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圣上捋着虬髯的手一顿,惊愕地看向皇后,眼中除了不敢置信,更多的是惊喜、欣慰!
  “乳粉能喝饱?”圣上很难想象。
  “回陛下,量足够就能,若再配上足量白糖,绝对能保障每个军士的体能!
  除乳粉、白糖,还能再掺入豆粉、米粉、盐、油等,按比例混合再压缩,可极大省去粮草运输不便弊端。”苏樱回道。
  此言一出,李承乾、李泰不免惊讶,刚才没见你说!
  “刚想到的!”苏樱笑笑,都说到这份儿上,不妨再添把火。
  “陛下!时辰到了!”门外徐直等了许久,不得不提醒。
  “嗯,很好!这事儿暂且压下,不得泄露!宫宴后再详谈!”圣上激动道。
  牵着皇后的手,帝后率先走出两仪殿,前往玄武门,今年的宫宴在玄武门举办。
  太子随后,四皇子李泰在后。
  苏樱像个小跟班,走在最后,左瞅瞅、右瞅瞅,准备找机会溜走。
  可是对宫里不熟悉,帝后在前,沿途闲杂人都避让,苏樱连个问路的都没有,只好默默跟着。
  “别乱走,跟上!”小胖墩回头,见苏樱到处张望,低声道。
  李承乾听到,亦回头,“一会儿进了宴会场,孤让人送你回苏大人那里。”
  “不用!小苏大人跟我一桌便成!”李泰觉得麻烦。
  再说跟小苏大人一桌,能聊许多有趣的事儿,比看无聊歌舞有趣得多。
  “青雀!”李承乾着恼。
  “成何体统?你让小苏大人与你同坐,那些命妇如何议论小苏大人?前两日卢家的事儿忘了?”
  “哼!难不成小苏大人不与我同坐,那些命妇就能闭嘴?嘴长在别人身上,爱怎么说你能堵得住?本王不怕!”
  李泰一脸无所谓。
  “你是不怕,小苏大人云英未嫁,尚未婚配,你痛快了,置小苏大人于何地?”李承乾质问。
  “我…”李泰无可辩驳。
  “两位殿下莫争,臣一会儿找自己的座位。”苏樱觉得这俩兄弟啥都爱争个高低,着实不妥。
  不怪李泰会生出想法,圣上偏疼,有心之人撺掇,偏偏又是离储君之位最近的,稍微蹦一蹦就能够到,怎会不动心?
  有心之人会撺掇,跟兄弟俩不经意间的争宠不无关系。
  进入宴会大厅,帝后落座最上首的龙凤座,太子单独坐下一阶左首。
  李泰在宴池左手的皇子坐席第二位,三皇子李恪坐第一位。
  苏樱问了内侍,准备往后面找爹娘。
  “小苏大人,就坐这里吧,正好我还有问题请教。”李恪开口道。
  “就是,小苏大人,宫宴马上开席。”李泰本就不想苏樱走。
  “哎哎,你们说啥?找父皇做啥?”五皇子李祐急忙凑过来,让宫人把他的案几往这边挪。
  李祐本就随性,宫规啥的就没太放眼里,要不也不会大咧咧谋反,一路招摇,像脑残。
  鲁王李元昌见状,也默默挪过来。
  原本整齐的座位,都挤到李恪、李泰这里,苏樱想走也走不了。
  “给小苏大人安置一副案几!”李恪对宫人道。
  宫人不动声色打量苏樱一眼,很快搬来,安置在皇子们后面。
  上面的帝后见苏樱被皇子拉住不让走,笑着对视一眼,乐见其成。
  平常这几个儿子很少能玩到一起的,倒是这小苏大人像粘合剂,把几个臭小子聚到一块儿。
  太子李承乾看着苏樱被几个皇弟围着,七皇叔也凑过来,眼神不悦地瞪着李泰。
  李泰不经意瞥一眼兄长,心中得瑟。
  皇子对面坐着妃嫔们,杨妃、阴妃见自己儿子罕见地挤一堆。
  拉着一名七品官员热络地说话,还安排座位,帝后竟无任何不悦,不觉诧异。
  再打量那官员,身形纤瘦,分明是一女娘,心中了然,这便是传说中的岭南女官苏樱。
  皇子座旁是功臣、勋贵们。
  房相见怪不怪,泰然自若,反倒是其中一人不时投来审视目光。
  那目光不太友好,被几位皇子缠着问东问西的苏樱都无法忽略。
  瞥过去,是位紫袍勋贵,与圣上年龄相仿。
  李泰顺着苏樱目光看过来,冲紫袍勋贵道:“阿舅!”
  第502章 真炮灰没跑了
  “四殿下!”长孙无忌冲李泰行礼,表情严肃,一板一眼,并无甥舅间的亲昵、随和。
  随后目光平静地看向苏樱,面无表情,意思不言而喻。
  “长孙大人!”苏樱恭敬行礼。
  “四殿下,这是何人?”长孙无忌无视苏樱。
  “阿舅,此乃火器研究所的苏署令!”李泰看出长孙无忌的不喜,“我们有事要谈。”
  说罢,拉苏樱坐自己左边,胖乎乎的身躯挡住长孙无忌的视线。
  安抚苏樱:“小苏大人莫要理会,我阿舅上年纪,不喜喧闹!”
  声音没压低,就这么赤裸裸传到长孙无忌耳中。
  长孙无忌心被狠狠扎了一下,妹妹打压自己就罢了,连外甥都向着外人,眉头拧了拧。
  房相听到,不动声色地在心底闷笑。
  四殿下谁的面子都不给,狠起来连自己舅舅都不放过。
  苏樱笑笑,也许她已从中窥到一些真相。
  作为玄武门之变最大功臣之一,圣上登基后,由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进拜尚书右仆射,成为当执宰相。
  长孙皇后却认为外戚不该如此显赫又兼具实权,会给后面外戚带来不好的开头,汉朝便是前车之覆。
  于是力劝兄长辞去宰相之职,长期不担任实职,只保留司空、司徒、太子太师等虚职。
  圣上惋惜,赐他开府仪同三司。
  长孙无忌很有大才,雄心壮志。
  受诏与房玄龄颁行的《贞观律》是《唐律》基础,也是古代律学杰作之一。
  年轻力壮,一身才干,因身为外戚,却不得不屈从妹妹的旨意,居家赋闲,心中不憋屈才怪!
  蛰伏十年,直到长孙皇后薨逝,再无人阻拦,才被圣上重新启用。
  李承乾是长孙皇后用心教导和栽培的储君,已长大成人,有自己的党羽,长孙无忌无足轻重,甥舅关系并不怎么亲近。
  长孙皇后死后,蠢蠢欲动的几股势力开始搅动,太子李承乾被各方势力围剿,长孙无忌乐得袖手旁观。
  在李承乾与李泰相争最激烈、白热化阶段,长孙无忌如同隐身人。
  待李承乾落马,圣上命他与房玄龄、萧瑀等审讯太子谋反案,活跃异常。
  在圣上挑选储君人选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以辅政大臣身份辅佐李治,深得李治信赖和倚重。
  永徽四年,借高阳公主、房遗爱谋反案,趁机诛杀李恪。
  并将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等与自己政见不和者,一并清理,流放岭南。
  长孙皇后当初担忧的外戚势大干政成真。
  后在李治废后、立后一事上,得罪李治和则天女帝,被许敬宗诬陷谋反罪,流放黔州,被逼令自缢。
  其子皆被罢官,流放岭南。
  曾经他怎么弄的别人,最后报应一一落在自己身上。
  “小苏大人?小苏大人?”李泰凑到苏樱面前。
  “啊?殿下何事?”苏樱思绪被打断。
  “酒樽、酒樽!”李泰将酒樽塞到苏樱手中。
  不知何时,宴会已开始,众人举起酒樽,起身齐齐向帝后恭贺。
  苏樱跟着起身,“恭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恭祝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平身!”圣上微微抬手道。
  “谢陛下、谢皇后!”众人一饮而尽,复坐下。
  酒清冽、寡淡,有酒味儿,但远远比不上现代白酒的浓度和烈性。
  那时的酿酒技术很差,清酒产量低,提纯技术也不行。
  欢乐喜庆的伴乐声,充斥着祥和的年节气氛。
  宴池不打眼的角落,乐坊的乐师演奏着丝弦管乐。
  宫人鱼贯而入,有序列队给各桌上菜和酒水。
  宴池中有舞娘在跳宫舞。
  这些舞没啥新创意,不过是活跃气氛,皇子们头都没抬,挤在一块儿闲聊。
  “嘿!你们怎么都在这里?”酒过三巡,大家开始串台。
  杜荷拿着酒樽过来,大咧咧坐到鲁王李元昌身边。
  又来两少年,挤到李泰身边,“惠褒,忒不够意思,这么好玩的事儿不带上我们!”
  “令武、遗爱来啦,快坐快坐!”李泰往苏樱身边挪了挪,给两位少年让出空位。
  俩少年坐下,笑嘻嘻冲苏樱行礼,“这便是传说中的小苏大人吧?”
  “见过柴二郎君、房二郎君!”苏樱拱手道。
  “咦,神了,我们还没说是谁,你咋就认出来了?”柴令武好奇。
  苏樱无语,“四殿下不是唤了你们名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