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52节

  梨花没有答话,到城墙底下,让沈七郎跟城墙上的士兵喊话,“直接报你舅舅的大名,别说名讳。”
  这么多人被拦在城外,若知他是县令外甥,肯定会朝他发泄近日来的仇恨。
  沈七郎不是傻子,仰头报自家家门,托他们给城里的金朝疏传个话,表示愿意拿五十
  两作为答谢礼。
  有钱能使鬼推磨,五十两是沈七郎能给的最大数了。
  城墙上的士兵低头,“你是他何人?”
  “外甥,亲外甥,我娘也来了。”
  “稍等片刻。”
  那段记忆里,梨花来奎星县是蝗灾后了,那时守城宽泛,只要交以税银就能进城,眼前为何如此严格她也不知,但只要能进城就行。
  城门离衙门远,过了许久,城墙上才露出个儒雅的脑袋。
  “七郎...”那人眉眼和安静的沈母有些相似,应该就是县令了。
  见到熟悉的面庞,沈七郎鼻尖一涩,落下泪来,“舅舅...”
  那人朝远处看了眼,扔下一团纸和墨,沈七郎展开,上面是舅舅的字迹。
  【那些牛车是你们的?沈家族人知道那事了?】
  姐夫家富裕,看那行头,怕是把族里人也带上了,金朝疏皱起眉。
  沈七郎摇头,捡起墨在背面回复,【我爹和兄长过世了,那些是好心护送我们进城的,舅舅,我答应带她们进城...】
  梨花不识字,偏头看刘二和赵铁牛,两人摆手,“不认识。”
  梨花适时出声,“最近好多人生病,我们挖了草进城卖。”
  ’药‘字她没说,而是做了个喝水的动作。
  金朝疏看向说话的小姑娘,小姑娘口鼻捂得严严实实的,声音却不露怯。
  梨花拍沈七郎,“你问沈七郎就知道了。”
  沈七郎没忘记契约书,点头。
  “有多少?”
  梨花竖起两根手指头,接了个“车”字。
  基本都是艾蒿,但艾蒿水能熏蚊虫,还能治咳嗽,梨花跟沈七郎说,“只要允许咱进城,药材就是衙门的。”
  沈七郎写下,等城墙上放下绳子后,将纸绑在绳子上。
  金朝疏看了后,诧异会有心思这般活络的小姑娘,金朝疏直起身,和身侧的士兵说了两句,士兵弯腰看了看,跟金朝疏嘀咕两句。
  金朝疏换新纸回复,沈七郎看了后,转述给梨花,“让你们的人过来,城门一开就往里面跑。”
  这么多人,牛车不可能过得来,梨花没有说其中的难处,朝城墙的人点头。
  赵铁牛扯她胳膊,小声道,“到处都是篷子...”
  “抢出一条道来。”
  “......”赵铁牛怀疑听错了,难民成百上千,他们敢抢,那些人联手对付他们怎么办?
  刘二没想那么多,低低道,“就按三娘子说的办,不过最好等天黑。”
  赵铁牛踹他,“你不想活我还想活呢。”
  “咱们人多怕什么?”
  梨花让沈七郎问士兵,“天黑行吗?”
  士兵看了纸团点头,“到时你喊一嗓子。”
  进城的事有了眉目,梨花先回去了,一到车前,赵大壮就迎了上来,“旁边山里堆着许多尸骨,我问前头难民,说染瘟疫死的,族里人害怕,都想走了。”
  北上的路不止这一条,实在不行,从邻县绕过去。
  梨花道,“好多地方闹瘟疫,咱们能走去哪儿?五堂伯,你找几个人,入夜后把挡路的篷子掀了。”
  赵大壮愕然,“会不会引起围殴?”
  “不会。”
  回来时她仔细观察过了,谁拳头硬那些篷子就是谁的。
  入乡随俗,她也遵从这个原则,硬抢。
  赵铁牛打探消息没回来,梨花自顾洗手换口鼻巾,车上的沈母探出头,“看到你舅舅了吗?”
  “看到了,咱天黑后进城。”
  “他怎么样?”
  “比上次见着瘦了些。”
  沈母眼眶泛红,“也不知你舅母她们如何了,可有说你爹他们的事儿?”
  “说了,舅舅让我想开点,其他事进城后再说。”
  天黑能进城这事让族里人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城里有医馆,进了城,生病之人就有救了。
  “十九娘,咱们进了城,我大兄他们怎么办?”
  “铁牛叔已经问去了,这么多人,我大伯他们先来了或许也不知。”
  “我娘她们呢?”
  赵四娘还记挂婆家人,要知道,婆家的行李还在她手里呢。
  梨花看向她,老秦氏忙拉女儿的手,“十九娘,你十二堂姐热糊涂了,你不用理会。”
  赵四娘在族里排十二,老秦氏故意提排行,就是想让梨花记着她俩是一家人,趁梨花晃神的工夫,赶紧把女儿拉到边上,“什么时候了还惦记她们?耽误时辰,咱都得死在这儿。”
  “难道要我眼睁睁看着她们死吗?”赵四娘嘤嘤哭了起来,“我已经失了一个女儿,不想再失去相公了。”
  “但也不该你开口,你看其他堂姐问这事了吗?”
  族里的态度很明确,不抛弃任何一个姑娘,却绝不会养外人。
  “明家人少就罢了,那么多人,族里顾了他们,吃不饱的就是咱自己啊。”人心都是自私的,老秦氏不觉得做错了,“往后莫要再问明家的事了,你婆婆她们追来,你四叔肯定会还那些行李,没追来...”
  老秦氏叹气,“就算了。”
  赵铁牛逛了一圈,没看到赵广昌的身影,另外打听到青葵县李家人还没到。
  他奇怪不已,“李家在我们出城的第二天清晨出的城,不该这么慢呀?”
  第46章
  李家腰缠万贯,粮水充足,又有通关过所,不用为进城发愁,这会儿没准在哪个驿站歇着呢。
  梨花问他,“数过多少个篷子吗?”
  “两辆牛车并行的话,得踹六十四个篷子,一辆车单独通过的话踹掉三十九个篷子就行了。”赵铁牛不习惯做这种事,“咱真要这么干?”
  从小到大,爹娘教他老实做人,不得偷抢祸害人,而如今,却...
  “不这么做进不了城。”梨花看向烟雾下绝望的面孔,没有半分软弱,“何况世道本就如此。”
  “他们不肯退让跟咱动手怎么办?”
  梨花瞄他,“你说呢?”
  赵铁牛搓手,“成,那我豁出去了。”
  赵大壮已经找人去了,十六个身强力壮的汉子,看着魁梧,得知要踹掉人家的篷子时,都露出不忍之色,“没有遮阳的地儿,他们会不会被晒死?”
  “咱们不心狠些,进不了城,死的就是咱。”赵大壮心里也不太能接受做这种事,可为了族人,这种恶事必须有人做,他道,“咱不想为恶,无奈篷子挡路,咱不得不那么做。”
  “就怕那些人狗急跳墙和咱拼命。”
  “不会。”
  去城墙边时,不是没看到霸占篷子撵人的画面,难民们染有瘟疫,估计无力反抗。
  他说,“真要于心不忍就厉声轰走他们,咱们的目的是清扫障碍让牛车过去,伤人非咱所愿。”
  “真能进城吗?”
  “已经说好了,没问题,不过谨防难民蜂拥而入,此事不得乱说。”
  难民们脸上我绝望,但眼里还期待着生机,城门一开,往里挤的人铁定很多,赵大壮道,“你们喝点药,休息一会儿,天黑看我指示行动。”
  “对了,青葵县城里买的草药跟牛草放在一起,三娘说了,那些药材绝不能交出去的。”
  “好。”
  想到天黑就能进城,所有人都坐在车上假寐,晚霞褪去,月亮高悬,闪烁的星星越来越多,宛若黎明时分。
  “怎么还不天黑?”
  往日赶路,月亮出来没多久就回去了,今晚却格外漫长。
  不知过去多久,月光终于黯淡了些。
  “堂兄,走了吗?”
  “再等等。”赵大壮站起最前边,紧紧盯着前边冒烟的空地。
  火堆的烟雾弥漫着,时不时有人影穿梭其间,亦或者抬着尸体走向山间的落寞背影,他目不斜视的望着前方,待烟雾里的身影少了许多,才比了个前进的手势。
  从近到远,他们每经过一个篷子就会怒吼一声。
  如梨花所料,篷子里睡觉的难民们忌惮赵大壮他们的凶恶,灰溜溜的抱起行李就走了。
  也有不服想打
  人的,刘二蹿到他身后,往他脖子一劈,人顿时两眼一闭晕厥过去。
  旁边篷子里的人瞧见了,嘶哑道,“你们到城门口也进不去,前两日有商队来,驻守城门的士兵非说人家的过所有问题,硬是不让进。”
  说话的是个老者,衣衫整洁,看着不像穷苦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