“弟妹也在兵团上工吗?”
“没有,她在涂教授的实验室上班。”宋益樟说:“你们商量商量吧,要是打算让小枫跟着我们回去的,就和我说一声,我买火车票,小枫也收拾好行李,月底就跟着我们去部队。”
“好,大哥谢谢你了,益樟。”宋大哥说。
“大哥客气了。”宋益樟摆摆手。
一家人聊着天,说着话,吃过了晚饭,帮着宋母把碗筷收拾好洗干净,就各回各家了。
宋大哥拿着宋父给的信从家里出来,往猪圈那里走。
这两年,村子里陆陆续续的又被送来了几个人。
有的住在猪圈旁边,有的住在牛棚里。
老章来的早,现在还住在猪圈旁边的小房子里。
宋大哥走到土屋门口,屋子里没有灯光,煤油本来就难买,更何况他们这种情况,所以天黑了就早早休息了。
抬手敲了敲门,喊了一声:“老章。”
“诶。”老章听到有人喊他,应了一声,从炕上下来,打开门走了出来,看到站在门口的宋益杨。
“宋队长这时候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老章问。
宋大哥往屋里看了看,又往旁边走了几步,说:“借一步讲话。”
老章点点头,把门带上,跟着宋大哥往旁边有走。
宋大哥从口袋里把信掏了出来,递给老章。
“这……”老章不明白宋益杨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老涂让人给你带了一封信。”宋大哥说。
“老涂?”老章惊讶的问。
涂弘毅走了以后,没有寄过信回来,老章没想到还能再联系上。
“对,就是老涂,你收着吧。”宋大哥点点头说。
“谢谢宋队长了。”老章伸手接了过来。
“不用客气,那我就先回去了。”宋大哥说完转身要走。
“宋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