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262节

  手背满是毛,但指甲是剪过的。
  真要是猴子,谁给他剪指甲?回想这两日的心惊胆颤,刘二怒火丛生,“你是哪儿的人生?”
  那人
  朝刘二嘶吼,发出动物才有的咆哮。
  刘二不由得看向梨花。
  梨花面无表情,“杀了。”
  ’猴子‘终于露出丝恐惧,梨花直勾勾的瞪着他,“不想死无全尸就说话。”
  那人仍不作声,刘二掐住他的下巴,震惊更甚,“他没有舌头。”
  李解也看到了,正要说话,那人忽然扭头咬刘二,刘二惊慌的松开手。
  那人抬起头,阴狠的朝刘二手腕咬去,刘二抬手就按住了他额头,“三娘子...”
  “杀了。”说话的是李解,他夺过刘二手里的刀,一刀捅入那人的心窝,“雨顺同我说荆州山里有猛兽,被猛兽咬了后会发狂。”
  刘二错愕,“我们还在荆州?”
  他们已经在山里走了四十多天了,还没走出荆州地界?
  “这儿是不是荆州我也不知道,你们在哪儿遇到他的?”
  “突然出现的,我和三娘子想去北边山里找马,哪晓得越走越不对劲,又是蛇又是鸟的,好几次都差点死掉。”刘二说,“比起山里的巨兽,我还是宁愿跟人打交道。”
  确认这人没了呼吸,李解抬头看梨花,“找到赵二叔了吗?”
  “没。”梨花回答,“牛家村的房屋被洪水冲走了,积水还没退,过不去。”
  “我以为你们去戎州了。”李解把刀还给刘二,慢慢站起身,说起戎州的事儿,“我在岭南人的尸骨附近等了好多天都没等到你大伯,我们胆大的往南边走了几十里,突然山石滚落地面震荡,准备回来时,发现了岭南人的踪影...”
  “他们在一座村里养了些孩子,看他们人手不多,我们把人杀了,其中有个岭南人似乎很吃惊,问我们怎么在这儿,听他的意思,好像东边有人...”
  他怀疑是赵广昌,救了孩子们回来时路过戎州城,却看尸骨前有记号,刨开石头,里头有赵广昌的信。
  说岭南人不曾大规模驻扎,基本都是分散生活。
  他顿时清楚东边出现的人不是赵广昌,知道梨花许久没回来,他又猜测是梨花。
  这才慌了神想去荆州看看怎么回事。
  “会不会是二东家他们?”刘二猜测,“北边的山里有猛兽,二东家想回村,只有从戎州回来。”
  李解倒是没想到这茬,“要是这样的话,恐怕落到岭南人手里。”
  人已经死了,梨花让挖块地埋了,然后思索起戎州的事情,“二伯带着身体孱弱的村民,肯定不是岭南人的对手,李解,你和闻五他们还得走一趟。”
  “没问题。”李解主要害怕梨花出事,确定她的安危后,转身就准备走了。
  梨花说,“我也去。”
  李解和刘二齐齐看向她,“你去作甚?”
  “想看看岭南人到底有多少能耐。”梨花自然不会和他们说实话,因为她发现岭南人发狂后跟这人很像,她蹲身,摸了摸这人身上的毛。
  毛是软的,她微微用力,扯下了一大把,刘二迷惑,“毛怎么这么轻松就拔下来了?”
  说着,他试了试,“好像不是他的毛。”
  毛被拔了后,皮肤上没有出现小孔,所以这些毛是黏上去的?
  刘二想不通,“谁做的?”
  “不知道,这事先记着,等从戎州回来再说。”
  因赶着回去,埋得很潦草,回村后,梨花就找赵大壮要干粮,赵大壮说,“准备着,马上给你们送来。”
  老太太去田里捡鸭蛋去了,这会儿不见人,梨花说,“让阿奶别担心我,我过段时间就回来。”
  天已经慢慢凉了,梨花回家换了身衣裳,来不及洗澡就带着益州兵匆匆忙走了。
  知道梨花回来的族里人赶来想跟梨花说两句话也不行,只能跟赵大壮感慨,“三娘怎么这么忙啊?”
  “外面的事情多,她是村长,肯定要忙一些。”赵大壮没有跟族里人说赵广从可能进了戎州地界的事情,闻五他们回来后,他就问他们在戎州发生了什么,知道东边有批人被岭南人盯上了,他立刻想到了赵广从。
  赵广从的本事比赵广昌大,只要没被雨水淹死,肯定要想方设法的回来,所以多半会走戎州。
  他和族里人说,“过不久就入冬了,到时大雪漫天,多的是时间跟三娘说话。”
  “其实我也没什么想说的,就想让她看看孵出来的小鸡。”
  “她回来时小鸡估计都长大了,给她吃鸡蛋岂不更好?”赵大壮说,“三娘长得快,你若得空,给她做两身衣服也好。”
  梨花的衣服都有点短了。
  “那我回去就裁布。”
  梨花不知道族里人很关心她,她的衣服有点紧,行动间不怎么方便,于是她将袖子和裤脚绑紧再穿竹甲。
  李解说,“到了戎州再穿竹甲也来得及。”
  竹甲虽然比盔甲轻,但对梨花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来说也是重的。
  梨花低头整理竹甲,认真道,“穿着暖和些。”
  竹甲质地冰凉,为此,老太太特地在里边缝了内衬的衣服,穿着舒服得很。
  她问李解,“知道戎州东边的地形吗?”
  “望乡村的村民同我说过了,应该不会迷路。”
  这趟是去救人的,时间紧迫,所以没有沿着山脉进入益州东边的村镇,而是穿过戎州城再进的山。
  日夜不停的赶路,途中遇到无数白骨,有些白骨的缝隙里生出了杂草,要不是踩着咯吱一声,骨头断了,恐怕都不知道是人骨。
  闻五他们进戎州地界就没吭过声。
  面对这满山的白骨,憋不住了,“岭南人到底跟你们有什么深仇大恨?”
  两军交战,不伤及百姓是几国间的默契,岭南人却这么对待戎州百姓,简直人神共愤。
  尤其是那些孩子,脸色白得跟寒冬的雪没什么两样,手上全是刀滑出来的伤口,他们杀完岭南人闯进屋,孩子们睁眼看了眼就继续闭着眼。
  没有退缩,没有害怕。
  惨白的小脸上满是麻木。
  梨花苦笑,“谁知道呢?”
  这个答案,在那段记忆里,她到死都没明白,虽然她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但落到岭南人手里,想来不会死得舒服。
  “难怪益州宁肯驱逐戎州人也不愿意跟岭南人争锋相对,他们太残暴了,手段远比军营里流传的还要凶残。”闻五面露同情,“可怜那些孩子们。”
  第162章
  一年过去,大旱皲裂的山野重新长满了杂草。
  偶尔遇到几间残破的茅屋亦被渐黄的枝叶遮住了大半。
  第九天时,翻过崇高的栗子林,终于走到了村民们说的乔家镇。
  镇子立在葳蕤的草木间,院墙坍塌,上面生出了细软的草,威风拂过时,草随风飘扬,好像已多年无人居住。
  闻五爬上树,往镇上观望了许久,“十九娘,咱们可要去镇上?”
  水囊已经没水了,不及时补给,接下来都找不着水怎么办?
  戎州多丘陵,百姓们以井水为主,因此镇上肯定有井。
  梨花坐在马背上,连日赶路,大腿在马鞍上磨得火辣辣的疼,她慢腾腾下地,问树上的闻五,“远处有人吗?”
  “没有。”闻五踩在树杈上,说着就要下树。
  忽然间,余光瞥到视野里有跳动的黑影,他立刻扶着树枝站稳,“有动静。”
  荒废的镇子南边,无数人狂奔着,进镇后,迅速跑向微耸的废墟,距离远,闻五看不清他们在做什么,低头和李解道,“你得上来瞧瞧。”
  李解飞快的爬上树,脸色渐渐凝重,“他们是不是在找什么?”
  约有两百多人,弯腰扒拉着草木,动作怪异得很。
  闻五站在他边上,狐疑,“找什么?”
  李解摇头。
  “是戎州人吗?”
  “不像。”李解盯着远处看了会儿,解释道,“戎州人做事有序,无论到哪儿,会最先组织人挖茅坑围茅厕...”
  不会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晃悠。
  闻五眯起眼,“不是戎州人的话岂不就是岭南人了?”
  顿时,益州兵面色一肃,立刻抽出长枪,“十九娘,待会你骑着马往后面跑,别落到他们手里了。”
  真打起来,他们分不出心照顾梨花。
  梨花往前边走了几步,身子藏在树后往镇上瞄。
  如李解所说,他们的确在找东西,一批人把镇子围起来,一批人拿着棍子在地上乱戳,她问李解,“李解,你瞧瞧远处是否还有人?”
  “看不到。”
  山野草木茂盛,极容易藏人,除非他们自己钻出来,否则很难发现。
  日头刚爬上头顶,离入夜还早得很,所以她们想靠近也不行,她往镇子四周看了眼,沉思道,“闻五,你继续盯着,其他人去周围瞧瞧能否找到水...”
  益州兵颔首,将随身行李搁在树下,训练有素的往附近散去。
  梨花牵着马吃草,不多时,但听树上的闻五道,“他们往东边去了,咱们要不要追?”
  “全部去了吗?”
  “没,留了几十人继续找东西。”闻五问梨花,“咱们怎么办?”
  “天黑再说。”大白天不好藏身,贸然惊动那些人,引来更多人怎么办?梨花说,“这几日没有休息好,等摸清楚周围的地形,大家先睡一会儿。”
  岭南人就在山下几里的小镇上,闻五哪儿睡得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