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阿哥在尚书房学习,他的天赋如何,臣子们可都是知道的。
现在就看四阿哥……
嗯??
只见四阿哥听到皇上的吩咐后,吧嗒吧嗒的爬向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金元宝,兴奋的裂开嘴,一把抱住了。
金元宝?
这……
下一秒,仪官赶紧说着吉祥话,在他话音落下后,其他人也赶紧说着好话。
夸!使劲儿的夸!
而后妃们瞧着四阿哥这般没出息的样儿,抱着个金元宝咧嘴笑得欢,突然想起了圣祖的某个儿子(九阿哥胤禟)。
被先帝赐名为塞思黑!那可真是有出息着呢。
其他人:……
乾隆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初婳,肯定是嘉妃的错,自己可不是个爱好金银纸人。
俗气!
但是,当着宗亲众臣子的面,乾隆没有直接与嘉妃开口指责,人前教子、人后教妻的态度还是懂的。
纵使不是妻,那也是自己的女人。
只不过,抓周礼散了后,乾隆给四阿哥生母一个面子,来到了启祥宫。
来到启祥宫后,乾隆一直沉着脸,伺候的宫人们都颤颤巍巍的不敢说话了。
皇上生气了,是不是因为四阿哥抓周上抓了个金元宝?
当时她们也知道娘娘在跟四阿哥玩金元宝的游戏,李嬷嬷等人都在劝说过娘娘了,不要在这个时候跟四阿哥玩这个了。
抓周很快就到了,是不是该先训练一下四阿哥?
娘娘怎么说的?
没关系!不要紧的!
看看现在皇上生气的样儿,她们都不敢说话了,娘娘,靠你的了!!!
初婳看着乾隆如此生气的神情,似乎还没意识到他生气的点儿在哪里。
“皇上?您生气什么啊?谁惹着您生气了?”初婳关心道。
“你说呢?”见初婳仿佛是真的没懂自己为什么生气,乾隆就更生气了。
初婳思考了片刻,对于自己儿子抓了个金元宝的事情很满意的她,还真没想出来。
“皇上,俗话说气大伤身,您越是生气,惹着您生气的人就越是高兴,咱可不能让人如愿。”初婳哄了句。
此话一出,乾隆垂眉看她,“所以,你现在很高兴?”
啊?
初婳懵了一下,才意识到……皇上这是生她的气?
为什么?
“皇上,你要是生气你就直说,像我这样的蠢货,你生闷气就算是一百天,我也是丈二摸不着头脑啊!”
初婳直白的表示,你到底生什么气,要我猜猜猜,我哪儿猜的出来啊。
乾隆本来还在生气的,听到嘉妃说自己‘蠢货’,无奈的叹了口气。
是啊,嘉妃到底是什么样儿的人,自己该知道的,不是吗?
“四阿哥抓周,你怎么不提前训练一番呢?”纵使训练一番,只要在私底下不明面摆出来,就不会有人指指点点。
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谁知道嘉妃就这么淳朴老实?
是的,在乾隆看来,就是嘉妃不知道这一条潜规则,任由四阿哥自己拿。
别以为他不知道,大阿哥永璜当年抓周抓了墨砚,是哲妃(当年的富察格格)教出来的。
不然黑漆漆的玩意儿,又重又不吸引小孩子,哪儿会喜欢?
“皇上,不是说好了,抓周的时候抓到哪一个,将来孩子就会从事哪一方面吗?”
初婳表现出自己的迷信,“臣妾倒是觉得挺好,说明我们四阿哥大富大贵不愁金银使用,这不是我们当父母的该高兴吗?”
初婳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多大的期盼,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初婳是真的挺高兴的。
反观乾隆,听着初婳这句话后,皱眉,“朕的皇子,还需要愁这个?”
没点大志!
“皇上,您不懂,他不愁是未来的事儿,可我这个当额娘的,希望孩子一生顺昌,很正常啊!”
初婳没忍住的朝着乾隆翻了个白眼,看来亲生的和亲自生的就是有差别。
乾隆:“歪理倒是一大堆。”
不过,应着初婳这番解释,乾隆的脸色倒是没之前那么黑了。
只觉嘉妃的脑子不够用,没想到这一方面,再者……像九叔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当然,也不是好事儿。
皇考将八叔九叔赐名阿其那塞思黑,自己‘翻供’不过是为了缓和与宗室之间的关系。
现在嘛,掌权后就无需向宗室低头了。
“皇上,金子难道不好吗?有人觉得俗气,但是臣妾觉得吧,人生在世,干什么不需要钱财?”
“国库要有钱财,才能给百官发俸禄,给将士们发军饷,天灾人祸了才能够赈灾。”
“俗气是有些人自诩清高,但要是让他们没有银钱只能吃粗粮野菜,想要金子的心比任何人都疯狂。”
初婳不赞同乾隆的想法,并给予说教。
身为帝王,被说教怎么会高兴?总觉得嘉妃在阴阳怪气自己自诩清高认为金子俗气。
“朕可没有这么觉得,金子确实不错。”乾隆顺着初婳的话想了下,确实不错啊,要是国库年年有上千万两的金子税收,他还需要愁什么?
谁自诩清高?那肯定不是朕。
旁边伺候的宫人听着娘娘哄皇上的话术,明明不是很高明,但……皇上就是被娘娘哄好了。
啧!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皇上心里有我们娘娘,不舍得对我们娘娘说重话。
不过……金子确实是个好东西,说金子俗气的人,是日子过得太好了,不知民生疾苦。
大家都看到了,皇上因为四阿哥抓周抓了个金元宝一事心情不好,还以为四阿哥就此失宠呢。
毕竟四阿哥的行为,是让皇上丢了脸啊。
谁知道……
皇上翌日离开启祥宫时,还送了两托盘的金元宝给四阿哥。
这一看,就不像是生气的样子??
不然怎么还送金元宝去了?难道皇上就这么纵容四阿哥吗?
因为皇上对四阿哥的纵容,还有人特地跑到定贝勒永璜身边搅是非,皇上如此宠爱四阿哥,是否会影响贝勒爷您的地位啊?
永璜对刚出生才一周岁的四弟没有多大恶感,两人相差十来岁,再过一两年都能当自己儿子的年纪了。
有什么好忌惮的?
不过,敢跑到自己面前来搬弄是非,真的觉得自己是个蠢蛋?
打算挑拨离间的某个小太监被送回了内务府,嗯……送回去之前还打了三十大板。
内务府那地儿本就踩低迎高,一个受了重伤还没有主子银钱的小太监,只能有等死的份儿。
永璜知道自己是皇上的长子,还是一位一个被封为贝勒的皇子,对未来的那个位置是囊中取物般认定了。
弟弟们只能对自己望其项背。
也没想过自己皇阿玛能像圣祖那般长寿,毕竟那是少数,历史上的大多数帝皇最多四五十岁就驾崩了。
自己过没两年就该入朝办差了,在朝中站稳脚并拉拢官员这么多年,要是还不能打败弟弟们,只能说自己输得不亏。
定贝勒永璜的心态很稳,倒是后妃们的那些心态没这么稳当了。
皇上都登基五年了,膝下才三个阿哥,除了排在最后面继承的三阿哥外,也就两个皇阿哥!
眼看将来紫禁城的主人要留给富察格格或者嘉妃的儿子,她们就心里呕得慌。
当初都是一起在后院争宠过的‘情敌’,自己怎么能认输?
于是,在乾隆五年,首先传出好消息的人是怡贵人柏氏。
乾隆五年三月,正是春光明媚的季节,怡
贵人柏氏在长春宫给皇后娘娘请安时,被把脉出怀有皇嗣月余。
大家明显看到了怡贵人脸上的那嘚瑟笑容,带着高傲的炫耀,没说话,用眼神告诉大家:
看,我可怀上皇嗣了,你们呢?
离开长春宫,刚出宫殿,路过嘉妃,眼神还洋溢着得意。
不是只有你才能生下皇阿哥,还有我!
身后的婢女领着皇后娘娘赏赐的物件,扬着脑袋,大摇大摆的回宫去咯。
慧贵妃:……
初婳:……
娴妃:……
纯妃:……
怡贵人是不是觉得自己怀上皇嗣,就一定能安然无恙生下一个皇阿哥了?
现在才一个多月的胎儿,距离生产还有八个多月,还有那道生产的鬼门关都没有跨过。
“真是愚蠢!”还真以为嘉妃能生下四阿哥,是后宫的女人心慈手软,喜欢听见后宫孩童啼哭声?
“且看吧。”就算自己不动手,就怡贵人这姿态,定然有人会动手。
海常在也没想到,怡贵人是这种一朝翻身不顾前后的性子,有些后悔跟她结盟了。
只不过,她高傲愚蠢也没事儿,有了皇嗣,那就是有了保障。
以皇上对皇嗣的重视(从皇上对四阿哥的态度来看),定然会时不时过问怡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