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俄罗斯人早就说最新雷达不卖了。
  如果一张嘴就要雷达,俄罗斯人肯定说不卖。
  这事就僵住了。
  毛子的办事流程相当的“人治”,什么事情同意不同意,经常是看参与人员的心情,办事人员开心了,很多流程就可以直接免掉,不开心的话,就会增加很多新的流程。
  要是完全不接受俄罗斯人的讨价还价,就是不给他面子,就不是朋友,事就办不成了。
  除非谈事的人本人特别希望琥珀屋回到俄罗斯……这事真说不准。
  万一遇到一个觉得“爱回不回,关我屁事”的二愣子,那就麻烦了。
  俄罗斯人绝不可能把那顶有着历史意义的皇冠拿出来换琥珀屋,但是琥珀屋他们也是想要的。
  所以,他们会讨价还价,到时候,谈判小组就假装退而求其次,不要皇冠,要求换成最新的雷达。
  叶卡捷琳那二世的皇冠是独一无二的珍品,兼具宝石和历史双重价值。
  现在改成可以量产的雷达,如果这都不算退让,那毛子也太禽兽了。
  王雪娇还给张英山一记最终大招:“要是俄罗斯人打死不肯接受,你就告诉他们,他们最好识相一点,赶紧换,不然他们以后要看琥珀宫,就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看吧!”
  张英山失笑:“外交部都没你这么霸道。”
  王雪娇“哼哼”两声:“不然在怎么会有句话叫做国营干不过集体,集体干不过个体,我们野路子无牵无挂,就是这样的啦~”
  中国人要脸,不会收这种东西,就算进了中国境内,中国也会把它还给俄罗斯。
  美国人不要脸,什么都要,按照传统艺能,只要进了美国边境的东西,就休想再出去了。
  撒泼、打滚、装死,反正说破天也不给。
  谁也不能为了一件死物,跟蓝星武力值第一的美国开战。
  何况,琥珀屋的归属权问题相当复杂。
  本身这玩意儿是德国从俄罗斯人那里抢来的,又沉在了黑山和阿尔巴尼亚的边境,再由一个美国投资的公司挖出来。
  光是黑山和阿尔巴尼亚就可以先干一架。
  失主俄罗斯当然也有话说。
  光是他们仨就够闹腾几年的。
  张英山还是想确定一下,琥珀屋的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王雪娇忽然灵光一现,临时编出来骗人的。
  张英山:“你说的确实是那个在二战时候丢的琥珀屋?要是不能确定真假的话,就算签了合同,俄罗斯人也会毁约。”
  这一点他看得真准,俄罗斯是能让金融大鳄索罗斯都铩羽而归的地方,靠的就是直接掀桌。
  王雪娇笑道:“对~你真聪明~我找到它了,冯老说,我们不能拿……那我不是白发现了嘛!多亏啊!怎么着也得稍微赚一点吧!冯老就说我不能拿走它,没说我不能卖消息啊。”
  张英山不可置信:“怎么找到的?我听说它应该是在奥地利?”
  “我又不在奥地利,它在奥地利干什么~”王雪娇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地母神的设定,并且运用自如。
  张英山确定琥珀屋确实是物理存在的之后,便立刻想好了几个不同的谈判策略。
  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他没谈过这么大的业务,还是决定向专业人士学习一下。
  他想跟当年往沙特卖东风3的谈判专家,以及从俄罗斯买了苏27的谈判专家……沟通学习一下。
  一直以来,有关部门不是不想买最先进的雷达,而是没钱!
  不出点事,他们无法下定决心,拨出这一部分预算。
  现在听说有一个“爱国华侨”想买俄罗斯的最新雷达,并且免费捐赠给中国,那自然是极好的。
  出人出力可以,出钱不行!!!
  冯老也不担心王雪娇要怎么样才能跟中央情报局平账,她的平账能力师承老祖宗的智慧,“火龙烧仓”的各种进化版本她用得得心应手。
  过了两天,“大鸟”也找到了,它的身体似乎是被炸过,十分残破。
  “卫星回收下来应该是这样吗?”王雪娇十分困惑。
  直到从国内赶来的卫星专家赶来,王雪娇才知道,正经的卫星确实不应该是这样,这是发生了事故的卫星。
  美国人先前发射了十九次“大鸟”,都十分成功。
  之后,时间就到了世界航天史大灾年——1986年。
  一月炸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四月德尔塔火箭自毁,还炸了装着“大鸟”的“大力神号”火箭。
  要不是法国人在五月份陪着炸了一个“阿里安”火箭,美国人都要怀疑是不是被俄罗斯间谍渗透了。
  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人都没有再发射间谍卫星,他们在反思航空航天局里面是不是有人贪污,或是想跳槽了。
  这次是全员大审查之后的第二次尝试。
  不幸的是,再次失败了。
  火箭没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火箭跟卫星之间产生了一点小矛盾,火箭把卫星甩下,自己蹿向茫茫宇宙……
  由于这事过于不光彩,所以美国很小声,没有像以前那样大声嚷嚷,连王雪娇这么爱看世界各国八卦的人都不知道。
  “大鸟”卫星的原理是拍完照片以后,照片存在卫星里,再由美国空军从天上回收胶卷舱,然后才能获得间谍照片。
  发射失败就代表着它没有进入预定轨道,当然也不可能拍到什么有前途的照片。
  王雪娇本来还兴致勃勃地想看看这只“大鸟”都拍着了什么呢……结果它是个没有发射成功的小废物。
  “没意思,要它有什么用……”王雪娇十分不满。
  卫星专家们不这么想,他们激动坏了。
  美国人对“大鸟”保密极严,中国只知道美国肯定有间谍卫星,但是它姓什么、叫什么、参数是什么,一无所知。
  专家们对卫星上搭载的相机啧啧称奇:能够连续扫描120度的连续区域,照片分辨率能达到0.61米。
  对于它的四个再入回收舱也充满兴趣,它可以被分成四次回收,能在天上干满二百七十五天,而中国现在的回收卫星只能在天上待三十天不到。
  差距啊!
  专家们一边看着卫星,一边惆怅,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不能先搬回中国去让他们多仔细研究几个月,现在要啥没啥,只能看个外观,最多测一些肤浅的数据。
  他们知道这趟活时间紧,任务重,没想到这么重。
  短时间之内摸清楚全部的原理不可能,只能尽可能的细拆,然后留下影像资料,就凭着它们进行分析、倒推。
  这种事情过去有前辈成功过,他是通过火箭的粗细和外观上的各种设计来倒推火箭的参数和性能。
  涉及到精密电子仪器的卫星比火箭更难倒推,他们也只能尽力而为。
  好消息是这次可以随便拆,正大光明的拆,所有核心零件都能看。
  能看到多少,看到了以后能悟到多少,全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他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就连螺丝钉的眼儿打在哪里,要拧几下才能拆下来,都拍了照片和视频,生怕美国人连打眼位置都是经过精心测算的结果,一步错就步步错。
  试错成本太高了,实在输不起。
  专家们的工作压力很大,除了要在短时间之内尽量弄清楚这枚间谍卫星的细节,还要防着王雪娇,以及猛虎帮的其他人。
  此前研发导弹的副总工都收了美国人的钱,出卖导弹情报,这给各个部门敲响了警钟。
  冯老为了保护王雪娇,给专家们的说法是:“美国人找了一个泰国华人开的外包公司去回收间谍卫星,为了顺利通过边境,他们要把卫星拆开,但是那家公司不懂怎么拆,所以他们在找懂的人,你们的身份是专业韩国精密仪器回收专家。”
  专家们都很担心这么胡说八道能不能混过去。
  涉及到间谍卫星这种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大事,美国人会找的公司肯定是他们养的忠犬,而不可能真的随便在路边找一家。
  那么这种公司会随便就被骗了吗?
  他们不会对他们找的外包人员做背景调查和安全审查吗?
  按照正常流程,确实是要的。
  理论上来说,不仅要查他们所属公司对美国来说是否安全。
  还要查具体执行者,也就是各位专家们的祖宗十八代。
  起码要查一两个月。
  问题是,现在来不及了。
  不知为什么,斯库台湖附近出现了十几个说是来旅游的斯拉夫人,他们说俄语,自称是乌克兰人,也能拿出乌克兰护照,但是……谁知道呢。
  中央情报局与克格勃交手多年,就算苏联死了,克格勃各位也越来越拉胯,但是虎死不倒威,中央情报局不敢对任何的可能性吊以轻心。
  说不定这些斯拉夫人就是克格勃,跑过来就是为了打劫卫星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