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422节
“没有。”李大夫笑眯眯道,“老太太好着呢。”
闻言,老太太脸上乐开了花,“就说你瞎紧张吧,阿奶的身体好不好阿奶会不知道?时候不早了,送两位大夫回去吧...”
梨花笑着说好,然而走出船篷脸色就变了。
担心老太太听到,给李大夫比了比左侧石壁的洞穴,让他们去那边说话。
一过去,李大夫脸上的笑就消失了,“老太太的记性何时恢复的?”
老太太不认人已经不是秘密了,但他们过来时,老太太不仅亲切的跟他们打招呼,甚至唤出了他们的姓,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事情。
梨花拧眉,“今天,我们出去碰到了嗜血者,然后阿奶就好像好了。”
不仅记着阿翁的坟,还想去瞧瞧大伯。
李大夫皱眉,“这样的话,怕是不好了。”
梨花立刻想到了回光返照,着急道,“李大夫,那我阿奶...”
“先留意吧,希望只是我想多了。”
因为这句话,梨花整夜没睡着,隔一会儿就要起床探老太太的鼻息,索性老太太睡眠好,天亮才醒来。
梨花脑子昏昏沉沉的,翻身喊,“阿奶...”
老太太坐在床边穿鞋,背过身来,“外面冷,你再睡一会儿吧...”
梨花揉着眼睛坐起,“不睡了。”
“不睡了就随阿奶去族里,过年了,帮着弄饭快点。”
比起年夜饭,戎州更重视午饭,天不亮,大人们就起床忙活,这样能早早吃完午饭串门,梨花抓起被子上的衣服,回老太太话道,“好啊。”
进山前,族里杀了八十多只鸡鸭,今天准备全部炖了。
鱼也全部煮了。
梨花到族里的大厨房时,那儿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
其他村的釜和鑊周围也全是人,一时间,整个地下河烟雾缭绕的。
赵大壮害怕烧火不当着火,自进地下河以后就安排了人巡逻,哪晓得路被煮饭的人们堵得水泄不通,只能改走竹筏,边走边大声吆喝着“新年喜庆,小心着火啊!”
族里有铁釜,有石鑊,有陶罐,沿着石壁伸了十几米,饶是这样,梨花和老太太仍在最边上。
良久,老太太放弃,“罢了,还是等晌午再过来吧。”
前边凑热闹的族里人道,“三婶,这儿有我们,你回去歇着,吃饭的时候我叫你。”
赵大壮命人腾了十几艘竹筏出来全族用饭,午时肯定更热闹,梨花挽着老太太手臂往回拉,“阿奶,咱先回去吧。”
“成,问你四爷爷还出船不,咱又去网鱼。”说话时,老太太看向梨花头顶,因为暖和,梨花没有戴兜帽,乌鸦也没来,她说,“不是有嗜血者吗?你遣乌鸦出去瞧瞧,莫让乱七八糟的人打扰了咱过年。”
她提醒,“叫李解陪你。”
李解在新益村那边,过去有点远,梨花不想走,老太太像看穿她心思似的,无奈道,“要不就让你刘二叔陪你去。”
刘二婶又怀孕了,刘二叔哪儿有空?
梨花道,“我不会独自出去的...”
去趟新益村也好,顺道瞧瞧云岭村安顿得怎么样了。
她把老太太送回船篷,叫李莹和宁儿过来陪老太太,嘱咐她们,“到处是人,让阿奶在船篷里别出来。”
阿耶揽了东高村杀鱼的活计,她还睡着他就走了,二房去了云岭村,整个家里就李莹和宁儿了。
李莹点头,“我晓得的。”
老太太记性不好,乱走迷路就麻烦了。
梨花又叮嘱老太太,老太太温柔的摆手,“阿奶不乱走,你忙你的,别担心阿奶啊。”
这时,巡逻的人到了附近,粗昂的吆喝声传到篷子里来,梨花放下帘子,这才往新益村去了。
赵家有船,出去网回来的鱼几个村都有份儿,沿竹筏过去,一路尽是鱼腥味,路过峡谷村时,芳娘子叫住她,“十九娘,能托你给我捎点东西去东高村吗?”
梨花看她面露难色,答应下来,“好啊。”
芳娘子将一个不大不小的竹篓给她,“这里头有我编的草鞋,还有几块肉,劳烦你给人牙子...”
她道,“我落难时,他大发好心救了我,我心里一直记着的,但外人都道他想和我好,实则不尽然...”
梨花并不爱关注大家的私事,道,“我会把东西给他的。”
芳娘子抿了抿唇,接着说道,“我和张百户私定终生十九娘你是晓得的,我这人贪慕虚荣,怎么会放过做官太太的机会呢?哪怕他失踪了,我也是不认命的...”
说到最后,她的眼神坚定下来,“走投无路时,我能遇到十九娘你,可见老天爷待我不薄,既然这样,我多等等又有什么关系呢?”
“好。”梨花道,“我会同人牙子说的。”
人牙子会做事,在东高村的人缘很好,找到他并不难。
梨花把东西给他时,转达了芳娘子的意思,他哭笑不得,“她莫不是以为我中意她吧?”
梨花疑惑。
人牙子解释,“我和她认识这么多年,真想娶她,怎么压在心里不说?”
梨花似懂非懂,“那你中意谁?”
芳娘子在勾栏院看淡人情冷暖,没理由误会这份心意才是。
人牙子似是没料到她会问,愣住了,“反正不是她。”
那是谁?梨花
脑子里刚冒出姑娘们的脸,人牙子自己说了,“我心里的人是春花。”
他把东西还给梨花,“她要记得我的好,就让她帮我探探春花的意思吧。”
“......”梨花顿时觉得为难,“要不你自己问?”
村子和村子间并没有围墙阻拦,东高村离峡谷村并不远。
“我是男子...”人牙子道,“村长发了话,男子不得串村...”
这是赵青山的规矩,他怕村里男子串村吓到人,也怕其他村丢了东西栽赃到东高村头上,为了省事,男女老少都不得肆意走动串村。
其他村也是这个规矩。
当然,外出打猎网鱼不怕,因为有巡逻的人会证明他们的清白。
梨花并不知道这些规矩,说道,“我帮你问问吧。”
第284章
梨花回去路过峡谷村,如实转达了人牙子的意思。
芳娘子颇为震惊,“他看上春花怎么不早些说?”
勾栏院关门后,她和春花她们就住在他的院子里,死鬼那时候开口,她必会撮合他们俩的。
这话梨花也问过人牙子,遂道,“他怕你们以为他携恩图报...而且那会儿益州城已经乱了,也怕春花跟着他没有安生日子过。”
人牙子说这话时神色坦然而平和,不像撒谎。
芳娘子不知想到了什么,颇为怅惘,“他对春花有情有义,若非冒出个王大郎,春花或许早跟他走了,算了,不扯那些了,他既开了口,我总要帮他的。”
村里没有禁止与外村通婚的规矩,但峡谷村有搓洗,浆染的池子,春花离了峡谷村就无法织布,芳娘子不禁道,“十九娘,她们成亲了能住峡谷村吗?”
梨花没有犹豫,“可以啊。”
尽管峡谷村有安福镇过来的百姓,可居住环境不如东高村复杂,梨花说,“他在东高村有块山地,我看能否换到峡谷村去。”
芳娘子喜不自胜,“给十九娘添麻烦了,事成后,我让春花给你做两双鞋以示感谢...”
春花她们不仅擅长织布,也擅针线活,梨花常外出,鞋子对她来说很重要,因此没有推拒,“好啊。”
去外头巡逻的事已经交代李解安排人手,手里并没什么事了,于是,回族里就找赵大壮商量婚嫁换土地的事。
赵大壮坐在一张削平的石桌前,手握炭笔写着什么,梨花凑过去看了眼,是记录鸡鸭鱼数量的账册,不禁问,“肉能吃多久?”
赵大壮抬眉,笑容温煦,“久着呢。”
“堂婶的病好了吗?”
“好了...”赵大壮不愿拿族里的事烦她,轻描淡写道,“就是累着了,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他把话题扯回换土地的事情上,“日子安稳了,婚嫁的人会越来越多,不仅是土地,住所也得有个章程才行...”
“拿树村和隐山村来说,树村土地贫瘠,隐山村的土地肥沃,两村通婚,土地怎么换?没住的房子怎么处置?任他们私下交换的话,出了事算谁的?”
在这以前,没有哪个村和外村通过婚,他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如今提出来了,总得想个章程出来,他和梨花商量,“要不请教下汤九郎?”
汤九郎懂得多,新益村的公法就很好,赵大壮觉得这事请教他最妥。
梨花点头,“我这就叫人请他过来。”
汤九郎贪吃,请他来族里用饭正好,只是梨花到底低估了汤九郎的厚脸皮,他不仅来了,还把全家人都带着一起,脸不红心不跳的对梨花说,“我阿姐寻十九娘你有事,就和我一块来了。”
梨花嘴角抽了下,看向脸红的汤娘子,“快开饭了,什么事等吃了饭再说吧。”
她还要回去牵老太太,让汤娘子找位置坐,她家去了。
还未到自家小船上,李莹和宁儿扶着老太太从右侧石壁里出来,她大步迎上去,“阿奶去哪儿了?”
石壁里有许多洞穴,族里的鸡鸭全养里头的。
“这不过年嘛?想看你大伯后悔了没?”老太太攀着梨花的手,没有多聊,“回吧。”
梨花隐隐觉得不对劲,偏头看李莹和宁儿,李莹纠着眉,脸上不悦,“大东家不是人,老太太好心好意去看他,他骂老太太狠毒...”
“嗐...”老太太不在意的耸肩,“我可不是好心好意去看他,我是给他添堵呢。”
梨花不知真假,在新益村时,四爷爷曾和她感慨过阿奶的不易。
对于长子,老太太曾经寄予过厚望的,粮铺和盐铺给大房打理,田地给二房,三房闲散惯了,每年分银钱就好,因此她从不要求赵广安做生意或种地。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她为儿子们算计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