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我、我没想真开/木仓,木仓保险栓忘关了。”
  显然酒已经醒了,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但别管这是实话还是狡辩,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那人望着他没言语,这让于勇志心里更慌,“人、人死了吗?”说话哆哆嗦嗦,甚至带上了一点哭腔。
  就在这时,听说于勇志跟人打起来了的于场长和媳妇终于赶了过来。
  两人到底年纪大,腿脚慢,还在半路就听到了这边的枪声,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过来一看是这种情况,又听到于勇志这句话,于场长媳妇当时腿就是一软。
  于场长人虽然还站着,脸也是一片煞白,先问那名保卫科成员,“人到底死没死?”
  见对方摇头说还活着,他都不知道该不该松一口气,镇机修厂的人来了,一看倒在地上的人大惊失色,“小陈!”
  竟然伤得还是镇上的人,于场长眼前再次一黑,全靠意志力撑着才没有栽到地上。
  他有心扇儿子一巴掌,问问你是疯了吗,连人都敢开枪,手却颤抖着举不起来。
  不多会儿林场卫生所的大夫过来,初步检查确定没有伤到要害,但子弹拿不出来,伤口出血量不低,必须马上送医。
  然后是郎书记,脸色同样不好看,毕竟镇机修厂的人在他们林场出了事,他也得担责任。
  他先火速安排了摩托卡送人,接着就看向了还在慌神的于勇志,吩咐:“先把人带回保卫科看起来。”
  “中庭。”于场长叫了郎书记一声,一开口才发现声音异常干涩。
  “于哥。”郎书记也回了他一句,眼神语气十分郑重,“不是我不想帮你,这事儿压不下去。”
  于场长也知道压不下去,这年代都没太多法律意识,哪怕打架动个刀动个军刺,只要不伤得太重都是自己去医院,哪有人去告的。
  可于勇志动的是枪,还是保卫科的枪,公家的枪。
  只是他只有这一个儿子,爱子之心胜过了一切,才会想也没想,话已经说出了口。
  此刻听郎书记这么说,他张了张嘴,到底没能再说出一句恳求,面色也彻底灰败下来。
  眼见着真有人过来抓自己,于勇志彻底慌了,“爸!爸你帮我想想办法!我不想进去!还有舅舅……”
  每一声都像是在剜于场长的心,还有旁边妻子惊慌又崩溃的哭诉,“老于你倒是想想办法啊!”
  于场长一句“我能有啥办法”还没说出口,人先倒了下去。
  于勇志这回闯大祸了,开/木仓打伤了一个镇机修厂的人,于场长也当场气晕过去,被一起送去了镇林业局医院。
  这事第二天就在林场传开了,郭大娘过来给严雪送自己烙的粘火勺,不免感慨:“我就说他家的教育法儿有问题,哪有这么惯孩子的?好好一个孩子,十二三岁就让跟着人喝酒,也不管管。”
  “十二三岁就喝酒?”这严雪真有些意外了,十二三岁大脑还没发育好吧?
  “可不是。”郭大娘居然点了点头,“我看那帮人也没安啥好心,可惜孩子了,小时候念书还挺好来着。”
  再好的脑子,长时间在酒精里泡着也变迟钝了,何况于勇志喝酒闯祸还不是第一次。
  严雪没说什么,倒是二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看不得这些,“他这得判刑了吧?”
  “肯定得判刑了,”郭大娘说,“他这动的是公家的枪。就是不知道能判几年,老于家翠云昨晚就回娘家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那肯定得一家人聚一起,能找关系的找关系,能想办法的想办法。
  就是以严雪对陈纪忠的了解,他只要不死,于勇志想少判两年都难。
  而他要是死了,那什么都不用说了,于勇志估计得给他偿命,最低也得判个十几年。
  这个话题还是沉重了些,郭大娘叹了口气,没再提,“于婶儿你们那不兴吃粘火勺吧?这都我自己包的,你们尝尝。”
  老家那边还真不兴吃粘干粮,二老太太也就跟着转移了话题,“你这是江米拿水磨推的?”
  “对,江米拿水磨推的,里面是自己烀的小豆。你们趁热乎吃,吃不完冻起来也行。”
  粘火勺是用江米面包裹上小豆馅料,两面刷油上锅烙熟的,吃起来不仅有糯米的粘软、小豆的香甜还有淡淡的焦香。
  郭大娘刚烙好就给他们送过来了,上面还泛着诱人的油光,严雪跟二老太太赶忙跟她道谢,严雪还亲自把人送出了门外。
  才出门就碰到有人打门前经过,边走还边在议论刚镇上来人,把于勇志押走了。
  郭大娘立即“啊”了一声,“已经押走了?”
  “可不咋的,来了好几个公安,身上还带着枪。”
  几人在腰上比划了下,听得郭大娘又是一阵叹气,“那他妈不是哭死了。”
  “一家子都在哭呢,于翠云连她爸都怨上了,嫌她爸非要给于勇志弄啥枪,进啥保卫科。”
  这谁又能长前后眼,于家说到底还是太惯孩子了,惯到最后闯了祸,收不了场了。
  几人感慨了一阵,正要散,又有人过来,“老郭嫂你在这儿呢?我说去你家找咋没人。”
  是林场挺能说的一个女人,看到严雪还笑着夸了一句,“小严也又漂亮了,是不是你家小祁有本事高兴的?”
  严雪只是笑,对方也显然不是来找她的,只一句就看回郭大娘,“你家长安工作也落下来了,想没想过再给他找一个?”
  竟然是想给郭长安说媒,郭大娘脸上的神色顿了顿,并不是很想说这个,“这事儿不着急。”
  “这哪能不着急?长安岁数也不小了,总得有个人知冷知热吧?再说你咋就知道他不着急,他去年不是还找过一个?”
  对方显然非要和她说,还把人拉去了一边,“你看我娘家彩霞咋样?长得好,岁数也和长安相当……”
  郭大娘脸色当时就变了,甚至退后了半步,“你啥意思,我们家长安再差,也不可能找个傻子!”
  “咋就是傻子了?彩霞是比旁人反应慢点儿,可心里明白着呢。”
  “心里明白十多岁了尿裤子还不知道?”郭大娘脸色很不好看,“我家长安不找,你给你侄女儿找别人吧。”
  那人还想解释:“彩霞平时不这样的,那次是我没注意,给她喝水喝多了……”
  “我说了我们家长安不找!”郭大娘声音骤然拔高,这回看得出手都有些抖。
  她实在是被气到了,长安不就是手脚不利索,又不比正常人少挣饭吃,凭啥要找个傻子当媳妇?
  对方见她是这个态度,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你还当你家长安是以前呢?有人愿意跟他不错了……”
  “那我们也不找傻子,要找你自己找去。”郭大娘直接将她的话打断。
  眼见对方还要再说,严雪笑着过来扶了郭大娘,“婶子我只问你一句,长安传给下一代吗?你侄女传给下一代吗?”
  这才是问到了点子上,对方显然被噎了下,底气也开始不足,“那也不是一定会传。”
  “万一呢?”严雪也不和对方吵,只心平气和问,“万一他俩将来生了孩子,也比正常人反应慢,谁来照顾?长安、郭大娘还是长平哥两口子,总不能是铁蛋儿吧?”
  对方显然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那还用人照顾?给口饭吃不就得了,又费不了啥事儿。”
  这就是这年代很多人的思想,孩子多得丢一个都发现不了,哪能顾得过来,全当小猫小狗养了。
  而不结婚是不可能的,不传宗接代是不可能的,至于再生个傻子怎么办,没想过,到时候的事到时候再说。
  严雪笑容柔和,“那您就给您侄女招个上门女婿好了,反正也不费您家什么事,孩子还能跟您家姓。”
  这回对方是真没话说了,盯着严雪那张笑盈盈的脸看了半晌,一扭身走了。
  郭大娘这才长长吐出一口气,拍拍严雪的手,“还好有你在,不然真是让她气死了。”
  郭家都不是多么会说的人,有时候碰上这种事,难免要在嘴上吃点亏。
  而且郭长安就是郭家人心里的痛,对方这也太戳人肺管子了,郭大娘虽然没说,脸色却很难再好起来。
  严雪就握了郭大娘的手,“长安那么优秀,会找到好媳妇的。”
  见郭大娘望来,她又笃定一点头,“只要人有能力,为什么找不到好媳妇?说不定他根本不用您操心,自己就找了。”
  “他要是自己能找还好了,我就怕他让前面那个伤了心,又觉得自己会拖累别人。”
  郭大娘忍不住叹了口气,但想想现在已经比之前预想的好太多了,又回握了严雪,“小祁真是好福气。”
  后面好几天,林场茶余饭后议论的都是于勇志这件事,至于有人传说郭长安都残废了,郭家还挑呢,根本没几个人在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