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都知道荒沟村里有好东西,这次机会难得,来看看传说中的荒沟村,到底有多神奇。
  从官道转进村道,就让他们震撼,村道都能这么宽敞,不比官道差。
  哪像自家的山路?崎岖蜿蜒又难行。
  路上还有不少运送水泥的车队,送往榕县,来来往往的人不少。
  渴了喝路边竹管里的水,有不少附近村民背着吃食来售卖,无人驱赶。
  卖东西的人很自觉,弄脏的地面走时收拾干净。
  热闹程度快赶上黑风乡的集市。
  也有不少人往荒沟村去,参观也罢、玩耍也罢,荒沟村没人阻拦。
  牛车到村口,一打听,都很热情指路,顺着道走,就能看到很大、很气派的校舍,有人在门口接待。
  女子校舍门口谢清韵、苏绿、裴玉真、王弗如、裴玉瑶在接待。
  “请问这里是女子官学吗?”看着气派的青砖白墙大瓦房,有些被吓住。
  “是!你们是来报到的?”谢清韵问。
  “正是!请问在哪里报到?”确认后下了牛车,提着包袱。
  “录状带了吗?给我!”谢清韵道。
  “带了、带了!”农人夫妇忙从包袱中翻出,身边的小女孩好奇打量几位女娘。
  谢清韵核对花名册,找到名字冯倩儿,填写报到内容。
  一手漂亮的小楷字,冯倩儿看得一眼不眨。
  羡慕道:“呀,写的真好看!”
  “要不了多久,你也能写这么一手漂亮的字。”谢清韵笑道。
  “我不行!我很笨!”冯倩儿不自信。
  “谁说你笨啦?笨的人能考上官学?”谢清韵好笑。
  “你要真笨,岂不是说面试的考官们更笨,被你这个小笨蛋给骗啦?”
  “没有、没有,我不是那意思!”冯倩儿紧张的直摆手,越发说不清了。
  “好啦,逗你的!这是你的书箱,里面有笔墨纸砚、书本,这是两套服饰,官学里必须统一着装,这是宿舍号牌。
  明日正式开学,就是女子官学的学生,每旬有一日休息,不回家,一学期结束才回家。”
  谢清韵依次递过书箱,服饰包袱卷,交代官学的规章制度。
  这里偏远,一日时间赶不回家,路上也不安全,只在村里玩耍。
  “省的!”冯倩儿点头。
  打开包袱卷,是两套天蓝色学子服饰,细葛布,左胸处银色线绣着女子官学几个小字。
  还有一双蓝色千层底儿布鞋。
  “嘶!”冯倩儿的爹娘惊得直抽冷气儿。
  这辈子也就出嫁那日穿过细葛布,从此再没穿过。
  女儿命好,考上官学,不但所有费用全免。
  居然还有新衣裳穿,还是细葛布!多漂亮、鲜嫩、大方的颜色!
  小女娘穿着,个个神气活现的!
  那布鞋,跟常见的绣花鞋、男式靴不同,厚厚的布底子,均匀、细密的针脚扎的鞋底儿。
  套脚深,不易掉落,行走方便。
  这女子官学来对了!
  当初倩儿哭着闹着要报名,夫妻俩听信旁人撺掇,不答应,说念了书的女娘不好嫁人。
  倩儿又哭又闹又绝食,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饿得奄奄一息。
  夫妻俩没法,只得答应。
  后来才知道想报名的女娘可多了,好些都被糊涂爹娘给拦下。
  那日面试,县令大人、管官学的教谕、还有小苏大人现场考校,刷掉上百号女娘。
  没考上的女娘,难过的当场掩面而泣。
  这会儿又是书箱、笔墨纸砚、还有官学服饰、布鞋,终于觉得女子读书也挺好的。
  村里去了五六个女娘,就倩儿考上,夫妻俩很是虚荣了一阵。
  这会儿更甚,回去不得好好显摆几日?
  细葛布的官学服饰!天蓝色的,那颜色老稀罕人了!你们这辈子穿过吗?没有!
  “走吧!我带你去宿舍!”苏绿招呼冯倩儿。
  “是!”冯倩儿去提书箱。
  被她爹娘一把抢过,“倩儿你跟着阿姐走前面,阿耶、阿娘给你拿!”
  “我是官学先生,姓苏,唤我苏先生便是!”苏绿轻言细语。
  “啊?你们是先生?天啊,你们才多大?”倩儿娘惊讶得嘴张老大,她以为先生是中年妇人。
  比倩儿不过大一两岁,竟是先生!这、这,能行吗?
  “我们是小苏大人弟子,包括刚才接待的几位,都是官学先生,以后由我们授课!”苏绿淡定道。
  “小苏大人!”倩儿娘不吱声了。
  小苏大人跟这位苏先生差不多大小,这几位女娘皆是她弟子。
  没话说!人与人不同!有的人天生比别人聪慧!
  校园里有教学楼、书馆、实作楼,宿舍楼、食堂、茅厕、洗澡间,路是水泥路,还修了小花台
  倩儿爹娘走一路,惊叹一路!
  镇上的乡绅、富人都没这么豪华的宅院,自家倩儿却能在这里念书识字,还有书馆耶!
  赚了、赚大发了!倩儿爹娘恨不能大笑三声!
  那些眼红倩儿考上官学的,说什么倩儿嫁不出去的,他们一辈子进过青砖大瓦房吗?住过吗?
  来到宿舍,推开门,屋里两边各摆一张床,中间是两张书桌和椅子。
  床头还有一只带锁箱子,收纳各自私人物品。
  床底有两个盆子,洗脸、洗脚盆。
  “乖乖!这哪里是念书?这分明是富家小姐的日子!不用下地干活,风不吹日不晒。
  白吃、白喝、白穿、白住,还有人教你念书!换了我,我也想来!”
  倩儿娘终于理解为啥女儿要死要活一定要报名。
  万幸自己答应了,不然上哪儿后悔去?
  挑选了靠里的床铺,刚把东西归置好,又来了名女娘,也是入住这间宿舍。
  打着赤脚,斜挎背着打满补丁的破包袱卷,一手提书箱,一手夹着服饰包袱卷。
  身上好几个补丁,但很干净,想来是一路步行走来的。
  五月的天儿,开始热起来,满头大汗。
  嘴唇微抿,眼神坚毅,是个性子倔强的女娘。
  见冯倩儿坐在靠里的床上,便知靠外的是自己的。
  冲冯倩儿友善地点点头,把自己的东西放下,逐一归置好。
  “阿耶、阿娘,你们回去吧!”冯倩儿催促着爹娘,“再晚天得黑了!”
  “省的、省的!”倩儿爹娘依依不舍出了官学。
  第445章 高抬贵手
  未时末,乌泱泱来了一帮人。
  梧县县令宋玄羽、刘师爷、教谕、支教学子;
  桐县县丞林冲之、桐县教谕、福禄、支教学子、十名女娘。
  州府胡长史、管人事和文教的司功参军。
  谢清韵几人忙着办理女娘们的入学手续,苏樱带着福禧负责接待。
  郑娘子带着妇人们负责做饭菜招待。
  “欢迎、欢迎各位大人!”苏樱拱手道。
  “哎呀!这就是咱们梧州、岭南、乃至整个大唐的第一所女子官学?走,参观参观!”
  胡长史容光焕发,带头走进学校。
  荒地盖学校就这点儿方便,要多大就有多大。
  “嗯,不错不错!”胡长史不住点头,“听闻这砖瓦粘合用的水泥?”
  “是!效果媲美糯米、黏土粘合剂,还省粮食,省时省力。”苏樱回道。
  “看看,谁说咱梧州偏远、蛮荒?明明人杰地灵嘛!咱梧州如今出了多少好东西!
  如今有支教,又有女子官学,过几年出几位进士!咱梧州那将是多少人羡慕的风水宝地!”胡长史豪迈道。
  “就是!来支教的各位学子用心做事,将来必定是朝廷栋梁!”宋玄羽不吝大力赞美支教学子们。
  这些寒门学子真不含糊,尽心尽力做事,这女子官学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教学楼正对的南墙上刻着校志,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宋玄羽撰写的,参与者中不但有官员、教谕,还有两个县的支教学子。
  学子们没想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那种自豪感、归属感油然而生,挺胸抬头!
  将来提及大唐第一女子官学,自己也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
  这份荣耀不但载进校志、县志,还要在族谱单开一页。
  不止这些人,还有第一批女学子,也录入其中,她们是开创历史先河的,值得记载。
  “书馆咋样?可有乡绅捐书?”胡长史关心道。
  这次将那些乡绅、吏员、商贾之女刷掉,换了自己,指定不能捐书的。
  “无!如今是空的!”苏樱坦言。
  “那、这书馆岂不是白白空置了?”胡长史很是惋惜,“该留几个名额的!”
  “无妨!给福隆商队去了信,沿途会收集各种书籍,另外给长安去了信,找圣上要书。
  不求经史典籍,只求各类水利、农时、医学、药学、冶炼类书籍,女子不科考,那就多看些实用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