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我们带他转了转,小孩子嘛,玩性大,不小心摔了一跤。”父母相互应和着,外婆看了他们一眼,没说话,只是带着小孩回屋里上药,两个大人跟着走的时候,突然发现屋里的特殊布局。
“妈,你养狗了?不是狗毛过敏吗?养什么狗,对身体不好。是不是这孩子要养的?怎么这么不懂事。”
“少扯孩子,愿愿可乖了,我看那小狗欢喜才养的,用不着你们管哈,话说这没过年呢,来干什么的?”
父母互相看了一眼说:“我们打算把他带到城市里,他也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了,这里的教学质量到底还是没城里好。”
外婆将孩子换了衣服塞进被窝里,走出来,面色不善道:“那当初上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这一茬?现在想起来什么教学质量了,我看是又快评优了,老师孩子却是留守儿童这件事情传出去不好听吧。”
老人家毫不留情面,一句话戳破他们的目的,两个人倒也没脸红,母亲说:“我们知道这些年对愿愿有所亏欠,当初年轻不懂事,现在我们都很想孩子,想弥补他,给他最好的,妈你也是教师,也说孩子很聪明,这乡下幼儿园还好,小学等于人生起跑线,大城市机会多,教学质量也顶尖的,我们不想埋没了他,而且每次跟这孩子打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来看他,我们也跟着心酸愧疚……”
到底还是亲生骨肉,外婆冷着脸,双方僵持很久后,外婆叹了口气说:“算了,谁叫孩子一直想爸爸妈妈,你们最好说到做到,等愿愿醒了,你们跟他谈吧。”
“好吧,妈你要跟着去吗?还有这狗……不是我们不想养,这城里规矩多,有些狗不好养,最近下毒毒狗的也多,这……”
“……知道了,我不去,我到时候跟愿愿讲。对了,你们看到我的狗没,土黄色的,中华田园犬,怎么到现在还没回家呢?”
夫妻俩对视一眼,纷纷摇头说:“没有。”
当晚,小江愿时因为冻太久发起了高烧,昏迷不醒,村子里的诊所治不好,又开车去镇里,镇里吊了瓶水不见好转,再这样下去孩子要烧毁了。
当夜,一辆救护车后跟着一辆白色小轿车驶离乡间,奔向城市。
道路还未离开乡间便被什么东西阻拦了道路,司机下车一看,是一条土黄色的狗横躺在中间,身上的毛发被血染成红色,身下的血液早已干涸,内脏破膛而出。
很明显是被车撞死的,乡下乱窜的动物很多,保不齐出意外。
为了开车,他们将狗转移到路两旁的田里,然后上车离开了。
救护车发动,后面打着远光灯的白车跟上,轮子压过路面,车轮下留下早已干涸的血迹。
当夜,下起了雪,积雪掩盖路面,也将那只小狗埋葬,冰雪消融后,路面早已恢复如常,而狗早已不见踪影。
等到小江愿时再次醒来时,是在医院的病床上,没有外婆、没有小狗,只有爸爸妈妈。
他们跟江愿时说清原委,告诉他自己生病的严重、他们的焦急、费尽心力。
还有一个好消息,小江愿时要在城里住和爸爸妈妈团聚了。
他该高兴才对,但在如此陌生的环境下,小江愿时最后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那外婆和小黄也会来吗?”
看着父母摇头,小江愿时没有哭,只是更加茫然,空洞,仿佛心口漏了一个大洞,有风灌进来。
好疼。
第106章 寻找“江愿时”(五)
小江愿时乡间生活的悠闲戛然而止,却而代之的是在父母家里的拘束。
那些新鲜的看着很高级的东西令小江愿时陌生,大病初愈的他没忍住偷偷摸了摸,就被父母呵斥,说没洗手不准乱摸。
小江愿时的手背在身后,默默地攥着。
在家里看到父母要问好、食不言寝不语、自己的衣服自己收拾、自己的碗筷自己收拾、作业写不完不许睡觉、可以玩益智类玩具、但电子游戏不可以……
看上去很常规的要求,但不知为何等到实践的时候,却总不如人意。
五岁半的小孩子下意识地想黏着爸爸妈妈,但他的小心依赖的结果是不稳定的,有时候爸爸妈妈会温和地摸摸他,夸奖他,但大多数时候只是被一句“爸爸/妈妈很忙”打发掉了,甚至有时候他们会因为工作的不顺而迁怒小江愿时,他们不会打孩子,因为孩子要带出门,身上有伤痕会被别人发现,引人口舌,所以小江愿时只会被罚站,不许动,任由家里的冷漠刺激着孩子的神经,直到他哭出声来,父母才会满意,然后又像爱他了一样,安慰他。
周而复始。
新的一年,没有外婆、没有小黄,只有爸爸妈妈,还有一群从未见过的亲戚,小江愿时被包围其中,同商品一样被评估定价。
亲戚上门也会带着孩子,字里行间地攀关系和炫耀自家孩子的聪明。
“哎呀,你们家孩子马上也要上小学了吧,有没有补课啊,这城里的教育,那乡下可比不了,速度快得很,不补课跟不上啊。但这年头补课费越来越贵了,还好我家孩子学得快,给我省了不少心。”
小江愿时看着爸爸妈妈故作微笑的脸,看着那个陌生的阿姨拿出孩子最近新上的算数班作业,才小学二年级,已经开始学小数点乘除法了。
但也不是满分,为什么要拿出来晃来晃去呢?小江愿时不解地看着那打着几个叉叉的作业,亲戚自以为他好奇,甚至友好地拉着自己孩子给小江愿时讲题,他侧头看了看父母,看着虽然在笑,但不是很高兴的样子。
亲戚的孩子不是很愿意地说:“他连小学都没上,我讲了他也不明白。”
小江愿时语气懵懂地问:“可是哥哥,你不讲我好像也会啊?”
“你吹什么牛呢!”说着手按上自己的错题,不爽地说,“那你给我算这道!算不出来你就是小狗!”
如果他能变小狗,他就可以和小黄沟通了。
小江愿时盯着那道题目出神,看着他愣神的样子,亲戚的孩子不屑地笑了下,说:“你就装吧。”
与此同时亲戚也好心劝孩子的父母:“小孩子嘛,有好胜心很正常,慢慢来,我们不着急。”
江愿时的父母皱着眉,正要说话,就听小江愿时稚嫩的声音响起:“38.62x(59.4-50.8)=322.132。”
咬字清晰,流利,见家长没反应小江愿时还很好心地解释道:“就是先做减法,减完就是38.62x8.6,等于322.132了。”
亲戚说:“这孩子编的还挺流利。”
小江愿时:“我没有编啊,外婆教了我好多的,刚开始外婆也不相信,不过她拿计算器算了以后就没像阿姨您这样说我了。”
大人们回过神,默默掏出手机计算器。
他们将数字敲进手机,答案正确。
他们不可置信地抬头,亲戚的孩子认为他是碰运气,然后小江愿时就将对方的错题全都纠正了一遍,顺便还好心地帮忙把人家明天的作业给写了。
这下子,全家都安静了。
只有小江愿时自己很茫然,做个算术题为什么大家都那么惊讶,明明跟外婆在一起的时候都很正常,而且他教小黄,小黄都会百以内加减法和十以内乘除法了。
就在小江愿时分享自己还教小狗的经历时,他被爸爸一把抱了起来,还在状况外的孩子看着父母赔笑道:“不好意思,小孩子嘛,说话没有逻辑,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最后亲戚的脸黑得像乡下的黑锅底似的,拉着自家孩子离开了。
小江愿时还被抱在怀里,他小心翼翼地看着爸爸妈妈,认真说道:“我真的没有说谎,小黄真的会加减乘除法的。”
说完,他的鼻子被点了一下,妈妈笑着说:“你啊……没不相信你。”
今天的爸爸妈妈看着很高兴,小江愿时摸摸鼻子,嘿嘿地笑了下,爸爸妈妈轮流抱着他转了好几圈,还破天荒地在临睡前给他讲了睡前故事,这是他来到这个家第一次听故事。
小江愿时害怕明天醒来就没有了,一直坚持着不睡,今天的父母很好说话,看他要睡不睡的挣扎样子问他怎么了,他老实地说了理由后,父母对视一眼,脸上似乎露出一丝愧疚,最后他们摸着孩子的头说:“对不起,以后每天都会有,睡觉吧……愿、愿愿。”
小江愿时终究还是睡着了,这一次他开始期待第二天。
爸爸妈妈没有说谎,每天都有睡前故事,甚至有奖励,一切从小江愿时算数的那天发生突变,爸爸妈妈开始越发地亲昵孩子,回家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晚上吃饭的时候甚至还会考考小江愿时,小江愿时几乎对答如流,答错了也不会挨骂,只不过是带他去书店买书继续学,或者给他报一些学前班。
小江愿时毫无抵触地同意了,因为他发现只要他表现得好,或者被陌生人夸奖“你们家孩子真厉害,真是教导有方”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出奇地高兴,那时候对小江愿时的爱也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