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林之念站在风沙中,看着城墙的位置。
  突出的三面城墙与西面的高山衔接,围住了百山全郡,选址自然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城墙的高度和宽度,建城的材质也不理想。
  她轰开这里没有难度。
  林之念看向赵意、碧玉:“有什么想法?”
  “水泥筑墙?”
  他们现在有这个技术?可郡主问了,应该不止如此。
  可,土墙、石墙,都经受不住炮火的攻击,唯有水泥石是最好的选择。
  林之念却觉得差得多,后世水泥标号有很多种,导弹落地不足厘米坑洞也是水泥,她们现在的水泥硬度远远不够,就要增加其他东西提高其坚硬程度。
  “耐火土,沙子,水泥混搅试试。”
  林碧玉疑惑:“这……”耐火土……
  旁边一位老者闻言,看眼为首的郡主,懂了:“坩埚?”熔炼铁水用的器皿?
  林之念看眼老者,笑笑,她见过坩埚水泥浇铸的城墙,抵住了炮火的攻击,但能不能更硬:“差不多,边缘的位置修筑坩埚城,城门,继续提高水泥硬度,我要它混为一体又雄伟宏大。”
  “是。”
  ……
  十里外。
  罗绒儿将孩子从车上抱下来舒展下手脚:“快到了吧?”大夫人都带上姑母了,应该也不会嫌弃她才对。
  何况,她也不是白白跟着,她还带了纺织技术,夫人不止一次夸她在这方面有天赋,应该是不会嫌弃自己一家才是。
  陆竞阳安顿好后面的人,从侧面过来,新的橡胶轮胎的确让赶路更为平稳,可坐久了也累:“我问过了,快到了。”他们是带了一些熟练工。
  只是路途遥远,需要拖家带口的,路上就慢了些。
  罗绒儿嘱咐孩子慢些跑,让人跟上去看着孩子,才看眼周围。荒山野岭的,按说该越走人越少才对。
  但她怎么觉得路上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就这么一会,她们遇到三波往百山郡走的车队了。
  而且穿得都干干净净,成群结队,看着比他们都精神。
  罗绒儿还问过了,他们都是去百山郡的。
  罗绒儿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他们不会都是奔着夫人去的吧,听说夫人有很多产业,有的写了她的名字,有的没有。
  不会是这些人听说百山郡成为郡主的驻地,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吧?
  罗绒儿神色渐渐严肃,她以为,她千里迢迢过来,怎么也是诚意,夫人不会不收留她才对。
  可,如果这些人都是来投奔郡主的。
  而且看样子他们都有各自的‘手艺’,那自己岂不是就显不出来了:“快,让咱们的人赶紧吃,吃完就上路。”一定要快。
  陆竞阳刚刚歇下:“不修整了吗?”
  “还修整什么,你看看这周围的人都是跟我们抢路的,一定要快!”奇怪了,一路上没遇到一个劫匪?
  “抢路的?”陆竞阳不明所以,他也发现了,越接近百山郡路上遇到的人越多。
  按说不应该啊,百山郡偏远,不该这么多人才对。
  陆竞阳靠近妻子,压低声音:“这些人要对我们图谋不轨?!”
  “你想什么!”罗绒儿见有人看过来,压低声音:“我怀疑他们也要去百山。”
  “怎么可能?”陆竞阳觉得罗娘胡思乱想,他们怎么可能去百山,人家是去云丰,再说去百山郡做什么,吃风沙?!
  他可听说了,百山郡现在就在刮沙尘,这个时间段没人去的。
  这些人穿得这么体面怎么可能找那个不痛快。
  就是他去百山郡也是受够了徐不歪。
  他不是没想过让辑尘帮他换个营地。
  可是辑尘自从之念走后……
  总之,他宁愿一事无成,回来陪罗娘经营作坊,也不再回去忍受徐不歪那个疯子!
  第314章 他他他
  “你别管可不可能,赶紧去叫崇崇,我们继续赶路!”
  陆竞阳觉得罗娘,想风就是雨,杞人忧天,怎么可能都去百山郡。
  但也不敢说罗娘异想天开,只能放下饼,转身去叫孩子,赶紧赶路。
  ……
  百山郡府内。
  郭太守热情满面,礼贤下士地接见了封县县令李思明。
  李思明诚惶诚恐不敢当。
  上次来百山郡,郭太守可没有看自己一眼,说是二十六县令跪见郡主大人,听着他一个县令好似与太守大人只差一点,经常见面一样。
  其实不然,那天他们跪着,也距离太守大人很远。
  更不要说平日他们向上陈述职务,那也是向郡丞长史简述,哪里能像现在这样见到太守大人。
  “李县令真乃天纵奇才,竟然能想出这么妙的主意。”真是让他如饮甘露,久旱逢雨啊。
  李思明听到就是这事,完全不敢托大:“哪里,哪里,都是下官名下一位刘姓师爷的功劳。”自己这些年远不如从前了,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
  郭太守闻言不赞成道:“思明老弟谦虚了,那也是你知人善用、有识人之明,难道各县内没有这等眼光的师爷吗,但谁将事情做好了?只有你,这就是你的功劳。”
  李思明闻言松口气,但依旧不敢认。
  郭太守虽然夸着李县令,心里其实想着那位师爷。
  看着眼前的肥头大耳、酒囊饭袋的脸就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但是就如自己说的,总是有一个优点,不打压贤能,才能让有志之士出来,也算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于是赶紧温和地问:“那位师爷叫什么名字?”免得显得自己怠慢,被人抢了去。
  李思明就知道:“大人,人就在外面,叫刘宗田。”
  “那你讲什么虚礼,怎么不直接把人带进来?快,让人进来,不用,我亲自去迎。”
  李思明闻言心思一动,也赶紧跟上:果然人带来是对的。
  ……
  郭太守那个热情啊,比对李县令还热情,他这里焦头烂额的事一大堆。
  就算让下面各县城照搬封县的一系列方法,他这里每天也递上层出不穷的其它问题,急需人解决。
  刘宗田看到郭太守的那一刻,心里的不安才彻底落了下去。
  不拘一格,哪有那么简单,多数是说说而已。
  他连举人都没有考中,怎么可能为官,各大县城,就连县丞都要举人出身,更不要说他只是一介不入流的师爷。
  但,郭太守亲自出来迎他,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知道他会升,但没想到太守会亲自给他升。
  刘宗田急忙见礼:“草民——”
  郭太守直接将人扶起来:“刘师爷说的什么话,什么草民不草民,只要能为郡主解忧,都是我百山好官员——”
  刘宗田闻言隐隐压下心里的激动,莫非……这就是他等的那个机会?
  让他等到了。
  ……
  刘宗田、李思明从太守府出来,还有些不可思议。
  刘宗田升了,不是他以为的升到有朝廷认可的八品县丞,而是七品郡府工司,此职负责维修官舍、谷仓、监狱、驿站、渡口等。
  总之统筹所有百山郡建设,目前还要直接对接城建一司。
  握现今最大的实权。
  就是说那些动辄百万银子的工程,以后都会由他检验完质量后,在他这里被评估发放。
  这是多高的位置。
  李思明也升了,出任从六品吏书,统管百山郡所有户籍地簿。
  这个位置吧……
  如果不是百山郡在大规模发放户籍,就是一个闲职,完全不如他一县之主做得痛快。
  可现在的局面下,也算……是实实在在升上来了。
  何况,郡主的策令大家都在摸索,单一句‘爱民如子’就够所有人喝一壶。
  所以他这个位置,勉勉强强也可以,至少能睡个好觉了。
  ……
  夕阳西下的汴京城,沉重、安逸。
  大道上走着匆匆忙忙返程的人。
  陆辑尘从宫里出来。
  西门的守卫见状,默默地收刀垂首。
  大周新封的太子殿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陆辑尘步伐沉稳地穿过皇城的重重门户,从金碧辉煌的宫殿出来,一季已完全走完。
  去年冬雪天,他以为今春花开时,他们会一起在百山郡。
  想来多么可笑。
  她未到百山时,他走不得;如今她到了百山,未站稳脚跟时,他还是走不得。
  一开始太子的身份,只是为了安抚皇上。
  现在却实实在在变成了套在他身上的枷锁。
  以太子的身份离开汴京城,对之念来说是滔天的流言蜚语,是妖妃祸国的开端,甚至是众人想杀之后快的出气筒。
  他自己留在这里,可又在留什么?
  权势滔天的背后,他的心像被秋风吹过的落叶,空落寂寥。
  陆辑尘没有骑马,也没有坐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