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从体积判断,是十吨没错了。
  佩雷斯太太腿都软了。
  她是管家的,知道家里有多少钱。
  家里的钱,绝对不够买十吨大米!
  如果他有万贯家资,佩雷斯太太还能努力努力,替丈夫拼命辩解。
  现在……佩雷斯太太已经飞快地心算出,这个死男人已经欠了多少钱。
  王雪娇还好心提醒她,以佩雷斯的身家,根本就没有抵押品,所以,他是无法从利息比较合理的正经银行借出钱来的。
  只有不正经的高·利·贷愿意给他。
  按照高·利贷的一贯操作,砍头息加复利,得出的那个数字,是她一百五十年的工资。
  佩雷斯太太只希望债主们,冤有头、债有主,谁借的钱去找谁!
  实在还不上,割他胸口的一磅肉,不,十磅肉都没有问题。
  血爱流不流!
  不要紧!
  她和她的孩子们跟这个男人不熟!
  没听说过!
  佩雷斯太太的倒戈,加上各项证据确凿,佩雷斯已经无话可说,颓然摔坐在椅子里。
  ·
  ·
  佩雷斯被正式逮捕。
  王雪娇和张英山也真的要离开了。
  离开之前,张英山被巴尔爷爷拉走,说差点冤枉了他们,要送点好东西给他。
  王雪娇去黑市,买了一些好吃的东西到桑切斯太太家。
  以前桑切斯太太家总是孤单冷清,一个人都没有。
  现在人头攒动。
  很多年轻人都在她的屋里,翻阅着她收藏着的海明威的小说。
  因为桑切斯太太一番荡气回肠的脚印痕迹学展示之后,有人质疑她一个孤老太婆怎么会懂这些。
  她高傲地表示:“因为海明威就是双面间谍!所以,我,身为他的书粉,会一些间谍的小技能,有什么特别的?”
  年轻人已经不怎么爱看海明威了。
  但是,间谍、杀手、暗卫……这些特别神秘的职业,永远都会引起年轻人的好奇和兴趣。
  于是,他们来找桑切斯太太,想借海明威的书看。
  也想听听海明威的间谍故事,连邻村雪茄厂的人都来了。
  桑切斯太太也无限感慨:
  十年推书无人问,一朝破案天下知。
  “你好,余小姐。”桑切斯太太用流利的英文向王雪娇打招呼。
  王雪娇看着这一屋子的书,不仅有海明威的小说,还有间谍、侦探、药理学、毒理学、痕迹检验学……
  她十分钦佩:“原来您是跟随着偶像的脚步,践行着人生的理想。恭喜你今天一展才华。”
  桑切斯太太摇头:“不,我不是想展示才华才为你作证的。”
  王雪娇觉得自己又懂了:“那是……为了海明威?”
  “不,是为了你!”桑切斯太太看着她。
  王雪娇愣了一下:“我?为什么?”
  “因为你像海明威。”桑切斯太太说,“你,和你的男朋友,不计代价,在我们村子里做好事,从来不求回报。你们就像海明威加入的国际纵队。”
  “今天,我又听见你说,海明威那样的人,不管多少岁,都是魅力无穷的硬汉。我太喜欢你了……真遗憾,没有早点真正认识你。相信你一定也会喜欢上海明威的。我见过他……我曾经在哈瓦那见过他本人,哦~他真的魅力无穷~”
  桑切斯太太忽然压低声音,对王雪娇说:“你那天在我屋子后面打电话说的内容,我都听到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我相信,认识一个人不要听她说什么,要看她做什么。我相信,你一定有你的理由。”
  原来那天,她真的听到了。
  桑切斯太太坚定地看着她,突然轻唱了一句:“theinternationalidealunitesthehumanrace.”
  王雪娇心中猛然一跳,这句歌词的中文版是:“英特奈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她真想跟桑切斯太太和一首,可惜,她不能。
  肖恩就在离这不远的地方,王雪娇也不知道这里还有没有人是cia的卧底,她只能假装不明白这是什么歌,只是友好地与桑切斯太太握了握手:“再见。”
  桑切斯太太有些失望,但依旧挤出笑容:“保重。”
  转过身,王雪娇向来接她的汽车跑去,奔向她的征程。
  第221章
  “你和佩雷斯是怎么回事?”
  肖恩昨天下午去了雪茄制作工坊采购,汽车后备箱里装着五大箱本地人自制的走私款雪茄,错过了王雪娇和佩雷斯之间的恩怨情仇。
  他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中央情报局的人就对掐起来了。
  不都是一个部门的同事吗?
  王雪娇耸耸肩:“你就当他要毁了我即将拿到诺贝尔奖的实验样本,对了,也有你的。”
  得知佩雷斯要火烧谷仓,肖恩发出了与王雪娇同样的感慨:“他活该。”
  肖恩的任务是通过病毒的方式,感染整个粮食产区,在没有新的土地消毒剂的前提下,那片感染过病毒的毒土,后面几年也无法种水稻了。
  烧掉一个谷仓有什么用?
  万一身份暴露,研发的新款微生物又被针对性的克制了,那岂不是很糟心。
  他们是真心希望工作能出成果,最好这个成果可以震惊世界的科研人员。
  跟整天搞假项目骗经费的中情局废物不一样!
  跟放消息说“今晚,将会发生一件大事,让世界铭记几个世纪”,让几亿人白激动一场的传谣媒体也不一样!
  “他为什么非要跟你们打起来?就不能等你走了再烧吗?”肖恩还是不明白。
  王雪娇摸摸鼻子:“他知道老板的命令通过病毒绝粮,而不是放火。我是他后面来的,我代表着老板的最新最权威的命令,我不让他烧,就是老板不让他烧,他又不知道我会不会在走后安排人盯着他,就是不让他烧。”
  王雪娇叹了一口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最好不要投加倍杠杆,否则很容易陷入不得不孤注一掷的绝境。”
  肖恩确实没欠过这么多钱,他睡在实验室的休息室,吃在实验室的食堂,穿实验室的白大褂、实验室专用防静电鞋,在基地看电影,在基地健身房跑步……一个月工资六千美元,他能存六千五。
  还有五百是从差旅补贴,以及帮同事代购里刮出来的。
  消费?什么叫消费?
  欠钱?为什么要欠钱?
  乐趣?他不缺。
  肖恩的人生乐趣就是跟微生物打交道,看着它们生、看着它们死、看着它们变异,在实验室里,他——就是上帝。
  论文被抢过几次以后,他开始觉得自己不是上帝,是殉道者,受挫是主给他的考验,受尽挫折之后,一定就能重归伊甸园。
  人倒霉,总得有个结束的时候吧。
  “那可不一定,你要是不争取,倒霉的只会是你。如果哪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不倒霉了,那可能不是因为你的老板和同事变心善了,而是有别人来过,他们替你把糟糕的环境给改变了。”
  王雪娇对他展露出十二万分的同情,顺便架梁拨火:“你又不是没有大脑和神经元的微生物,你的先祖努力进化了几亿年,不是让你等着别人来拯救的,就不考虑自己有点主观能动性吗?”
  肖恩无奈苦笑:“我能怎么办……”
  此时国内的媒体对美国的宣传是民主、公正、自由。
  父母在儿女满十八岁后,就把他们踢出门,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
  考大学也是考的综合素质,游泳、滑雪、骑马、高尔夫、社会活动……成绩不重要,只要脑子活,爱好多、参加的活动多,就能上常青藤联盟的学校。
  不像中国学生,只会死记硬背,高分低能,家长还要想办法走后门,把孩子往好学校里塞。
  毕业以后也要抱团,复旦跟复旦抱团、清华跟清华抱团,同校抱团还有自己的鄙视链,仅仅硕士是本校的人,不如本科硕士都是本校的“双料校友”……
  其实哪里没有抱团的,而且国外抱团抱得更早,父母一方是常青藤校友、父母双方都是常青藤校友、祖孙三代都是常青藤校友……下一代在“爬藤”的时候,得到的优待是不一样的。
  肖恩的同事不是校友,就是曾经跟过同一个导师,甚至在某某论坛活动上聊过几句都算“师出同门”。
  偏偏肖恩不爱交际,他有点内向,中学时候也因此被欺负过,参加论坛活动,他也不会特别去抱某位教授大腿。
  明明教授对他的见解很感兴趣,想跟他多聊聊,结果他把自己想知道的问到了之后,就跑了。
  姓名、电话都不留,挥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
  不跟着混团体,跟谁都是泛泛之交,偏偏自己又没有掌握什么了不起的核心科技,没有无可替代的能力,后果就是现在这样了:有好事的时候,不会有人带着他,有坏事的时候,往他身上推,不会有人替他站出来说一句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