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等他们一阵商讨后,谢远舟:“你说的修路,是指修哪?”
“去往其他三城的路。”贺存笑了,“先修去青州城的路,如果天气好,今年年底就可以修好。”
“你真的可以减免商税?”坐在谢远舟边上的人再次出声。
贺存无奈一笑,“我向你们保证,实在不行,我把沈温书给你叫过来,当面给你说。”
那人将信未信,看上去不把人叫过来,他还真不信。
谢远舟低头沉思了片刻,看了眼贺轩,最终选择带头签下契书。
一条一条扫过条款,抬头问了一句,“还可以不在临安城发展,去其他城?”
喝着茶的贺存急忙放下杯子,“理论上是这样,但其他城是什么情况,我就不清楚了,我在其他地方说话也不算数,对吧!”
厅堂里坐着的人都微微点头表示理解,这一路走来,他们可太理解这个了。不然随便让点儿利,说点儿手里的家传秘方,他们这些人也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以谢远舟为首,开始签订契约。
等大家都签完,贺存将所有契约收在手里,“大家一起吃个饭,我哥请客。”
明显呆滞了一下的贺轩,笑道:“嗯,一起吃个饭吧。”
“走,带你们去水云阁看看我家生意。”
率先走在前面的贺存大步进屋,将躲在窗户后面的两小孩捞出来,“走,去找志远吃饭喽!”
“耶!吃饭喽!”躲在窗户后面,憋了半天的贺子安开心吼着:“伯伯去吃饭喽!”
窜到门口的社牛贺子安看了看这些人,找了个气息和善的,开始搭讪,“叔叔你也又要去美姑家吃饭吗?”
“嗯,和你一起去,你愿意不?”谢远舟将人抱起来。
“可以,美姑做的饭最好吃了。” 说完,他想了想补充道:“但是你要给钱,不然下次就吃不上小龙虾了。”
原来水云阁也是贺家的产业,难怪他说自己不缺钱,“好,给钱去吃小龙虾。”
一行人朝水云阁走去。
店里三三两两坐着人,不是傍晚时分,又不是饭点,刚好有位置。
两方都有心结交,一顿饭吃的宾客尽欢。
回去后,贺存又约见了剩下的人,这些人可都是他商队的骨干成员,是日后是要往岭南其他三城里安排的人,还需要进一步好好考察。
还是自己根基薄弱了些,行事不方便,但若是能招揽这些人为自己所用,这不就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了。
虽然现在看不出来什么情况,但是有点不想管事的贺存就想图个简单,一下能将事情解决完,一劳永逸就好了。
注意到老管家眼神老是往外瞟,“管家,你有什么事可以去忙,我这里没什么事。”
“谢谢二公子,今天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过来找我拿钱买书。”管家颇为无奈的感慨道:“现在的书真贵啊!多买几本书都读不上了。”
听他这般说,入眼的是老管家一身不算便宜的布料,脑海中想到的是他不算少的工钱。
这样的家庭也会读不起书,也会为书本费赶到愁苦,哪那些贫寒学子岂不是更愁苦。
瞬间想到如何解决自己无人可用的难题。这要是用好了,以后走遍天下都不怕,谁会嫌自己朋友多呢!
管家走后,他便回了书房,不就是写策划、写文案嘛!
他已经写很多了,提笔就开始。
直到两个午睡的小孩四处喊他,这才放下笔,伸了伸懒腰,出去看孩子。
带他们上完厕所,洗手,带着人新鲜新鲜。
躺在摇摇椅中的贺存,看到这两个孩子,突然想到上次在街上看到的那些小孩。
或许他的计划可以更完善一点,毕竟都是人,那些有点才华的人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那些拘于困苦的人也不该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食不果腹。
思及此,贺存将那些流浪的孩子也纳入羽翼之下,一半好心,一本私心,不管怎么样,他也算尽一份力了。
下午,两个孩子又和偷偷溜学回来的沈志远玩得不亦乐乎。
因时、因地制宜,贺存打算办的幼儿安置所,每到春秋收的时候,都会下地干活的,不是多重的体力活儿,而是想掰玉米这样的事。
他资助的人得一个道理:天下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至少在贺存这里没有。
还有就是资助学生的事,估计得好好考虑一下,书院里学生那么多,他不可能每个人都去资助,这个人选得好好考虑。
等他后面在书院腹肌开几家店铺再说,实在不行,就立个奖学金,符合条件的人自行申请,这不就解决了。
联系了修房的人后,贺存直接去了年初时,在城西北角落购置的一块地,那时候只想着以后也不能只在白云村发展,走出白云村是必然的,所以在第一批地开出来后,他就在城西北买了巨大的一块地。
店里的第一批员工已经可以熟练处理各种事务,将青州之行提上日程的贺存,紧促的安排着各种事宜。
将幼儿安置所的策划书交给贺云,有空去盯着房子修建。
白云村的家侍一家来了一个能干事的,一来是熟悉熟悉这边的环境;二来是实地考察一下,自己所管产业能否在这里发展。
虽说是一家来一个,基本上都是家里的老汉带着一个儿子前来。
一车人逛完这块地,心里说不出的感慨,无外乎是这块地也太大了,还带着一丘山,两条河。
买下这么大一块地方,应该要不少钱吧!或许有钱也不一定,毕竟这么大一块地。
不说他们吃惊,就连贺存自己也吃惊,这块地还是一开始帮沈温书时买的,那时候多便宜啊!双方都以为对方脑子多多少少有点毛病,所有这个价格那是格外美丽。
现在y一看,自己还是明智的,果真任何时候买地都是最赚钱的。
不过,看着这堪比亚马逊密林般的地方,心里多多少少有点不习惯,难怪当初那些村民不愿相信他,要不是自己干过这事,他也不太相信这事。
没事,慢慢来,一天十文钱,还管一顿午饭,告示往城门口一贴,保证有人排着队要来干。
除开流民,农闲时间,大家都想多挣一笔钱,能过个好年。
世代种地,卖的就是这一把力气。
行程往后推了推,将村子里柳江柳河两兄弟、林松、以及做饭的川婶子等人叫了过来,妥妥的后勤保障。
考虑到这密林当中各种有毒的动植物太多,济世堂的大夫,在他们上班的时候,亲自坐镇。
每天看着任务量,只要提前干完,不管到没到下班时间,一律下班,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每三天结算一次工钱。
发展到后面,大家都对那一顿中午饭上了心。
毕竟出去干活,哪个东家会这么诚心实意,真烧了两大锅的红烧肉,大块大块的肥肉,一弹一弹的,入口松软的土豆,鲜美的汤汁,不少人吃得太多,一时都弯不下腰干活了。
于是,第一天大家在院子里随便找了一个地方休息了半个小时。
下午上班时,见贺存出来巡视,一群人笑着调侃,“东家会不会看我们吃太饱,干不了活,明天就吃不上这么好吃的饭菜了。”
有人说了这话,随即就有人补充道:“东家不必担心,我们下午加班半个小时,给您把时间都补回来。”
“就是,还希望东家不要和我们这群莽夫计较。”一群大老粗尴尬解释着。
三代以上也是农民的贺存,丝毫不介意的摇了摇手,“你们要是喜欢,让川婶子明天再做一次。”
“你们有一把好力气,这地开出来,有些小地块不方便犁,还会招人翻,到时候你们有空就来。”
“行,保证给东家收拾好。”为首打头的男人立即接下这活儿。
毕竟这么好说话的东家,简直就是百里挑一,你都不一定能挑到,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可不得抓住,机不可失!而且这管午饭!
朝大家点了点头,贺存就往那边的河边走去。
倒也算不上是什么河水,就是上条河的分支,河道都快干了,要是遇到接连几天的那种大雨,估计还是会起来的,还是留着吧。
后面人工干预将河道改一个方向,剩下的这个小河道就可以留给自己养鱼、养虾,这不正好。
下午太阳晒着,即便是已经入秋了,还是一片湿热。
回去后,不少大高汉子脱了外衫,干的热火朝天。
由于地块面积过大,半个月才开荒到一半。
时间紧迫,清点人数,准备往青州出发。
可以先去实地考察,随将那边的情况摸清楚,至于产业发展,可以等到明年开春后,再兴办,毕竟他得在青州城混个脸熟才好行事。
带着两个小崽崽回了白云村,将家里的安全全权交给徐九徐十两人,两个粘人的幼崽还是留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