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余梦雪不会是……想造航母吧。
  这种钱来得特别快的人,未必明白造航母跟造民用商船的区别。
  刘传伟生怕萨维乔夫被满脑子都是钱的余梦雪给绑架了,他赶紧对王雪娇说:
  “你找他没用,’莫斯科号‘是很小的,被称为直升机航母,甚至在苏联内部的资料上,它的身份就叫’反潜巡洋舰‘,并不是航母,只是它上面能停的飞机比一般巡洋舰稍微多了一点,才被划进苏联九大航母里面。”
  他极力嘲笑“莫斯科”号,贬低它的价值,希望余梦雪不要动什么歪心思。
  王雪娇单手托着下巴,奇怪地看着刘传伟:“这跟他造的船大小有什么关系,我就是觉得他挺可怜的,那么厉害的人,晚年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刘传伟只听见了一个不择手段也要得到航母设计师的意思,只能继续努力:“他都快八十岁了,再去其他地方生活,他会适应不了的。”
  “哦,这倒是。”
  像克什米尔这种地方的风景在中国也能找着类似的,就是又有这样的风景,又有这样的气候不好找。
  中国人尚且从南方到北方嫌干,北方到南方嫌湿,嫌冷嫌热的更多。
  老年人的适应能力更加弱,有点风吹草动的就要生病,一生病就是大病。
  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别一片好心,最后办了坏事。
  算啦。
  王雪娇痛快地放弃了接萨维乔夫去中国生活的想法,刘传伟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终于有空问起他们刚才为什么会在街上拉拉扯扯,生活都快维持不下去的萨维乔夫怎么会有一把美元。
  萨维乔夫看着一千美元,怎么都觉得这笔钱收得不踏实,他琢磨了很久,决定把钱还给这两个人。
  两个东亚人的脸在克里米亚非常好认,他就一直在街上转悠,问有没有人见过两个东亚人。
  可算是被他抓到了。
  “那笔钱太多了,我不能要。”萨维乔夫还是重复着这句话,把钱放在桌上。
  王雪娇摇摇头:“你得拿着。”
  一千美元,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刘传伟的退休工资都没有这么高,他不理解王雪娇为什么要这么做,非亲非故的。
  王雪娇又不好跟刘传伟说,美国人给了我好多钱,不花白不花。
  她只得随便找个理由:“我不是给他,是给他的身份。我希望我的下属们看见我连一个从来没有为我效力的外国专家都重视,这样他们就能积极进取,多学一些技能。”
  刘传伟了然,原来是“千金买骨”,就知道余梦雪不是单纯的善,都有目的。
  转念一想,等等,现在大毒枭都这么努力的吗,割据武装势力,给航母设计师送礼,这是要给她的手下一个什么样的导向?想让手下有什么样的技能?!
  你们是不是还想自己造火箭,发卫星?!
  他没问出口,要是他问的话,王雪娇会快乐地点头:“对呀对呀~”
  小马能搞“星链”计划,他能,我为什么不能!
  他还想备战2028年大选呢~我都已经当过海地总统了,我比他高贵~
  王雪娇认真地说:“他要是不愿意离开这里的话,就更应该把钱收下了,就克里米亚的现状,手里有点美元还能过几天好日子,不能辛苦一辈子,连最基础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吧。”
  在这一点上,刘传伟与王雪娇有着相同的看法,不过他也很懂萨维乔夫的为人:“他不会无缘无故拿别人东西和钱财的。”
  “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呢!”王雪娇摇头,“我拿了他的东西!”
  王雪娇拿出那天老人硬给的劳动英勇勋章:“喏,在这。”
  刘传伟看着那枚熟悉的勋章,思绪万千,他在黑海造船厂学习的时候,亲眼看着萨维乔夫站在主席台上,被授予了这枚勋章。
  那个时候,上万人的目光都看着他,眼里都是向往和羡慕,包括刘传伟,他也想站在主席台上,拿到奖章,被那么多人看着。
  萨维乔夫说这枚勋章不值那么多钱,还是要把钱还给他们。
  “我还吸了金星勋章的精气,价钱正合适。”王雪娇把钱硬塞回去。
  “精气?”刘传伟疑心自己听错了,这是哪来的妖精,还吸精气。
  这就是自己莫名变成“大法师”的原因吗?
  “整个苏联能拿到金星勋章的人不多,普通出身的人能拿到它,代表着实力加运气是整个国家的巅峰水平。像我这样的人,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了,需要的就是运气!”王雪娇无耻地回答。
  刘传伟:“……”
  什么人啊,就敢说自己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了!
  金三角的毒枭果然就是见识浅薄,夜郎自大!
  想归这么想,刘传伟还是向萨维乔夫解释了,说她非常需要鼓励别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她要证明,她会善待所有有能力的人。
  实体的金星勋章对她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金星勋章的精神已经被她带走,传递给更多的人。
  刘传伟说得很隐晦,没说王雪娇是东南亚地区武装割据势力的头目。
  在萨维乔夫心里,王雪娇就是另一个身份了。
  刘传伟——受中国共产党的指派,来到苏联学习造船工艺。
  余梦雪跟刘传伟认识——那么,她一定也是中国政府的人。
  她要用各种手段去促进别人愿意学习和提高——绝对不是主管学校教育的,她在其他专家身上花再多的钱,那些几岁、十几岁的孩子看不见、也不在乎。
  她这笔钱花出去,必然是有人可以看到,并且会受到影响。
  不过,像她敢这么大把的花钱,肯定不是部队的人。
  中国的军队很穷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
  萨维乔夫的脑子里跳出一个想法:她是不是第五机械部的人?而且,至少是中层以上领导……不对,这么年轻……应该当不上中层领导……可能是分管某一个具体项目的小领导。
  第五机械部也就是现在的兵器工业总公司。
  是唯一一家面向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信息支援部队以及武警公安提供武器装备和技术保障服务的企业集团,承担了兵器行业90%以上的军品科研任务、80%以上的军品生产任务。
  在苏联时期,卖棉花和卖鱼都能搞出大型贪腐案。
  如果是与军火、研发相关的岗位,负责人想从中获利更容易了,因为黑海造船厂现在就是这么干的。
  萨维乔夫看着王雪娇,觉得像她这种报仇雪恨似的花钱法,肯定是贪了,还贪了不少。
  只是,她一边贪污,一边还想着应该要提高下属的业务能力。
  不像苏联快要倒闭的那几年,什么国家的安全、什么单位的存亡、什么下属的能力,随它去吧!
  抓紧往自己口袋里面捞钱才是最重要的。
  又有能力,又贪……唉……
  萨维乔夫心情复杂,看着王雪娇那张神采飞扬、明艳灿烂的脸,怎么都想象不出,她怎么也这么快堕落腐化了。
  这让他想起了过去苏联的那些领导,有不少人确实能力过人,有着普通人无法企图的天赋、运气和心气,但后面也都……唉……
  萨维乔夫忍不住对王雪娇说了一句:“你要走正道啊。”
  “啊?”王雪娇没听懂,困惑地看着刘传伟:“他说什么?”
  刘传伟脸不红心不跳,镇定地翻译:“他说,再不喝咖啡,就冷了。”
  “哦……”王雪娇从善如流,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表示接受提醒了。
  刘传伟也借机试探萨维乔夫是否愿意到中国居住,萨维乔夫摇了摇头:“如果我要去的话,早就去了。”
  他说的是1991年苏联刚解体的时候,那个时候,很多科学家不甘心自己的研究就此停滞,纷纷往其他国家走。
  大部分去了美国,还有一部分去了欧洲,也有几百个人觉得中国的社会制度好歹是他们熟悉的社会主义,于是便去了中国。
  萨维乔夫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研究的,他便举家来到了克里米亚半岛,后来儿女长大离开,老伴亡故,他也打算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埋骨之地,跟妻子合葬。
  刘传伟有些遗憾。
  萨维乔夫微笑道:“你还记得小瓦列里吗?”
  “记得,那个十八岁的电气工程师。”刘传伟点点头,小瓦列里的全名是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刘传伟在黑海船厂学习到最后几个月的时候,他才入职。
  瓦列里对厂里有个中国人十分好奇,总是跟刘传伟打听中国的事情,两人关系处得不错。
  “他很厉害的!也当上航母的设计师啦,负责武器系统和整体设计……基辅级和明思克号,可惜他参与另外两艘,永远造不出来了……”维萨乔夫叹了一口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