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第123节

  裴铮又勾起笑容:“我什么时候转正啊?”
  桑瑜:……
  “我还有事儿,先走了!”
  第105章
  把桑柳和刘玉城送走之后, 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了,这段时间所有的事情都是齐头并进的。
  因为桑瑜想着这个商场能够越快开业越好,所以, 最近一段时间裴铮把安家装修队的所有人都抽到这里来赶工了。
  虽然安家装修队是在万年青市场开业之前才成立的, 但是架不住他们的技术好, 特别是好多人看到他们装了市场里面的几个铺面后,一个个都过来请。
  尤其是木材厂里面一期二期分了房子的人家,只要有一家来请了, 那么后面的人就排着队的过来预约, 干都干不过来。
  所以,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安家装修队就已经成几个人发展成为了几十个人,分成了将近十个组在同时干。
  而当裴铮回来之后,就已经通知了所有人,让大家把手上的活儿紧一紧,最近要集中做万年青商场的活儿, 大家立刻就兴奋起来了。
  特别是那些后面才加入的, 他们只是干过家庭装修,这种大商场的装修连听都没有听过, 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着, 只有是裴铮一召唤, 那立刻就上场。
  裴铮和刘比亚挑灯夜战了几天, 终于把万年青商场的装修图纸给拿了出来, 即从安全、仓储、客户流动上做到了最佳效果, 更是还最大限度上的满足了桑瑜对于美观的要求。
  图纸拿出来之后,安家装修队的人就全部上场,每天都加班干活儿, 争取尽早的把这个商场给弄出来。
  除了装修这边在加班干活儿,家具厂那边也是如此。
  跟桑瑜的完美配合,让杨大姐对于万年青的活儿从来都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她让木材厂把其他单位不怎么着急的单子往后面压一下,先把万年青的单子给做出来。
  因为桑瑜要求的所有的货架都是白色,所以,做出来之后,就要喷漆,喷完就要晾晒,还有除味,这一套动作弄完,平时怎么也要一个月,但是因为杨大姐做了要求之后,家具厂通通的在赶工,最后在二十三天的时候就交活儿了。
  除了这装修和货柜之外,最近万年青市场里面最火的就要数“精彩录像厅”了。
  让段成抓脑袋的报告终于在两天之后交到了桑瑜的面前。
  他们的录像厅里面暂时招三个人,一个收钱的,两个服务员。
  而录像厅分为白天场和夜间场,白天场是两场,是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一点是第一场,第二场是从下午一点半到下午五点半,白天场的票价都是三毛一个人。
  每一场结束了,录像厅的人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开窗帘透气并且打扫卫生,甚至还要搞点香来熏一下,尽量保证每个入场的人都能感受到清净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
  夜间场的时间是从下午六点到晚上十点,这个年代可没有熬夜的说法,再晚一点的话,只怕就有派出所来过问了。
  夜间场的门票是五毛一个人,规则跟白天场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夜间场放的片子和白天场是不一样的,一般有什么新片子也是在夜间场先放,放完一个礼拜之后,才会放到白天场再放。
  所以,如果有想要追剧的人,那基本都是赶着来看夜间场。
  这开业了十来天,精彩录像厅已经天天都是人满为患,来得晚的人,如果进不去了,那就只能遗憾的明天再来了。
  别看录像厅的价格只是三毛五毛的,可是,架不住人多啊,一天下来少说都有一百多两百的收入,还有,录像厅里面还卖茶水和瓜子,那又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当然,录像厅也不是没有烦心事儿,因为“精彩录像厅”的隔壁和楼上就在装修,干到晚上九点钟都还听得到叮叮咚咚,来看录像的人都提了意见。
  可是段成早就已经在桑瑜的授意之下开始为万年青商场在造势了,他笑眯眯的给来提意见的客人送上了一两把瓜子,或者一两杯茶水,大大方方的解释。
  “大家见谅见谅,这是要开商场呢,最多就一个月的时间就好了。”
  看录像的人一听这里还有开商场那更是兴奋,回家还不忘记把这个消息跟自己的亲朋好友宣传宣传、
  “听说了吗?万年青市场里面要开个大商场了,可大可大了,正在装修呢,里面的东西可多了!”
  “我去看了,就是那么大,比我们太新镇的供销社大好多好多,你问我比不比市区里面的百货商场大?我觉得比那个大。”
  “你问哪天开业啊?我不知道啊!但是估计快了吧,一个月吧!”
  ……
  就像是西伯利亚的蝴蝶微微煽动了一下翅膀一样,这段时间原本有些回落的人流,又再一次的朝着万年青市场里面涌动了。
  虽然都是来看商场热闹的,可是,中国人嘛,从来都是讲究一个来都来了,那肯定是要吃点什么买点什么走的。
  更何况,最近还快过年了,市场街边的铺面也都租完了,市场里面的摊位也多了不少,那各种新鲜好玩的东西也更多了,大家也就想着顺便买点年货吧。
  就这样,万年青市场里面明明应该是过年前的一个小低谷的营业额,反而在这段时间内频频攀升。
  硬件在准备,还有口口相传的造势,万年青商场自己也没有掉链子。
  自从桑柳和刘玉城去出差开始,桑瑜几乎随时都要接到他们的电话,时间长的是两天一次,时间短的就是一天好几次,而他们打电话的主要目的也是向桑瑜报告进货合同的情况。
  桑瑜留下电话的那些厂子,只要是这两个人去了,几乎都能把供货合同给签下来,甚至有几家愿意跟桑瑜签单h省的独家供货合同。
  就比如那个卫生巾厂,他们的货在沿海卖得还讲究,可是内陆省份,他们都去谈了几次,都没有那家商场愿意进这个东西。
  现在却有大馅饼立刻就掉下来了,他们高兴的立刻就同意了签订了h省的独家供货合同,并且当天就发了一批货到滨江了。
  除了卫生巾之外,其他的厂子签了合同之后,也都当天都发货了。
  现在虽然没有高速公路,但是这个火车线路还算是畅通,所以这些厂子的货物基本上都在十天半个月的,陆陆续续抵达了滨江。
  段成更是忙成了狗,一方面他得盯着那录像厅,一方面他得马不停蹄的拉货。
  而毛雨桐也在这一段时间里面,也招了一批商场要用的人,从售货员到理货员等等。
  还又请了石春又过来了几趟,给新员工培训了一下,包括这个货又怎么上,东西要怎么放,话术怎么说……
  二十多天后,赶在过年前一个礼拜,万年青市场终于算是装修好了,桑瑜也是带着中高层的管理者一起来验收的。
  只要是人就没有不乐意逛商场的,更何况这还是自己单位的商场,来验收的管理者们那就没有人不兴奋的。
  现在的人都很朴实,也基本都很有主人翁精神,所以,哪怕大家很兴奋,可是在验收的时候,也丝毫没有让一点兴奋之情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几乎是人人都拿着放大镜找毛病了。
  好不容易,终于验收合格了。
  桑瑜手一挥:“今天开始就放货架,然后开始上货,我们腊月二十八开业。”
  这个开业的时间是内部开了几次会最终确定的,不过,桑瑜只要一天没有当众宣布,大家心里都没有底,现在桑瑜终于宣布了,所有人都兴奋极了。
  桑瑜继续说:“这几天我们都会非常忙、非常累,大家放心,大家的辛苦和努力单位全部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过年前的绩效和奖金一分都不少,不管今年什么情况,年终奖一定会有!”
  如果说宣布开业时间只是让大家兴奋的话,那么桑瑜现在的话,就是让大家激动起来了,那答应的声音更加的洪亮了。
  从这一天开始,万年青的每一个人都进入了全天连轴转的情况里。
  第一个到位的是宣传,杨晓梅来了好几次,报道写了两篇,苏清风也带着电视台过来采访。
  除了这两个主要渠道的宣传,桑瑜还让人打印很多的宣传单,上面写上各种激动人心的广告词,找了很多年轻人去滨江市各个人多的地方去发放。
  毕竟从古至今,最好的宣传手段都不是什么媒体的通知,而是口口相传的小道消息。
  桑瑜找了二三十个脸皮厚的年轻人,去类似人民公园、人民广场、汽车站等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发传单,八十年代的时候根本还没有这种宣传方式。
  看见有人在发东西,不管是什么都涌过来一群人抢着要,桑瑜准备好发三天的传单,两天就给发完了。
  至于货架也是一天就安装完了,理货员售货员立刻到位,分货拣货上货甚至还要对于每一件货的情况铭记于心,每个人都压历山大。
  这么多货到,自然而然的会有一定的破损,按照桑柳和刘玉城他们的合同,只要破损的货物在百分之五之内,都是由厂家重新发货的,只不过这个数量要求完全的正确,不能明明没有坏,却上报破损,诈骗厂家的东西。
  这个破损的东西按理论上来说,是要发还给厂家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大部分的厂家是不要求经销商这么做,特别是日用品、食品、小玩具这种货物,厂家都不会回收。
  但是如果是衣服和电器就要看情况了,各个厂家的要求不一样。
  为此,商场这边专门是定了一个监督岗的,就是监督不让这些破损的货品出现在商场里面,当然也要监督货物的破损率,毕竟超过百分之五的部分就要和厂家协商了,搞不好就要商场这边自己承担,那可都是商场的利润。
  监督员要从这些破损率中分析情况,是厂家故意以次充好,还是他们的包装不行,又或者是运输的问题。
  而那些不回收的破损货物,一般商场处理的方法就是当垃圾扔掉,不过现在这种很多地方还有吃不饱饭的情况,自然不能把这些破损货物扔掉。
  所以桑瑜这边就让这些破损的货物给员工们分了。
  桑瑜原本的好意是觉得东西与其浪费了,倒不如看谁家需要就拿回去用,也不浪费,可是完全没想到反而引出了一档子事儿来。
  腊月二十五那天,新上任的监督员周玉兰哭着鼻子来找到了毛雨桐告状,正好桑瑜也在办公室里面听了一耳朵。
  原来是周玉兰最近家里面买了洗发水,这年头,洗发水那可是时髦货,一般人家洗头都是用肥皂,所以周玉兰一说要洗头,她妈立刻就喜滋滋的提了一个酒瓶子给她。
  酒瓶子里面装了粉红色的液体,看上去特别的可爱,而倒出来一洗,周玉兰就觉得这个东西的味道十分熟悉,感觉好像是自己单位里面正在上货的洗发水的味道。
  周玉兰是可以百分百肯定的,她们单位的洗发水那可是滨江市的头一份,毕竟的百货商场里面都没有卖这样洗发水的,现在她们单位都还没有开业呢,怎么会就有一样的东西出现在家里面?
  顿时周玉兰头也顾不上洗了,出来就问她妈,她妈神神秘秘的说,是从邻居手里买的两瓶新奇货,说着还拿了瓶子给她看了。
  周玉兰一看那瓶子,不就是她们单位里面破损淘汰下来的货吗?
  周玉兰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个东西是怎么流出来的,第二天一上班就去仓库看了,正好发现几个理货员把那些淘汰下来的货物全部收拾在一起,你分一大包,我分一大包都给分掉了。
  看到这里,周玉兰哪里还有不清楚的。
  原来这几个理货员把桑瑜好心让员工分的破损的货,全部给拿走,再让家里人以低价售卖了,虽然周玉兰暂时没法想出这种行为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为,可是,她却知道这么做肯定是伤害到没有开业的商场利益的。
  于是,周玉兰立刻上去严厉制止并且呵斥这种行为,没想到却反而被这几个理货员群起而攻之,说她红眼病,说她见不得别人过好日子,还阴阳怪气的说,大不了就分给她一点,也挣这个钱。
  把周玉兰气得就跟她们理论,可是,这些理货员都是一些身强体壮的妇女,在家那都是天天干体力活儿的人,哪里怕她这个瘦胳膊瘦腿的小丫头,上来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你推一下,我推一下,直接把她给推出了仓库,并且把仓库大门给关上了,任凭周玉兰怎么敲门也不应。
  周玉兰越想越生气,越想越愤怒,她本来就是一个泪失禁体质,于是就气势汹汹的来找大总管毛雨桐了。
  桑瑜听了这事儿也觉得挺意外,她完全没想到,自己只是一时的好心,竟然差点弄出了中饱私囊的事情,特别是现在拿着这个破损的货物去卖,不就等于先把商场里面有什么东西先告诉了其他人,更是会影响到以后得销量。
  再往大了想,说不定,这些理货员的胃口大了,现在还是拿的破损掉的货物,以后说不定就拿好东西了。
  长久以往,自己的这个商场倒是成了某些人的无本买卖了。
  这个时候,桑瑜才深刻的感觉到,现在是开商场,是做企业,而不是像原来那样摆地摊了,所以,她必须要尽快的完成从一个小摊小贩到领导者的心态和行为的转变,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凭着心情任意而为了。
  毛雨桐也是听得异常生气,说着就要带着周玉兰去仓库看一看,桑瑜也说:“我也去。”
  虽然毛雨桐现在是万年青市场里面的大总管,可是,就看这几个理货员对待周玉兰的态度,桑瑜就觉得这不是几个好说话的主。
  他们能拿出这是“桑瑜说过的话”来压周玉兰,那么同样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压毛雨桐,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是自己一时随口说的,那么就要自己也来解决才行。
  周玉兰和毛雨桐走在前面,桑瑜则不慌不忙的走在后面,桑瑜还没有走到仓库的时候,就已经听到了那几个理货员七嘴八舌的在跟周玉兰和毛雨桐闹开了。
  “明明是桑经理说过的,这些破损的货物就送给我们了,而且当时那么多人都在的,怎么?现在你们就翻脸不认账了?”
  “就是啊,你们这些人就会两面三刀的了!只要桑经理在,你们一个个笑得跟狗一样,桑经理不在,一看到我们这些人,你们就凶得跟地主老财一样?你们是不是看不得劳动人民好!”
  “这些东西桑经理答应了给我们,就是我们的!我们的东西,我们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你管我是给人了还是怎么地!你们这些当官的,管天管地,还管我们拉屎放屁吗?”
  ……
  因为现在商场要开业,需要大量的人,全靠毛雨桐一个人来弄也是强人所难,所以,毛雨桐就把一部分的事情分了下去,就比如招那些不重要岗位上的人就全靠推荐。
  这几位理货员就全部都是现在单位里面的职工互相推荐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