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内行拿着能大概判断出这玩意儿是想用来控制什么的。
  要是查出来这批货是用在导弹上的,那就有趣了。
  恽诚找王雪娇,是因为兵工厂的负责人去过姑苏,不好糊弄。
  他着急要一个熟悉姑苏的人,假装是那个电子厂的人,把这事混过去。
  王雪娇生得就是长三角姑娘的模样,绿藤又离姑苏不远,恽诚问过王雪娇,得知她对姑苏的地理历史人文比较熟悉,就放心让她来了。
  他没问王雪娇会不会说姑苏话,他单方面的觉得她一定会,那两个城市离得那么近,怎么可能不会,必要时候可以拽两句,唤起兵工厂负责人的美好回忆。
  要是王雪娇知道他就这么擅自给她加了技能设定,她肯定要叫:“哪里近啦!完全是不同的语系好不好!”
  已经开席了,宾客入席,王雪娇发现尊贵的位置还有一把椅子空着,王雪娇悄声问道:“那应该是谁的位置?”
  一旁的兵工厂负责人告诉她:“是圣彼得堡的第一副市长。”
  哦,难怪,行吧。
  第一副市长,可能是分管工业的。
  王雪娇没把他放在心上,这种场合请官员,只不过是撑个场面,说点欢迎、以后加强合作之类的场面话而已,不可能来谈具体的业务。
  吉祥物爱来不来。
  王雪娇跟厂长谈天说地,厂长说自己在改革开放之后去过一趟中国,特别盛赞了天平山的红枫,还有花花绿绿的苏式点心,又香又甜十分好吃。
  “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我听说一开始,你们不同工厂生产的同型号飞机的零件都不通用,哈哈哈……十几年前我去中国,临走的时候,我买了十公斤的松子糖带回国。那个时候,我根本就不敢想,我再去中国采购,居然不是松子糖。”
  他说的飞机零件不通用,是刚建国时候的事情了,飞机上几十万个零件分散在全国的各军工厂生产。
  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开局一张图”,最后做出来的成品是什么东西,全靠各位老师傅们的心情,以及手上的灵感。
  王雪娇礼貌回答:“以前确实如此,没有全自动生产线就是这样啦,现在不一样了。”
  厂长的神情有些落寞,他从中国采购的东西,是苏联曾经的强项产品,如今走遍俄罗斯,居然没有一个工厂敢保证他们能保质保量的生产出所需要的电路板。
  祖上阔过,如今落魄的感觉,是这样的强烈。
  特别是阔过和落魄之间,才隔了几年,人才流失就像抽干了行业的血液,彻底趴了。
  王雪娇向恽诚打听过,这个厂长没有被买通,不是“自己人”,还得小心应对。
  这家兵工厂很受重视,厂长不是那种只会放嘴炮、玩心眼,靠政斗上台的人,他是个科班出身的工科生,只不过他的专业不是电子电路,而是精细化工,炸药和军用化学品方向。
  王雪娇对爆炸品超有兴趣的~
  爆炸就是艺术!
  厂长向她说了许多行业内的最新资讯,包括美国人琢磨出来的新品,他们对中国人搞的土货也很有兴趣,性能什么的另说,便宜啊!
  “其实也不是真的都要性能那么好,库兹卡的妈妈威力够不够大?!够大!它让美国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不敢乱动,可是,它留不住苏联……”
  厂长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说的“库兹卡的妈妈”,在俄罗斯的俚语里意思是“老子给你点颜色瞧瞧”,是中国人民说的“大伊万”,西方人说的“沙皇炸弹”,一枚巨巨巨大的氢弹。
  当年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但凡美苏两国各自少了那么一个保持克制冷静的一线指挥官,如今地球上可能会少一半人口。
  王雪娇明白他的无奈,大家族从外面杀,是杀不死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里面乱起来,就死得透透……
  “只要没有彻底衰退回莫斯科公国,就还有希望。”王雪娇非常真诚。
  俄罗斯跟印度不一样,它的存在价值是让美国不开心。
  它最好吊着一口气,对中国来说是好事,真要变回莫斯科公国那么小一丢丢,这个世界局势就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了。
  王雪娇故意跳过中苏关系破裂的那段,只聊蜜月期的快乐,包括苏联专家什么的。
  顺便聊到她今天坐的飞机:“听说俄罗斯航空的飞行员有好多是退伍的空军?不知道有没有女飞行员,我记得有一个第588夜间轰炸团,全是女飞行员,被德国人称为‘暗夜女巫’。”
  厂长很激动:“你知道‘暗夜女巫’?!”
  “那当然,她们是我的偶像,她们让我知道,原来还能用玻璃杯装手雷,用来做为延迟爆炸的装置!”王雪娇一向非常佩服能够因地制宜搞出小发明的人。
  “暗夜女巫”的装备奇差,开的是全木制的农用飞机,没有导弹也没有机枪,只能用最普通的、让人类互扔的手雷,如果拔了弦直接扔,根本来不及落到位置,它在空中就炸了。
  女巫们把手雷拔了弦,装进玻璃杯,让玻璃杯压着触发装置,再把玻璃杯扔下去。
  玻璃杯触地碎裂,手雷也随之爆炸。
  王雪娇超喜欢这种如同脑筋急转弯一般的设计,她说起暗夜女巫们关掉引擎,如同骑着扫把的女巫,在黑夜中滑翔,再给德国人扔下一杯“毒药”的时候,双眼放光,那是装不出来的热忱和激动。
  厂长奇道:“你怎么会知道?在俄罗斯,好多年轻人都不记得她们了……”
  “那当然,我们是达瓦里希!”王雪娇眨眨眼睛。
  咱们中国人,除了认真学习自家历史之外,还要从世界历史里学习经验教训,不然总不能全靠自己踩坑。
  厂长激动地说:“我的妈妈,就是588团的飞行员!我要告诉她,还有中国人记得她们!”
  王雪娇双手交握在胸前:“我能去见见她吗!”
  “哦,当然可以!我亲爱的达瓦里希!”
  蔡建明看着王雪娇不仅没有化妆,而且一滴酒都没有跟厂长喝,厂长就已经激动得好像跟她认识几辈子似的。
  哇塞,真的假的,她怎么知道要跟厂长聊那个什么暗夜女巫!
  他亲眼看见,一句话!就一句话哦!好像戳中了厂长的开关一样,厂长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难道,她会读心术?!
  蔡建明之前跟厂长谈采购的时候,来来往往也算打了四五个月的交道,厂长一直都是一种特别理智、冷静的状态。
  他想尽办法找厂长喜欢的话题、送厂长喜欢的东西,想要套近乎。
  厂长也确实高兴过,不过,那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蔡建明也想用一句话就能达成同样的效果!
  这样送礼的经费不就能改道去他的口袋了吗!
  王雪娇与厂长相谈甚欢,顺便也少少的聊了一下最近的俄罗斯局势。
  她比较在意为什么俄罗斯突然要搞这么多制导导弹,现在打乌克兰也太早了……
  她只知道两岸关系紧张,俄罗斯应该不能是为了给大陆撑腰,所以搞很多导弹吧?
  如果是四十年前,那还有可能。
  厂长嘀嘀咕咕地抱怨:“还不是车臣人,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总想着要分裂,苏联分裂成这么多块,分出去的哪个过得好了吗!”
  王雪娇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哎嘛,差点忘了,马上就是第一次车臣战争了啊!
  她对第一次车臣战争发生的具体年份记不清了,只记得是12月11日,因为俄罗斯的国防部长说“12月20日就能结束了!”
  跟“圣诞节前回家”一样,是个笑话,巧了,也都是十二月。
  她因此嘲笑过美俄两国不愧是冷战双极,居然能立同样的flag。
  以及,在一场重要城市战役中,一大队人,没有一张地图,指挥官让他们跟着前面的队伍走,毫不意外的掉队,士兵们稀里糊涂走进城,东走西走,就成功发现自己被车臣人包围了。
  这事与印度的“黑猫”又有异曲同工之妙,统统被收进王雪娇的“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证据袋中。
  王雪娇的脑子飞转:
  车臣在黑海旁边,索契隔壁,离圣彼得堡相当遥远,应该是打不过来的,不用调猛虎帮的人过来护驾,反正也就几天。
  坏了,脑子里有这个想法,是不是冥冥之中在暗示什么?
  俄罗斯的帮派份子还是挺有名的,不仅超过八成的企业被迫交保护费,普通人也逃不过,每年枪击杀人案就超过一万起。
  这几年中国人富起来了,二道贩子们来俄罗斯的也多了,他们都很有钱,随身携带大量现金,而且惜命。
  只要拿着枪晃一晃,中国商人就会掉落大量现金。
  现在中国面孔已经成了俄罗斯帮派份子眼中的提款机,缺钱了就找中国人。
  后面的工作流程还有交接货物、等他们装在导弹上,测试导弹性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