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有理有据,深思熟虑下的倡议,绝非脑袋一热的冲动建议。
“善!”卢照时看完不免热血澎湃,恨不能撸起袖子自己下场。
目光在两人中热切逡巡。
“是阿樱!”苏伯彦躬身道。
“就猜着是她!此等打破常规思路的设想,只能是她!”卢照时道。
读书人、为官之人遵循的是律法、规矩,谨言慎行,很难有此等大胆举措。
“大人!”胡县令巴巴望着卢照时。
“嗯,此举涉及大唐律令,本官亦不敢轻举妄动,不若急奏长安。”卢照时略一沉吟道。
此举于国、于民皆有利,但与律令相悖,需慎重。
未经朝廷核准,擅自做主,会引来群臣弹劾,好事变坏事!
这会开一个坏头,下面州县可无视朝廷、无视律令,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祸乱地方,撼动朝廷、帝王权力。
“大人,离榨糖一月不到…”胡县令着急,等朝廷核准,水过三秋,黄花菜都凉了。
“慌啥?好饭不怕晚!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卢照时沉着道。
“即刻安排人三百里加急送长安,你等回去把该做的准备做好,若是核准,不会耽误时间。
若未核准,你们当治安、行业整治,给外地客商到来营造好的环境,也不算亏!”
“是,大人!”胡县令只能如此。
刺史大人都不敢轻举妄动,这事儿急是急不来的,必须走流程。
“正好把孩子们的延期过所一并送去!”卢照时卖一个人情。
“谢大人!”胡县令欢喜道,“大人,下官还有一封给二郎的家书。”
“呵呵!”卢照时被逗笑,这胡县令顺杆子爬的本事见长,“放下吧!”
“多谢大人!”告辞后,与苏伯彦出来。
府衙门口,一辆马车停住,下来一位年约四旬,清瘦疲惫的男子,身穿同样浅绿色的七品官袍。
双方默默打量,抬手一揖,算是打了个招呼。
第350章 这是岭南么
“三百里加急,即刻送往长安!”卢照时对驿丞道。
“是!”驿丞接过邮件,一封密信、一封家书、一份公文厚厚的,地址皆长安。
“大人,新任榕县县令王端方求见!”皂吏在门外道。
“哦,请他进来!”卢照时挥手。
驿丞拿着邮件下去,与王端方擦肩而过。
“下官王端方拜见刺史大人!”王端方进来,冲主座上的卢照时恭恭敬敬行礼。
“王大人来啦?”卢照时抬手还礼,“快请坐,看茶!”
皂吏端着热茶进来。
王端方端起茶盏,轻轻咂一口,大家世族再口渴,都不会急不可待的牛饮。
“王大人一路辛苦,跋山涉水到这蛮荒之地!”卢照时客气道。
“下官不敢!”王端方亦客套。
“家眷可有随行,可安置妥当?”卢照时关心道。
“回大人,下官母亲不堪颠簸,半路病倒,家眷滞留,下官先行前来报到!”王端方说着眉头微蹙。
这一路走来,疲惫不堪,岭南果然山多、瘴气多,若非身体强健,早已倒下。
卢照时接过王端方的官牒看,巡察御史平级调任岭南道梧州榕县。
巡察御史品级不高,但相当有话语权,可风闻而奏,官吏都怕被巡察御史盯上。
平级调任五千里外的梧州,这贬谪,不比苏步成的流放好多少,想来是被圣上厌恶。
“交吏曹核准!”卢照时将官牒交给皂吏。
皂吏拿去吏曹盖印、留档。
两人默默喝茶,不太熟,又是巡察御史贬谪,卢照时没有交流的欲望。
巡察御史最擅长的就是捕风捉影,嘴皮子厉害得很,还是少说为妙。
榕县原县令颜正五十有三,升迁无望,多次上书请求致仕,想回乡养老。
奈何这破地方,京官不肯来,岭南道本身就官吏不足,一直无法卸任。
这次终于如愿,有人接任。
“大人,听闻您在梧州任职十年?”王端方无话找话。
“嗯!”卢照时不置可否,淡淡应道。
“大人可是出自范阳卢氏?”王端方目光殷切。
“正是!”
“下官乃太原王氏!”
“久仰、久仰!”卢照时拱手道,目光中隐隐有不耐。
太原王氏他这里有一位,又不是没见过。
“巧了,小女乃卢家妇!”王端方毫无察觉,继续套近乎。
“哦,令爱嫁与卢氏何家儿郎?”卢照时有些讶异,不曾在长安任职,跟长安卢氏没有往来。
“工部卢侍郎二公子卢承业!”王端方凑近,亲切道,“不想这里遇到大人!”
眼中有千言万语,懂的都懂。
“哦!”卢照时看向门外,这官牒勘验要这么久?
“大人,下官初来乍到,还望多提点提点!”王端方见卢照时没搭话。
“王大人,梧州乃下下州,偏远、蛮荒、人烟稀少,汉俚杂居,也就这一年稍微有了些起色。
榕县颜县令年事已高,数次请辞,幸得王大人接替。
王大人来自长安,圣上寄予厚望,相信在王大人的治理下,榕县焕发生机,赶超梧县!”
卢照时硬着头皮说了一堆官场套话。
“大人,榕县…”王端方有些气恼,这刺史就会打官腔!
“大人!王大人的官牒勘验完毕!”皂吏拿着备份回来交还。
王端方接过,还想套近乎,却见卢照时端起茶盏,并未喝茶,小指、食指指向自己。
人家端茶送客了,王端方想说的话咽下肚,讪讪起身,“下官告辞!”
“嗯!”卢照时淡淡道。
王端方出得府衙,回头看看府衙,又看看古旧的街道。
来来往往的人流,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很有烟火气。
王端方满眼嫌弃,穷山恶水、未开化的蛮夷、失势的流犯。
本以为同出五姓七望,卢照时会高看自己第一眼,却不想压根不理会,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嘿、嘿!”马车突然停住,前面一阵喧闹,全是打夯声。
“怎么回事儿?”王端方掀开帘子,风一吹,有灰尘吹进眼中。
“哎呀!”放下帘子,用袖子擦拭好一阵,眼睛才睁开。
马车前行,但走得很慢。
王端方撩开一条缝,官道宽敞,可供四车并驾齐驱,岭南道也配修四车道?
路基铺满石块,填上泥土夯实,为不影响正常通行,施工一半道,通行一半道,
工地上民夫不少,打夯、填土有条不紊,还有的在上模板,捆绑竹筋条,有村民模样的管事现场检查、指导。
没有衙役拿着鞭子监守,民夫们主动干活,个个脸上笑容灿烂。
“你们这是服徭役?”王端方问。
民夫们见是穿着官袍的官员,恭敬回道,“是的,大人!”
“要修多久?”王端方又问。
“回大人,农闲便来修,农忙停歇,路修好便可。”
“这官道如此长,岂不是要一两年?”王端方职业病犯了,还当自己是巡察御史,鸡蛋里挑骨头。
“回大人,草民乃附近村寨村民,我们是分了路段的,各自负责修建各自村寨管辖路段,花费不了多久!”
“?”王端方愣住,还能这样修路?一直干的巡察御史,并不懂工部如何施工。
隔行如隔山是一方面,京官都自觉高人一等,哪会关注这些民生?
更何况这是苏樱提的建议,化整为零,分段施工。
民夫们离家近,节省饭钱和往来时间,修建时也尽心,谁也不想自家门前出行的路难行。
不但调动劳动积极性,还全路段同时施工,只要得空,民夫们便来修路,修路速度神速。
再走一截路,突然车速快了,也平稳了,马车行驶在灰白色的水泥路上。
“这便是水泥路?”王端方掀开帘子,目瞪口呆,这是岭南么?怎会有如此先进技术?
后面的路几乎全是水泥路,比州府的路宽敞,路上不少商队。
“前方何处?商旅如此多?”王端方好奇。
“回大人,前面桐县,出产豆笋、豆油、酱油,客商们去进货!”马夫回道。
“桐县?不是梧县?”
“大人,梧县还早,梧县比桐县还热闹!”马夫笑道。
第351章 我不带谁带
“噹、噹、噹!”油坊里裴三郎几人抓住撞木后退,再用力向前猛推,撞木狠狠撞在榨油机的木楔子上。
每撞击一下,木槽里的豆油就汩汩而出,顺着油槽流淌至油池。
“嗯,这撞击法出油多!”大家欢喜道。
重力式压榨法出油少得多,油慢慢浸出,还是这撞击法够劲儿。
豆子是刚收获的,晾晒几天,新鲜、饱满,用高温法压榨,出油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