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朱跃嵘瞪着施也,胸腔起伏着,没有说话。
  施也自信一笑,站直了身子靠在审讯桌前,说道:“几年前有一个案子,受害者在心里操控和芬太尼的双重作用下跳楼自杀,事后嫌疑人被抓,却只按照非法行医判的,你是不是从那里面找到的灵感?”
  “我没有!”
  “果然是这样。”施也无视朱跃嵘的口头否认,“难怪你在网上搜过那个案子的记录。”
  “我说了我没有!”
  施也无所谓地耸了耸肩,接着询问:“去年有一起心理操控案件,你听说过吗?”
  “你问这个干什么?”
  “那就是听说过了。”施也挑了下眉,“一个顶尖院校出来的心理学博士,通过心理暗示操控受害者自杀,造成了实际受害者三人,潜在受害者五人。你是不是特别向往他的成就?”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朱跃嵘扭了头。
  “看来是了。”施也又敲了两下审讯桌的前面。虽然声音不大相同,但同样引发了朱跃嵘近乎条件反射一样的反应。
  等朱跃嵘扭过头来看向施也,施也才继续说道:“攻破那个嫌疑人我用了八个小时,八个小时的心理战,不得不说,他真的是个天才,至于你?你跟他比还差得远。”
  “你放屁!”
  “看吧,我就说你知道他。”施也表现得游刃有余,语气也更加轻松自若了,“说实话,我确实没想贬低你,但你也确实让我失望,明明有心理学背景,也做了这么多年的专业工作,怎么还能做出这种蠢事啊?!”
  “你神经病吧?!”
  “你看,口不择言慌不择路,哪有一点学心理的样子?你导师谁啊?没准我还认识呢。说实话,你让你导师在教育界声名扫地啊!”施也眉梢轻挑,缓缓说道,“那个嫌疑人跟我耗了八个小时,最终是什么结果?一个自诩毫无错漏的心理学家失态崩溃,一个自命不凡的高智商者承认自己无知无能,周旋八个小时之后,嫌疑人在我面前无所遁形,那种成就感,可比所谓操控人心带来的满足要浓烈得多。”
  “你……!”朱跃嵘承受不住施也的眼神,扭开了头。
  施也再次敲了两下桌面,这次,敲的是朱跃嵘身前的约束椅上的桌板:“你要真觉得你能跟那人比肩,你就拿出点儿态度来。别让我拿大炮轰蚊子,也别让本地的这些警察觉得这办案经费花得冤,你觉得呢?”
  朱跃嵘怒目圆瞪,恶狠狠地说道:“你!你凭什么瞧不起我!”
  “欸,终于说句实话了,我还真瞧不起你。”施也后撤转身,悠悠然坐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就这样,继续。说点儿半真半假的话,要不然你都不配上赌桌。”
  “是!就是我给苗凌翥讲的othala,那又如何?!”朱跃嵘恨恨道。
  “这就对了嘛!”施也看向马博,“记下吧,这是口供了。”
  “记了。”马博于是趁热打铁,开始继续审问。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内,朱跃嵘每一次应对回答,都会被施也抓住其中不真实的地方,在“连续揭穿”的策略之下,朱跃嵘根本无暇再编织任何谎言,最终,他双手捂住脸,喉咙中挤出了无法抑制的啜泣声。即便没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马博也意识到,朱跃嵘所编织塑造的那个内心世界崩塌了。
  施也再次站起来,他拿了纸巾放到朱跃嵘面前的桌板上,仍旧是敲了两下桌面,待朱跃嵘抬起来,施也才轻声说道:“28分钟。你哭了。我赢了。”
  朱跃嵘的呼吸停了一瞬,紧接着,就是嚎啕大哭。
  施也转身回来,走到审讯桌前,低声对马博说:“不用我了,我去让人叫预审的来。”
  “您确定不审了?”
  “嗯。我再在这里反而会让他重建心理防线。放心吧,他会交代的。”施也拿起水杯,“我先撤了。”
  “谢谢教授。”
  “客气了。”施也于是走出了审讯室。
  意外的是,郎月慈和陈奥奇已经等在了审讯室外。
  “施教授牛啊!”陈奥奇向施也竖起拇指,“我趁热打铁,你俩先聊!”
  第86章
  陈奥奇已经走进了审讯室,施也于是呼出一口气,把水杯递给郎月慈,走向旁边的观察室,说道:“没事的话看看审讯。”
  郎月慈很自然地接过水杯,同时把自己带来的矿泉水换了过去,说:“喝口白水吧。”
  “嗯?”
  “我喝过锦灯笼泡水,可苦了。”郎月慈笑笑,同时帮施也推开观察室的门。
  “确实良药苦口。”施也走进观察室,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教授,请教一个问题。”郎月慈跟着坐下来,“你办案津贴真的特别高吗?”
  “办案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没有津贴,想什么呢?”施也抻了下手臂,“诶?你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听了?”
  “最开始。从你用沉默对峙来对付他的时候我就在了。”郎月慈难掩笑意,“我喜欢看你审讯,那种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的自信,特别好看。”
  “你啊……”施也拧开矿泉水瓶,喝了一口,没再说话。
  原本施也只是对朱跃嵘为何会染上毒品感到好奇,然而随着审讯的深入,一些意料之外的信息接踵而来——朱跃嵘竟然认识牛安通和郭顺。在交代出这个信息之后,郎月慈立刻通知了郝赫,让郝赫把马博换了出来。
  当朱跃嵘交代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时,观察室里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场审讯持续到了深夜,郝赫走进观察室,看了看里面的人,说道:“我头都要炸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案子啊?”
  成云霞询问:“咱们开个会?”
  “嗯。”郝赫应下,点了卢恺参会,而成云霞则示意李隆同行。
  两个支队的领导加上负责万字案的施也和郎月慈,是最小范围,也是最大权限。稍作休整之后,六个人到了办案中心的会议室落座,开始了案情讨论。
  朱跃嵘交代出了一个此前并未出现在警方视野中的人物,董飞扬。几个人都有权限,很快找到了这个人的基本资料。
  董飞扬,男,容新市人,今年38岁,是本地一家建材公司的总经理,在系统里没有查到任何犯罪记录,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治安处罚。
  朱跃嵘与董飞扬是初中同学,董飞扬成绩一般,勉强上了高中,后来考入了本地的一所大专。幸运的是,他在校期间学校与本地的一所重点大学合并,成为了挂名的学院,他们这批学生也因此完成了“专升本”。
  本科毕业之后他进入了一家设计公司做设计,积攒了一些人脉资源之后很快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公司了,经过几年打拼,算是小有成就。现在他的公司里有不少部门,从建材到装修设计全都可以承接业务。
  董飞扬与朱跃嵘是在同学会后重新加上了联系方式,算起来也有十年了。
  那时候朱跃嵘正准备装修新房,董飞扬正好业务对口,都说装修不找熟人,但董飞扬的装修做得确实不错,因为是老同学的单子,他甚至亲自监场,每天都给朱跃嵘汇报,从开工到结束,竟然全程没有一次翻车。
  朱跃嵘觉得自己这老同学实在是靠谱,于是就这样关系熟络起来,同时还给董飞扬介绍了不少客户。
  按照朱跃嵘的交代,他沾染毒品跟董飞扬没关系,那是一次应酬之中发生的意外。后来某一次朱跃嵘因为毒瘾发作被董飞扬撞见,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郎月慈吐槽道:“这种话术真的很老套了。”
  “是啊!”卢恺说道,“这一听就是个局。要是那个时候他不认识董飞扬也就算了,既然认识了,这事是巧合的概率就太低了。”
  “不过他说这话的时候没撒谎。”施也补充。
  “嗯。”郝赫点头,向施也解释说,“这里面应该是存在信息差的。以朱跃嵘的视角,这事大概率就是巧合,只是我们办案多了,见多了这种设局,才有了推断。”
  施也:“以你们的专业来分析,这事很大概率是董飞扬选中了朱跃嵘,特意为他设下的局是吗?”
  “是的。”郝赫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接着又补充说,“不过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再去调查核实。”
  “朱跃嵘认识董飞扬,又在董飞扬那里见过牛安通和郭顺……”卢恺略思索过,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来边写边说,“按照朱跃嵘交代的信息,他们仨应该是在同一个位置的。吴愿上面连着的是郭顺,吴愿又跟你们之前那个死者宋玉茗有联系……”
  “之前我们的推测是这样的。”郎月慈站起来拿了另一根笔,在宋玉茗和牛安通这两个人之间画了条虚线,“牛安通有可能是宋玉茗的上线。”
  “那个老板?”卢恺看向郎月慈。
  “没证据,是推测。”郎月慈回答。
  成云霞看着白板上的人物关系,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牛安通和郭顺在内斗?顺着宋玉茗那条线我们摸到的工厂,如果像小郎说的那样,是个幌子的话,里面的那些新型毒品的指向会是郭顺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