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世子何出此言?”她问。
  “我看刘柯这广州刺史当得逍遥自在,远不如夫人这般将思虑写在脸上。”
  孙微这才发现自己皱着眉,忙舒开来。
  “此间前途未明,莫非世子不思虑?”
  “自也思虑。”他说,“可我从不纠结于未知之事。”
  他说着,径自隔着案台,在孙微对面坐下来。
  院中传来阵阵蝉鸣,午间的风拂来,送来潮湿的温热。
  孙微往外头看去,盛夏已至。
  岭南的盛夏,就算坐着不动,也能捂出汗来。
  司马隽穿着孙微给他买的莨纱衣,拿起一卷文书翻阅。
  那举止行云流水而闲适。
  孙微看着他,莫名的,焦躁全无。
  若是每日也能如此平静,长居岭南又有何妨?她想。
  “待会喝了药,夫人且睡一觉,养养精神。”司马隽道。
  孙微:“……”
  这犟驴,就喜欢挑她不爱听的话。
  第202章 夜袭
  “妾不困。”孙微说。
  “夫人还未好全,医嘱不可废。”
  孙微摇着扇子,并不理他。
  这人长进是长进,就是还那么爱扫兴。
  即便是关心别人,可话从给他嘴里出来,就好似命令一般。
  “世子从小不曾照顾过别人,对吗?”她说。
  司马隽想了想,道:“不曾。我母亲走得早,父王身边有随侍和姬妾,从不必我动手。”
  孙微知道这事实情。
  豫章王府仆婢成群。上辈子她在王府里,手帕落在地上也不必她来拾。
  一阵风从窗外吹来,额头凉凉的。
  “夫人为何问这个?”司马隽问道。
  “没什么。”孙微道,“随口问问罢了。”
  说话间,仆妇将药送来了。
  孙微发现,药碗的边上,还有一小碟饴糖。
  她愣了愣,而后,看向司马隽。
  他却仍在翻着他的文书,眼也不抬。
  “快些将药喝了。”他淡淡道,“郎中说过,不可贪凉。”
  ——
  夜里,孙微做了个梦,梦见在建康的王府里,她在树下吃樱桃,边吃边打扇子,而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她在半睡半醒见听见了司马隽和婢女的说话声:
  ——“王妃昨日还腹痛,太医说了不可用寒凉之物,为何这樱桃还配了冰碗?”
  ——“是王妃要的。天热得紧,王妃有些受不住了。”
  ——“撤了吧,就说是孤说的。另外,跟宫里头回一声,让他们送大的冰块了,放在屋里,别挨着床太近。”
  这些话越来越远,最后被吞嗤在一场大火中。
  嘈杂声,越来越近,仿佛就在耳畔……
  “……王妃!王妃!”
  是阿茹的声音。
  她睁开眼,向纱帐外问:“何事?”
  “三仙教的贼众,突然攻到了城外!”
  孙微立刻清醒,一下坐起。
  这时,她已然隐隐约约听到了外头的吵嚷的声音。
  “外头怎么了?”孙微一边穿衣服一边问道。
  “城里混进了不少三仙教的贼人,方才竟在在街上烧杀作乱,还打死了几个府衙的差役。听说,街上已经乱了!”
  “世子何在?”孙微忙问道
  “世子方才去了城门,会同郡守观望情形。他让我把夫人叫起来,说如有意外,会派人来接应夫人。”
  孙微的心一下吊了起来,不由地狂跳。
  上辈子的那片火光,又在脑海中浮现。
  她强迫自己冷静,却知道此事确实严峻。据先前刘柯所述,这吴奋手下的贼兵有十万,而司马隽合着始兴县城守军不过三千人。
  这如何守城?
  孙微赶紧起身穿好衣裳,让阿茹带些贴身细软,走到了堂上。
  邓廉已经点了护卫,严阵以待。
  孙微问:“吴奋贼众怎突然攻城?事前可有消息?”
  “谢将军一直在大庾岭南麓附近监视吴奋,可他已经三天没有消息了。世子谨慎,唯恐有变,昨日就与郡守一道加强城防,在城外设了埋伏。王妃放心,有世子在,必是无虞。”
  邓廉这话,显然是为了安孙微的心。
  孙微却并不觉得轻松。
  “谢将军究竟出了何事,世子可曾派人去接应?”
  “世子前日就派人去寻了,只是那地方并不近,再快也要明日才有消息。”
  孙微沉吟。谢霄十有八九是出了什么事,而眼下,司马隽也顾不上他了。
  正思量,门房上传来消息,是郡守夫人来了。
  孙微讶然。
  这位郡守夫人,姓乔,郡守曾带她上门拜访过两回。这乔氏说话乖觉,颇是讨人喜欢。孙微对她的印象不错。
  她这个时候过来,自是有事。
  孙微令人请她入内。
  只见乔氏神色着急,行礼之后,即道:“三仙教贼众正在攻城,郡守遣人传信来,令妾带王妃城中的福寿庵中藏身!他还说,这也是世子的意思!他们都在守城,无暇分身,我等只好自己避难去!”
  孙微忙问:“莫不是城墙要挡不住了?”
  “只怕难说。”乔氏道,“城外打得不可开交,城内又乱了!王妃还是快随妾走吧!这宅子不是铜墙铁壁,若暴徒趁势杀过来,王妃想再走就难了!”
  吞噬城池的火光,似又在眼前。而司马隽挡在她面前,浑身是血。
  心跳得更快。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孙微,越是危急之时,越不能乱
  “妾的车就在外头,事不宜迟,王妃只管跟着妾走就是了。”乔氏道,说罢,便要拉着孙微往外走。
  孙微却没有动。
  “王妃怎么了?”乔氏问。
  孙微看着乔氏焦急的脸,目光锐利。
  “府上的小公子阿弥何在?”她问。“他不曾与夫人同行么?”
  “自是同行,妾已经让人把阿弥先一步送走了。王妃快随妾走,莫耽搁了。”
  孙微却道:“阿弥才五岁,夫人怎放心让他独自走?”
  “不是独自走,他有乳母陪伴,不碍事。”乔氏说着,愈发急切,“王妃切莫再耽搁了,再迟一步,那些贼人只怕就要来了!”
  孙微不为所动,将乔氏的手拉开,道:“世子令我待在此间。除非世子亲自遣人带话,我不会离开。请夫人先走一步,不必为我操劳。”
  “那如何能行?”乔氏急道,似乎要哭出来,“夫君可是令妾务必带上王妃,王妃若出了什么事,妾如何担得!”
  “郡守若怪罪,夫人便说是我一意孤行便是。事不宜迟,夫人快走吧。”
  乔氏还想说什么,邓廉已经一步上前,挡在二人中间。
  “王妃言尽于此,夫人请回。”
  乔氏目光不定,突然,她跪了下来。
  “求王妃救救阿弥吧!”她哭着磕头,“他们若是见不到王妃,就要将阿弥杀了!”
  这话出来,众人皆惊。
  孙微倒是镇定许多。乔氏从进门开始,深情言语之间就透着诡异,让她起来提防之心。如今看来,果然有鬼。
  她亲自将乔氏搀起,道:“究竟出了何事?”
  乔氏拭了拭眼泪,哽咽着说:“方才王妃问阿弥何在……他们抓了阿弥为质,说是半个时辰内,让妾把王妃引到福寿庵……否则……否则……”
  孙微问:“夫人说的他们,是何人?”
  “是三仙教的贼人,妾并不认识……”乔氏道,“妾方才说他们在街上杀人放火,是真的……他们打着打着,就冲进了妾家中,杀了几个护卫,捉走了阿弥……他们要挟妾,要妾务必把王妃带到福寿庵……”
  说着,她又跪下来,哭道:“妾也是无法……他们说妾若告知郡守,也要杀阿弥!妾只好来求王妃!王妃大恩大德,就帮妾这一回吧!妾结草衔环,誓死以报!”
  第203章 劫持
  乔氏满面泪痕,哭得难以自制。
  孙微思量片刻,却道:“这么大的事情,夫人方才见我时,为何不直说?”
  乔氏委屈道:“王妃明鉴……妾原不敢欺瞒王妃,只是听人说,王妃若知晓了实情,必定不愿的……这才假托是世子和郡守口信,带王妃去福寿庵……”
  “听人说?”孙微道,“听谁人说?”
  乔氏却犹豫起来,支吾着不知如何回答。
  “夫人若要我要出手相助,务必据实以告。”
  乔氏咬咬牙,道:“是……是广州刺史府的梁参军。”
  梁温?
  孙微蹙眉,转头问邓廉:“梁温来了始兴,世子知道么?”
  “不知。”邓廉道。
  乔氏忙道:“梁参军是突然露面的。阿弥被劫走之后,他带着人赶来,妾才见着了他。”
  “梁参军当下何在?”孙微问。
  “梁参军说此事紧急,须得报知郡守,他亲自报信去了。”说罢,她又哭起来,“可那些贼人不许妾报信,又只给半个时辰,妾哪里敢赌?只好来求王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