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即便进了城,一路有了吃的,他们都将饼子放的好好的。
  等他们几个人迅速洗了一个战斗澡出来,还在洗衣服时,张老汉过来喊人了。
  “张叔,现在去收拾那些畜生?”开门的徐一出声道。
  听到这话,院子里剩下的兄弟刷的一下起身,一人拿了一个家伙。
  见此,张老汉立即摆了摆手,“不是,不是,我叫你们去吃饭,吃了饭休息会儿,晚上再说。”
  说罢,听到有人隔得老远,喊了什么,张老汉连忙催促道:“快快快,一会儿面陀了,味道就不好了。”
  七八个人往川婶子的院子走去,本来困乏的几人闻到空气中断断续续的香味,一时间肚子翻滚,迟来的饥饿感接连袭来。
  进了院子,案板上的大圆碗里清一色的‘臊子面’,大片大片肥瘦相间的肉盖在面条上,青菜、葱花、辣椒油星星点点。
  徐一看着熟悉的面,心下一暖。
  当初他们一行人刚来的时候,贺东家就给他们准备了这样满满一大碗面,离去时,也是一顿丰盛的饯别宴。
  将近一年后的今天,大家又再次相遇,时间、缘分真的很奇妙。
  一行人端着碗,随便找个地儿蹲着就吃了起来。
  看着自己做的面受到如此大的欢迎,又是一堆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年轻小伙子,川婶子不免红了眼眶。
  要是她的孩子还在的话,也差不多这么大了,思及此,她对眼前这些吃地狼吞虎咽的孩子更怜惜了。
  “晚上我给你们炖猪蹄,你们还想吃什么尽管说。”
  坐在门槛上的徐一立即起身拒接道:“不必破费,婶子,你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没讲究。”
  “不破费,东家刚发了这个月的津贴,我们老两口吃不了多少,再说,多个人吃饭都要香一点。”
  自顾自的说完,川婶子也不管他们,朝厨房走去,她要看看上个月剩下的肉还有些什么,晚上一起炖了。
  家里难得这么热闹,人老了就不喜欢冷冷清清的环境,所以川婶子时不时就去贺家那边帮忙做饭,那边有小孩子在,总是很热闹。
  “你们不要有负担,川大姐就喜欢热闹,你们多来吃饭,她也开心。”张老头解释道。
  他家有孩子在身边,自己有事儿消遣时光,川婶子老两口,没个儿女在身边,自然是孤独的。
  又坐了一会儿,等他们吃得超不多了,张老汉出声问道:“你们打仗,朝廷怎么没给粮草?”
  见他们一脸愁容,半晌后才迟迟说道:“给了,但不够,年初就吃完了。”
  年初?听到这个答案的张老汉,抹了一把脸,直挺挺的腰杆弯下去了不少。
  他是年轻时跟着原先的东家读过一些书,字认识不得几个,但是那些个大道理,他还是懂得。
  想到当初自己也是没有一口吃的,带着两个娃千里流浪,朝廷当初也是音信全无,很多年前建立的那一点儿家国情怀,在这一刻被粉碎了个彻底。
  “还好,东家有粮,你们不用饿着肚子打仗。”
  “嗯,还好东家有粮。”
  外面的粮食算不上紧缺,但家家户户都勒着裤腰带过日子,自从去年临安城粮食涨过价后,现在物价一切正常。
  当然盐、糖除外,一般人家吃不起。
  除开岭南,其他地方可不是这样的,就连汴京城里的粮价都高的不行。
  又聊了些外面的见闻,一屋人倒也和谐。
  “那你们休息会儿,晚上等那些畜生出现了再说。”张老汉说着,起身朝外走去。
  这人刚走,厨房里的川婶子深觉如此,将他们赶去休息。
  晚上,宿舍区那边直到后半夜都灯火通明。
  凑热闹的村民,自家的家侍,还有徐玉树的人,闹腾了半夜,才安静下来。
  反正全程没影响到贺存休息,第二天很晚了,他才带着接下了学的几个崽崽前去。
  没进去就看到不少人在烧水,这流程和过年时杀猪差不多。
  看来有不少收获啊!见到贺存,大家热情上前寒暄。
  “你这是从哪找的这么好的帮手,一下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看上去手法比村里的猎户还专业。”里正询问道。
  贺存将几个孩子丢在小孩子堆里,看到那些伤口,快准狠,确实有几把刷子。
  “那是,我找沈县令借的人,手法还能不专业了。”
  转了一圈,叮嘱了几句后,便带着几个孩子回去了,杀猪确实没什么好看的。
  十几号人忙活了半天,卖给村民们一部分后,案板上还堆了很多肉。
  “有一半是你们的,东家说,得空了给你们做成肉干带在路上吃,还有一些就这些天吃?”
  几人反应有点迟钝,回过神后,徐一连连拒绝。
  “不要推辞,东家说了这些是你们的报酬,安心拿着便是。”川婶子指挥着他们将肉全部搬回房子。
  已经没什么村民出来卖肉了,剩下的半块猪全都搬回去自己吃。
  徐一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锋利的刀,手足无措,面色纠结,半天都不知如何下手。
  川婶子见状,探出头笑道:“不要听你张叔胡说八道,你随便割上一刀拿去给东家就行,他不会嫌弃的。”
  徐一点了点头,求证道:“张叔说,东家不喜欢肥肉?”
  第104章 学好数理化
  “嗯, 东家确实不喜欢肥肉。”川婶子说完,看了一眼案板上两指厚的肥肉,同样陷入了沉默。
  “不然割点排骨拿过去, 几个小孩子很喜欢红烧排骨……”说着便朝门外走去,得让杀猪师傅给她剁上一点儿小排。
  徒留徐一一人站在原地, 依旧不知道如何下手, 肥肉多香啊!东东家居然喜欢排骨、瘦肉……
  天色昏暗下来, 徐一便拿着书信便朝沈府赶去,身影几现,然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沈府书房内。
  “徐玉树这个臭老九想得挺美, 怎么什么好事都叫他占了?我可不做这亏本买卖!”
  “小将军说此事非同小可, 还望城主多多担待。”徐一搬出了一早自家小将军交待的话术。
  沈温书哗啦一下, 摇开扇子,漫不经心问道:“哼!威胁我?你家小将军都快变成饿死鬼了,还有这功夫管这些?”
  “粮食这件事很快就能解决, 剩下的事还望城主、贺大公子出手相助。”
  见他油盐不进, 徐一只好搬出救兵,“这也是那位大人的意思。”
  听到这儿, 沈温书更是不满, 手里的扇子扇得哗啦作响,推开门就走了出去, “没门, 我不干,你们自己的事儿自己处理。”
  拦不住人, 徐一转身就给贺轩交代了剩下的事儿, 并将手里的书信递给他。
  看到熟悉的字迹,贺轩罕见失神了一会儿半晌后, 哑声询问,“他还好吗?”
  “嗯,之前受了点伤,已无大碍。”
  一目十行看完信,瞬间恢复神色的贺轩,“这件事我会亲自盯着,让他放心。”
  “粮草的问题可解决了?”
  “贺东家答应了运送粮食一事。”
  “什么时候走?”
  “最迟后天。”
  见贺轩没说话,徐一抬头看了他一眼,像是在思索什么,低头沉默了一下,主动解释道:“军中缺粮已久,路途遥远,我们不好耽搁。”
  贺轩点了点头,在一旁提笔写着,半晌后,将书信交给徐一,“带给那位大人。”
  等人走后,贺轩去了书房,只见沈温书看着地图发呆。
  见有人进来,他收了扇子,“商量好了?”
  “嗯。”站在一边的贺轩,“后天出发。”
  “让你弟留意着点儿,出了岭南,外面的天就不一样了。”
  “嗯,不过不必担心,他应当自有谋划。”
  沈温书手中的扇子哗啦一声打开,语气轻松道:“那倒是,贺存做什么都轻松,我到现在也没发现他有什么不会的。”
  贺轩听到这话,沉默了片刻,倒也不是什么都会,想起贺存那一手如同鸡爪般乱薅的毛笔字,他弟弟也有不会的,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
  两人在书房商议了许久,一封暗信便去了汴京城的沈府。
  次日一早,从薛家运送过来的各种玻璃瓶被清洗、消毒一条龙,然后送进去贺家工厂中,装上各种新奇食物(酸豆角、酸豇豆、泡菜、咸菜、西红柿酱、泡椒笋、泡椒凤爪等),全是贺存就地取材,刚刚做好的。
  配料、食用说明,以及贺家的防伪标志,全都展现了出来,大大小小的玻璃罐子,一车一车的按照大家想的办法装箱,再装车。
  还有很多其他产品没来得及往西北送,肉脯、果干儿、蜜饯、还有贺存念叨很久了的各种口味的果酒。
  这些东西的瓶子刚刚到,来不及开始装瓶,只有等下个月月初,第二批商队往外走的时候再带出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