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婶婶 第53节

  “我就给小五做一身外套,用不了那么多,有个三尺五尺的也够了,那你也留一些吧,你要多少?”顾岚枝问。
  江小翠说:“那嫂子,你看你要多少,剩下的我给我就行。”
  顾岚枝和江小翠把剩下的布一人一半分了。
  正好让张大娘拿了尺,给她们量下尺寸,裁好了分开,三个人各自把自已的钱给了张大娘。
  买完了布,也到了午饭时间了,张大娘家的饭都快做好了。
  几个人也不再耽搁了,背着背篓回了家属院。
  小五和大江大河还有几个孩子原本就在家属院大门口玩儿。
  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别的孩子都回家吃饭了,就剩下大江、大河带着小五在家属院门口等着妈妈回来。
  小五看见妈妈回了,跑过来,抓住她的手,小嘴撅的老高。
  “怎么了,儿子,嘴上都能挂油瓶了。”顾岚枝笑着问。
  “妈妈怎么才回来?”
  “妈妈去的地方有点远所以回来晚了,怎么了,等久了?饿不饿?”
  “饿了。”小五点点头。
  “那我们回家做饭吃。”顾岚枝说。
  说完和李桂花、江小翠她们打了招呼,就带着小五回家了。
  给小五泡了一小碗奶粉,让他在沙发上坐着喝,她去厨房做饭。
  在门口拔了一棵白菜,做的白菜鸡蛋卤,煮了点挂面。
  宋益樟不在家,她和小五吃不了多少,煮上一小把就够了,剩了下一顿就不好吃了。
  下午顾岚枝把之前给小五做的衣服做完,衬在里面穿。
  今天买的粗布给他做一身外套,小男孩在外面玩也很费衣服,粗布耐磨。
  晚上吃完了饭,把做好的衣服给小五套上试一试,挺合适的,大一点可以穿的明年春天。
  “妈妈,怎么不一样?”小五看看裤子,和他原来穿的开裆裤不一样。
  顾岚枝帮他整理整理衣服说:“小五现在是男子汉了,不能再穿开裆裤了,以后都要穿这种裤子好不好?”
  “好。”小五听说他是男子汉了,骄傲的挺着小胸膛答应。
  “那我怎么嘘嘘?”刚答应了,小五发现他没办法嘘嘘了。
  “妈妈教你脱裤子,以后嘘嘘别忘了脱裤子。”
  说完想想,快冬天了,到时候穿的衣服厚了,不知道小五自已能不能行。
  “你要是有点想嘘嘘了,就回来和妈妈说,嘘嘘完了再出去玩。”
  小五点点头。
  “小五要记住,你是男子汉了,以后穿衣服,衣服遮起来的地方都不能让别人碰,知不知道?”
  “好。”
  “要是有人要掀你衣服,你就大声喊救命,或者回家喊妈妈,妈妈帮你。”
  顾岚枝告诉小五,虽然她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不过还是要注意的,男孩子也要学会保护好自已。
  “谁都不可以吗?”小五问。
  “爸爸妈妈可以,不过除了洗澡或者晚上脱衣服睡觉,别的时候也不能随便摸摸。”
  顾岚枝想了想,好像她和宋益樟都不会这样逗小五玩。
  她知道农村有很多人都喜欢逗小孩子玩,尤其是小男孩,穿开裆裤溜小鸟的时候。
  “你出去玩的时候,有没有人对你动手动脚的,摸你的小鸟?”
  顾岚枝觉得还是有必要问一下。
  “没有。”小五捂着小鸟说。
  她笑着说:“那就好,以后也不可以让别人碰。”
  村里还是有很多人喜欢逗小孩子的,小五在村里的时候还小,一直跟着她,小五很少出门,所以没碰到。
  来了部队以后才开始出去跟着孩子玩,家属院这里人也少,比较安全。
  听了小五的话,她放心不少。
  接下来几天,顾岚枝就在家给小五做针线活,织毛衣。
  江小翠和周石每天傍晚来帮忙挑水,还帮着在菜地里挖了一个小菜窖。
  顾岚枝就趁着白天的时候,把萝卜和白菜都拔了,留下打算腌着吃的和最近吃的。
  剩下的都处理好,放在菜窖里埋上,冬天可以挖着吃,吃到明年春天。
  菜都窖好了,她和江小翠去了一趟何家村。
  在村口找人问了村支书家的位置。
  何家村的大部分人家都姓何,村支书也姓何。
  两个人在门口看见院子里有个妇女在干活,顾岚枝问:“你好,嫂子,这是何支书家吗?”
  妇女看看她们,说:“是这里?你们是?”
  “我们是张家河旁边的部队家属院来的,想找何支书问点事情。”
  张家河就是就是张大娘他们村。
  “哦哦,那你们进来吧。”妇女说。
  这附近都知道部队的家属院的军嫂会和村里换点东西,不过张家河离得近,家属院的人一般也不去别的村。
  妇女领着她俩进了堂屋,拿了小板凳让她俩坐。
  她冲着旁边里屋喊了一句:“爹,有人找你。”
  “哎,谁呀。”何支书应该是在午休,听说有人找,就出来了。
  顾岚枝和江小翠也知道现在是秋收的时候,所以今天特意提早吃了午饭,然后趁着午休的时候过来,怕赶上家里没人。
  何支书一看是两位女同志找他,纳闷的问:“两位女同志有什么事?”
  “何支书,我们听张家河的张大娘说咱村烧窑,我们想买几口缸,去赶了两次集都没碰上,所以想过来看看。”
  “哦,你们要买缸啊,那是得来我们村,最近农忙没空去赶集。”何支书说。
  顾岚枝点点头,她们也想到了应该是这个原因,现在什么也没有农业生产重要。
  “要买缸,那我带你们去看看?”
  “行啊,要是看好了,何支书能不能给我们找车送过去,我们两个女同志可能搬不回去。”顾岚枝问。
  她和江小翠空着手来的,村里要是不能给送,她们还得回去找车改天再来。
  “能,咋不能,我们村有牛车,到时候套车给你们送去。”
  顾岚枝和江小翠高兴的点头跟着何支书去看缸。
  烧制陶器的窑在村边上,旁边有房子放烧好的陶器,顾岚枝两人跟着何支书一路走过来也没有多远,几分钟就到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挑的,看看漏不漏,没什么大问题也就可以了。
  何支书问:“你们要几个?”
  顾岚枝看看江小翠,江小翠说:“我们不用缸,买几个大一点的能封口的坛子就行,我和桂花嫂子一家俩,招娣说要一个就行,一共就五个。”
  第78章 消息
  “那我要一口中等大小的缸,两个大坛子,两个小坛子吧,够了吗何支书?”顾岚枝说。
  何支书看了看说:“别的都有,大坛子差一个,你要是想要得等几天,要不你看看换成别的行不行?”
  顾岚枝看看说:“那我就要一口小一点缸吧。”
  “行,那我现在你去找人把车赶来,装车给你们送去,你们在这等一会。”
  “好,没问题。”
  何支书走了,大概十来分钟,带了两个青年过来。
  两个青年负责往车上搬东西,赶车的是一位大爷。
  顾岚枝看着赶车的大爷,感觉有点眼熟,好像她以前进城搭过这个大爷的牛车。
  缸扣在车上,坛子挨个摆好,一个青年坐在赶车的大爷旁边,一会儿去帮着卸货。
  顾岚枝和江小翠付了钱,坐在牛车后面,往回走。
  在部队门口,和值班的士兵打了招呼,做好登记,让大爷把赶车进了家属院。
  江小翠她们三家住的近,先把她们的东西卸下来,最后去了顾岚枝家,青年和大爷两个人帮顾岚枝把东西搬进院子里就走了。
  第二天早上,顾岚枝开始腌酸菜和辣白菜,喊了江小翠还有桂花嫂子她们来学。
  都是会做饭的人,而且也很简单,看着顾岚枝做了一遍,就差不多记住了,回去就可以自已做。
  把人送走了,顾岚枝还晒了萝卜干,不论是配粥还是吃馒头,都很下饭,宋益樟好像也挺喜欢的,她就晒了很多。
  家里的活干的差不多了,顾岚枝带着小五进了一趟城。
  前几天赶集没有带小五去,她答应小五了,带他去城里玩。
  她进城一般中午来不及赶回来,上次让小五在江小翠家吃饭,他还嫌不好吃,所以干脆带着他吧。
  到了城里,顾岚枝带着小五先去了黑市,和李厚福打了个招呼,中午交货。
  然后带着小五去了百货大楼,和陈圆聊了一会儿。
  陈圆说楼下新来了一种芝麻糖,还挺好吃的,买的人也挺多的。
  顾岚枝走的时候就带着小五在楼下买了一斤,留着回家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