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里面卖的东西还挺杂,什么烟酒、调料、还有各种小零食。
门口的玻璃柜上放着一部电话,上面挂着一个牌子。
打电话五毛。
林芝茵看着这个小卖部,心里想着会不会这里就是外婆和她打电话的地方。
小卖部里的人以前是个中年男人,后来就换成了一个很年轻的男孩子。
他的声音听上去很好听,就算是变声期的那一年,也只是听着有些沙哑。
和班上那些男孩子的公鸭嗓完全不一样。
也就是那一刻,一个听起来有些耳熟的男孩子的声音响了起来。
“你要买什么东西吗?”
林芝茵抬眼看去,一个个子很高、皮肤很白、长得很好看的男孩子从小卖部里转了出来。
他穿着很宽松的白t和很宽松的牛仔裤,左手的手腕上套着一个银手镯。
他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孩子。
“没事的,小卖部可以赊账,你是哪家的,记个名字,年底一起收就行了。”
林芝茵本来想要拒绝,但是她想了想,又问:“我是娄玉凤家的,请问你知不知道她家在哪里?”
她把外婆的名字报给了他。
男孩显然知道她说的是谁家,他甚至知道林芝茵是谁。
“你就是茵茵,对吧?我听着你的声音就像。”
他弯起眼睛,笑吟吟地望着她。
“阿婆说你最近要过来这边住的。”
电话里他们没有通过姓名,但是他能听到她的外婆喊她茵茵。
林芝茵听到他的话,也意识到了这个声音耳熟的男孩子就是她之前在电话里听到的那个男孩子。
虽然有些失真,但是还是有六七分像的。
她朝他点了点头。
“你好。”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已经是老熟人了。”
男孩子笑吟吟地说着,轻车熟路地就过来拎她的行李箱。
“不认得门牌号是吧?”
他一边走一边笑着跟她说。
“这里的房子是根据山路来排的,先把山路的左边从下到上地排完了,然后再从右边从上到下地排下来。”
林芝茵点了点头,怪不得,她说怎么左右看看,两边的门牌号差得这么多。
“这里真的有八百多户人家吗?”
她有些疑惑地问。
因为来的路上,她还看到很多空掉的房子。
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蛇皮袋和稻草。
“那不是的,这里还有很多空房子,条件起来了,很多人都搬去县城里住了,留在这里的总共没多少人家,也就三四百户了。”
男孩笑着跟她说。
“不过这样也好嘛,都说县城那边人挤人,汽车还多,除了去那里进货,我都不太高兴去。”
林芝茵问他:“你怎么去县城啊?”
“有公交车。”男孩走到山路一边的某个缺口,那里是一块空地,他示意林芝茵过来看。
这里的视野可以将山下的风景尽收眼底。
山脚下有一个歪歪扭扭的公交车牌。
“每天有两趟公交车来这里,上午一趟,下午一趟。”男孩说,“你要去县城的话,要算好时间,不然容易赶不回来。”
林芝茵点点头:“好的,谢谢提醒。”
男孩闻言,看着她,又笑了。
“说话不要这么客气,这里的人都是熟人,以后说不定我们还能成为朋友,你说是不是?”
林芝茵又是点点头。
她平时其实话不多,就是男孩热情,再加上她也的确需要多了解这里的环境。
他们又走了一段曲里拐弯的、长长的山路,男孩才终于把她送到外婆家门口。
木质的大门被一把缠着红线的铜锁锁住了。
“看来阿婆出去干活了还没回来。”
男孩把她的行李箱往门口一放。
“那我陪你等一会儿吧。”
他说着,大大咧咧地往门口的青石台阶上坐了下来。
他双手撑着地,仰着脸笑眯眯地看她:“我叫曲喆,你叫什么名字啊?”
他只知道她们喊她叫茵茵,却不知道她的大名是什么。
“林芝茵。”
她开口道。
这一刻,清爽的风拂过了她的耳畔。
远方绵延的山和被划分得整整齐齐的农田交织在一起。
苍翠蓬发,葳蕤生长。
她心里突然感到一阵松快。
之前的不愉快通通被她抛在了脑后。
从这一刻起,她的暑假才是真正的开始。
第2章 第 2 章
山上的民房分布得杂,一条条夯实的小土路分布在其中,绵延向更高更远的山上。
低矮的山上被划分了田地,种着果树和蔬菜,林芝茵惊讶地发现这里居然也能种水稻。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位穿着宽松的长衣长裤、头发灰白、扛着锄头的老太太,颤巍巍地迈着步子从山后面的一条石子小路转过来。
林芝茵盯着她瞧,她此前没见过这个老太太,但是就在她抬起头来看向他们所在的方向的时候,她感到心里响起了叮的一声。
她有预感,这位老太太就是外婆。
妈妈和她长得太像了。
更高的地方和山顶是没人住的,曲喆说是怕雷雨天的时候劈到。
之前山上有棵很粗的梧桐树,一下子就着起了山火,连带把山都烧了一大片。
后来来了消防车,才把它灭下来的。
他跟林芝茵比划着当时的山火的时候,那双漂亮的桃花眼乌溜溜地瞪得很圆。
然后就被赶来的外婆从后面敲了一记爆栗子。
“阿喆你又讲鬼故事he人!”
她果然是外婆。
和她在电话听筒里听到的声音大差不差。
走得近了,林芝茵才发现外婆的锄头上还挂着一个菜篮子。
里面装着一些鲜嫩水灵的蔬菜。
曲喆摸着脑袋笑着站起来:“阿婆,你看这是谁来了?”
外婆年纪大了,眼神不好,耳朵也不行,曲喆说话的声音就显得特别大。
她听他讲了第二遍,才想起来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小姑娘。
林芝茵今天穿着穿着白t牛仔裤运动鞋,乌黑的头发被剪成了妹妹头。
见外婆看着自己,她就对着她笑了笑,规规矩矩地喊了声外婆。
她笑得很含蓄,抿起来的嘴角边有一个酒窝。
小姑娘看着白白净净、水灵灵的,像一棵鲜嫩的、刚从地里头摘下来的小葱。
看着清爽又干净。
外婆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
她伸出手,来拉林芝茵的手:“你是茵茵啊是?你和你妈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春市这边的方言发音大部分拖长了音调的第一声,小部分是第四声。
他们说起话来滴哩哒啦的,就像拖长调子在唱歌。
妈妈在家的时候没怎么说过方言,所以林芝茵也没怎么听懂。
但是外婆年纪大了,只会讲方言。
曲喆就在一边小声地给她翻译。
外婆絮絮叨叨地跟林芝茵讲话,曲喆一边翻译,一边熟练地接过外婆的锄头和菜篮子。
等着外婆从颤巍巍的宽松的盘扣长袖里掏出缠着红线的钥匙开门。
林芝茵看了看曲喆的短袖,又看了看外婆的长袖衣袍。
春市一年到头都是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无论冬夏,都能看到穿长袖和短袖的人在同一条街上行走。
曲喆还说这边冬天穿毛衣的也有,穿短袖的也有,都不稀奇。
等外婆开了门之后,曲喆就跟着进了屋子。
林芝茵看了他好几眼:他进来干什么?
外婆的家是那种用青石和木头砌起来的老式房子了,一开门就是一个很大的天井,地面上长满了斑驳的青苔。
天井里放了两口粗身的大缸,里面游着几条鱼,但不是那种观赏鱼,而是那种鲫鱼和草鱼,缸底同样生着滑腻腻的青苔。
角落的地方,还有一个光秃秃的水龙头,旁边有两个小木桶。
天井左右两边的房间分别是杂物间和厨房,再往前就是老式的客厅,当中有一幅模糊的神像,下面是老式的木桌和椅子。
客厅的两边是侧式楼梯,通往二楼。
二楼绕着天井的一圈都是半开放式的阳台,木栏杆上缠着各种紫的蓝的牵牛花。
两侧的支撑柱子上挂满了黄灿灿的干玉米和红艳艳的干辣椒。
上面的窗户都是老式的,格子式样,推开来之后,如果要固定的话有那种活动的铁挂钩。
窗玻璃上贴着泛着白的红窗花纸。
二楼的走廊天花板上挂着一串串的烟熏香肠和一大条的火腿,随着风四处摇荡。
再往上的三楼只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口,旁边有个梯子架着,可以爬上去。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i.html" title="鹿有妖"target="_blank">鹿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