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今日一早便传来消息,说是十三爷快不行了,六阿哥等阿哥们此时已经都出宫去了。
云舒披着斗篷站在廊下,看着这阴了好几日的天终于落下了一片雪花。
门口传来一阵动静,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娘娘,怡亲王走了!”
云舒没说话,只是过了许久才徒留一场叹息,这天了真冷,冷的人心里发寒。
怡亲王的身后事,皇上给了极致的哀荣,宫里的皇子们甚至都亲自去给怡亲王守灵。
京城中的王侯伯爵们更是一个不落的都去参加了这场葬礼。
云舒还嘱咐了六阿哥一句,让六阿哥替她也给怡亲王上一炷香,虽云舒与这位亲王并没有缜密接触过,但他也晓得,这个怡亲王是个难得的好人。
说起来怡亲王从晕倒到离世,也不过是两月的功夫,其实云舒私底下问过太医,其实这病还是能拖一阵时间的,但对病人而言便是太痛苦了,皇上想来也是不忍心的吧。
怡亲王的离世,仿佛将京城的颜色都染成了灰色,皇上更是多日不曾笑过,人也更加易怒起来,甚至还多次训斥了其他王爷。
云舒更是听说,皇上近日吃金丹的次数都多了不少,一心扑在政务上,大有要累死在皇位上的意思。
皇上甚至下意识的忘记了十三爷之前对他的劝告,好似这样便能忘记不高兴一样。
所有人都明白十三爷对于皇上的重要性,也所有人都明白没了十三爷,以后犯了错,能在皇上跟前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开春的时候,九爷还有二爷他们回来了一趟,不过看着皇上如今的样子,在五爷的劝告下便很快便走了,好似不曾回来过一样。
皇上看着跪在地上的五爷,冷声问道,“你以为朕会对他们做什么不成吗!”
五爷连忙大拜,“臣弟不敢,臣弟只是觉得如今国库空虚,与其让老九他们在京城无所事事,倒不如全部出去给您挣钱,十三弟临走时最放心不下您,如今便是为了皇兄,臣弟也一定让他们好好挣钱,力求能帮上您!”
皇上深深看了他一眼,似是将人看透了一般,但皇上还是什么都没说,挥手便让五爷离开了。
五爷出来后便觉得后背一身的冷汗,自十三没了,皇上越发喜怒无常了,从前五爷还能和皇上开个玩笑,如今却是怎么也不敢了。
五爷想了想,出了宫便径直回了王府,来了后院便将发生的事告诉了宜太妃,太妃沉默了片刻,这才说道,“为了你老九,是委屈你了。”
五爷却道,“没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老九毕竟是我亲弟,我便是为了您,也要护住他的。”
宜太妃却还是一脸愧疚,看的五爷心里怪难受的,他知道额娘总是觉得自己愧对于五爷,因为从小便给了当年太后抚养,后来宜妃又生了老九和十一,十一没养住,十岁左右没了,便只有老九是额娘亲自养大的。
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总是难免会偏爱几分,这些五爷都清楚,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当年所有皇子中,他还最得太后偏心呢。
与真正偏心的德妃相比,宜妃已经算是真的不错了,因此五爷每次见着宜太妃露出这养愧疚的神色,都觉得心里怪憋闷的。
五爷想了想,还是离开王府直接去了怀乐公主府,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但总归五爷离开的时候,心情好了不少。
但再多的悲伤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便淡,等到五月的时候,宫里的气氛已经恢复如初,只是今年皇上不想去圆明园避暑,众人便只好都留在了宫中。
才进了五月,便有些热了,临近端午,宫里最近是真的有些忙碌,今日又是请安的日子,一大早后宫众人便都齐聚景仁宫皇后处。
今日的主题应当就是怎么筹备端午宴了,果然皇后便率先开口,“去岁万寿节和除夕宴因为种种原因办的都不算好眼看端午将至,各位姐妹也要都准备起来才是。”
众人应是,又随口聊几句,皇后便让大家各自散去,到是云舒她们两位贵妃留下,为的便和皇后准备商议端午的一应事务。
但皇后今日还留下了懋妃,说是毕竟是妃位,就算没有协理六宫之权,也能帮的上一些忙。
懋妃到是推据了两回,但皇后态度很坚定,懋妃便只能留下来了。
懋妃心里其实不愿意参与到皇后与贵妃之间的争斗中来的,她只想带着孩子安稳的过日子,等孩子以后长大了,接她出府荣养,这便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
再者说她都这个年纪了,就算不谈以后,如今便好好的在宫里养老不好吗,她什么都不缺,自是也没有想往上走的野心。
云舒见着这一幕,倒是心中一动,皇后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要重新当年四阿哥的事,有意对五阿哥动手了。
其实云舒也理解皇后如今的及其,皇上因着服用金丹的缘故,看上去没什么大问题,但内里的亏空却是一直没补上的,皇后只要略懂些医术,便能太医给皇上用的药中知道皇上现在的问题。
皇后从前不着急,是有养个小皇子的打算,如今看来还是直接要养住的皇子比较好。但皇上现在的身子情况能不能生孩不一定,便是生下来也不一定是健康的孩子。
于是皇后为了自己的未来,便将视线又挪回了如今的皇子身上,只是她的选择实在是也太少了。
二阿哥已经娶妻生子,不合适,三阿哥是个蠢得,更不合适,四阿哥被过继出去,已经算是废棋,六阿哥又是贵妃之子,对她这个嫡母近两年也没什么亲近之意。
倒是五阿哥,年纪合适,虽顽皮了些,但品行却是被,懋妃养的不错,而且懋妃与心眼多的钮钴禄氏不同。
懋妃又是一个再老实不过的人,又不是阿哥生母,于是这母子俩便是很好拿捏的利用对象。
但皇后的想法还未来的实现,端午宴上的一道鱼汤,便让大家一下发现了宫中两个孕妇。
两位太医给刘贵人和兰嫔请脉之后,便都发现了喜讯。
皇后似是也没想到,云舒便连忙说到,“皇上大喜,皇后娘娘大喜,如今兰嫔有孕两月,刘贵人也一月有余,可见是天大的喜事啊!皇后娘娘,还是赶紧将此事告知皇上才是,皇上知道了定会高兴的!”
齐贵妃也跟着笑的开怀,“是啊,宫中已经许久没有孩子降生,如今却是双喜临门,臣妾听了都觉得高兴呢!”
两位贵妃这话一出,众人便都跟着附和起来,刘贵人且不说,皇后则是深深的看兰嫔一眼,便笑出声来,“好,好,好,此等大喜事,自是要告诉给皇上听!”
随着话音落下,宴上便更加热闹了起来,来参加宴会的夫人们此时各种眼神对视,都说皇上年纪大了,如今看来还是春秋鼎盛啊,后宫妃子一下子便有两位有孕,这消息一定要赶紧告诉家里才是。
皇上得知了消息果然龙颜大悦,大手一挥便刘贵人和兰嫔便得了不少的赏赐。
今日的端午宴随着这样的好消息出来,便也更加热闹起来。
宴会散去之后,云舒回到了永寿宫还和明秋她们说此事呢,“你还别说,确实如同齐贵妃所言,宫里久久没有孩子,这一来便来了俩,仔细想想,还真是有意思。”
云舒叫来小冬子,“你吩咐咱们得太医盯着些刘贵人和兰嫔的脉案,这怀有龙嗣一事非同小可,咱们都远着些,可千万别沾惹上什么是非。”
明秋皱眉,“娘娘的意思是?”
云舒摆手,“没什么意思,只是有些猜测罢了,当不得真的,不过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小冬子倒是见识的多谢,又晓得皇上的身子真正的情况,便也明白了自家主子的意思,于是便更加谨慎的点头。
明夏此时走了进来,她手里捧着单子,“娘娘,您瞧瞧,咱么就送这些贺礼吗?”
云舒接过单子看了看,都是一些摆件布料等不易出错的东西,觉得没什么问题,便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是这些,兰嫔比刘贵人的东西多上三成。安排妥当后,便送去兰嫔和刘贵人那吧。”
见明夏转身便要走,云舒又赶紧吩咐了一句,“你让太医跟着去,当着那两位的面仔细查一查,一定要保证一点问题都不能出。”
明夏应了是,便领了东西离开了,她先带着人去了兰嫔处,兰嫔笑着看着太医将东西验过之后,便微笑的收下。
兰嫔笑道,“多谢贵妃娘娘赏赐,有劳姑姑替本宫谢过贵妃娘娘了,待本宫过几日有空闲了,再亲自去永寿宫给娘娘请安。”
明夏笑道,“娘娘多礼了,我们娘娘说了,请安便不必了,只要娘娘看着这些东西高兴,我们娘娘便心满意足了,娘娘且好好养胎,奴婢还有差事要办,便不多留了。”
说着便告辞退下,兰嫔的笑容依旧没有变化,只是让自己的贴身宫人仔细将明夏给送了出去。
留下兰嫔看着这摆满桌子的东西,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还未显怀的小腹,神情更是让人难以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