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二、第三首都是秦先写的。这二首歌节奏变化莫测,而且器乐大于人声,没有跟唱跟跳的余地。放在一起演,能延续它迷幻的氛围。
  再往后是关宁的抒情曲,五分钟钢琴独奏。傅莲时趁机跑回后台休息。
  “声音展览”同样在后台休息。高云跟小笛更早回来了,两个人又热又累,开了临街半扇门,坐在门口吹冷风,跟余波一行人离得远远的。曲君搬了一张折叠椅,斜坐着,手臂搭在椅背上,居然在跟声音展览搭话。傅莲时听他问鼓手:“你会不会弹贝斯?”
  鼓手说:“不会。”曲君问贝斯手:“你会不会打鼓?”贝斯手也说:“不会。”
  曲君哈哈一笑,说道:“什么都不会,怎么组的乐队。”
  余波没好气道:“你快滚,没事呆在后台干嘛?”曲君问:“余波,你会不会拉小提琴?”余波只怕中计,不出声了。
  傅莲时看不过眼,也不想让曲君和余波说话,走上前叫道:“曲君哥。”
  曲君站起来,给他让座。傅莲时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大冬天怎么会热成这样?曲君拿来一瓶水,两三口就被他喝完了。曲君着急道:“没人跟你抢水喝。”不知道哪里抽了一张乐谱,给傅莲时扇风。
  其实傅莲时没有那样热,也不至于特别累。但曲君围着他转,无暇顾及别人,这小小的变化让他受用。
  余波意有所指道:“当助理的命。”
  傅莲时霍然站起来,余波怪腔怪调说:“可不敢惹你,一会又被封杀了。”
  “羡慕么,给你也配一个,”曲君指指鼓手,“别闲着,给咱余哥捏捏肩膀。”
  鼓手阴恻恻地不响,也不动作。曲君说:“那没办法了。”
  五分钟一眨眼过去,众人回到台前。下一首又是傅莲时改的,激进响亮的朋克音乐,用来惊醒观众。这首唱完,临时组建的“竹叶青”,并秦先和关宁,手拉手走到台前鞠躬。
  舞池还沉浸在合唱的余韵当中,看见他们谢幕,观众大急,齐声高喊道:“再来一首!”紧接着射灯黑了,大家一起退场。
  排山倒海的呼声传到后台,余波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喊了两三分钟,聚光灯才重新亮起。
  这也是他们安排好的。高云拿着两根鼓棒,做了个敲余波的动作,挑衅道:“给你们暖好场了。”
  傅莲时特意留在最后一个,沿着台阶走上舞台。走到幕布旁边,他又回头看看曲君。
  曲君挥手道:“快去吧。”
  今天的结束曲叫做《新世界》,实则是竹叶青乐队最爱用来开场的曲目。它和傅莲时抽中的那首风格接近,意象积极,而且算得上竹叶青第二有名的曲子。拿它开场,就能把最恢弘的合唱留到最后。
  但曲君把它编出来,一经合奏,大家都吃惊不已。这首歌贝斯编得太难了,简直像在刁难傅莲时。贝斯开场,贝斯结尾,满篇八分音符。每段用不同技巧,变着法儿告诉别人,我会点弦、会击勾弦、会三轮指。
  曲君不怎么会弹贝斯,究竟怎么写出这种段落的?如果这是傅莲时自己写的编曲,或者别的什么人写的,傅莲时决计练不下来。但因为是曲君写的,他好胜心大起,每天废寝忘食地练,总算弹下来了。
  重新编曲的《新世界》,磨灭了朋克的激愤,严肃却风趣,忧郁却亲切,整首歌充满矛盾。傅莲时听了一遍,一定要推举它做告别曲。
  直到现在,他亲手弹响这支歌,突然才有所意识。新的编曲和飞蛾太像了,跟《顺流而下》仿佛一脉相传,同样华丽复杂的器乐线、一意孤行的贝斯solo。甚至比《顺流而下》还要更成熟。要不是他看着曲君写编曲,会以为曲君私下联络飞蛾,找飞蛾做了枪手。
  《新世界》做告别曲还有一个新理由。在前五首歌曲折辗转的情绪铺垫之后,观众热情已经到达顶峰。再演劲曲有狗尾续貂之嫌,演《新世界》则是意犹未尽的落幕。
  整场演出虽短,风格上却包罗万象、光怪陆离。就算在国外,也难得一见如此完整的小型演唱会。演到收尾,观众全部的精神奉献给了竹叶青,再也不想听余波的歌了。
  再次回到后台,朱来把外套一把脱掉,揉成一团,突然叹了一口气。高云问:“怎么回事?”
  “就是在想,”朱来说,“一辈子最好的演出,估计就这么演完了。”
  “不至于,”高云吓道,“以后还多得是机会。”
  朱来摇摇头,高云说:“大不了咱们组个新乐队,想演什么演什么。”
  “不可能跟你组乐队的,”朱来说,“天天吵架,受不了。”
  高云说:“好吧。”又说:“我给你介绍乐手。”
  朱来还是叹气,说道:“唉呀,我们业余玩玩,一辈子只能有一次完美的演出,这是注定的。”
  “声音展览”还没上场,正在当当当的调弦。贝斯手本来用的是杂牌琴,进了新乐队,用的是余波的“依班娜”琴。余波改弹吉他,用“芬达”,加在一起不晓得几千块钱。
  纵然竹叶青大出风头,等“声音展览”签上公司,两支乐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傅莲时坐在角落发呆,曲君问:“想什么?”
  “要是以后镭射店,卖余波的东西,”傅莲时一缩脖子,“哇,想象不了。”
  他没太避讳着说,余波也听见了,反而自豪道:“曲君没那个能耐,你跟他告状,也管不了我签公司。”
  曲君笑道:“签公司未必是好事。”余波冷笑说:“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就连当年的昆虫也没签上吧。”
  后台大门突然开了,酒吧老板领着一个生面孔,介绍道:“这是刚才的乐队,这是主唱,朱来。”
  朱来疑惑道:“你们好。”那生面孔略一颔首,朱来主动接话:“这是小笛,高云,傅莲时。”
  “看了你们演出,”生面孔说,“不单主唱很有才,开场的鼓、中间的吉他噪音,最后的贝斯,整支乐队都很新潮。”
  这人显然很有些音乐功底,随口将他们编曲的精华总结出来了。
  朱来连忙摆手,那人拿出名片说:“这样,我是一名星探。原本来看别的乐队,凑巧看见你们,我很惊喜。不如移步二楼聊聊?”
  【作者有话说】
  看见评论说我两到三天一更,于是狂更一章证明自己(握拳)
  感觉完结在望了!大概还有个七八万
  第58章 星探
  星探又瘦又高,头发像道士一样在顶上扎起来,下巴留了一撮山羊胡子,典型的文化人形象。常常是有真才实学、不用看别人脸色吃饭的人才敢做这种打扮。而且他说话很慢,带一种甜蜜的台湾口音。众人反应过来,他一定就是余波说过、公司派来考察“声音展览”的代表了。
  朱来没有签公司意愿,当场就要回绝,星探道:“我们是大公司,条件非常优厚。不如先聊一聊再做决定。”
  朱来往边上站了站,让星探看见余波,道:“本来是要签他,临时换人不好吧。”
  余波也色变道:“你们说好要签‘声音展览’,怎么能出尔反尔?”
  “能者为之嘛。”星探做了个“请”的手势,朝外一指。
  朱来还待拒绝,手里的名片忽然被傅莲时抽走了。星探见状笑道:“签公司是大事,不管答不答应,总要先和队友商量。”
  傅莲时拿着名片,感觉到肩膀一沉。曲君似乎兴趣盎然,将一只手搭上来,倾过身子看。
  他干脆侧了侧手,两个人分享着看这张薄卡片。
  正面是两个烫金大字,星探姓名“张贾”,果然是台湾人。但他职务并非真正的星探,似乎是个音乐高手,帮有名有姓的明星制作过专辑。
  再看背面,果不其然是“商骏文化”。傅莲时心里微微一震,听见曲君说:“能请动台湾制作人,商骏文化是越来越厉害了。”
  傅莲时知道商骏文化害过飞蛾,就算曲君不是真心夸这公司,他还是百般别扭。张贾客气道:“你是?”
  曲君笑道:“我是‘小青蛙’琴行的老板。”
  张贾伸出右手,礼貌又敷衍地握了握,不再搭理曲君。傅莲时把名片还回去,说:“朱来姐,咱们去看看。”
  曲君捏着他的衣服,把肩头部分捏起一个角,在手中搓了一圈,慢慢地问他:“你想签‘商骏’啊。”
  傅莲时不置可否。朱来拿了名片,只得答应:“那好。”
  曲君也想跟过去,张贾挡在前面道:“我们商业洽谈,你方便回避一下吧?”
  曲君讶道:“你们商业洽谈,我又不参加,我在旁边‘私人喝酒’而已。”
  张贾犹豫一会,说不过他,只好让他跟着。余波在后面叫道:“张先生,不是要看我们‘声音展览’吗?”
  “下次,”张贾头也不回说,“有空一定看。”
  二楼座位几乎坐满,张贾提前占了卡座,而曲君是没有位置的,只能附近找人拼桌。坐定下来,傅莲时开门见山道:“张先生,据我所知,商骏主要做的是流行乐,为什么突然要签摇滚乐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