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中学的课业压力逐渐加大,你父母心疼你,又一次搬了家。新家的空间更大了,有四间卧室,当你以为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时,父母带你到新家,说把主卧留给你。你觉得这不对,主卧应该是属于父母的,但父母却说,你长大了,要有隐私,有自己的空间了,主卧朝向好,面积大,带独立卫浴,这样更方便你。你很开心地搬进来,却发现客厅里摆了一张更大的学习桌。你的父母给你买了材质很好的书桌,买了几千块钱的护眼灯,把客厅里最好的位置留给你。你父母已经给了这个家里最好的,你又怎么敢辜负?于是你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敢有一日懈怠。”
趁着施也喝水的空档,郎月慈道:“果然是很有代入感。”
“继续?”施也问。
“嗯。继续。”
施也放下水杯,略一思索,继续说道:“你的父母把你的生活起居照料得非常好,他们在你的书柜里摆上各种各样名著书籍,他们会让你邀请你的同学到家里来玩耍,他们会陪你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丰富你的业余生活。你们每一年还会一起去照全家福,用照片填满你们三个人的小家。可是,你跟同学没有共同话题,因为你家里没有电视,也没有同学们在看的各种漫画、小说和动画片。你记得父母说那些东西影响成绩,看多了电子屏幕对眼睛不好,你要保护视力。
“初中三年很快过去,你没交到什么知心的朋友,但你考上了重点高中,你觉得这样也挺好。父母也告诉你,上了高中就会更不一样了,小升初只是一定范围内的选择,但高中是成绩决定一切,你将会在高中拥有跟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你们都处在同样的水平线上。”
看郎月慈没有发表意见的意思,施也就接着说了下去:“你如愿考上了重点高中,你的成绩保持得不错,可是你却越来越不开心。你的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和话题,他们谈论班里和年级里互相爱慕的男女同学,谈论当下最火的电视剧电影,谈论哪部动漫烂尾了,谈论哪部小说坑了,谈论未成年限制打游戏都打不痛快,谈论网络平台上的流行歌曲。但当他们找到你的时候,永远都是在问你题目。
“你试图融入环境,试图交朋友,试图跟同龄人沟通,但在那个唯成绩论的环境里,一个优等生说自己不开心,说父母给自己的压力大,对其他学生来说,那是无法理解的。同学们都觉得你在无病呻吟。
“你成绩很好,性格也不孤僻,所以身边还是有些愿意跟你玩的同学的。可当你的同学结伴去看电影的时候,你需要向父母请示,你的父母会告诉你,他们已经计划这个周末带你一起去了,如果你想提前跟同学看当然也是可以的。你听着父母语气中明显的失落,知道自己这样会让父母失望,于是婉拒了同学的邀请。”
听到这里,郎月慈已经皱起了眉。
施也稍作停顿,见郎月慈没有打断的意思,才再一次讲述了下去:“你也有邀请同学到你家去做客,因为那是你父母认为的,你应该有的社交。当你发出邀请的时候,你的同学问你,家里有什么游戏,你什么都回答不上来。你说可以去家里写作业,你同学笑着说那等暑假吧,等写不完暑假作业的时候再去找你。你觉得那笑容特别刺眼。
“回到家后你跟父母说了这件事,父母安慰你说交朋友也要门当户对,他们让你去邀请其他学习好的同学,可他们不知道,你邀请的已经是成绩仅次于你的了。
“后来,你还是成功邀请到了同学到你家,因为在那个假期,你父母给你配了一台电脑,他们说这是现在最好的配置,你同学来了之后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你尝试了,同学来的时候你非常开心,
“你们玩了一下午,但等同学走后,计算机里的游戏就被卸除了。你的父母说,玩游戏耽误时间,等你学习不紧张了,可以再把游戏重新下载回来。
“很快到了高三,你要冲击高考,你是最不用老师操心的学生,你的父母在生活上给你无微不至的照顾,只要你想要的,哪怕是冬天的西瓜,他们也会想办法给你提供。
“高考结束,你的成绩一如既往地稳定,在报志愿的时候,你的所有选择都是离开本地,你不知道为什么,但你就想这么做。可是你的父母改了你的志愿,他们说这是为你好,你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家,留在本地,有什么事情父母能够照应着你。你顺从了,听话了,上了本地的大学。”
“我觉得我要窒息了。”郎月慈重重呼出一口气,说,“坐牢还能放风呢,这简直全天候无死角地控制啊!”
“这就是那天我在那个家里看到的,再结合这几天收集到的证据,大概总结出来的情况。所以那天我说我没分析案发现场,我只是在分析这个家庭内部的关系。”施也给郎月慈倒了杯水,放到他手边,说,“你的感官比别人更敏锐,所以我用这种讲述方法你能理解共情得更透彻,就是难为你了。”
郎月慈喝了水,叹道:“幸好我小时候不是这么长大的,不然怕是能让我直接ptsd了。”
“刚才说的时候我也怕你不舒服,所以还回避了些。”
郎月慈玩笑道:“我最近状态挺好的。你看我都能拿ptsd来玩梗了。”
施也看着郎月慈,认真说道:“好不好的,可不能用这个来判断,人都是会伪装的。读心术只存在于魔法玄幻世界,现实生活中,就算我是学心理学的,我也不能直接透过皮囊看到人心里在想什么。你能拿这个玩梗,只能证明此刻你是平静的,但不能证明你整体状态向好。人的性格复杂多样,人的心理状态也是复杂多样的。心理学只能通过语言行为状态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但有些情绪和状态没有逻辑。”
“就像一个个案件一样。”郎月慈很快接住话,“有时候嫌疑人犯案的理由和方法真的挺匪夷所思的。”
“是这个道理。”施也点了头。
“不过最起码对着你的时候,我没有伪装。”郎月慈说完之后又看向施也,“我这么说会不会给你太大压力?”
施也摇头:“不会。但是你这么想会给你自己太大压力。其实你应该像韦亦悦学习。”
“啊?我学他什么?”郎月慈不解。
“不管别人怎么样,话说出口自己舒服了就行。”
“然后就跟个火柴似的,到哪都点火是吗?”
二人对视,先后笑了起来。确实就像郎月慈说的,他目前的状态稳定了不少。但施也并没有接话,因为他知道话题发展下去会走向一种不可控的方向。
捂眼睛捂到眼镜上,心里坦荡的笑笑就过去了,但很明显,两个人都不坦荡。更何况,捂眼睛这个动作本身就已经很过界了。
虽然当时通过沙盘看到了自己的心,但施也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说,他并没有抱有期望,所以他只是打算处理自己的心情,而不是处理一段关系。
然而,打在虎口上那强劲有力的脉搏让施也不得不重新调整,现在,他确实要开始处理一段关系了。这关系很棘手,也掺杂了太多东西,即便回家“取了经”,施也还是有了想要逃避的冲动。
郎月慈并不知道在这相视一笑中施也心中已经闪过了很多念头,他向后靠在椅背上,说:“韦亦悦那叫不懂事,我可不跟他学。”
“不懂事也长这么大了。所以啊,人怎么都能活,不用把自己箍在个模板里,太累。”
郎月慈调侃着:“你都活成别人的模板了,好意思说这话?”
“你看到的只是结果,这个结果像是模板塑造出来的。但实际上我并不是。”施也想了想,说,“我就接着你这个说法打个比方吧,这话有点儿自夸了,但你能理解我的意思。苗希尧和安婧觉得他们在严格执行一个模板,从他们那个模板中生长出来的苗凌翥应该成为我这样的人。但现实并不是。”
“所以你说苗凌翥不是天才?”
“他真的不是天才。他是成绩好,是很听话懂事,但这些只能证明他的智力没有问题。”施也接着又补充说,“我也不是天才。到目前为止,我没在任何领域找到我异于常人的天赋。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是基因里带来的,是不用努力就能达到的。比如你的记忆力。经过特殊记忆训练的人能达到你的水平,但你没经过训练,就有这样的能力,这就是你的天赋。再举个例子,亓弋第一次摸枪打出来的成绩,到现在还是他们省警校的记录,无人能打破。那个成绩放在全国警界也是绝对的前列。我问过他,他打枪不靠眼睛,靠的是感觉,他能感觉到风速,能摸出枪的性格。”
“枪的……性格?”
施也再次确认:“对。他说每把枪都是有脾气的,他知道怎么跟那些枪磨合。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天才,你也是天才,但我不是,苗凌翥也不是。”
“你不是为了让我开心才故意说这话吧?”郎月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