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苏步成背着手,目光逡巡,“拿来我看看!”
“是、是!”苏辰彦忸怩半天,磨磨蹭蹭回屋。
苏步成拿过稿纸,珠算对算学的影响和意义,写了算筹的弊端、日常中的用途、意义等,还未进入正题。
“嗯,不错,立意新颖,很有实用性!写完我再看看!”苏步成赞许地点点头,想不到时常被忽略的辰彦肚里有点儿货。
“是!”苏辰彦没想到得了大伯夸赞,很惊喜。
写这个是从孩子们全都报考算学得到的启发,把为何学珠算、珠算的未来发展做一个阐述。
更像是珠算课的开宗明义,和前瞻性预见。
大伯的肯定,让苏辰彦找到自信,欢喜接过稿纸,欢欢喜喜回去继续写。
“时彦,明日写一篇大庾岭驿道对岭南发展作用和意义。”苏步成直接出题。
“啊?”苏时彦愣住,“大庾岭?不是阿耶在修么?”
“对,你父亲在修,那你知道为何要修?修的目的是甚?”苏步成问。
“道路拓宽,方便南北通行!”苏时彦道。
“把大庾岭所见所闻,以及重要性等写了,得空了我看看!”苏步成走了。
“如何?那帮岭南孩子在城北作甚?”王朝云问管事。
“回夫人,查清楚了!”管事擦擦汗,这两日安排几个仆从跟踪孩子,查了个七七八八。
“有寻到义兴郡公府高家的、有寻到中书省通事舍人郑家的、有寻到杜陵韦家的、有寻到司农寺少卿赵家的。
夫人您猜,还寻到谁家的?”
“谁家?”王朝云问。
“左屯卫中郎将李家!”管事凑近道。
“左屯卫中郎将李家?何人?”王朝云好像抓住了什么。
尽管李安俨受圣上信任,但他与隐太子李建成的特殊关系,朝中基本无人与李府走动,就连郑氏也是能不走动尽量不走动。
孩子们巴巴的跑去,意欲何为?
“有三个孩子,姓谢的、姓王的,还有一个俚人。”管事道。
“姓王的?可弄清楚了,出自祁县,还是晋阳?”王朝云怕误伤队友。
“琅琊王家,听闻是前朝的王则成。”管事特意留心查了王之禾。
“前朝?你的意思是这些孩子是前朝流犯之后?”王朝云迅速抓住敏感字眼。
“是!那帮孩子,除了俚人,俱是前朝流犯之后,四处寻故旧。”
王朝云坐那儿,想不明白,陈郡谢家、琅琊王家找李安俨作甚?
前朝遗老遗少与隐太子遗党勾连?隐太子子嗣已绝,图啥?
王则成是琅琊王家在朝中的最后一支,当初流放,太原王家出力不少,将王则成手中资源接管。
二十年了,不应该在岭南自生自灭?活下来的不该扎根岭南?
跑长安作甚?物是人非,还搅得起甚风雨?圣上铁血手腕,不是当年的炀帝。
卢贺洲掀开门帘进来。
“夫君!”王朝云接过丈夫的官帽。
“嗯!”卢贺洲坐下。一口气喝光茶盏里的水。
天天满长安跑,城西北一片的黄泥地铺平后,全城铺设排污道。
工部各部除了值守的,全都出去,各自分一片责任区,负责督导施工进度、质量。
身为工部侍郎满场转,累得要死,还一身灰尘。
这一工作方法是苏少尹提的,效率极高,往常在衙门划水的官吏们一个都没跑掉,全都明确了实施区域。
效率是提高了,成效也出来了,可人也累得要死。
最后圣上、太子、左右二相一致夸赞苏少尹,卢贺洲气得要吐血。
活儿是他工部的人干,功劳是京兆府少尹的、还有员外散骑常侍韦叔同、员外散骑侍郎李仲淹。
合着工部就是给人当垫脚石的。
“夫君,近日可见到城北有孩子四处寻亲?着橙色马甲。”王朝云话中有话的试探。
上次王端方被贬,丈夫明智的没帮腔,不然就是王、卢两家组团岭南游。
丈夫每日战战兢兢,就怕哪日被圣上抓住把柄清算。
“岭南来的那帮孩子?”卢贺洲问,“听闻是流犯之后,滞留长安考学,四处寻找故旧投靠。”
第378章 齐聚
“长安,我又回来了!”卢照时仰望着高高的城墙良久,心中千般滋味。
卢家举荐入仕,朝代更迭,去偏远、蛮荒的岭南梧州任职,一待十年。
都快忘了长安什么样子,如今回来面圣。
胡大朗看着巍峨城墙,两端看不到延伸的尽头,可以想见长安城得有多大。
“走吧!”卢照时放下帘子。
马车慢悠悠从春明门入城。
街上人来人往,两边铺子的伙计吆喝着招揽客人,小贩在人流中穿来穿去,兜售东西。
“长安真热闹!”胡大朗忍不住挑开帘子,眼神雀跃、兴奋。
出了岭南,繁华城镇不少,但像这么热闹的,只有长安。
“哎呀!真的有大食人!”胡大朗看到高鼻梁、眼眶深凹、面相怪异的人。
“前面便是东市,有时还能看到昆仑奴!”苏伯彦笑道。
“当真?”胡大朗眼睛瞪得老大,长安啥都能看到!
一旁的苏权彦好笑,三人陪同卢刺史回长安,四人中唯有胡大郎是第一次。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长安城贵族最钟爱的,街上时常能看到,样貌、体型与汉人迥异。”苏伯彦介绍。
新罗婢是来自朝鲜半岛新罗国的奴婢,单眼皮、五官小巧、皮肤光滑白皙、身材娇小,契合当时的审美。
性格温柔、声音温和、举止谦卑文雅,备受贵族欢迎。
菩萨蛮是来自天竺附近的一个叫女蛮国的女子(现在的缅甸),梳着高高的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链,如同壁画上的菩萨,故称菩萨蛮。
昆仑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黑皮肤,温顺、听话,身体强壮、力大如牛。
听闻这些奴婢的价格后,胡大朗咋舌,“乖乖,岭南上百亩水田两季稻才换这么一个奴婢?”
这认知让他意识到世上贫富差距有多大!
一亩地的两季稻除去税粮,可养活一个农人,可一个新罗婢价格就抵上百农人一年口粮。
很快车队来到崇仁坊,卢照时道,“进奏院到了!”
这是圣上为方便管理,在京城闲置的起居场所为各州县朝集使设置的休息场所。
诸藩镇进奏院不仅靠近宫城、皇城,还靠近东市,方便采买日常生活所需。
朝集使在京城办公时间从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日开始,到次年开春返回各地。
各地朝集使在这里处理本地事务,参与地方官员的考评,朝贡自己辖区的特产、贡品。
皇帝有时会亲自召见朝集使,了解地方经济、政治、军事等相关事宜。
进奏院的小吏出来接待,见是岭南梧州刺史,穷乡僻壤,不觉态度轻慢。
再一看好几辆马车,大大小小箱笼不少,更是鄙夷。
见多了那些穷山沟来的地方官,带些不值钱的土特产,到处走关系。
这梧州来的刺史想来也是如此。
解开绳索,搬卸箱笼很随意,“哐当”一声放地上。
“哎哟!轻点轻点!此物贵重!当心摔碎!”卢照时心一紧,里面是白瓷罐装的白糖、冰糖,贡品!
“大人这话,小的们皆这么搬运,嫌小的们干不好,那你自己搬吧!”几个小吏阴阳怪气。
这刺史没一点儿眼力见,眼瞅着年节到了,也不知道打赏,就想让哥儿几个下力?
一年就指着这两日赚点儿活钱。
进奏院进进出出的都是地方朝集使,哪一个不是四品、五品官?
绯红色从四品,多了去了,不都得塞钱袋子?
这是京城,不是你那一亩三分地,管不着我!
“?”卢照时没想到长安小吏根本不把外放官放眼中。
梧州十年,虽穷,但自己是主官,还真没给谁塞过钱。
到了长安,权贵一抓一大把,自己这从四品算个屁!
“马上年节了,各位拿去买酒喝!岭南梧州穷,没啥拿得出手的,就这点儿家当,还请各位高抬贵手!”
卢照时塞了钱,陪着笑脸说好话。
“大人客气!”小吏们大大方方收了钱袋子,这才轻手轻脚卸箱笼。
胡大郎想要打抱不平,被苏伯彦拉住,帮着解开箱笼,亲自卸下最重要的几箱。
在这里没有道理可讲,人人只认钱,不认人。
卢大人初来乍到,没必要跟人起冲突,免得后面刁难。
“大人,我等告辞!改日再来拜访!”卸完货,苏伯彦等人告辞。
“一路辛苦!快快回去吧!”卢照时拱手道。
“不问兄,不若上我家暂住,兴许令弟不疑也在我家!”苏伯彦邀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