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世子大了,自己会整,用不着妾操心。”孙微头也不回道。
  她的脚步很快,连自己也觉得像在逃跑。
  ——
  跨了三个年头,豫章王府的孝期终于结束。
  豫章王世子穿着吉服,领着王府上下到宗庙行禫祭之礼,而后令人往建康大小寺庙布施。
  王府之中,里里外外撤下了白幡,重新修缮,仆婢们都换上了新衣,俨然一副新气象。
  待一应礼毕,司马隽进宫拜见太后,在太后的主持之下,接过玉牒,正式继承豫章王之位。
  太后身为先王生母,亲自在宫中设宴,款待一众宗室和重臣。
  自老豫章王过世后,宫里顾及太后的哀思,不曾大宴。而今孝期已过,宫里欲振宫闱之欢,故而所邀嘉宾众多,沉寂多时的御花园忽而热闹起来。
  正在此时,广州传来捷报。
  闾丘颜听李陌被捕,竟束手就擒。褚越不费一兵一卒就生擒了闾丘颜。
  消息一出,太子大悦,不停地夸赞司马隽神机妙算,用人有方。
  孙微听得此事,亦是意外。
  她原本以为,褚越此去必有恶战,就算抓到闾丘颜,恐怕带回来的也是尸首。但她不曾料到,褚越竟能够如此顺利。
  朝司马隽看去,只见他面对众人的夸奖和道贺,神色一如既往的平静。孙微知道,这场面,司马隽怕是不能空出片刻来与她说话,只能回府再问。
  宴上歌舞升平,众人众星拱月般地围着司马隽。不少人恭维,说看到司马隽,好似看到了年轻时的豫章王。太后听了,脸上的笑收也收不住。
  孙微心中翻个白眼。
  若非她看过老豫章王的画像,只怕就要信了这等鬼话。
  正腹诽着,忽然,孙微听有人唤了一声“太妃”,笑意僵在嘴角。
  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都从不曾被人这样称呼,一时间很是不习惯。
  孙微转头,只见是一名内侍。
  “何事?”她问。
  那内侍恭敬禀道:“太后有旨,要与太妃说话,请太妃先虽随小人到太液池的临波殿里候着。”
  孙微望了望正在与命妇们说话的太后,并不知道太后要私下里跟她说什么。
  想来,左右离不开司马隽与王璇玑的婚事。
  心中叹一口气,孙微只得起身,带着阿茹,随内侍过去。
  内侍引着孙微,离开行宴的殿阁,沿着回廊,穿过月门,进入到一片花园里。这是去往临波殿最近的道路,其中一段小径,沿着太液池的边缘弯弯曲曲。
  正行走之间,丛林间忽而窜出一只猫,把众人吓了一跳。
  “这是哪里来的猫?”内侍不悦道。
  随即有几名宫人跑过来,连连赔罪,道是皇后在御花园里的养的猫。
  内侍道:“快把猫抓走,不得惊扰了太妃!”
  话音刚落,却听有人惊呼一声,内侍口中的太妃已然落入了水中。
  ——
  一场宫宴,因为豫章王太妃落水之事,草草散了。
  孙微虽然被及时救起,但因为呛水厉害,又兼着了凉,回到王府里,就发起了烧。
  司马隽神色阴沉。
  方才,他召了林神医来,再为孙微查看一番。直到林神医说无碍,他才放下心来。
  看向榻上的仍在昏睡的孙微,司马隽只觉愤懑。
  没多久,曹松来禀,说太子来了。
  司马隽回过神来,即刻出门去迎。
  “太妃当下如何了?”不待见礼,太子问。
  “太妃已无碍。”司马隽答道。
  太子看着他,冷着脸,摒退了众人,与他走到了堂上。
  “可知我为何来?”太子道。
  “来探望太妃。”司马隽道。
  “我今日巡视禁军,本想着早些回宫,好赶上这宴席。”太子的声音缓和一些,道,“不料,竟是出了这等事,宴席早早散了。听说,你大庭广众之下抱着太妃,就这么回了王府?”
  司马隽的神色平静无波:“她是在宫中出的事,奸人还未抓到,臣不敢在是非之地久留。”
  “荒谬!”太子拉下脸,“那是皇宫!莫非在你眼中也成了贼窝?可知你今日所为,太后和众人都看在眼里,传出去,又是什么难听的话?这两年来,因得太妃,起了多少风雨,还不够么!”
  司马隽正色道:“正是如此,臣请殿下严查。今日在场之人,臣已经令人记下,请殿下将所有人拘捕,一一问明。”
  “这是后话。”太子不耐烦道,“我问你,太妃被救起之时,太后可是让你将太妃留在宫中医治?”
  “确有此事。”司马隽道,“臣推拒了。”
  “那是太后!”太子恼道,“你我的祖母!你当众顶撞,可知臣僚们是何观感?”
  “如果她今日死在了宫中,又当如何?”司马隽道,“还请殿下恕臣莽撞。”
  “这是什么话!”太子道,“你疯了!”
  司马隽望着他,想起今日在宫中,太后指着自己,怒目而视的样子。
  ——“疯了……”她的声音有几分颤抖,“我看你是真疯了!”
  “殿下错了。”司马隽缓缓开口,正如今日回答太后一般,对太子道,“若夫人有个三长两短,殿下才知晓,何谓真疯了。”
  第347章 落水
  今日入宫的贵眷众多,王瑶和王璇玑姊妹亦在其中。
  东宫之中,王瑶听宫人禀报前后详情,又询问一番,让宫人退下。
  王璇玑坐在一旁,沉吟不语。
  她自是没有料到这一出,初时十分错愕。但她想起太后今日看豫章王太妃的目光,心里头已经明白了大概。
  “早前说的那些市井流言,太后竟听进去了。”王瑶低声道。
  王璇玑笑了笑。
  其实哪里有什么市井的流言?
  只不过她知道得早罢了。
  最早,王璇玑是从桓令仙那里得了这消息。那时,她还将信将疑。可是到后来,李陌向她证实,她便知假不了。
  王璇玑料到这事说出来,必然会让太后心生恨意,自己和司马隽便再无可能了。
  故而她一直犹豫,直到司马隽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她。她明白,即便自己什么也不做,司马隽也不会娶她。
  既是如此,不若做点什么。毕竟她自幼养尊处优,从不曾被人如此对待。
  于是,她利用了王瑶。
  王瑶是太子妃,她来说这话,全无嫉妒,不过是护妹心切。即便是说错了,也没什么。
  王璇玑仍记得,今日在宫中,她听说豫章王太妃落水之后,即刻去看。
  还没到太液池边,她就望见了司马隽。
  她眼中的司马隽,行事向来沉着稳重,何曾如此慌乱过。
  只见他除下身上的外袍,披在鲁氏身上,将她打横抱起。
  那场面,人人都在忙乱。
  王璇玑觉得身上的血都凝固了,只怔怔站着,一动不动……
  “妹妹?”王瑶发现王璇玑不说话,诧异地开口。
  王璇玑抬眸,目光清冷。
  “明日还要入宫。”她微微地笑了笑,道,“姊姊说,我该穿什么样的衣裳好?”
  ——
  “如此说话,太妃很快被人救起了?”
  殿内很是安静,太后靠在榻上,微微闭着眼睛,缓缓道。
  “正是。”内侍跪着禀道,“臣亲眼看到,太妃身边的婢女,水性极好,一下就将她救了上来,故而……”
  说罢,他忙磕头:“臣失职,太后恕罪。”
  “什么失职。”太后道,“今日是大吉之日,宫中难道还能出了人命?你做得甚好,退下吧。”
  内侍连声应着,再拜退下。
  太后睁开眼,目光冷冷。
  那号称水性极好的鲁氏,号称能在狂风暴雨夜幸存的鲁氏,竟在水里连挣扎也不会,落水之后就沉入了水里。
  不过谁也没想到,她那婢女竟然会水,不一会就将人捞出来了。
  虽然没让着祸害就此消失,不过有些事,已经明了。
  她想起今日,司马隽面对她的呵斥毅然转身而去的样子,深吸一口气,闭了闭眼,长长一叹。
  她的孙儿,当今的豫章王。
  他虽然在战场上威风赫赫,可到了宫里从来晓得收敛锋芒,待人总是彬彬有礼。
  而今日,他抱着鲁氏,不许任何人近前。那发怒喝退的样子,太后从未见过,连她也被喝得心惊肉跳。
  她的孙儿,俨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她仍记得司马隽抱着那妖妇,大步离去时的样子。
  太后觉得,他离开的,并不只是这皇宫。
  当时,她只觉得一口气提不起来,踉跄了两步。直到被人扶回寝宫,才稍稍缓下来。
  过了一会,内侍来禀告,说太子到了。
  见礼之后,太后让众人退下,只留了太子一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