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如今四年过去了,没有新项目,没有特别奖金,大家都很寂寞。
  上班,就是有所求的!
  站长想升级,手下想搞钱。
  这些梦想的实现都有一个前提:要搞出一个大的动静。
  他们知道代表团是跟着余梦雪的船来的。
  他们知道余梦雪是毒枭,是海地总统,也知道余梦雪是杀了巴勃罗以后上位的,但不知道余梦雪也是中情局的线人。
  综合以上信息,加上海地一直企图成为美国第五十一个州的往事。
  巴拿马情报站得出结论:代表团肯定是余梦雪故意送来的,这样,她就可以创造事件,等她平息了事件,她就可以向白宫邀功,进而谋求更多利益!
  比如海地变成美国的一个州,她就可以当州长,拿着美国给的物资,在海地当没人管的土皇帝。
  情报站的各位同仁达成一致:我们要截胡!把她创造的事件抢先平定,这样功劳就是我们的啦!
  在巴拿马,能创造的最大事件就是运河管辖权。
  余梦雪,是不是想让中国人与巴拿马人谈判,在1999年之后把运河的运营权给中国人?
  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绝对不能容忍的爆炸事件。
  然后,她像杀掉巴勃罗那样,把计划签署协议的人暗杀掉?
  没错,一定是这样。
  以前中情局的前辈们就这么做过。
  余梦雪真不要脸,居然抄袭前辈的行动方案!
  我们要抢在她前面把人杀掉!
  杀谁?
  不知道……先看余梦雪的行动,等她把大事安排好了,然后,她要杀谁,就抢在她前面动手!
  ————————
  王雪娇:你们这种行为,与小组作业一点不做,最后还要腆着脸署名的垃圾有什么区别?
  第233章
  猛虎帮的人身份有些敏感,说他们是军队,他们没编制;说他们不是军队,他们有武器。
  一个国家突然冒出那么多带武器的外国人,这很不科学。
  于是,王雪娇让他们留在船上,活动区域不要超出码头,免得被人传谣言:穷到吃土的海地入侵巴拿马了。
  从理论上来说,这次没有王雪娇什么事,她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来访者,负责牵线搭桥,帮忙递个话而已,然后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谈国家大事什么的,有徐劲和代表团在,轮不到她去操心,她也不知道他们在悄悄咪咪商量了什么大计。
  海地也已经交给海地人自己去烦恼了,她不需要代表海地人民跟巴拿马谈些什么东西。
  王雪娇觉得自己这次就是借机白吃白喝,什么事都不用管,这趟到了巴拿马,就是玩~
  去谈了几次正经事,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在华人扎堆的地方吃喝了两天,终于把那股子馋劲给缓过来了以后,王雪娇开始觉得有点无聊,忽然,她想起来:
  “呀!我都忘了,塞壬号那个不是挂靠,就是用我名字注册的!我是老板啊!我得去看看!”
  “猛虎船务公司”座落于一间中资大楼里,船务公司里的人其实都是特别行动处安排的人。
  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才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他们有着各自的汇报对象,并不知道同事们也都是。
  如此安排的理由,大概是因为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一人叛变,害得周围的人、连带着上级一起遭殃的悲伤往事。
  就连叶诚都曾经经历过,人在布拉格,睡到半夜突然收到撤退警告。
  跑回国内以后,发现自己身边的桌子被调查部门搬空了,叛徒就是坐在这里的老同事,比叶诚入职还要早两年,那位老同事做到了应卖尽卖,能卖全卖。
  他们也不知道余梦雪的真实身份,以为她只是船东而已。
  全世界有很多船东都是仅在巴拿马注册一个船籍,需要交费和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候,就托管给代理公司办,老板常年不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王雪娇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孔雀公主号”的时候,告诉她挂靠在一家中资公司的名下,现在变成“塞壬号”了,告诉她,新成立了一个公司。
  至于公司员工是哪里来的,也没说,王雪娇猜想里面应该有少量特别行动处的人,大量原中资公司的人,没想到特别行动处的纯度这么高。
  ·
  ·
  当王雪娇走进公司的时候,她感觉整个公司的气氛,有一种迷之熟悉。
  九十年代的中国公司,人情味特别浓。
  谁家孩子单元测验考了多少分,谁家媳妇跟老公要离婚,谁家来了个什么样的亲戚,谁家买了新家具……同事们隔天都能知道。
  老一辈人的嘴真的就是筛子一样,家里什么事都往外漏,让人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还觉得自己没错:“闲聊嘛,有什么关系啊!”“人家也是关心你!”
  要是谁不参与这种叨叨大会,或者同事问到头上来的时候装死不想说,会被说成是“清高”“孤僻”“有毛病”。
  而这家公司,与现在的风气完全不同,整个氛围很像王雪娇待过的几个公司:
  平时同事各干各的,来了,坐下,工作,下班,关机,走人。
  女同事不组团上厕所,男同事不组团去抽烟。
  所有人都保持着客气而冷漠的疏离。
  最热情的只有前台小妹苏怡情了,每天,她负责把公司订的报纸夹起来,放在书报架上;邮差来了,她负责收邮件和包裹,登记,然后分发给公司里的其他同事,避免漏拿错拿。
  不过,她的热情,也就仅限于快到中午的时候,提醒一句大家如果要寄东西,赶紧给她,不然中午邮局就休息了。
  王雪娇所在公司这样,是因为各个团队之间有竞争,团队里的人之间也有竞争。
  今天看着你好,我好,大家好。
  明天就宣布项目解散,各位自寻出路,要么找其他团队的人收留,要么就出去到其他公司。
  别的团队能收留的人只有一个,这边失业的同岗位人员有十个,面试的过程可谓精彩纷呈,平时一团和气,抢内部流动机会的时候,人人都说自己才是团队里唯一干活的苦命人,其他人都是一无是处的混子。
  其实九十年代的单位也有这样的,比如抢一个公派出国的机会,领导已经定了a,但还没有公示,a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开开心心地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b,想与他分享快乐,b这边说恭喜恭喜,转头就去找领导撕去了:“凭什么是他不是我!”
  然后,公派出国的人选就成了b,a很生气,从此再也不跟b家往来……不过这已经毫无意义了,b后面就回过一次国,是办理把他们全家移民出去的手续,处理财产,并不在意a是不是生气。
  王雪娇猜想,也许这是巴拿马人民的习惯?进而影响了华人?
  也不对啊,拉美传统的风俗也是热热闹闹的,大家都挺热情。
  冷成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北欧的公司。
  ……不是,诺基亚进了中国也很热闹,不管是“史上最牛女秘书”的参与转发,还是2005年“超女”帮自家爱豆拉票,诺基亚的各位同仁们,谁也没闲着,热情似火的都不像北欧人了。
  也可能是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比如办公室大逃杀之类的?
  可是,这办公室成立的时候,已经是政局相对稳定了,也没听说过有考核强制分布的裁员计划。
  王雪娇想不明白,她只觉得很诡异。
  她想到了一部知名恐怖片《office有鬼》,难道……这些人,都是鬼……这样特别行动处就不用支付他们工资了。
  ……好像也不是,冯老还是很大方的,如果是曾局,那就不好说了。
  算了,管他办公室氛围怎么样,只要人干活就行了,王雪娇自己就被迫参加过很多次团建,唯一的团结,大概就是大家一起骂老板有病。
  面对老板的到来,各位员工和主管的态度很端正,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商业化的笑容。
  门口铺了红地毯,墙上挂了横幅“欢迎余梦雪总经理莅临视察巴拿马分部”。
  巴拿马分部的经理叫饶军,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迎接王雪娇和张英山。
  “余总,这是公司这一年的运营报告。”
  昨天听说老板突然降临,运营部连夜现赶的。
  “余总,这是去年的会计报表。”
  财务部连夜现赶的。
  “余总,您看,是不是要开个全体大会?”
  行政兼人事夜打扫卫生、做横幅、找红地毯,连调音台都找出来了,不能白费啊!
  王雪娇随手翻了翻运营报告,一共就四条船,都由猛虎帮的人自己管事,他们就是交交费,也没什么好运营的。
  再看看财务拿出来的账本……呵呵,根本看不懂。
  都是复式记账法,这边一笔,那边一笔,层层套套,专业审计来了,也得看一会儿,何况她这个会计实务刚考了六十分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