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舟市,张晓阳和崔雨春拿着一份报纸回家,刚进门,崔雨春就迫不及待,“赶紧的,看看报纸上都写得啥。”
  这篇报道,是方东晓和廉惠民耗费很多个日夜,反复思量后写出的文章,最开始,他们想要以爱国为开头,描写孩子们日常生活里的爱国细节,可想来想去,最后放弃。
  他们写了孩子们的一天。
  从晨读到军体拳,从游戏室到教室,从老鹰捉小鸡,到对‘土’和‘石’的学习,他们写孩子们对和平的珍惜,对未来的畅想,对长大的渴望。
  真真正正把‘快乐玩耍,好好学习’这八个字,写在纸上。
  这篇报道,没什么大道理,可从头到尾读起来,每一句话都透着十足童趣,透着生机勃勃,透着希望。
  报道的最后,是方东晓的总结词。
  “临来之前,孩子们给我们表演过一场情景剧,里面,他们跨越时空,对着那些浴血奋战,长眠历史的叔叔们说,‘我们胜利了,我们和平了,我们吃得饱,我们穿得暖’,那一刻,我潸然泪下,心底的感触无法用语言表达。”
  “爱国到底是什么,孩子们告诉我这些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爱国’
  ‘认真吃饭,健康成长,就是爱国’
  ‘保护国旗,会唱国歌,就是爱国’
  ‘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爱国’
  ‘不浪费粮食是爱国’
  ‘帮助别人也是爱国’
  “家属院的孩子们,用脸上的笑容迎接今天,用手里的铅笔畅想未来,他们从不把爱国挂在嘴上,可他们用小小的身体告诉我,他们很爱国。”
  读完最后一段,崔雨春不知道为什么,想哭又想笑,她靠着张晓阳,“写得真好,我读着读着就觉得,看着孩子们每天高高兴兴的,比什么都值的。”
  她又重新看关于孩子们一天的描述,指着其中一段,“这个指挥怎么表演大老鹰的,指定就是向兵,那孩子,会说会玩,招人喜欢。”
  张晓阳接过报纸又读一遍,“你别说,这记者同志也是有水平的,就这么简简单单写了孩子们的一天,愣是让人觉得有朝气,有意义,你看田老师讲‘土’和‘石’的那一段,听着就有志气,这可是应了文章的名称,小小少年,大大志气。”
  谁说不是呢。
  家属院里,跟着报纸过完孩子们的一天,大家伙才知道,育红班的两位老师每天都在教给孩子们什么,就像记者同志说的,老师教的不是知识,是希望。
  做人先立志,有志事竟成。
  别看孩子们小,就好像他们说的都是玩笑话,可那一字一句,谁能说不是他们的志向呢,就像最近,孩子们的作业是画航母,虽然画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可谁也不能否认,这群孩子的那股认真劲儿,那种态度。
  用陈向兵的话说,他们是一群有理想的娃娃呢。
  这份报纸,家属院每个人都读过,它对大家产生的触动,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些。
  育红班孩子们正式放假这天,田园收到一封
  信,是邱芳送过来的。
  田园以为是邱芳给她的,“邱老师,咱们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事说呗,还送信啊。”
  邱芳抿唇一笑,“哪儿啊,我家老二让我转交给你的。”
  卫家老二,“家园?”
  田园好奇,“写得什么?”
  邱芳摇头,“要尊重孩子们的隐私,这可是你说的,她也叮嘱我,不能偷看她的信,我答应她不看的,你带回去看。”
  卫家园,田园经常在游戏室见到她,下午放学,她喜欢和几个同龄的孩子结伴来玩,她性子和卫家人都不一样,在田园看来,卫家人里,除了不常见的老大卫家国,剩下的,卫方竹坚韧,邱芳文静,小观棋沉稳,家园呢,就是跳脱,她喜欢大笑,笑容开朗明媚,想也知道,即使在这个艰难的岁月里,她也被父母保护的很好。
  可收到这个小姑娘的信,是在田园意料之外的。
  为了防止陈向兵这个大嘴巴散播点什么,晚上,田园等到两个孩子都睡着,才拆开信封。
  当头‘感谢信’三个字给这封信定了基调。
  卫家园同学如今上四年级,看得出来,她学习很好,端端正正的楷体字,一个个排在纸上,赏心悦目。
  田园慢慢读下来,才发现,这阳光明媚的小姑娘,心里也有自己的忧伤。
  “田老师,我觉得自己在慢慢长大,开始理解很多大人的事情,我最后悔的,就是那天晚上,对着妈妈说出‘妈,你写那玩意啥用啊’这句话,我可能永远也忘不了当时妈妈的表情,她先是看着我呆住,然后默不作声放下筷子,慢慢走近屋里。”
  “爸爸狠狠批评了我,可当时我没觉得自己不对,我认为妈妈做得真的没用,还说她连积极分子都当不着。”
  “可现在,我好像开始理解妈妈那时候的心情,因为现在,她脸上每天都是笑容,她会笑着用手语和弟弟说话,会笑着夸我作业写得好,会笑着和爸爸说育红班有趣的事情,她真的每天都在笑。”
  “在妈妈的笑容里,我慢慢明白,那些信,并不是妈妈在请求认同和接纳,而是在寻求快乐和幸福。”
  “以前,妈妈不快乐。”
  在‘不快乐’那三个字里,有被水滴洇湿的痕迹,田园轻轻抚摸一下,继续朝下看。
  “我好多次想和妈妈说起那天的事情,很想认真地告诉她,我当时做错了,我说的不对,可我不敢,我想,妈妈肯定不愿意回忆起以前,以前那些不快乐的日子。”
  “这几天报道育红班的报纸送到家属院,我感觉到,妈妈更开心更满足,她说,报道育红班,就像在报道她,她很骄傲。”
  “看着妈妈脸上满足的笑,我突然想写下这封信,田老师,谢谢你,谢谢你当时带着妈妈辅导功课,鼓励她考上老师,也谢谢你让观棋变得开朗爱笑,更谢谢你,让我明白了这一切。”
  “关于那天的话,我再也不会提起,我会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很有用很有用的人,让妈妈为我骄傲的。”
  “最后,再次谢谢您,田老师。”
  第一遍读完,田园又从头到尾读过第二遍,同样的,这封信勾起她很多回忆。
  初到四方岛的场景,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那时候的邱嫂子,是真的不快乐,她眉目间总是笼着一层愁绪,说话也不敢看人,有人托她做点木工活,她恨不能感恩戴德,处处谨小慎微。
  考上老师后,一切都在慢慢改变,再一点点变化。
  如卫家园小朋友所说,看得出来,如今的邱芳同志很快乐。
  想了想,田园提笔写下一封回信,因为卫家园说的这个事情,她知道。
  当初那件事的第二天,邱芳就和她提起过,话里话外,没有丝毫对孩子的埋怨,反而是为自家闺女开脱,觉得她爸爸太过严厉。
  也许在卫家园小朋友心里,那句伤人的话像一根刺,扎在心间,难受又拔不去,只能忍着,等着自己慢慢消化。
  可那样明媚的小姑娘,就该开开心心的。
  田园把当时邱芳的话语写在纸上,她想,那个小丫头会明白的。
  回信之后,田园和两个小崽算是彻底放假,建造者小队从以前的放学后活动,变成白天也开始活动,这件事最开始可能是心血来巢,可如今看着在自己手底下慢慢成形的模型,田园有时候都觉得神奇,她好像在带着两个孩子,印射未来。
  整个模型已经基本完工,一艘艘小舰艇和战机被反复打磨,虎牌胶水也已经就位,整个工序只剩最后一步,把各个部件用胶水固定,完成整体拼装。
  不过如今每天没什么事,田园和孩子们并不着急,他们并不打胶,只预先摆放零部件,然后不断优化图纸,想让这艘航母模型更加逼真有气势。
  家属院这边,田园和孩子们优哉游哉,可东来厂那边,付德平嘴里起了三个大燎泡,他急啊。
  腊八之后,日子一天天逼近十五,眼看着厂里都快放假,这烤鱿鱼丝,愣是还不行。
  他捏着自己小组产的烤鱿鱼丝吃一根,眉头皱得死紧,“到底哪里的问题,这配方找了多少个人琢磨出来的,这弄出来,怎么就是还差一点。”
  如今他们的烤鱿鱼丝,和家属工厂的外观色泽,几乎一模一样,就连味道已经接近,可就是差点什么,单吃是吃不出来,可两个对比着吃,一根就能吃出差别来,人家的,明显更好吃,就有种让人停不下来的感觉。
  付德平手底下的工人也跟着着急,年前这东西要是做不出来,别说什么优秀小组,他们的生产效益都得挂个零。
  有人出主意,“主任,要不咱们就这样卖吧,咱们这做得和人家的一模一样,再加上咱们的包装上档次,年前这段时间,指定是不愁卖的,年后咱们再继续研究。”
  “你以为我没想过这个?”付德平瞪他一眼,“这年前是能卖一阵,可咱们这样的产品,那就是一锤子买卖,人家买过第一次,再也不会买第二次。”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uf.html" title="七月田"target="_blank">七月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