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144节

  梨花蹙了蹙眉,推开凳子走了出去。
  拉开门,就见赵书墨穿着单薄的衣衫站在外面,如墨黑的眼眸既紧张又期待的望着她。
  梨花左右看了看,拉过他的手,“进来吧。”
  她不觉得自己吃独食错了,东西是她囤的,想给谁吃是她的事儿,然而看着赵书墨的眼神,她稍微反省了下,说道,“阿奶和阿耶白天没吃饱,我给他们煮了粥,你要吃吗?”
  赵广安不太喜欢这个儿子。
  平日他教孩子们放牛,儿子从来都站在最后边,有几日赵文茵姐弟耍脾气不肯捡牛粪,全是儿子替她们干的。
  如果是女儿,绝对不会纵容那姐弟两。
  赵书墨似乎有点怕赵广安,攥着衣角不肯上前,梨花又拉他一下,“怎么了?”
  赵书墨低下头,盯着脚上的鞋子发呆。
  赵广安不喜,出声就要呵斥两句,但怕吓着阿莹和宁儿,将到嘴的话咽了回去。
  就见梨花屈膝,目光和赵书墨齐平道,“饿不饿?”
  梨花的声音十分柔和,赵书墨抬眸看她一眼,又往桌上看一眼,不点头也不摇头。
  梨花不禁想到了赵书塘,也是个话少的性子,无论赵广从说什么他都安静听着不答话,时间一长,赵广从对儿子的不满越来越多。
  梨花摸摸他的头,问道,“你白天挖了多少野菜?”
  每个挖野菜的孩子要么拎篮子要么背背篓,赵书墨在族里不算大,背篓怕是不会给他背的。
  赵书墨一眨不眨的看着她,许久,小声的说,“三篮子。”
  想到什么,他抿抿嘴,补充,“压实了的。”
  有的孩子投机取巧,野菜蓬松的堆在篮子里回去找老吴氏交差,老吴氏忙得不可开交,很多时候没有细看就让她们将其洗了,几天下来,渐渐有人偷懒。
  梨花忙起来不怎么留意哪些人偷懒了,自然没法告状。
  但以她的了解,赵文茵姐弟肯定不会乖乖干活的。
  她又问,“大房挖了多少野菜?”
  赵书墨回头看了眼,又不说话了,估计怕传到大房耳朵里。
  在老家时,邵氏就对元氏言听计从,养的儿子是这样不足为奇,梨花想了想,夸他,“三篮子已经很厉害了,来吃粥,这是奖励你的。”
  赵书墨眼珠一动,似乎没料到梨花会这么说。
  梨花弯眉笑起来,“阿奶说的,无论谁,只要老实干活都会得到奖励,宁儿和阿莹白天也挖了很多野菜才有粥吃的。”
  梨花看向老太太,老太太点头,“对,勤劳的人才有饭吃,你也来吧。”
  赵书墨这才慢慢上前,赵广安看惯梨花雷厉风行,突然冒出个慢吞吞的儿子,满脸不耐烦,“还不快点?”
  想当初,邵氏将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想要带出去溜达一圈也不让,一会儿嫌太晒,一会儿嫌风太大,说到底,无非觉得他不学无术会带坏孩子。
  可她亲自教导也没把孩子教好啊?
  他脸上闪过的讽刺没有逃过梨花的眼睛,梨花轻轻扯他衣服,“阿耶你坐过去一点,让阿弟挨着你吧。”
  那段记忆里,没有关于赵书墨太多事,邵氏和元氏走得近,他自然更亲近赵文茵姐弟,就是不知卖了她后,赵家再碰到困难会不会连他也一起卖了。
  毕竟,在赵广昌眼里,只有大房才是他的家人。
  梨花把自己的碗推给他。
  赵书墨意识到什么,双手垂在两侧,脑袋又垂了下去。
  梨花说,“不知道你挖了这么多野菜,忘记煮你的那份了,我们就分着吃吧,我已经吃过了,这些都是你的,下次煮粥再给你补上。”
  赵书墨掐着衣角,良久说出一句,“我不饿。”
  他就是听到堂屋有人说话,知道阿耶和阿奶他们又在吃东西,忍不住想过来看看。
  阿姐煮粥时,他已经在家了,知道粥里有什么,堂姐要他趁她不注意进去舀粥吃,他没答应,阿姐的粥是给阿耶补身体的,阿耶身体不好就会死,那样他就没有阿耶了。
  没有阿耶的人会被欺负的。
  哪怕堂姐反对,他心里知道。
  “阿耶吃饱了吗?”
  赵广安碗里还有半碗粥,以为儿子盯上了他的,没有丝毫犹豫就碗推了过去,“阿耶吃饱了,你吃阿耶的吧。”
  女儿天天要守着孩子们,没有休息过,这点粥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赵书墨仍然没有动,梨花摸不准他的心思了,“是不是谁欺负你了?”
  赵文茵姐弟高高在上惯了,在老家是这样,出来后也没改多少,加上现在元氏有了身孕,赵广昌对她百依百顺,姐弟两又慢慢嚣张起来,哪怕再赵广安面前不管干什么,再赵书墨面前可凶得很。
  赵书墨摇头,“没有。”
  “你白天干什么了?”梨花问。
  “放牛,挖野菜,还去小溪边洗衣服了。”
  这么小洗衣服?家里的衣服都是邵氏洗的,邵氏现在忙没空也是晚上回家后挑水回来洗,怎么会轮到赵书墨去水边洗衣服,梨花拧起眉,“阿娘让你去的吗?”
  “不是,是堂姐。”赵书墨似乎不想多说大房的事儿,眼睛重新落到梨花脸上,“阿姐,我也想去找虫子,阿娘晚上总喊饿,我要是找到虫子就能让阿娘吃饱了。”
  邵氏的伙食在族里,由老太太她们煮的,分量不算多,梨花看向老太太,“族里的伙食是不是少了?”
  “不少啊。”老太太随口答了句,转而想到邵氏的性子又安静下来。
  邵氏不是爱抱怨的性子,如果她喊饿,肯定实在真的,她都这样,其他人恐怕也是如此,老太太纠起眉,“要不明天问问你四奶奶,我天天回来有粥吃不觉得饿,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真要饿,那就多煮点粮。”
  现在做的都是体力活,如果累出毛病,接下来收割小麦和插秧哪儿有力气?
  梨花也这么想的,“现在不是省粮的时候,实在不行,咱白天在族里吃,晚上回家再吃一顿,反正我回来得早,煮好饭阿奶你们回来吃刚好。”
  老太太道,“行,粮食在我屋,你看着煮。”
  说着,她顿了顿,缓缓道,“就是进出记得关门,你堂姐她们心眼多,别让她们钻了空子。”
  赵文茵被元氏养得极其娇惯,背后没少骂她,老太太懒得计较,可粮食关乎到将来,不计较不行,她说,“你堂姐要是敢进去偷粮,你告诉我,看我不打断她的腿。”
  元氏怀孕后,表面收敛了许多,可到底有没有改好,恐怕连赵广昌都不知道。
  对元氏这个儿媳,老太太一直是提防的状态,“还得小心你大伯母。”
  自从元家人过世后,元氏就有点杵梨花,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更是避着她。
  梨花应下,偏头道赵书墨,“堂姐她们偷过东西吗?”
  族里的东西全部放在大灶房的,那边人多,没人敢进灶房偷东西,但去人家里偷东西就不好说了。
  族里好多屋子没有上锁,胆大点的人光明正大就能溜进去,而且山里雾气重,他们偷了粮找个地偷偷煮了吃也没人发现,梨花之所以这么问,也是想了解族里的情况。
  赵书墨摇摇头,怕梨花误解他的意思,回道,“不知道。”
  她们不是所有坏事都带他的,而且赵书墨不想跟着她们,跑腿干活就算了,回家后她们还会找大伯母告状,邵氏知道后会在他耳边念叨个不停,说大房人多又有本事,他该好好巴结大房,这样碰到危险,大房才不会置之不理。
  他心里有个疑惑,整个赵家最有本事的是梨花,梨花是他亲姐,不讨好亲姐却要舍近求远巴结那对姐弟,为什么?
  他看着梨花,她比在老家时瘦了许多,皮肤也不像以前白皙,但和他说话时,眉眼舒展,不像阿娘那样愁眉不展。
  他张了张嘴,“阿姐...”
  梨花怔住。
  似乎许久没听到人喊她阿姐了,一时竟有些恍惚。
  赵广安看女儿失神,一巴掌拍在儿子头上,“什么阿姐,叫三娘。”
  赵书墨脑袋吃痛,下意识伸手揉了下,听话道,“三娘...”
  梨花回过神,眼里闪过几分笑意,“叫阿姐吧。”
  赵书墨才几岁,记忆里没有做过对她不利的事,要不是邵氏在中间,她应该很愿意亲近这个弟弟的。
  “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
  赵书墨的话都到嗓子眼了,被赵广安一拍,尽数落回肚子里。
  少顷,低低道,“我不饿。”
  又是先前的那句。
  第101章
  梨花故意板起脸,摆出一副不悦的模样,“不饿也吃点。”
  她语气有点重,吓得赵书墨迅速抱住了碗,小口小口吃起粥来。
  性子唯唯诺诺,吃东西慢条斯理,哪有男子气概?
  赵广安没个好气,夜里回屋故意把门关得震天响,见床上的人翻了个身,他语气冰冷的质问,“你这几年怎么教三郎的?一个男孩,比小姑娘还腼腆扭捏...”
  赵书塘虽然是个闷棍子,但言行举止坦荡大方,而赵书墨低眉顺目欲与还休,莫名让人想揍他...
  邵氏太困了,如雷贯耳的关门声也
  没吓到她,确定是赵广安,掀开一条缝的眼睛又慢慢阖上,带着睡意的嗓音道,“估计认生吧。”
  “......”儿子在他面前认生?这是什么话?赵广安怒火中烧,气得脸都青了,然而没等他说什么,一阵轰轰轰的呼噜声钻入耳朵里。
  “......”
  他快被气死了她还睡得着?
  一把掀开被子,“我跟你说话呢。”
  呼噜声戛然而止,“什么?”
  “……”话不投机半句多,赵广安抓过被子往身上一盖,赌气道,“睡觉。”
  很快,呼噜再次在黑暗中响起,他踢了踢被子,睁眼望着黑黢黢的房梁,寻思着要不要把儿子带在身边自己教,三娘是要做大事的,没有左膀右臂可不行,若能将儿子调教出来帮她,三娘也能轻松点。
  于是,第二天出门时,他招来儿子,“和我去外面。”
  赵书墨拎个竹篮,身后站着赵文茵和赵漾,姐弟两想让赵书墨替她们挖野菜,见赵书墨突然被叫走,新奇的往前走了半步,“三叔,我们呢?”
  赵文茵脾气不好,曾撺掇族里几个姑娘排挤三娘,这样的人赵广安避之不及,“你们挖野菜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