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皇上轻笑一声,“你倒是实诚。”
“你推脱了这差事,怎么,有什么好人选吗?”
云舒便笑了笑,“臣妾不说假话,您觉得张贵人如何?”
皇上沉思,“张贵人?倒是和不错的人选。”
云舒点头,“是啊,张贵人是潜邸老人了,说来也是令人生叹,如今潜邸的姐妹们也不胜几个了,再加上张贵人这么多年素来稳重,又有着齐贵妃娘娘帮衬,便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
说到这,云舒也跟着叹了叹气,“其实这点臣妾也有些私心,李姐姐这么多年虽不说,但谁都清楚她总是惦记着怀恪公主,她心里却苦的很,不然也不会对锦佑是又爱又恨了。锦佑心里委屈,李姐姐又如何不痛苦呢。”
“但齐姐姐这么多年便是连二阿哥主动说送府里的小格格进宫陪伴都不肯,就是不想让人替代了公主去,但如今若是小公主养在张贵人膝下,说不定便也能让姐姐心里欢喜些。”
说到怀恪,皇上又怎么会不心疼,一个才出生或者没出生的孩子,皇上失去后或许会觉得难过可惜,但这伤心也就一阵,用不了多久便过去了。
但怀恪公主不同,这个公主是长成了的,她温柔乖巧,懂事听话,对皇上充满孺慕之情,在怀恪去世之前,怀恪是稳重懂事的大女儿,怀乐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儿。云舒记得那几年提到这两个女儿,皇上心情都能好些。
甚至怀乐未出生前,这个公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皇上唯一的女儿,唯一活着的女儿。
皇上是真的心疼这个孩子的,不然也不会在长成后求了先帝让怀恪嫁在京城了,这点当时那些宗室女们都羡慕极了。
皇上对怀恪也是总有那么一分愧疚,不然锦佑不会小小年纪便封了贝勒,更不会一应待遇比同皇子了。
云舒摇头,“怀恪走了这么多年了,就连当年年纪还小的怀乐都总想着念着,更不要说李姐姐了。
臣妾也想着或许直接将公主交给李姐姐抚养是不是更好,但后来想想,臣妾若是和李姐姐一样,定不会让其他人代替了怀乐去,这点对小公主不公平,对怀乐更是不公平。
李姐姐真心疼爱女儿,说不定会和臣妾想的一样,如此,将孩子交给张贵人,既不过分亲近,又能心生安慰,如此倒也算是两全了。”
皇上点头,“你思虑的很是,李氏虽年纪大了,但向来资质愚钝了些,倒是难得有你替她着想。”
云舒笑道,“皇上又在说笑,李姐姐哪里就愚钝了,她那是大智若愚,人可是最直爽不过了,心底也好,不然也不会将二阿哥和怀恪公主生养的这样好,就连三阿哥,也是个赤忱的好孩子,所有的孩子中,就他最懂事,总是不忘入宫给臣妾等请安呢。”
皇上心情大好,“让你这么一说,倒是真的都是好孩子了,只是在朕心中,还是咱们的孩子更好。”
云舒假意生气,“皇上这话可不能说出去啊,不然李姐姐要不理臣妾了,不过啊,咱们这些孩子之所以养的好,正是因为有您这样的阿玛在,他们敬佩您,仰慕您,可不就都长得好了吗。”
云舒这一套连捧带哄的,纵然皇上知道她是故意说这好话给他听,他依旧很受用。
其实若是朝堂上有人这样奉承他,皇上定是会不屑一顾,毕竟他更喜欢务实的人,可说这话的是云舒,是他的贵妃,还是给他生了子嗣的贵妃,天然便多了一份亲近与亲切,皇上自然很受用。
皇上闻言果然笑了起来,云舒又说了几件关于孩子们有趣的事情,果然让皇上更加愉悦。
苏培盛站在帘子外听着这笑声,心道,怪不得贵妃地位稳固呢,光是这份让皇上开怀大笑的本事,便是旁人比不得的。
几日后,恰逢公主阿哥满月,虽皇后病重未曾出席,但这宴会在宁贵妃的主持下倒是热热闹闹的圆满完成了。
皇上似是也很高兴,趁着热闹,便直接下了圣旨,赐小阿哥名为弘旭,其生母刘贵人诞育皇嗣有功,晋为嫔位,封号为谦,如此宫中便多了一个谦嫔娘娘。
小公主虽还未正式册封为公主,但皇上也为其取了封号,怀安,寓意一生平安,只等公主大些,便能正式册封。
怀安公主年纪尙小,因着皇后生病,贵妃忙于宫务,无暇教养公主,皇上便下令将公主交给张贵人抚养,张贵人进宫多年,为人温厚,又恪守本分,今次便也一道晋为嫔位,封号为安,正合了对怀安公主的期望。
皇上公主稀少,便更加疼宠些,原本应该公主长大出嫁前才赐封号的,但眼看着皇上疼爱公主,便也没人不长眼的反对了。
谦嫔和安嫔领旨谢恩,只等一月后,再行举办册封典礼。
谦嫔与安嫔俱都难掩激动,谦嫔还好,早就有了预料,而安嫔便是觉得天大的馅饼落在她头上了。
她可不觉得自己沾了公主的光捞个嫔位有什么不好的,她真的高兴极了,孩子有了,嫔位有了,不会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第209章
弘昼到底没能留在宫中,接着修园子去了,不过这次到是热河,而是去了圆明园。
懋妃和弘昼对此都还挺高兴的,毕竟这圆明园离得可近多了,而且每年开春,皇上都会带着后宫的妃嫔们去园子小住半年,四舍五入,弘昼这就是被皇上原谅了啊。
长春宫内,齐贵妃笑着说,“这下可好了,懋妃可算是放心了。
你是不晓得,之前她啊急的很,来探望我时那愁绪都压不下去,看的我怪闹心的,正想抽空和你说说这事呢,这次可好,虽不圆满,但也算满意了。”
二阿哥只一味的喝茶,随口附和了两句,懋妃为何故意摆出那副愁绪满怀的样子,其实大家都清楚,不过就是奔着让二阿哥说话来的,虽有目的,但到底一片慈母之心,齐贵妃到是不觉得不高兴。
二阿哥放下茶盏,左右看了看,这才问道,“今日怎么不见张额娘,方才儿子便想说了,近日得了些安神的佳品,正适合张额娘呢。”
齐贵妃看了眼不远处摆着的自鸣钟,“瞧着这时辰,应当是怀安醒了,你安嫔娘娘爱公主爱的不得了,这不,恨不得不眨眼的盯着还算好呢。你这补品来的及时,从前她可不爱吃这些,如今啊,也只盼着自己能多健康些,这样才能更好的照看公主。”
二阿哥闻言也跟着有些高兴,二阿哥也是安嫔看着长大的,安嫔对他来说,虽比不过齐贵妃和宁贵妃,但也是正经长辈。
不过安嫔一直不争不抢的,只一味的守着齐贵妃,长此以往众人总是容易忽略了他,她也习惯了如此,如今养着一个公主,倒是自己也精神多了。
二阿哥脸上带笑,“张额娘能这么想便再好不过了,儿子听了也觉得欣慰。”
说道这齐贵妃便更有话说,“这些年,安嫔跟着我虽不算受苦,但心里也没能畅快到哪去,如今有了孩子膝下承欢,又成了嫔位,我心里也是真的为她高兴。”
“那孩子也是个乖巧的,我这屋里药味这么重,那孩子也一点都不怕,每次来都冲我笑呢,我光是瞧着这孩子,心里也开心些。
对了,你略坐坐,估计一会儿安嫔便会带着你小妹妹来找我了。”二阿哥自是笑着点头。
齐贵妃说着便拍了一下手,“要我说,宁贵妃这事办的可真好,要不是她最近忙的很,我这病也迟迟未好,我都要和安嫔一齐请她上座道谢了。”
二阿哥,“额娘这是哪里的话,以宁娘娘和您的关系,哪里就值得道谢了,您开心,宁娘娘心里也欢喜呢。等您病好了,再想这些也不迟。”
齐贵妃喘了喘气,“说的也是,哎,你说我这病是不是很严重啊,这药吃着怎么没用啊。不过一场小风寒罢了,到现在都没好。”
二阿哥垂眸,又抬头忙安慰道,“额娘别担心,儿子正要与您说呢,您这风寒其实好的差不多了,只不过到底年岁长了,此次生病有些伤了根本,后宫有宁娘娘撑着,您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修养修养,儿子还盼着等儿子古稀之年还能侍奉额娘呢。”
齐贵妃笑着点了点他,“竟会说好话哄我!”不过到底没再纠结这病了。
二阿哥在长春宫呆了不少时间,转身去永寿宫的时候,却被告知宁贵妃去给皇后娘娘侍疾去了。
没能见着宁贵妃,二阿哥也不着急,只慢悠悠的往养心殿走去。边走还边想,皇后娘娘这病倒是越发的严重了,说不定不久便会国丧了。
从宫里回到贝勒府的时候,时辰已经不算早了,二阿哥才一进门,府里的管事的便上前来。
“爷,今日公主来了,和福晋说了一会儿话,便一直在书房等着您呢。”
“只怀乐一人?”
“是,今个公主并未同其他阿哥爷一道来。”
二阿哥一边走,一边听,听到这,脚步一顿,随即便有又恢复如常。
二阿哥点点头,“去告诉福晋,公主今日留下用膳,吩咐厨房准备好公主爱吃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