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郎月慈追问:“你觉得我应该做这个勇敢的人?”
“不是的。我没有想要定义谁该去做一个勇敢的人。我只是感觉暂时不下定义,保留在这种悬停状态,或许对我们都有好处。实话实说,现在手头两个案子,即便是想深入了解彼此,也只能拼拼凑凑挤时间。没有基础的盲目勇敢和自信,那是莽夫行为。”
“也对。”郎月慈认可了施也的话,“其实我办了这么多案子,早就习惯悬而未决的状态了。而且现在两个案子并行,都是证据不足,线索混乱。再多一桩私人案件,倒也实在算不上焦头烂额。”
“是个很好的比喻。”
饭菜陆续上齐,二人也就没再执着于这个话题,最终还是聊起了案子。施也说吃完饭想去苗凌翥的高中去见见那位心理老师,或许能得到一些线索,郎月慈自然不会拒绝,于是吃完饭之后他们就直接去了学校。
到达学校表明来意后,他们很顺利地就到达了心理教室。到的时候还是上课时间,副校长就安排施也和郎月慈先在活动室等待。
“没想到现在高中的心理课已经有这么丰富的东西了。”施也礼貌地寒暄着。
副校长面露骄傲:“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老师都是从高校心理专业专门聘请的,学历最低也是硕士,教研组里有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优秀毕业生。活动室里的这些教具也都是老师们要求的。在这方面我们从来不吝惜投入的。”
“看得出来。”施也点头,“方便我四处看看吗?”
“请便。只是我们这里的东西都有摆放顺序,你们最好——”
“这是我们系统内的心理学教授,他是专业的。”郎月慈抢先一步说道。
“哦!好的!那我就不多话了。教授您请。”副校长看向施也的眼神都变了。
施也笑了下,说:“校长您有工作就去忙,不用在这里陪着。我们来就是了解一些情况,不是什么大事。”
副校长会意,说道:“那行。二位警官如果有什么要求可以随时再联系我,我就先回去了。”
等活动室的门被关好,郎月慈才问:“有想法?”
“没有啊,确实不需要校长作陪,他跟这儿站着什么也听不懂,他难受我也难受,我本来就不喜欢跟领导打交道。”施也压低了声音又补充一句,“尤其这种唯学历论的领导。配合警方调查是义务,正常警察如果没发现疑点也不会没事乱碰他们的教具。非得听见我是教授才同意,什么毛病?!”
施也这番话,既说出了能够摆在明面上的理由,也有着带着个人情绪的吐槽,虽然以前也曾有过,但此时,郎月慈却觉得这是更明确的“进一步”的信号。
更亲密的人,才会有更多可能窥见私人情绪。
“人家没准不是那意思呢。”郎月慈说。
“如果不是的话,你也不会跟他强调我的学历吧?”施也笑了下,走到活动室内摆放的沙盘旁,仔细端详起放在格子里的各种沙具。
郎月慈见状走到他旁边,问:“这是沙盘游戏?”
施也点头:“对。你想试试?”
“想试也不能在这儿啊!我可不想让别人看见我的内心状态。”郎月慈这话明确地划出了内与外的边界。施也知道,他这是接收到正向信号之后的状态。但施也没有选择接话,而是拿出一个沙具放在了沙盘正中间,又用手指在沙盘里画了个简单的图案。
郎月慈不明所以,问:“你这是在做什么?不是说了不动吗?”
施也不置可否,只是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郎月慈轻轻哼了一声,表示对这种故作神秘的小小不满,而后去往另一边的方桌旁,拿起上面摆放着的塑封过的打印纸看了起来。
没过多久,下课铃就响了起来,紧接着,活动室的门被推开,两位女性教师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大门正对着的就是施也动过的沙盘,她们进来自然第一眼就看到了沙盘上的变化。
为首的女性在看到那个沙盘时是惊讶,而跟在她后面更年轻的那人则是不满。
“二位警官,抱歉久等了,我刚——”为首的女教师话没说完,目光就已经锁定在了施也身上,她语气陡然一转,惊喜道:“施也?!”
第59章
施也淡淡一笑,走到沙盘边,说:“看见这个还没猜到?”
“没敢信。”那人上前一步,笑着拿起那枚沙具,“主要也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有人记得。”
“这可是我选的,我当然不会忘。”施也抬了手示意道,“来介绍一下,郎月慈,市局刑侦支队的侦察员;杨霏,我本科时候的同学。”
杨霏伸出手,说:“郎警官你好,我叫杨霏,是学校的心理教研组长。”
“你好。”郎月慈礼貌地同杨霏打了招呼。
刚才跟着进门的另一名女老师是来实习的,杨霏介绍过之后就让她先离开了。
“她是实习生,有些事不方便让她知道。”杨霏解释了一句。
“哇!你现在真是,连老同学都骗啊!”施也打趣道。
“没骗你,真的。”杨霏低声道,“来完成课时的,还是学生,刚大二。”
“那难怪了,是得慢慢教。”施也看向杨霏,又再次确认道,“真的不用双人同行?”
“真不用。”杨霏说,“配合办案是我们的义务,你们合规就行,我们学校这个规定肯定不能跟你们比啊!”杨霏看向郎月慈解释说,“学校有要求,普通接待会面,如果是异性来客,必须双人在场。学校女教师比例高,女生数量也多,所以才有这个规定。不过你们是来办公务的,自然不能按照普通来访对待。”
郎月慈点头,道:“理解。就像我们双人出警一样,对彼此都是一种保护。放心,我的记录仪开着。”
“谢谢理解。”杨霏接着询问,“我们要不要就在这里聊?这样方便些。”
郎月慈和施也交换了眼神,而后接连点头表示同意。
杨霏于是拿了凳子,又要给他们倒水,施也直接拒绝了,说:“我们自己带了,别浪费。咱们直接说正事吧。”
“那我可不跟你客气了。”杨霏坐到二人对面,说,“还是为了苗凌翥来的?”
“对。”施也这次占据了主导,“之前市局同事拿回去的笔录我看了,我觉得有必要再从我的角度来来分析一下。”
杨霏点了头,说:“大体情况我之前跟你们同事说了,既然是你来问,我就说得更深一些。其实最开始我没注意到苗凌翥这个孩子,因为他表现得很稳定。他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是在高二那年的一次团体沙盘游戏之中。在那次游戏里,第二轮的轮流调整中他没做任何改变。后来在无主题阶段,我看到他拿了这个。”
杨霏说着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沙具,那是一个黑色的门窗紧闭的房子。
“在我询问他的时候,他说觉得这个黑色的很酷。但最后,他在沙盘里放的却是这个。”杨霏手中拿起的是一个外表颜色明亮,门窗开放的房子。
施也伸手接过那两个沙具,略一思索,又问:“你给他单独做过沙盘吗?”
“做过一次。是他主动来找我的。”杨霏回答说,“沙盘、房树人都做了,但……这个感觉我跟你同事说过了,我觉得他是拿着答案来做题的,我能力有限,帮不上他。”
“你觉得他是天才?”
“那是我其他同事说的。”杨霏笑笑,“我见过天才,所以我并不认为他是天才。他只是足够努力,且他的智商能够适配他的努力,让他看起来很优秀。抛开他作为个案时候出现的这些行为,就这种感觉,你有什么想法吗?”
“你应该跟督导聊这个问题。”施也顿了顿,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或许他真的有答案也说不定。”
“他能把心理学研究得那么深吗?”杨霏虽然用了那个模拟,但她内心深处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你说,学生考试之前为什么要做模拟题呢?”施也把两个沙具分别放在沙盘里,“有基础题,也有附加题。基础题可以套模板,但附加题是更深的探究以及更灵活的应用。努力的学生能够完成大部分相似的基础题,能够从模拟题里找到答案,但遇到用来筛选高能力和隐藏天赋的附加题,努力就不一定有用了。”
显然,黑色全封闭的房子就是这两个沙具中的“少见的附加题”,郎月慈也听懂了。
杨霏盯着那两个沙具愣了一会儿,而后眼中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眼神:“我竟然没意识到。”
“也不怪你。”施也说,“关系不对等的情况之下,构建信任本就非常难,你能做的有限。你还记得他单独找你那次做了什么吗?”
“沙盘。很稳定,没有任何异常。”杨霏回答。
施也盯着那两个沙具看了会儿,轻轻摇头,说:“这孩子真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