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对,两块。”
  “给我拿一块。”夏老师马上掏出两块钱,放在桌上。
  用瓷碟装着的小蛋糕和银叉子一起递过去,夏老师眉开眼笑:“哦哟,老有腔调咯。”
  一口华亭腔的普通话。
  他叉了一小块蛋糕,咽下去,眼睛都眯了起来,满脸的陶醉:“味道一模一样”
  少妇问道:“跟哪里的一模一样?”
  “以前我在一家白俄人开的咖啡厅吃过一块,这个做的跟那个味道一模一样!很多年没有吃到过这么正宗的蛋糕了,里面刷了糖酒液?”
  王雪娇笑道:“没有,那个根本没见到有卖的,刷的就是普通糖浆水混牛奶液,蛋糕么,只要步骤对,用料足,就不会出错的。所以我才敢在这个小店里做,要是太难,我就放弃了。”
  “特别好,特别好”
  那个小女孩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夏老师手里的蛋糕,嘴巴微张,夏老师把蛋糕吃到嘴里,闭口嚼动,咽下,她也跟着闭嘴,咽下眼睛跟着叉子走。
  夏老师看见了,蹲下身子,叉了一小块蛋糕:“清羽要不要也吃一口。”
  清羽下意识点了点头,又好像发现自己犯错了似的,赶紧抬头看了一眼少妇。
  少妇笑道:“我也买两块尝尝。”
  银叉很小,是用来把蛋糕切成一小牙,再插进去吃的,讲究的是一个情调。
  小朋友不在乎什么是情调,只关心实惠,清羽一把抓住蛋糕,就往嘴里塞,弄得一手一脸的奶油。
  少妇熟练掌握银叉的正确用法,用叉子边缘切下来一小块,再插到嘴里。
  吃了之后,她的眼睛陡然睁大:“这跟我上次在香港吃的一模一样。”
  “没错,我就说这家店的奶油蛋糕味道特别正,哎呀,真没想到,会在这里吃到。”
  夏老师疑惑问道:“你们不是卖炒菜的吗?怎么还卖蛋糕,鲜奶油不好找吧?”
  王雪娇信口就编:“我爱人的朋友是跑运输的,帮一个什么糖酒公司跑了几单货,结果那个公司拖他的货款,说没钱给,要么拿货抵,要么就等个三年五载再结账,他没办法,只好拿了货。我们想帮帮他,就把我们能用得上的东西买了。
  我看做蛋糕也不难,试过几次就成了。”
  少妇轻笑:“你挺善良。”
  “做生意嘛,和气生财,多交朋友广结缘,今天我帮他一把,明天他帮我一把,人情就是这么来的嘛。”
  夏老师赞道:“有远见,你将来一定会做大生意的!”
  “谢谢,承您吉言了。”
  少妇又问了一些关于小饭桌菜单的问题,王雪娇说:“每周一定,现在的话,主要是看夏老师这边招生的情况。虽然说众口难调,不过,我们还是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喜好。不能一拍脑袋就定。”
  少妇和夏老师连连点头:“想得真周到。”
  夏老师吃完蛋糕,满意地叹了一声:“要是有手磨咖啡,就更好了。”
  “咖啡?我听说,有一个很贵很有名的,那个叫鸟窝牌?”王雪娇装傻。
  夏老师笑着纠正:“是雀巢牌。”
  “哈哈哈,雀巢就是鸟窝嘛,没错。”
  少妇也跟着笑起来。
  两人就这么走了,也没说准要不要订。
  根据王雪娇多年的经验:不要看现在谈的欢,没留订金的事情,统统当它不存在,就连留了订金的事情,都有可能会黄。
  她都已经吃过好几次订金了,老板付了订金,启动项目,陪着玩命连轴转了好多天,然后项目暴毙,所有人的心血和投入的资源都白费。
  王雪娇起身,数了数小蛋糕,估计够卖的了,便打算收拾东西。
  忽然看到一个系着红领巾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桌上被王雪娇削掉的蛋糕边角料。
  “阿姨,这个,你是不是不要啦?”
  “要。”
  “都切下来了,还要啊?”
  “对!能卖好多钱!”
  王雪娇把条状块状的蛋糕边角料放进烤箱,打到130度,开十五分钟。
  柔软的蛋糕变成了酥脆的蛋糕干,王雪娇掂起一块丢进嘴里,还行,跟加了白巧克力的比起来,寡淡了一些,不过焦糖味、麦香味和蛋香味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也挺好吃。
  她“咔嚓咔嚓”干掉一块,又伸手去摸第二块,不知不觉连吃三块。
  一转头,发现戴着红领巾的小孩子还没有走,还在眼巴巴地看着她。
  “想吃?”王雪娇问道。
  小孩点点头。
  “五毛一包。”
  小孩低下头:“我没有钱,能不能用别的东西换呀。”
  “行。”
  小孩在身上摸摸索索,最后翻出一包没开封的梅子,上面写着“广澳梅”。
  此时,传说中的“童年经典”辣条,刚刚7岁,创始人都还不知道在干嘛。
  广澳梅、亲亲虾条、山楂片、华华丹,才是童年经典天团。
  王雪娇不爱吃话梅,她只喜欢吃话梅糖。
  “没有别的了?”
  小孩也不知道她要什么,把书包打开给她看:“有漫画。”不止有漫画,还有一张五十块。
  王雪娇指着五十块问道:“你不是说你没钱?”
  小小年纪,就说谎。
  小孩紧抿着嘴,片刻之后才说:“这钱我不能用。”
  “不能用放在身上干什么,不怕丢啊?”
  “用一分钱,都要记账,写原因。我家人不让我吃零食,不能用。”
  王雪娇:“广澳梅是怎么来的?”
  “……”
  王雪娇严肃起来:“偷的?”
  小孩被如此严重的指控吓了一跳,连忙摇头:“是我,用钱买的”
  “哪来的钱?”
  这孩子怎么前言不搭后语的,别真是摸了同学的钱包吧?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现在就偷金,长大偷什么,她都不敢想!
  王雪娇从来就不相信“孩子还小,他什么都不懂”,只要身边有人这么干,孩子有什么不懂的,只不过是年纪小,缺乏经验,做事手段不那么高级,心事都挂在脸上,容易被人看出来而已。
  小孩被她一吓,嗑嗑巴巴地说了实话。
  学校一般放学时间是下午四点,这个时候,双职工父母肯定没到家,孩子可能就会趁这个机会出去疯玩,不写作业还在其次,万一遇到什么危险,就是大事了。
  所以学校有一个名为“困难班”的延长班,会延一个小时到五点,由班主任或是其他主课老师盯着写作业,写完就自习,也不准说话。
  如果父母担心孩子放学会不回家出去瞎遛,他们就会让孩子参加“困难班”。
  老师不能白白加班,加班费就从家长交的“困难班费”里支。
  钱不多,十八块钱一个学期。
  不过这孩子一直向自己父母报价二十,还有两块钱,就是这孩子自己当中间商赚了差价。
  此时没有“家校通”,也没有“班主任通知群”,孩子说要多少钱,只要“中间商”的清醒一点,报价不过于离谱,家长也不会多想,说要,就给了。
  他拿两块钱买了不少零食,现在已经都吃完了,只剩下一包广澳梅。
  这事吧王雪娇也干过,她家里不缺钱,但是跟这孩子家里一样,钱可以花,但一定要说明钱花到了哪里,现在想想,是为了防止孩子学坏,当时只觉得窒息。
  自己淋过雨的王雪娇,决定让这孩子稍稍感到一点人世间的温暖,她收下了广澳梅,给孩子一大包蛋糕干。
  孩子连连摆手:“不要这么多,要是我家人看到我拿这么多蛋糕干回去,要打我的。”
  “分给你的同学和朋友吃呀。”王雪娇知道这会儿小区的小花园里应该有不少趁父母没回家,抓紧时间玩耍的孩子们,男生拍洋画、“扎地皮”,女生踢毽子,跳皮筋
  这包蛋糕干,说不定还不够分呢。
  忽然,她看到张英山回来了,又阴阳怪气地补了一句:“像你这么可爱的小朋友,一定会有很多朋友吧,没有朋友,也一定能马上认识新朋友的。跟某些大人不一样。”
  小孩觉得王雪娇是在夸他,开开心心地说了一声:“谢谢阿姨!”
  就拿着蛋糕干跑了。
  张英山听见王雪娇在阴阳他,假装没听见,走进屋,洗了洗手,准备备战晚餐。
  晚餐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原来占道经营也就是店里六桌,店外三桌,现在店外有十六桌,居民会老年活动中心的塑料椅子和桌子都被热情的居民们扛出来,主动替他们加桌。
  终于,物业的人来找他们了:
  “你们这也太过份了!这么多人,你们就应该再租几个门面房,而不是把马路占一大半!”
  王雪娇是想那就算了呗,咱们撤回来,老老实实做六桌,也省得累个半死。
  然后,她在人群里看到了刘智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