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小苏大人去哪儿?”正说着,四皇子李泰的车马到苏府门口。
“四皇子殿下!”苏樱行礼,“今日不上课?”
“下学了,昨日忙高明的事儿,今日该我的了吧?”胖乎乎的李泰笑得憨憨的。
“呃,四殿下,制糖需要的工具、原料还没备好。
我去一趟客栈,看看一同来的岭南孩子安排的如何,要过年了,衣食住行不能马虎。”苏樱没想到李泰这么上心、急切。
“我陪小苏大人同去!”李泰毫不介意,“工具、原料需要哪些,清单给我,我让人先准备。”李泰不容推拒。
“一个底部带网眼的木桶,木桶支架、大木盆、大铁锅、黄泥、活性炭。”苏樱报明细。
“你可记住了?”李泰问身边内侍。
“殿下,活性炭为何物?奴婢不曾听过。”身后内侍惶恐。
李泰看向苏樱,他也没听闻过。
“活性炭是将木炭碾碎…”苏樱正要讲解。
“小苏大人,正巧,孤带你去看看,研究所要如何规划!”东宫车马亦到。
“太子殿下!您也不上学?”苏樱看着这俩兄弟,今日自己又不轻省。
不是说太子、皇子的课业很紧么?咋随随便便往外跑?
“这也是课业之一,不然我们怎能轻易出来?”
后面车马中下来两位少年,其中一位与太子年龄相仿,亦是皇子服饰。
这位皇子走到李承乾身边,随意拍了拍太子肩头,“是不是,高明?”
“见过鲁王殿下!”苏樱躬身行礼。
“咦,你是如何认出本王的?”鲁王李元昌甚是惊讶。
这小苏大人还真像高明说的,聪慧绝顶。
“臣蒙的!”苏樱一本正经。
本来想说与太子最要好的皇子非鲁王莫属,想了想此话不当。
容易让人误会李承乾与李泰兄弟不睦,把有些事儿挑破,有挑拨离间嫌疑。
十几年后,这位鲁王在促使太子李承乾与圣上父子离心一事上,作用不小。
太子谋逆,也跟他一味撺掇、鼓动脱不了干系。
此刻夸赞他与太子关系亲近,除了令李泰难堪,也给李承乾错误暗示,李元昌值得信赖。
那自己罪过大了去!
李元昌,太上皇第七子,与太子李承乾同龄,武德三年封鲁王。
从小深得兄长李建成喜爱,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圣上将这位七弟养在身边,与太子李承乾一起读书,玩耍。
贞观十年,李元昌封汉王,书画上颇有造诣,擅长行书与画马。
但却时常在太子李承乾与圣上之间拱火,本就紧张的父子关系更加紧绷。
挑唆太子搞第二场玄武门之变。
贞观十七年,被纥干承基出卖,太子谋逆案暴露,汉王李元昌被赐自尽。
“哈哈,高明,小苏大人果然是个妙人!”另一位年龄稍长,约摸十六七岁的郎君大笑道。
“小苏大人,那你猜猜我是谁?”
“杜二郎君!”苏樱淡淡道。
“嘎!”杜荷笑容僵住,“神了,我等从未见过,竟能一下认出!”
苏樱笑笑,没说话。
杜荷,名相杜如晦次子,娶圣上与长孙皇后之女城阳公主为妻,城阳公主便是长孙皇后前不久诞下的小公主。
杜荷性情急躁、易冲动。
李承乾谋逆案便是他出谋划策,让太子装病,诱骗圣上来探望,制住圣上,奉为太上皇。
事情败露,被斩首,妻子城阳公主改嫁。
“这下相信了吧?小苏大人非等闲之辈!”李承乾面露得意之色。
“幸会、幸会!”杜荷冲苏樱拱手行礼。
“杜二郎君客气!”苏樱还礼,此时这几位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无忧无虑、快意人生。
“今日有幸,随高明见识见识小苏大人的奇思妙想!”
杜荷说罢便作势邀请苏樱上马车,完全无视先到的四皇子李泰。
“慢着!”李泰叫住,“小苏大人今日有事,答应教本王制糖!”
向来在圣上面前得宠的李泰哪里吃得这亏?当着自己的面抢人!
“四殿下,高明这事儿事关重大,可耽误不起!”本是太子伴读的杜荷力挺太子。
双方人马在苏府门前僵持,京兆府的人每日吃瓜不停。
“呃,太子殿下,臣先去客栈,看望岭南游学的孩子们安置是否妥当。
研究所规划图这两日暂时出不来,趁此空隙,臣想先把四皇子的事儿处理了,殿下以为如何?”
苏樱左右平衡,既要维护太子威仪,又要顾及四皇子面子,不让兄弟俩起冲突,最后累的是自己,
“可!”李承乾认可,“既如此,孤也学学如何制糖!”
跟在苏樱身边,随时能学到很新鲜的东西。
于是一帮人上车。
“小苏大人与孤同乘!”李承乾邀请道。
“殿下,臣有事还未与四殿下交接清楚!”苏樱为难。
本来正与李泰讲解活性炭,李承乾这边人马一来给打断,整的很尴尬。
“青雀一起!”李承乾没犹豫,总之苏樱必须上东宫的车。
“哼!”李泰不是很高兴,但没有当众拂兄长面子。
“殿下!”车马旁一位年约二十六七的侍卫伸手,李承乾借力上车。
李泰、苏樱跟着上车。
“去哪儿?”李承乾问。
“坊内西南门的福隆客栈!”苏樱回道。
“纥干侍卫,西南门福隆客栈!”李承乾吩咐。
“是,殿下!”刚才那侍卫恭敬道。
“纥干承基?”苏樱惊呼。
第490章 未来的主宰者
“莫非小苏大人也听闻纥干侍卫的名声?”李承乾得意道。
“呵呵!”苏樱笑而不语。
这位纥干承基,彻头彻尾的投机者,为了活命,朝李承乾背后捅刀的小人。
原本边关士兵,武德末年在北边打突厥,后来卸甲,滞留长安。
仗着义气之名,纠结一帮武人,干些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勾当,行走于权贵门第之间。
后来攀附上李承乾,深得信任,坐上东宫侍卫长位置。
替李承乾培养一百多名死士,对付李承乾最痛恨的人,比如酸腐于志宁,太子之位觊觎者李泰等。
端着东宫的饭碗,私下里跟其他皇子勾勾搭搭、眉来眼去,频送秋波,顺便捞私财。
贞观十七年,五皇子李祐在齐州谋反,圣上赐李祐自尽,同时彻查跟谋反案有关的人和事。
顺藤摸瓜找到纥干承基,发现李祐谋反案中,有这位东宫侍卫长的身影,按律当斩。
大牢中,纥干承基为活命,告发太子谋逆!
不但免于死罪,还被任命为祐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
直到显庆元年,这位卖主求荣的狗东西寿终正寝!
太子谋逆案,第一受益人九皇子李治,第二受益人长孙无忌,第三受益人便是他!
“小苏大人,这位纥干侍卫本事了得!”李承乾有意向苏樱显摆。
来自后世的苏樱知道纥干承基是个什么东西,但李承乾并不知晓。
纥干承基花重金请人引荐给李承乾的,引荐之人自然要美誉纥干承基。
仗义、悍不畏死、办事牢靠、有勇有谋云云。
十二岁的小少年哪里识得人心险恶?
言谈间纥干承基表现得豪迈、壮志凌云,誓死追随的死忠样,迷惑了李承乾。
长孙皇后尚在,太子之位无人撼动。
纥干承基自然死忠,尽心尽力、出谋划策,极力展现自己的谋略、手段、勇敢,一步步从侍卫爬上侍卫长之位。
长孙皇后薨逝,日渐长大的太子有自己的主见,与圣上有分歧时,再无人中间调和。
一帮酸腐痛斥太子这不行、那不行,到圣上面前邀功。
一堆人长久说一个人坏话,任谁都认为问题出在被非议的人身上,成功挑拨,引得父子离心。
李泰又因偏宠,被有心大臣利用,渐渐生出野心。
再加上追随李承乾的不是猪队友,就是别有用心的!
最后这位倒霉太子,终于谢幕!
“唉!”思及此,苏樱轻声叹息。
好好的太子,因为娘死得早,被居心叵测的大臣当成加官进爵的垫脚石!
历史上最悲催、最意难平的太子之一!
“小苏大人叹气什么?”李承乾惊讶。
自己慧眼识英才,收了纥干承基在身边,怎么小苏大人不恭贺,反而叹气?
“我有吗?”苏樱一脸莫名,装迷糊。
“你不知道?”李承乾惊了,想了想道:
“想来,千里迢迢刚回京,又马不停蹄操劳事务,劳累疲惫所致!”
“嗯!也许吧!”苏樱重重叹一口气。
看着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眼中一闪而过的惋惜和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