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一片和谐,场面重新变得一片和谐,展现出柳湖镇林业局团结努力积极向上的美好面貌。
  反正这回柳湖镇林业局的销售再出门,哪也不去了,直奔向远方,还没有被其他镇的销售踏足过的地方。
  去了一说要卖木耳,当地的商店和供销社还懵了下,毕竟人家市不靠山,不怎么产这些。
  但样品给过去,东西又着实不贵,陆陆续续还是有人跟他们订了,凑够了大半车。
  车子出发去柳湖镇装货那天,那叫一个拉风,朴素的国人就没见过在车斗上印广告的。
  柳湖镇林业局的众人也没见过,着实被震撼到了,一听说自己也能挂一边,立马找了几大张纸写好贴上。
  然后这车子就带着两边广告和全柳湖镇林业局的希望开出柳湖,开出长山,又开出了江城市。
  回头率比在县里更高了,毕竟长山有个木耳菌种培育中心县里人都知道,外界知道的却没有几个。
  路上只要车子停下来,不管是加油还是找地方吃饭,总会有人问:“你们这是啥玩意儿啊?”
  司机出门前就被特地嘱咐过,有人问就说:“车上是用我们中心的菌种培育的木耳,人工种植的。”
  要是问这两边咋不一样,就说自己中心只卖菌种、教技术,东西是另外那边的基地种的。
  等到了联系好的商店,更是还没开始卸货就有人注意到了,“长山县柳湖镇木耳培育基地?咱这还开始卖木耳了?”
  这年代又没什么娱乐,谁不爱看个新鲜,谁不爱看个热闹?东西还没上,消息就先传出去了。
  本来商店还没准备那么快摆出来,一见问的人多,称过确实够数后就先搬出来了一袋。
  反正价格都是定好的,这袋先卖着,剩下的那些再入库,发往其他分店。
  说实话一开始还是看热闹的人多,买的人少,毕竟新东西嘛,大家也不知道好不好。
  但东西着实是不贵,一斤买不起,一两大家还是买得起的,回去泡一泡,也不少。
  然后就陆续开始有人回购了,尤其是有亲戚在其他市,之前被亲戚送过吃过的。
  柳湖镇林业局的众人耐着性子等了一阵,总算收到了后续追加的订单,又发出了第二车,这回是满车。
  这下心是彻底装回了肚子里,因为车上那广告做得真的是路过的狗都得知道,培育中心还收到了两个电话,跟他们打听木耳种植。
  别管对方最后会不会种,能来问,就是培育中心的广告做成功了,有一些知名度了。
  每接到一个,严雪都耐心又细致地跟对方介绍自己这边现有的两种种植方法、提供的技术支持,并邀请对方来中心参观。
  等她挂完电话,郎月娥把倒好的水推到她的面前,“赶紧喝两口吧,都说半天了。”
  严雪说得确实有点口干,道了声谢端过来,“等咱们将来规模大了,就雇个客服,专门接打电话。”
  听得郎月娥直笑,“这还不算大啊?现在全省都知道咱们这有个菌种培育中心了。”
  可真正种了的却只有江城市下属的两个县,而整个东三省都有适合木耳栽培的地方,严雪只是笑,没说话。
  郎月娥也知道她既有野心,也有成算,只是时机不到不会乱说,也不多问,“今天还是你去接严遇?”
  祁严遇小朋友六虚岁了,虽然认的字已经不比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少,但明面上还是个失学儿童。严雪和祁放商量过后,把他送去了附近的林一小读学前班。
  学不学东西倒在其次,主要是得有同龄人跟他一起玩,不能总待在家里让二老太太看,二老太太年纪也大了。
  只不过平时多是祁放下班了骑车过去接,这几天祁放去了省城参加省拖的交流会,就换成了她。
  也不知道祁严遇小朋友更想见到妈妈,还是更想坐爸爸的车车,严雪笑道:“祁放应该今天就回来了,不过还是我去接。”
  等严雪赶到的时候,小操场上孩子已经走了一小半,另一半则边玩边等着家里人过来接。
  她家那小的就在里面,还挺受欢迎,一群小男孩小女孩围着他,要跟他一起玩。
  祁严遇小朋友来者不拒,小小年纪就特别会端水,小桃花眼一眯一个心眼子。
  严雪过去接人走的时候,那群孩子还舍不得,就差跟着他们一起走了,尤其是里面两个小姑娘,一直抓着他。
  这就是小家伙还小,不然严雪就要考虑考虑要不要让他爸爸给他加一个男德班了。
  祁放可是有句名言:“我不认识任何女同志。”她家这小的却正好相反,见谁都笑眼弯弯的。
  母子俩回到家的时候,二老太太正在厨房做饭,动作间轻手轻脚,看到他们还竖起一根手指。
  小朋友一句“太姥姥”都到了嘴边,又拿小手捂住了,过了会儿,小嘴巴在手底下小声问:“怎么了?”
  “你爸爸回来了,在忙。”老太太过来接过他的小书包,直接把他带到自己那屋去。
  严雪倒是进去看了一眼,主要是有些意外祁放怎么刚回来就在忙。
  写字桌边男人背对着门口奋笔疾书,连她开门都没有听到,一边的炕上还摆着他出门时拎的包。
  这可不太像他,以他的性子,进门都会先把东西收拾了,没收拾只能说明他太急顾不上。
  严雪没有出声打扰,轻轻又将门合上,等到吃饭的时候干叫人也没反应,送了一份饭过来。
  菜都是老太太卷好在煎饼里的,拿起来就能吃,她点点祁放的胳膊,示意他别忘了,什么都没说又转身出去。
  直到晚上睡觉,祁放都没忙完,严雪想了想,还是没打断他的思路,自己洗漱好躺进了被窝。
  迷迷糊糊刚要睡着,祁放那边应该是发现了,过来拉了灯,自己拿出手电筒继续。
  严雪一觉睡到外面鸡叫,才感觉身边有人贴近,将她抱在了怀里。
  她眯开眼问了句:“都忙完了?”对上的却是男人熬过一夜,却比平时更加灼亮的视线。
  祁放“嗯”了声,见她醒了,一双桃花眼望过来,抬手轻轻在她泛着懒意的眼尾摩挲。
  严雪能明显感觉到他这个动作里的暗示,更能感觉到某种阔别数日,依旧存在感十足的蓄势待发。
  也不知道他怎么越熬还越有精神,反正稀薄的晨光透进窗帘,给整个房间都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暧昧,也让那升温变得如此水到渠成。
  好一会儿,严雪才放开手下的短发,感觉男人拭了一下唇,欺身到她耳边,“小雪,我想到最后那个控制阀要怎么弄了。”
  严雪脑子里还在炸烟花,一开始并没有反应过来,等意识到他说的是什么,已经被一鼓作气闯了进来。
  第116章 经理
  祁放显然是在交流会上得到了灵感,回来就连夜设计了个控制阀。
  两人胡闹一通后,他甚至都没有展现出疲态,神色如常神清气爽又去上班了。
  严雪有时候都在想,精力旺盛是不是大佬的标配,不然他在书里都病成那样了,还能弯道超车把吴行德拉下来。
  不过设计是熬夜设计出来的,做祁放却没有太着急,非常沉得住气地跟其他零件混在了一起。
  反正他一直都在研究改装,谁也不知道那些零件里哪个才是真正有用的。
  倒是赶在雪落前,市里那二百来台集材50终于全都改好,轰隆隆开上了山。
  拖拉机手开惯了之前那个静液压系统,一开始还有些放不开手脚,渐渐适应过来,效率提升非常明显。
  也不知道是之前憋狠了,还是想一雪前耻,各林场统计上来的数据甚至比其他市还要好看。
  这市局那位书记就放心了,至少证明了不是他们不行,就是之前那个液压系统不行。
  再看祁放这位大功臣,他也怎么看怎么顺眼,机械厂说要给祁放提七级工程师,几乎没犹豫就给了通过。
  这年代的工程师一共分九级,一级最高,九级最低,六级就享受相当于上校的待遇,七级绝对不低了。
  毕竟普通万人大厂的最高工程师通常也只有五级,四级以上只在特殊厂担任。
  而且祁放今年才多大,周岁二十七,一般这个年纪,也就刚刚摸上九级工程师的门槛。
  当然七级工程师都给提了,市先进个人他也没吝啬,还有严雪,弄出来个瓶栽法,今年木耳的收益又提升了不少。
  而且销售渠道一变多,卖得还比往年快一些,都没到年底,就基本全都卖完了。
  书记在市里,都看到过一回培育中心送货的车,那真的是太显眼了,想让人不注意都难。
  因为广告做得好,销路也确实打开了,新研究出来的瓶栽法甚至都不依赖于木头,中心还又收到市内两个新镇的订单。
  这下光江城市,就有七个镇在进行木耳培植,人工栽培木耳俨然已经成为了江城市一大产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