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俄罗斯醉鬼说得摇头晃脑,甚至还拍出了自己在兵工厂的工作证,烫金字已经斑驳,他用力拍打着工作证:“看见没有!我说得是真的!我!亲眼看见的!有好几枚,还是我运的!!”
  原来真的是在兵工厂工作的,这下不得不信了!
  一个车臣人还是不信:“不可能,型号都不一样,美国人的船怎么可能用俄罗斯的导弹。”
  “可以的,这次是专门订制的。”岩帕凑过来,在他身边还有一个把祖辈勋章都卖光了的女人卡佳。
  卡佳长得不好看,娜塔莎夫人挑选“燕子”的时候都没有看上她,但是她有学识,很聪明,是正宗的大学生,岩帕很同情她,便带她回猛虎安保公司,想看她能不能当老师,事实证明,不是所有学习好的人都能当老师。
  如果不是遇到王雪娇和杨爱金,她就黯然回去继续卖身了。
  王雪娇觉得卡佳的脑子可以让她不必卖身也能做点什么,比如为她提供情报、散布谣言,没什么别的意思,主要是为猛虎安保公司拉一拉生意,得让人有紧迫感,安保公司才能有生意。
  就像保险业务员的朋友圈里最喜欢发今天谁意外死了,明天谁重病全家返贫,然后顺便推荐保险不。
  卡佳一开始觉得自己没这个本事,她早已被现实打击的自信全无,杨爱金指着自己的鼻子:“这有什么做不到的!我原来还有点结巴呢,帮主都没有嫌弃我,现在我也很厉害了!”
  看着个头小小的杨爱金,满脸的自信,卡佳想起自己刚考上大学的时候,也是这么神采飞扬地跑回家,一路上把自己考上名校的消息传遍了十个街区,认识的、不认识的邻居们,都为她欢呼庆祝。
  她也曾经辉煌过,不需要靠脸和身材,也能得到别人羡慕的眼神。
  现在,她一定也可以!
  这次她和岩帕是第一次到这家酒吧来,她还很紧张。
  岩帕先说了几句,到了给她留扣的地方,岩帕向她使了个眼色,卡佳鼓起勇气,把事先准备好的词拿出来说。
  刚开始还有人跟她辩论,意思就是她一个女流之辈,懂什么导弹的路径。
  卡佳就是物理系的,说到这个,她就精神了。
  虽然与大佬不能比,跟酒吧里的键政达人们比,问题不大。
  她的学识碾压所有质疑的声音之后,酒吧里的人都开始认真听她说话,对她说的话信任度非常高。
  卡佳的另一个专业就是政治哲学,在她的嘴里,美国人跟俄罗斯人合作只有好处千千万,不合作就是亏大了,酒吧里的人听得津津有味,只觉得她说得十分有道理。
  围的人越来越多,外面的人也好奇的进来。
  连着酒吧老板都多卖了不少酒,岩帕悄悄退到后面,跟老板商量把酒水提成给卡佳:“眼看着车臣就要打起来,有她在这讲,你这能多卖不少酒!”
  帮主言传身教,岩帕举一反三。
  王雪娇知道第一次车臣战争就是美国人扶持的,中央情报局特工从阿富汗为车臣叛军提供了资金、技术、武器援助和情报。
  对于把美国人拉下水这件事,她没有一点良心上的愧疚。
  车臣人本来就没有喝多,现在听说美国人居然跟俄罗斯人联手来打车臣战争,喝下去的酒全化做冷汗从背后冒了出去。
  他们在外面找到常驻本地的车臣人,向他们打听最近是不是有美国人跟俄罗斯军方有往来。
  有几个在海军军部附近街区晃悠的车臣人说,确实在海军军部那里连续几天都有看到几个气质非常不俄罗斯的白人进进出出,那些人后来都进了美国总领事馆。
  外地车臣人完全没有考虑过海军军部的大院安保工作就是漏得像筛子一样的可能性。
  他们坚信,这就是美俄搞到了一起的证据!
  这两个大国居然要联手对付我们车臣共和国!
  几个大聪明心中陡然升起了万丈豪情,有一种要为了自己国家与世界为敌的神圣使命感。
  他们立志要给多管闲事的美国人一点颜色看看。
  他们想到的好主意是袭击美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这样不仅能震慑美国人,而且还能破坏没有来得及运走的导弹。
  ·
  ·
  王雪娇对酒吧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她又不小心给自己找了点事做。
  一天,王雪娇在路上遇到马团长匆匆而过,她十分困惑:“这人怎么还赖这不走呢?明明几天前就吃过欢送饭了。”
  她还专门去找了冯老:“代表团的人不是都走了吗?他为什么还在这里?他有什么企图?”
  冯老被她逗笑了:“你不要看谁都是坏人好不好?他还有工作没做完。”
  她单知道买潜艇不容易,没想到运回去也不容易,现在光是研究船怎么回家,就已经琢磨了七天。
  根据王雪娇把“飞翔的维京人”开回去的心得,那不就是船嘛,把钱付了,难道不能直接开回去吗?
  事实没这么简单,要开回去,得请俄罗斯海军帮忙,他们可不会白帮,开一趟的船组人员工资几百万美元。
  长途运输还会对潜艇造成损耗,刚买的潜艇,回去就得躺在船坞里一年多,彻底大修。
  不管是买自行车,还是买汽车,都受不了这刺激,何况是希望它能马上干活的武器。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根据国际海事法规,当潜艇返航途经他国领海时,必须在水面航行并悬挂旗帜。
  潜艇的优势就是“潜”,中国花重金买基洛级,就是因为它在水下的时候安静,不会被人发现。
  要是按照国际法规执行,一万七千公里的漫漫回家路,在圣彼得堡没有找到潜艇资料的美国,有的是机会探测和记录声学特征,到时候开发出一款针对基洛级潜艇的声呐,十亿美元就算打了水漂。
  冯老没有对王雪娇有任何任务要求,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她不要试图帮助潜艇采购代表团“避开国际法规”。
  “我怎么可能会干这种事情,我最老实了。”王雪娇哼哼唧唧。
  冯老冷哼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刚才我说到国际法的时候,你‘嗯……’了三秒,你自己老实说,你那个时候在想什么?!”
  王雪娇:“在想今天晚上吃什么……”
  “也就张英山会信你这话!”冯老毫不犹豫地揭穿她。
  他严肃地说:“等导弹图的事情解决,你就赶紧回来吧,我们预测车臣很快就要打起来,这是俄罗斯内政,我们国家不能参与。”
  “那当然,我们又不是美国鬼子。”王雪娇回答地斩钉截铁,她绝对不会参与的!要参与的是美国人!
  虽然冯老不让她插手潜艇的事,不过,领导一定是心疼她食少事繁。
  只要不犯法不就行了吗!
  她又不是干什么事情都要犯法的!
  采购团最后决定的方案是使用半潜拖船,把潜艇拖回去。
  他们请来了一家全球公认的最专业的荷兰船务公司,工程师是真专业,连俄罗斯人都赶来学习牛逼的包装技术。
  到荷兰港的时候,就没这么顺利了,接应的荷兰人办事拖拉,半天都不让船进港,也不给电瓶充电。
  马团长去找他们的项目负责人投诉,得到的答复也一样:“我相信我们的工人给出的是最佳解决方案。”
  没等马团长继续升级投诉,他就收到了一份礼物,是几张这家荷兰公司的菲律宾雇员上班混日子被雇主发现后,投奔海盗,企图杀雇主泄愤的珍贵照片,以及几份东南亚国家的新闻报道。
  南海多纠纷,已经吵得没有新闻价值了,不是闹出什么天大的事,西方媒体是不会关心的。
  就连见多识广的马团长,也只是知道南钥岛那里打了一回,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一出。
  除了照片之外,还有这家公司竞争对手公司的名称、联系人信息,以及各个媒体的报料信箱和电话。
  马团长不傻,他一眼就明白这份资料给他是想干什么。
  他,海军出身,铁血!正直!
  过往就算玩政治,搞脑子,他也没干过这种悄咪咪用别人的黑材料威胁别人的事情,他觉得那样胜之不武。
  他翻到资料最后一页,飘下来一张纸,上面写着:“为了国家,命都可以不要,何况是脸。”
  马团长:“!!!”
  送这份资料的人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
  一小时后,原本被迫停在外海的拖船终于得以进入荷兰港口修整,船务公司的老板亲自到码头来对本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调查回访,并希望那些消息止步亚洲,不要再传了。
  现在,他觉得有一句话特别对:“对付这种邪魔外道,不必讲什么江湖道义。”
  马团长在庆幸的同时,又觉得国内情报系统强得可怕,俄罗斯人的心理价格底线、荷兰人的阴私旧事,怎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