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个摆蒸饭包油条的摊主隔着围墙栅栏,看着他俩忙碌的身影,忍不住问了一句:“这么早就来啦?”
  “嗯,这边不是先到先得么,怕来迟了没地方了。”王雪娇一边排凳子,一边笑着说。
  早餐摊主的表情有些复杂:“啊?你们不是对眼家的亲戚啊?”
  “不是呀,我们第一天来摆摊,不是说先到先得吗?”
  早餐摊主摇摇头:“摆在里面的摊子,早就划好位置了,你们新来的,这么硬抢,怕是会有麻烦哦。”
  王雪娇问了才知道,有个叫“对眼”的,常年在这里摆盒饭摊,跟大市场的管理人员很熟,平时就算他最后一个到,也绝不敢有人占据这块位置。
  所有能摆的位置,都已经有主了。
  剩下没人摆的地方,不是厕所门口,就是运货车的通行道,连停一分钟都不让,更不允许摆摊。
  王雪娇回忆了一下上次来这里看到的场景,虽然确实有不少摊子,但并没有摆满,塞进他们这么一个小三轮车大小的摊位绰绰有余。
  “我上次看了,应该能放得下。”
  早餐摊主摇头:“不是放得下放不下的问题,是他们愿不愿意让你们放的问题。”
  “我们先试着谈谈,谢谢你的提醒。”
  谈?谁愿意把自己的利益拱手相让?
  早餐摊主心想肯定是从未见过人间疾苦的傻妞,当下也不再劝。
  现在离开门还有一段时间,王雪娇对许咏说:“咱们是不是应该熟悉一下这两栋楼里的情况,要是李超美和肖威需要帮忙,咱们也好快点到。”
  “你去吧,去年搞打击盗窃的时候,我已经把这两栋楼摸得比我家还熟了。”许咏摆摆手。
  王雪娇揣着昨天用所里那台吱嘎作响的针式打印机吐出来的几十页菜单,先往北楼走。
  大市场北楼一楼二楼卖家具和灯具,三楼四楼卖建材涂料,王建国要买的铁皮烟囱就在三楼。
  五楼卖各种花里胡哨小摆设,六楼卖小家电。
  整个北楼特别亮,除了楼里本来就有的灯光之外,卖家自己会加灯。
  卖家具和灯具的自不必说,常年灯火辉煌。
  建材涂料特别怕有色差,要是不开灯,刷墙的大白都能变成大黄。
  小摆设打光跟不打光的气质天差地别。
  小家电也讲究一个质感,不锈钢得打了光才漂亮。
  南楼就不一样了,一楼卖零食,二楼三楼卖贺卡、塑料彩色拉花等等节庆用品,对灯光要求不高。
  四楼五楼卖衣服,六楼卖布料和家居布艺代加工,对颜色也比较讲究,虽然没有北楼那么亮,比起一到三楼强多了。
  王雪娇一边看一边想:如果我是想把假纸币花出去的人,一定会选南楼的一到三楼,全是小生意,人多事多,摊主容易忙中出错。
  一个女摊主看见王雪娇在这里绕了好几圈,即不是市场管理处的人,也不像摊主,疑心她是来踩点的小偷,便开口问道:“你是哪个摊的?”
  “你好!我是门口卖卤菜盖浇饭的!”王雪娇急忙拿出菜单,双手递给她。
  菜单上只有六行字:
  卤鸡腿盖浇饭
  卤鸭四件盖浇饭
  卤猪蹄盖浇饭
  卤猪脸盖浇饭
  全家福盖浇饭
  全部十块,加卤蛋五毛,加卤豆干一块!
  “我们可以送饭的!”王雪娇热情地介绍,“我第一天来,搞不清这边摊位哪儿是哪儿,怕误了送餐,就提前来踩个点。”
  女摊主扫了一眼菜单,皱起眉头:“你们这饭也太贵了吧?两荤三素的盒饭才卖五块,你们有多少菜啊?卖十块?”
  王雪娇昂首挺胸:“五块钱的两荤是假两荤,我知道的,他们连鸡蛋都算荤。
  我们是真材实料,我们的肉都是从肉联厂直接进的!不是从不知道哪里拖来的伍二歹鬼的肉!”
  伍二歹鬼是本地话,意思是人不正经,货来路不正。
  哪个老板不说自己卖的东西最好?
  女摊主笑笑,没多说什么,继续忙着摆她的货:
  一捆一捆的塑料管、一叠一叠的方形彩纸,一把一把的细绳子和小珠子。
  以及带香味的贺卡、手写名片、同学录、几大撂贴画,以及本子、笔等等学生必备文具。
  王雪娇知道彩纸是叠千纸鹤的,绳子珠子是自己编手链的,就是不明白塑料管是什么东西,五颜六色,又细又软又长,管子上还有银色的散粉:“这是吸管吗?”
  “叠星星的。”女老板这会儿把自己手上的活忙完了,还没到开门时间,见王雪娇有兴趣,便抽出一根管子,在手上先打了个结,形成五边形,接着把管子一圈一圈的缠上去,再用力捏出五个角,就变成了一个塑料五角星。
  “哦~”王雪娇在一部叫《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的老片子里见过成品,女主角捉了鬼以后就把它们变成幸运星,装在瓶子里。
  女老板确实特别会做生意,别人卖管子,最多搭售一个玻璃瓶,装上九十九个。
  她搞出了新玩法,教人把塑料星星串成门帘、窗帘,直接卖套装,窗帘七百根管子起步,门帘两千,钩子、塑料丝线都是算钱的。
  王雪娇叹为观止,顺便继续推销她的盖浇饭:“要不得说能在大市场赚到钱的都不是普通人呢?
  你平时都那么辛苦了,更得吃好一点。
  我们家的卤肉,不仅肉好,味道也好,是国卤师傅八十年不传人的秘方,我专门拜师学来的!要是不好吃,你把我的摊子砸了。”
  女老板见她说起自家卤肉一脸骄傲的模样,想起自己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为了开第一单,也是这么努力吆喝,不由生出了一种想帮帮她的冲动:“好,那我就给你一个开门红,中午十二点给我送一份卤鸭四件过来。”
  “好嘞!”王雪娇也掏钱,向女摊主买了一本本子、一支圆珠笔:“也送你一个开门红!”
  王雪娇找了个安静无人的地方,把南楼和北楼的大致摊位分布情况、消防楼梯位置、一共有几个出入口都画了下来。
  等她画完,时间到了八点半,大市场管理处的领导来上班了。
  王雪娇径直去敲门,管理处领导记得这个凭着一通嘴炮,把老太太说得忘记跳楼的年轻女警。
  得知她是来调查假/钞的时候,管理处的领导表示强烈支持,不管她们要什么支援都给,区区一个摊位的事,那可太简单了,管理处主任拍着胸脯表示:“别说你们已经占了位子,就算别人占了,我也得把他轰走!”
  王雪娇笑道:“那就不用了,我们查案也是为了太平,要是把人赶走,那不就成扰民了嘛。”
  “行,等他们来了,我跟他们都说一声。”
  王雪娇赶紧说:“这是保密任务,让太多人知道,一传十十传百,咱们就抓不着人了。”
  “那些人不来我们这不是更好吗?”管理处领导眼睛一亮,最好把他们都赶走,别在我的地盘上出事。
  王雪娇立马打断他的幻想:“我们在的时候,他们是不敢来,但是我们又不可能长长久久在这里待一辈子,三五天就走了,绝对待不到过年。
  这里这么多商户,要花假/钞,肯定首选这。
  我们一走,他们还不抓紧时间把这几天囤着的假钞都拿出来花?
  到时候摊主跟顾客一起上天台,南楼北楼的楼顶站满人,哗啦啦的往下跳,你们这年还过不过了?”
  光是想到那个场景,管理处的领导都觉得头皮发麻:“明白明白!绝对保密。”
  该打的招呼打了,第一单开门生意也算谈妥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王雪娇心情十分愉快,向她的卤肉摊走去。
  作者有话说:
  请质疑物价的朋友们注意:
  第一、女主压根不想卖掉,她的梦想是把卖不掉的肉带回去大家分。但是又不得不稍微卖一点意思意思,遇到谁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拉倒,并不想走大众亲民路线。
  第二、九十年代初的大市场里的小老板是有经济实力的,超过了现在很多发达城市的最低工资,在大市场做这种定价只会被认为是想随机挑肥羊宰一刀,不会认为女主是不想卖或者有其他企图。
  王雪娇同志理解大家希望她能把物价放在合理的、正常的、九十年代水平,然后卖光之后早早回家。
  但是她不能早早回家。
  第5章
  再次提醒物价问题
  女主是故意的:
  第一:她只有一桶肉,卖完就没了,在大市场一守要守一天。
  第二:她想把肉带回去。
  第三:当时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定价,同样的东西,有三四块的,想定三四百也没人管,1996年的《打工奇遇记》里就说了这个问题,宫廷御液酒,一百八一杯。反正卖不出去自己负责。
  解释结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