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所以陈树木怎么再次赶走徐远,明明徐远的到来,或者徐远带着弟弟离开,都会让陈树苗过上他预想中的美好生活。
一切都没有让陈树木像预想的那样失望,因为徐远说是。
“是,我想回来看树苗。”徐远认真地说,尽管他眼下青黑,疲惫难藏,现在的他是打破以往的狼狈,卑微,可他不觉得丢人,也不觉得失望,寻找爱人的路途中经历波折和坎坷,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只想看看他。”
看看你说的,长满花苞的窗前树,耐心温和的老师,热情友善的朋友。
没有我在的每个白天夜晚,你有真正的,被很好的对待吗?
陈树木什么都说不了,最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越来越不懂这位所谓的童年好友。
“来吧。”他站起身,帮徐远拿下来吊瓶,顺便捡走王凯乐,“我们一起走去。”
去看看让所有人惦记的陈树苗的生活轨迹,让所有人放心,还有感到欣慰吧。
【作者有话说】
大家好,今天为什么这么短呢,是这样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应该过两天就长了(大概周四就长了!)爱你们,么么哒!
◇
第51章
“我打三份一样的菜,姨。”王凯乐把头伸进窗口,“刷一张卡。”
在很多人的注视下,他把头拔出来,得意地对着身后两个人说:“我请你们俩吃。”
陈树木一听,这怎么行,连忙掏出手机,“我转你微信,我有你的,是执着的夜吗?”
他想转多点,王凯乐和陈树苗一样大,还是同班同学,要一起照顾,徐远现在是他弟媳(也许以后不是),他来买单理所应当。
“不用了,树苗的哥。”王凯乐拒绝了,“这一顿才几块钱,吃不穷我的。”
“而是树苗也经常请我吃东西,还帮我写作业。”他举起两个盘子,徐远上前接过第三个,他走在最前面,带领大家去他和陈树苗的专属座位。
“他的哥哥就是我的哥哥,他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王凯乐忘记拿筷子了,陈树木说自己去拿,徐远和他面对面。
“你和树苗怎么认识的?”徐远饿死了,可他一点都不想吃。
王凯乐嘴还没碰到饭,说到这个就来劲,开始滔滔不绝那段根本不特别的见面。
“他坐错了我的位置,然后我们约着一起去吃饭,请我喝了豆奶。”王凯乐回忆着,“还一起喝了酒,睡着了。”
陈树木带着筷子回来了,正好听到这里:“居然还喝酒了,他都没和我说。”
也没有和我说,徐远把筷子摆在碗旁边。
“之后就变成好朋友了,上课,吃饭,我们还约好了,下次去他的屋子里头玩。”
徐远听了,更加吃不下了,妈妈说的都是真的,陈树苗找到了更好的伙伴,徐远没有比他们更重要,或者更特别。作为给予爱的一方,徐远很不礼貌,他嫉妒眼前这个明明没有他优秀,却能得到陈树苗陪伴的人。
王凯乐继续说着陈树苗的好,比如陈树苗脾气温和,和他待在一起很舒服,手掌柔软,被牵着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有所依靠,甚至连讲话,都是一种温馨的互动。
“树苗是一个很好的朋友。”王凯乐说,他用筷子戳戳徐远的碗,“你怎么不吃呀?”
“我知道。”徐远夹起一些饭,没有太多感触的送进嘴里,此刻他觉得国外的三明治也许会比较美味。
我当然知道,陈树苗是一个很好的人。
可是徐远不能说,只是默默地吃饭,然后倒掉剩菜,习惯性垃圾分类,发现自己忘了,这里还没有被普及到。
就在他想把纸巾放在口袋,找个合适的地方丢掉的时,王凯乐又出现了,他让徐远把纸巾丢在食堂的另一个垃圾桶里。
“纸巾可以丢在那里。”王凯乐说,“树苗弄来一个垃圾桶,后来大家跟着一起往里面只丢纸巾,我也不懂为啥。”
陈树木觉得莫名其妙,提了提裤子,“就丢这个丢饭的垃圾桶里得了,还要走几步,麻烦死。”
所有人都在等徐远的动作,最后他动身去往那个只有纸巾的垃圾桶去。
这是他教给陈树苗的,要学会垃圾分类,把纸巾单独丢在一个垃圾桶里。
“为什么要垃圾分类?”两个人手里都提着垃圾,晚上去散步顺路丢掉,这是徐远上的第一节课,陈树苗很听话,也很好学。
“为了环保。”徐远走简约派,他不想说什么大道理,“到国外了就要这么做,不然要罚款。”
“可是我们这边从来没有这种说法,也没有被罚过钱呢。”陈树苗把垃圾听话的分类好,纸巾是一兜,剩饭是一兜,一口气往那个很大的垃圾桶里面扔,白色的纸巾们在夜晚里很显眼。
徐远也是上了大学才知道的,因为学校里面宣传,分类的好就有学分加,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一种在小乡村里另类的习惯。
“发达国家都这么做,为了保护环境。”他告诉陈树苗,“现在开始做,以后在国外就习惯了。”
丢完垃圾徐远带陈树苗去买烤串,在家楼下的花坛旁边,陈树苗突然问。
“徐远,我们现在生活在很落后,很差的地方吗?”陈树苗蹲在地上,小区里面都是石砖地板,对他已经算干净又高档了,可是国外比这里还要好的话,那是什么样呢?
“你想去国外,是因为那里对环境更好更发达,你也更喜欢吗?”
那为什么带上我呢?陈树苗没有继续说,他把吃完的签子收好,也开始学着垃圾分类,尽管这里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罚款。
“学会垃圾分类的话,会对去国外的生活很有帮助吗?”
徐远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冬天的晚上很安静,可陈树苗的话让他忽然意识到一个事情。
他没有任何资格去教育,或者教导陈树苗,关于地球另一半的规则和习惯,因为他也没有去过那里,他来自陈树苗相同的小村庄,他们其实是一样的平庸,一样的无知。
他隐隐约约的高高在上,让陈树苗听见了背后的骄傲和隔阂,这是错误的。如果想要获得真心回应,徐远必须俯身到同样的高度,用平等的话语告诉陈树苗一切真相。
“树苗,我们不是落后。”徐远说,“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规则,对应各自的秩序。我们不是比别人差,保护环境其实也不是我们的责任,国外的人制造比我们更多的垃圾,产生更多的废品,理应要付出更多行为,去维护我们一起生存的地方。”
“只是地球是一个圆,怎么绕都会回到同一边,为了更好的以后,即使我们没有破坏环境,也要为了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所以把纸巾和剩菜分开丢,是为了谁好?为了其他国家的人好,还是为了我们自己更好?”陈树苗依旧好学。
“是我们自己。”徐远觉得,陈树苗其实根本不笨,在对待别人这件事上,聪明伶俐,一点就通。
“我觉得国外也没有比我们自己的家更美好,更先进。我想去国外,是因为我喜欢未知的事物。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挑战一下自己的可能性,并不想分一个高下。”
“只是我也会害怕一个人,害怕未知和它带来的风险。”徐远学会对陈树苗诚实,哪怕这是卑劣不堪的。
“所以我想带你一起走,想让你陪着我一起去冒险。”
从这段时间的相处中,徐远学会伸出爪牙,对陈树苗肆意的释放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喜欢的讨厌的,美丽的丑陋的真面目展现出来后,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可低下头来,注视认真又执着的陈树苗的时候,他又变回以前那个远远看着,无法靠近的人,清楚地意识到,他是多么的自私,多么的可恶。
没等他继续补充和解释说明,陈树苗就把脑袋往他胸口顶了一下,徐远猜他没听懂上面的一部分话,不过这都无所谓了。
“我愿意陪你去,如果你喜欢冒险。”顺便在徐远的胸口擦擦嘴,陈树苗抬起头,眼睛是亮的,脑袋有点圆的,说出来的话好像没有仔细思考过的,徐远喜欢他这样。
但这对陈树苗不好,追随另一个人的人生步调而前进,轻而易举交付自己的未来,这是种惩罚。
“你在哪里干啥,你丢不丢垃圾了?”陈树木最烦磨蹭了,扯着嗓子吼了好几句,徐远都停留在那个垃圾桶面前不动,难道是被臭晕了?
纸团轻飘飘地被丢进那个垃圾桶里,徐远不再因为自己缺席陈树苗的那部分人生而感到痛苦,而是为陈树苗的长大而欣慰。
学会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不是为了习惯国外的生活,有更多更好的人进入你的世界,情绪不再围着另一个人打转,成为了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值得所有人喜欢的陈树苗。
他走回那两个人身边,告诉他们一件事。
“我是今天晚上十一点的飞机。”徐远很淡定,“没有很多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