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第65节
“啧,那你家就是嫂子当家做主嘛,老宋,你不太行啊。”申裕嘲笑他,大周和小夏也看着宋益樟,不过不敢笑。
“是啊,我不太行,不过我有媳妇,你倒是行你怎么没媳妇。”宋益樟凉凉的说。
申裕觉得自已的心口被扎了一刀,膝盖也有点疼,再让你嘴贱,这下好了吧。
这还不够,宋益樟看着大周和小夏说:“你们两个学着点,可别像你们团副一样找不到媳妇。”
这刀补的,申裕觉得他可以一口老血喷在宋益樟脸上,太气人了。
大周和小夏也知道两个人是闹着玩,就笑着点点头。
正月十五的时候,宋益樟说城里傍晚有踩高跷、跑旱船的,问顾岚枝要不要去看。
顾岚枝积极响应,小五也表示了自已的好奇,于是一家三口到市里吃的晚饭,然后看完节目开车回来的。
过完了正月十五,年味已经散的一点不剩了,大家又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通客车的事,顾岚枝他们赶大集的时候从张大娘家门口经过,聊天的时候,张大娘说就是这一两个月的事了。
这可把顾岚枝高兴坏了,她一直怕买自行车太高调了,所以一直都是走着进城的,以后通了客车就方便多了,而且也不打怵带着小五了。
客车是三月底小五过完生日以后正式通车的,小孩子的生日其实也没什么好庆祝的,顾岚枝带着小五到城里看了场电影,然后买了点好吃的也就算是庆祝了。
通车以后部队门口的路边就可以坐车,到城里比较近,三分钱就能到,张大娘村得五分钱,不过就算这样大家也都也方便很多。
过了惊蛰,春回大地,春雷始鸣,惊蛰之后雨水慢慢变多,就要开始准备种地了,部队原来留的种植玉米、高粱的地就该翻地准备种植了,这些往年部队都是做惯了的,不需要军嫂们去上工。
不过家属院也忙碌了起来,家家户户的菜地也该开始种植了,这可是关系着一家子一年吃的菜,肯定是要好好的管理。
买粮食吃是没有办法的,但是如果菜也需要买着吃,那只能说明懒。
山上的树木野草也开始生长了,顾岚枝就开始带着小五隔三差五的去山上挖野菜,嫩生生的野菜挑着嫩嫩的尖掐下来,焯过水,不管是拌着吃还是包饺子,都很好吃,仿佛带着春天的味道,唤醒了吃了一冬天萝卜白菜的味蕾。
王招娣也经常带着大丫上山挖野菜,留二丫和三丫在家看着四丫,知道顾岚枝喜欢挖野菜,也会来叫着顾岚枝。
“嫂子,可以走了吗?”昨天傍晚说好了今天去挖野菜,吃过早饭王招娣就背着背篓来等顾岚枝。
顾岚枝听见声音带着帽子,领着小五出来说:“好了,我拿着背篓咱就走,大丫也去啊。”
“是啊,家里有二丫看着。”
“大丫也是大姑娘了,又勤快又漂亮。”顾岚枝笑着说,“大丫几岁了,是不是该上学了。”
她牵着小五,和王招娣母女俩往山上走,这半年来日子过得好了,大丫个子也长高了点。
虽然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家庭是不能敞开了吃饱肚子的,但是他们这家属院也没人家过的像王招娣家之前那样。
那不是日子难过,只是单纯的苛待媳妇和闺女而已。
现在吃的好了,大丫确实变漂亮了不少,大丫的性格和长相都和王招娣差不多,看着柔柔弱弱的,说的好听一点是温柔,要是遇到强势的人可能就变成了懦弱。
不过王招娣现在好多了,大丫也慢慢的开朗了不少。
王招娣点点头说:“是该去了,今年九岁了,等九月份开学了就让她去读。”
第96章 起名
“咱部队的孩子都在哪读书?”顾岚枝还真不知道这个,小五还小呢,不到读书的年纪。
“小学去张家河就行,村里就有小学,中学就得去城里住校了。”
“那读小学还挺方便的,离得也近。”
“是啊。”
王招娣想了想,犹豫了一下说:“嫂子,大丫要上学了,就不好大丫大丫的叫了,得改个大名,正好户口可以一起改了。”
顾岚枝点点头,大丫是有点土,虽然好像她儿子也没好到哪里,但是小五有大名。
“是该好好起一个,给大丫起个顺口又好听的名字。”顾岚枝说。
“我想让嫂子帮忙给她们姐妹四个起,嫂子看行不行?”王招娣不好意思的说,她没文化,想了好几天没想个头绪来。
“那多不好,你们夫妻俩商量着起就行。”顾岚枝摆摆手,孩子有父母,哪里轮得着她起名字。
“我没文化,想了好几天也没想出来,所以才拜托嫂子的。”王招娣现在对于顾岚枝有点盲目的信任,觉得顾岚枝好像无所不能一样。
顾岚枝听着王招娣都没有提起吴大东,觉得自已可能明白了,吴大东也不太在意几个闺女的,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没有个大名。
“那大丫呢,阿姨给你起,你愿不愿意?”顾岚枝想了想,笑着问大丫。
大丫看看王招娣,牵着王招娣的手说:“顾姨,我愿意,二丫她们也都愿意。”
大丫这个年纪已经懂事了,而且王招娣平时在家也没少念叨顾岚枝对她们的帮助,告诉她们要记得感恩。
顾岚枝点点头说:“那我想想吧。”
她看着大丫,想着希望给她们姐妹几个取个适合女孩子,而且寓意好的名字,希望几个女孩以后的人生也能顺顺利利的。
“招娣,我想了四个名字,你听听合不合适?”
“好好,嫂子,你说。”王招娣没想到这么快,看了让顾岚枝起就对了,她想了好几天。
顾岚枝笑着说:“吴安暖、吴安心、吴安恬、吴安静,都是合适小姑娘的名字。”
她虽然不懂五行八卦,名字吉凶什么的,但是希望四个女孩在经历过不幸以后,可以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为暖心恬静的好姑娘。
“安暖、安心、安恬、安静,好,真好听,嫂子,你真厉害。”王招娣念叨了一遍,觉得确实好听。
“大丫你喜不喜欢?”
“娘,我叫什么?吴安暖吗?我喜欢,好听。”大丫也很满意,脸上带着笑说。
“嗯,以后就叫吴安暖,二丫叫吴安心,三丫四丫叫吴安恬吴安静,回家以后娘就告诉妹妹们。”
“好。”
“谢谢嫂子了。”王招娣笑着感谢,可帮她解决了大问题。
“没事,你们喜欢就好。”顾岚枝摆摆手说。
小五可在旁边急坏了:“妈妈,妈妈,我也要。”
顾岚枝看看摇晃自已胳膊的儿子,说:“你也要,你要什么?”
“名字,我也要,妈妈也给我起一个。”小五撅着嘴说。
小孩子本来就容易攀比,争夺妈妈的宠爱,而且大丫的名字还是他妈妈起的,所以他也想要。
“小五不用起,小五有大名,以前就起好了。”
“真的吗?我不知道。”
“你以前还小,爸爸妈妈没说,所以你不知道。”
“那我叫什么?”
“宋孝檀,小五的大名叫宋孝檀,喜不喜欢?”顾岚枝干脆停下来,也不挖野菜了,在地上坐着抱着小五说。
“宋小糖?”小五觉得好像没有妈妈给大丫起的名字好听,不太高兴。
顾岚枝差点笑出声,抱着自已的傻儿子说:“不是宋小糖,是宋孝檀,小孩都要跟着爸爸姓,所以你也姓宋,孝是孝顺的孝,檀是檀树的檀,希望小五以后能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还能像檀树一样成材,好不好?”
小五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原来自已的名字不好吃,是一棵树,问:“那好听吗?”
“好听啊,不信你问问婶子和姐姐。”顾岚枝说。
旁边王招娣也带着大丫停下来休息一会。
小五转过头看过去。
王招娣说:“小五的名字真好听,婶子都喜欢。”大丫也点头。
这下小五放心了,接受了自已的名字,说:“小五孝顺。”顾岚枝笑着摸了摸他的小脸。
“小五的名字是你和宋团起的?”王招娣问。
“不是,是我公爹起的,家里和小五一辈的名字都是我公爹起的。”顾岚枝说。
坐着休息了一会,又挖了一会,看看背篓里挖的不少了,天色也不早了,就开始往回走。
顾岚枝看看不远的榆树说:“榆钱也可以吃了。”
“是啊,不过树有点高,够不到。”
“嗯。”顾岚枝点点头,确实有点高,她们也没有钩子什么的,弄不到。
等晚上回去问问宋益樟,有空来撸一点回家尝个鲜。
晚上吃饭的时候,顾岚枝说:“一会吃完饭咱们去山上散步,弄个钩子够点榆钱回来吧,明天做豆馍吃。”
豆馍是玉米面、豆面加上白面,拌上菜,团成豆面团子,蒸熟就可以吃了,菜用萝卜丝、嫩萝卜缨、婆婆丁、榆钱什么的都可以。
她冬天的时候用萝卜丝做过,算是粗粮里她比较爱吃的了,不过也是放了不少白面,蒸好了以后拌点酱油蒜汁加点辣椒油蘸着吃很好吃。
宋益樟点点头说:“怎么就爱吃草。”他看顾岚枝确实对野菜什么的格外偏爱。
“那吃什么菜不都是吃草嘛,不好吃吗?”
“挺好吃的,一会儿吃完饭咱就去。”宋益樟赶紧说,不过他说的也是事实。
“还得弄钩子,今天来得及吗?”
“不用钩子,爬树就行。”宋益樟说,爬树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的事情。
顾岚枝点点头,一家人吃完饭就去了山上。
有宋益樟确实省事,他抱着树噌蹭的就爬了上去,除了稍微能听到一点衣服摩擦的声音,很轻松的就爬了上去,挑着榆钱比较多的小嫩枝折了扔下来。
顾岚枝站在树旁边等着,结果小五一看到爸爸可以爬树,也嚷着要上去。
“不行,危险,你不能去。”顾岚枝说。
“爸爸都上去了。”
“爸爸会爬树,你会吗?”
“我会。”
顾岚枝只好把他领到树根那,让他靠着树干站着,抱着树干说:“你会你就爬吧,能爬上去妈妈就让你上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