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王雪娇认真思索了一下:“目前没有了。”
冯老忽然抓住狗剩的右前爪,眼睛死死盯着狗剩,穿过狗剩的眼睛,看着另一个晃来晃去的得意身影:“目前是什么意思!!!”
王雪娇抓抓头:“没什么意思,就是字面意思,目前没有别的事情了,有的话,我会及时汇报的~”
她嘻皮笑脸:“我一向汇报都很及时呀~我就是不喜欢写纸质报告而已嘛~”
她说得轻松,在冯老听来,意思就是会不断有各种吓人一跳的事情陆续过来,像凌迟一样,慢慢地,一片一片把肉割下来。
冯老凶巴巴地瞪着狗剩,把手抬起来,作势要打它的头,狗剩从来没有挨过打,见冯老把手悬停在自己的脑袋上,亲亲热热地主动钻到他的手掌下面,蹭了又蹭,快乐地摇着尾巴。
快乐小狗的快乐传递给冯老,他把胸口的一股气吐出来,心情略好了一点。
冯老再次确认:“你真的只是要问打井工人的事?别的没了?”
“没啦~”王雪娇非常确定,其他事情,她都可以自己搞定。
冯老挂了电话,做了一下心理建设,然后去见他的上司。
代总统也是一国首脑,能以国家之名行事,没有王雪娇想的那么简单,还是要向上级报备的,不然将来这事翻出来,都是麻烦。
领导听了“呵呵”两声:“这个小王同志真有意思,她说上就上,说下就下,想上又上了,年轻真好啊,我要是退了,那就是一辈子,当一个钓鱼浇花的老头,再也上不去了。”
冯老赶紧替王雪娇解释:“她就是运气好,赶上海地又政变了,把新总统赶下台的空档期。”
领导微笑:“你说那个新总统会不会是她赶下台的?”
冯老马上替王雪娇正名:“不会不会,绝对不会!她绝对不可能干涉别国内政。”
其实他心里想说的是,那个新总统又没碍着她的事,她才不会管。如果妨碍她的话……那就说不定了。
不管怎么样,总算是报备完了,临出去的时候,领导意味深长地对冯老说:“我有一个预感,三个月之内,你会因为她的事情,再踏进这间办公室。”
冯老无奈地扯扯嘴角:“您盼我点好吧……我也这么大一把岁数了,受不了刺激。”
领导呵呵一笑:“别紧张,你不是这样的,给我们找麻烦的时候,你一点都没有觉得刺激到了我们。刘传伟到小王同志身边那么长时间了,他的汇报里面都没有提到过小王同志,可见小王同志平时做事还是很稳重的,你多跟小刘学学,你们俩年龄差不多,小刘的精神状态比你好多了,他都没有说要吃速效救心丸。”
冯老:“……还不是因为国外没有……”
·
·
国内这边的报备完成。
援建项目只提供人,不提供钱和设备,这对自己都很穷的中国来说很友好。
很快就确定了,只要加纳那边需要,这里就能提供一队打井的技术工人。
万事俱备,就差运输工具了。
王雪娇通过正式外交途径,以海地代总统的身份问乌克兰:“我想在你们这里买打井设备,再租用你们的安-225,给加纳运过去。”
当年的苏联,可是一口气钻到了地下12262米的深度。
区区几千米深的暗河算什么。
随便钻钻就能出水了。
乌克兰欣然应允,他们继承了大批的苏联先进设备,就缺买家。
但是,安-225,到底还是借不着。
不是乌克兰小气不愿意借,而是加纳的错,没有一个机场能容得下它起降。
王雪娇大意了。
在她心中就不可能会有安-225降不下来的可能性:嫌短就修长,嫌窄就修宽。
看看云南驼峰航线的机场,不就是云南的老弱病残孕和带孩子的女人修的么,看起来就是挥着铁锹“哐哐哐”,一路平推。
她在同心县组织人挖通自来水的沟渠也很快呀。
在王雪娇的心中,全世界都应该像中国一样。
事实上,就连中国隔壁的尼泊尔,论经济能力,比加纳略好,在2015年大地震之后,就任由机场跑道那么半死不活的凑合用着,196吨以上的大型机都不允许起降……
直到地震结束四年以后的2019年,尼泊尔政府请了中航国际工程公司,才把处于崩溃边缘的机场跑道修好。
要加纳自己把机场跑道加长加宽?
真是在做梦。
王雪娇满脑子都是安-225!
现在突然计划被打乱,她一时也不知道还什么办法能把那么多雷达和资料一把运出去。
王雪娇苦恼地托着下巴:“可是,这么多打井设备,不用运输机,还能怎么办呢……”
“还能用船呀。”卖打井设备的乌克兰公司为王雪娇出主意。
王雪娇垂头丧气:“货轮啊?现在黑海海域哪里有这么大的货轮……地中海的货轮,临时连租都租不着……难道我要让东南亚的货轮?
先穿过马六甲到印度洋,再进红海,走苏伊士运河,进地中海,再从博斯布鲁斯海峡进黑海?
光是空跑的这趟的运河费就是天价了,还有时间。”
钱不钱的是小事,发挥一下史密斯专员的业务能力,就能把钱弄回来。
最大的问题是时间。
就算一个电话就能把一条船叫来,但是空驶一趟过来,少说要三十五天,还得是苏伊士不堵车,土耳其不犯病的情况下。
王雪娇满脸愁容,这家乌克兰机械设备厂很担心跑了王雪娇这位大客户,立马替她出了一个主意:“其实,不一定要货轮嘛,是不是只要能送到就行了?”
“是啊,不用货轮用什么?”
那么多东西,总不能是用“大飞”吧,那得多少“大飞”才能承受得住这重量。
机械设备厂的老板神神秘秘对王雪娇说:“我跟黑海造船厂的人很熟,他们有不少军舰造得差不多了,就是没装武器系统,能跑!他们的船!特别好!有四个涡轮增压发动机!比货轮快!”
王雪娇还是不开心:“用船的话,一路上要被查多少次啊。”
老板摇头:“不会的,如果是乌克兰政府的货,跟土耳其有合作协议,可以免检通过,不然黑海里的东西不都是土耳其一家说了算?”
“哦哦哦~~”王雪娇双眼放光,“军舰耶,能给我们用吗!”
“怎么不能!反正都停工了,都在忙着造小船呢,也没人管,您有兴趣去看看吗?挑一条合适的船?”
王雪娇用力点头:“好好好!”
第266章
从塞瓦斯托波尔到黑海造船厂所在的尼古拉耶夫市,有快船到。
王雪娇说走就走,连行李都没收拾,一个背包装着一身换洗的衣服,洗漱用品,证件和通讯设备,以及走遍全球的硬通货——美元,就和张英山一起去了。
上船的时候,机械设备厂的接头人问道:“您的行李呢?”
王雪娇指了指自己身后的黑色背包:“喏。”
“只有这么一点吗?我从未见过女士的行李只有这么一点。”接头人十分意外。
王雪娇也不用人扶,一个箭步跳上甲板:“我又不是去休闲拍照的,没那么多衣服要换,化妆品要带。”
她在船上坐下:“先说说那边有什么船可以让我挑,还有开价多少,我先在心里排个序。”
他们此行算是偷偷摸摸,所以,并没有产品清单可以给王雪娇拿在手里,挑挑捡捡,完全是口述。
安德烈波夫在旁边做翻译,超有好胜心的王雪娇问道:“只有四个涡轮?就没有再快一点的吗?港岛那里走私冻猪脚和鸡爪的走私船都装八个发动机呢!我不能输给他们!”
“你来迟了,要是三年前,你可以获得一艘核动力船。”安德烈波夫一本正经地回答。
他说的就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苏联第一艘核动力航母。
不过也就是开开玩笑,那船永远不可能建成,美国不允许它被建成。
“还是到了以后再看吧,清单上有的,不一定能卖给你。”安德烈波夫笑着说。
王雪娇眉头微皱:“怎么?还挑三捡四,嫌我的钱不够香,租不起他们的船?”
“我不是这个意思,是那些船,不一定能开了。”安德烈波夫解释道。
理由很简单:国有资产流失。
厂领导、厂里工人、住在周围的的人、听说工厂里有值钱东西的人……哐哐往家里搬。
至于保安……为什么会认为保安不会往家里搬东西,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呢。
苏联死了,信仰崩了。
让自己家里的人吃饱穿暖就成了最大的信仰。
在没有亲自检查一遍的情况下,谁都不知道船上还剩下些什么东西,还能不能开了,发动机莫名消失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