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何叔叔好厉害!”王雪娇兴奋地对张英山说:“刚才电脑不知道怎么回事,分区怎么都分不成功,何叔叔一来,随便敲了几下,就好了。”
  “就是几个代码,不难的。”
  王雪娇对张英山说:“何叔叔是雷达研究所的,刚才说b2隐形轰炸机已经列装了。何叔叔,他是我男朋友小山,是个军迷,最喜欢飞机。”
  “真的列装了?我们国家的雷达能发现吗?”张英山急急问道。
  何叔叔摇摇头:“b2的具体隐形方式是回波修改,具体数据我们还没有,目前的雷达探查不到。”
  “也没有方向?”王雪娇问道。
  何叔叔摇头。
  王雪娇对b2隐形轰炸机,实在是印象深刻,1999年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飞机就是这个型号的飞机。
  不过,现在一切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军工研发方面的投入相当不足。
  一直到1999年被炸之后,痛定思痛,才转变思想,加大研发的力度。
  何叔叔跟王雪娇说了很多可以公开的信息,但是他没说之所以还没有立项,是因为他们内部的想法都还没有统一。
  b2隐形轰炸机之所以能隐形,是因为它有一层高贵的涂料,能够吸收雷达波。
  不过,再高贵的涂料,也只能吸收特定波段,而不能全部吸收。
  根据效率原则,如果不能做到全吸收的话,那必然是吸收现在应用最广的雷达,也就是微波雷达和厘米雷达发出的雷达波。
  如此一来,早在五十年代就在被使用的米波雷达,反而成了能够让最先进的b2隐形轰炸机显形的最可能仪器。
  然而,米波雷达会被放弃,就是因为它的性能真的不行:精度不够,低空盲区很大,受地面杂波干扰,弱智起来,连飞机和飞鸟都分不清。
  数据捕捉能力不行,只要飞机飞得快一点,就能甩掉雷达的追踪,还笨重得要命,七米以上。
  于是,早在数年前,世界各国都放弃了米波雷达的更新换代。
  是不是真的有这个必要砸钱去研发米波雷达?
  把钱砸下去看不见成果,那是技术能力的问题,这是非战之罪。
  但是,如果技术开发成功,却依旧看不见隐形飞机,那就是一开始立项就是个笑话,就是一个特大错误,要有人承担后果。
  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可以一拍脑袋,随便乱写一个幻灯片,就能说服国会老爷哐哐往里面砸钱。
  就算整个项目从立项之初就很荒谬,比如那个莫名其妙的超级战士通灵计划,即使所有人又贪又挪,搞不出来任何成果,也不要紧。
  实在被国会的老爷们质询到无话可说,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宣布项目结束,不会有任何人被追责。
  就像亿万富豪可以抱着把钱扔到水里的态度,给儿子一亿元创业,亏光了,就回自家公司上班。
  普通人哪能这样玩,别说一亿了,亏了一万块钱,都要心疼好久。
  现在的中国实在没办法像美国人那么玩,每一次大投入,都是倾尽全力一搏,搏输了就得被全国人民骂遍祖宗十八代。
  研发火箭失败的专家们,连去市场买东西、买火车票,都会被人歧视,不肯卖东西给他们。
  风险太高了,所以,单是立项,就得讨论很久,等真正开工,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王雪娇心中叹息:“哎,穷。”
  她知道最终能够捕捉到b2隐形轰炸机,就是米波雷达,可是,她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
  有些刑侦小说的主角不需要任何证据,只需要“我感觉”就可以否定老刑警有理有据的论证,最后还能成功,打脸不相信主角的老刑警。
  王雪娇自认自己还不能做到魅惑众生,只需要说一句“我感觉应该以米波雷达为基础进行研发”,就能让负责拍板的人痛快同意砸进几个亿。
  想要让人往下砸钱,要不得出一件大事,把人逼上绝路,要不就得有相当充足的理论依据,上哪儿找理论依据……从五角大楼那里把b2的数据弄来?
  唉,也就是想想而已。
  五角大楼一帮心中只有搞钱的混子,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是一无是处的弱智。
  真·精英阶导,那是相当的精英,脑子特别好使。
  没那么好骗。
  想要弄到这么详细的资料,那起码也得是五角大楼里的将军或是科研专家一级的人物了。
  这些人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想从他们嘴里挖出来什么东西,那可比登天还难。
  王雪娇苦恼地想:这得用什么手段,才能让美国人甘愿说出他们的机密……
  虽然她在美国的身份是中央情报局的探员,看起来好像是自己人,但是,中央情报局的人好好的突然关心飞机的参数,这就很莫名其妙,非常可疑。
  何叔叔聊了一会儿就走了,书房里只剩下王雪娇和张英山两个人。
  “你好像对这个飞机很在意,是发生过什么事吗?”张英山问道。
  王雪娇点点头,把1999年发生过的事情说了一遍。
  她在不需要设防的人面前,态度和想要表达的意向都很直接,从来不搞“你猜我是不是这么想的”那一套。
  “你想找到足够推动立项的依据?”张英山猜到王雪娇的想法。
  王雪娇点点头。
  “有方向了吗?”
  王雪娇摇摇头:“我只能想到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大事强推,就像珍珠港被偷袭,美国参战,二战全面铺开,全世界科技爆炸。还有就是按着b2轰炸机的研发组的脑袋,让他们乖乖把轰炸机的数据双手奉上。”
  这两个想法,一个是代价太大,一个是……听起来挺玄幻的。
  张英山只知道这两个梦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习惯于在没有找到替代方案之前,不轻易否定别人的想法。
  他把所有可能都想了一遍之后,缓缓开口:“也许,再等等,会有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王雪娇左手托着腮,右手拿着笔,在纸上毫无目的乱画,她低垂着眼睛,嘴角下挂,腮帮气鼓鼓,看得张英山心里不忍,只想尽他所能,换她笑一笑。
  “别急,一定会有办法的。”
  “迟来的办法不是办法。”王雪娇叹了口气。
  张英山伸出手,将王雪娇微皱的眉头撑开:“把眉头展开,路也会越走越宽。”
  “不要搞封建迷信。”王雪娇轻哼一声。
  张英山微笑道:“大地母神说,不要搞封建迷信。这话要是传到海地,要有多少万人心碎流泪。”
  “不一样,他们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只能寄望于玄学。我还什么都没有做,远没有到需要拼运气的时候。”王雪娇眼里满是不服气。
  张英山想了想:“或许,我们应该先见见b2轰炸机?这样你提出建议的依据哪怕完全是胡编乱造,也比完全没见过有可信度。”
  王雪娇点点头:“嗯……我明白。”
  在疫情期间,网上盛传某地一颗白菜卖两百块钱,王雪娇在那个地方的一个朋友也发了那张照片,结果就变成“xxx都亲眼看到了,他也发了照片!”
  王雪娇追问他到底看到没有,这个人才说,那个超市离他家有五十多公里,他这辈子都没去过,只是在网上看到了,顺手转发而已。
  之所以能让这么多人相信,只不过因为他是那个地方的人而已。
  如果她能近距离看一眼,哪怕她不是雷达专业人才,也不是飞机专业人才,更不是材料学专业人才……她说话的信誉度也会自动提高很多。
  两人正说着话,郑月珍过来,叫他们准备吃年夜饭了。
  这么多年以来,张英山的年夜饭不是自己随便凑合吃,就是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吃盒饭,要么就是跟其他单身同事在局里值班吃食堂,他已经快要不记得与亲人围坐在一起,安安心心地吃年夜饭是什么感觉了。
  由于他的身份特别,郑月珍和王建国都小心翼翼地不敢问他家里的问题,生怕戳中他的伤心处,倒省了不少问题。
  主要聊的还是在单位的事情。
  张英山说自己是在市局里面做培训的,收集各种新型犯罪方法,做成资料,教给同事们。
  郑月珍听了,十分满意,他的工作很安全,不会在哪一天忽然人没了,她想到一个问题:“娇娇经常出差,你一直在市局里,你们俩不是经常聚少离多吗?这以后可怎么办?”
  “不会的,我现在的课题就是娇娇主持的项目,我一直跟着她,把她做的事情都记下来。”
  王建国冷不丁地冒出来一句:“你这是在写起居注?”
  王雪娇给他夹了一大块肉:“僭越了,僭越了,起居注那是给皇帝写的。”
  尽管郑月珍想知道王雪娇经常出差,一走就杳无音讯,到底是在忙什么,不过她知道保密单位的工作纪律,楼下的杜志刚去外地抓个惯犯都不能告诉老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