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一双眼睛清冷冷的,祁放也不敢追太急,怕真把人惹毛了自己挺着肚子回去。
上次祁放感觉这么棘手,还是他发现自己和严雪其实是认错人之后。
当时他和严雪还没有圆房,又不知道严雪那个相亲对象是谁,就怕一个不好,严雪会和他离婚。
如今房倒是圆了,孩子也有了,可他依旧没有那个信心……
祁放没有让自己继续想下去,“哥你结婚年头多,有经验,你帮着想想。”
这王正荣就没有顾虑了,小声跟祁放嘀咕起来,嘀咕得他媳妇回头一看,“正荣你俩聊啥呢?车都到了。”
两人忙止住了话,由祁放护着严雪,王正荣拿着东西,将人送上了车。
“下回再来玩啊。”两口子还在车下朝他们挥手,一直看着火车开出去。
严雪也朝下面挥了挥,等车子彻底跑起来,有凉风吹散了燥热,就听祁放低声问:“媳妇你想不想喝水?”
这还真是称呼三级跳,以前是严雪,来了师娘这里后是小雪,现在直接变媳妇了。
当着外人,严雪也不好完全不搭理他,就随口说了句:“不用,我不渴。”
祁放也没再说什么,垂着桃花眼老老实实坐在她旁边,然后车子开出一段路,又弯身把她的腿拿上来放到了自己腿上。
老式绿皮火车没有卧铺,都是硬座,坐的时间稍微一久腿就肿了,尤其严雪还是个孕妇。
她到魏淑娴家那天鞋都有些脱不下来,她什么都没有说,但估计祁放看出来了,晚上洗脚的时候专门给她倒了热水。
严雪试着动了动,立即被一只修长的手按住,“没事,没人看你。”说着还帮她捏了捏。
其实哪是没人看,两人相貌这么出众,一上车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了。
但祁放说没人看,严雪也不会没苦非要硬吃。就是腿没拿下来,不代表她就不生气了。
祁放也没指望这点小事就能让严雪消气,他就是想到了严雪来那天肿得像馒头似的脚。
其实早知道严雪会跟上来,还不如一开始就把严雪带上,怎么也比让严雪一个人赶路来得轻松。
只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晚了,外面也不是说这些的地方,还是等回了家,关上门来慢慢说。
两人回到林场的时候林场正在下雨,祁放找了件衣服给严雪罩着,自己就那么一路淋了回去。
进门严继刚正在屋里写作业,听到动静立马跑了出来,“姐姐你回来啦!姐夫你从、从海边回来啦!”
祁放正准备把东西送回屋,闻言回了下头,“什么我从海边回来了?”
“不是姐姐说、说的,你觉得湖水太、太平静了,向往大、大海的波涛汹涌?”
那他可能还没从海边回来,正处在大海的波涛里……
祁放有些无言,倒是严雪伸手摸了下弟弟的头,“期末考试考完了吧?成绩出来了没?”
“出来了。”严继刚立马回屋拿卷子,严雪也就顺势跟去了二老太太那屋。
祁放一转头,严雪的身影已经不见了,就先自己找了干净衣服换上,才去了对面。
进门刚和二老太太问了好,一抬眼,却在行李架上看到了一个眼熟的东西——严雪的枕头。
祁放当时心里就是一沉,没想到严雪这次生这么大气,连行李都搬到二老太太这了。
毕竟平时他不在,严雪也是自己一个人在他们那屋睡,就连上次冷战,严雪都没有和他分被窝。
这让他感觉事情更棘手了,只是还没想到该如何应对,外面堂屋门又响——“奶奶,严雪回没回来?”是郎月娥的声音,收了伞进来才看到他,“小祁回来了。”
“月娥姐。”祁放和她打了个招呼,一见她那神色便忍不住蹙了下眉。
严雪也赶紧从屋里走了出来,“是不是试点那边出了什么事?”
都知道她出门了,如果不是有事,还很不好解决,郎月娥不可能来问她回来了没有。
果然郎月娥道:“还好你回来了,我来找你拿个主意,林场已经连下好几天雨了,有些新采收的木耳快放不住了。”
这可不是小事,严雪当即便肃了脸色,“下几天了?没先摊在干木耳上吗?”
木耳一旦成熟,哪怕是雨天也得采收,不然会烂在木头上,还会影响其他的耳芽。
只不过雨天采收的木耳没办法晾晒,都是先摊在干木耳上暖玄一部分水汽,等天晴了再晒。
试点之前也不是没碰上过雨天,郎月娥也知道,露出苦笑,“就你走那天晴了会儿,这几天一直在下。别说试点了,林场都担心今年又发大水,一连通知了好几天防洪。”
她无奈,“长安今天去检查,说再放下去就得发霉了,我这才过来看看你回来了没有。”
这要是真发霉了,别说新采收那些木耳,下面已经晒干的都保不住,严雪没再耽误,“我过去看看。”
正要去找伞,祁放已经撑开一把,过来扶了她胳膊,“路滑,我陪你一起去。”
郎月娥看看她肚子,也扶住了她另一边,严雪就没管什么生不生气,先去试点再说。
几人匆匆赶到,郭长安和周文慧都还在晾木耳的棚子里,面有愁容。
周文慧脚边不远还放了把伞,“我刚才去看了,最近这几天雨水大,又有一批木耳要成熟了。”
说着看到严雪进来,两人面上都有一喜,“严雪你回来了!”
严雪点点头,没和他们多寒暄,直接进去看木耳,“哪一批是最早采收的?”
郭长安负责的就是这些,立马指了几个架子,“这边、这边还有这边,都是。”
粗略一看最少得有个一两百斤,晒成干的也得有几十斤,更别提下面铺着的干木耳了。
严雪过去摸了下,状况确实不太好,“这些都不要了,保下面的干木耳。”
“这些都不要了?”周文慧最会过日子,闻言立马露出了心疼。
严雪却没有犹豫,“都不要了,损失几十块钱,总比东西出了问题,以后都卖不出去强。”
这众人就没再犹豫,将上面的湿木耳全都捡了出来。当然也没舍得扔,晒是没法晒了,吃还是能吃的。
剩下的严雪也都检查了一遍,比这批好一些,但雨要是继续这么下,也坚持不了多久。
她扶腰站在棚子里想了想,“不行就把最怕坏的挑出来,咱们拿回去用炕烘。”
“这个我们之前也在考虑,”郎月娥说,“不过家里炕都不大,用炕烘就没法保持这个形状了。”
他们的东西好卖,一个是便宜,再一个就是品相好。万一品相下滑,影响了销量,以后可就没那么好卖了。
这个严雪也知道,但只是品相不好,还可以便宜卖,总比全都烂掉了强。
其实雨天采收的木耳最好是用烘干机烘,可这年代哪来的烘干机,他们试点白天连电都没有。
严雪刚下小火车就被叫来了这里,忍不住在地上活动了下不太舒服的腿,“先这样吧,能烘一点是一点,看看明天晴不晴。”
众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是周文慧还是心疼,“早知道就把试点也盘上炕了,多盘几铺大的。”
一听说把试点也盘上炕,严雪脑中闪过什么,就是一路舟车劳顿人实在不精神,没来得及抓住。
倒是一直站在旁边没有做声的祁放突然问了句:“你们这煤还剩多少?”
严雪一听,立马反应过来,“应该还有点,试点建成之后就烧了一次。”
他们是没有炕,但他们有培育室啊。烧上锅炉也一样的,甚至比炕更好。
严雪就要往放着煤的仓房去,祁放比她动作更快,已经抬步进了雨里。
郭长安也反应过来,赶忙跟上去,几人又是灌水又是填煤,很快把连接培育室的锅炉烧上了。
不确定到底能不能行,先只开了一间培育室的阀门,热蒸汽通过管道运送进去,带动下面气道的水循环,很快便热了起来。
众人将木耳搬进去,只在地上和下面的架子上铺了两层,就退出来,将气给到最大。
过了会儿再进去,郭长安刚开门,就差点被里面的热气顶出来。
但他还是硬顶着进去了,再出来时已被烤得满脸通红,“能用,下面那层已经有些干了。”
“我看看。”祁放没让严雪这个孕妇进,自己进去了,不多会儿拿了片木耳出来,“确实能用。”
这众人简直松了一大口气,立马把其他培育室也都打开,将最容易坏那批先搬进去烘上了。
弄完早过了下班时间,外面天也已经黑了,郎月娥抱歉地看看严雪和祁放,“累坏了吧?刚回来就被我叫过来。”
周文慧也催他们,“你俩赶紧回去歇着吧,尤其是严雪,试点这边有我们,不用着急过来。”
严雪也确实是饿了,连她家小的都在肚子里抗议,点点头跟众人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