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长安县、万年县县衙就在长安城内,当夜就行动起来,分派各曹下到乡镇村执行。
京兆府灯火通明,天可汗、太子、左、右二相在京兆府联合办公,这是大唐有史以来最高效的一次办公。
没办法,再不抓紧,关中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征战突厥的战略部署就得停下,引发一连串的变动。
一整夜长安城里马蹄哒哒,不知道的以为战乱了。
待天明,各坊、各大街道主要路口、城门口、官府门前都张贴了灭蝗官文。
有灭蝗之法、对各级官府的考核等。
声势浩大,雷霆之势。
“玄龄啊,要是所有官府都如此高效,我大唐何愁治理不好!”天可汗忍不住赞叹。
不过短短几个时辰,政令就直达基层,城外的长安县、万年县已经到处燃着熊熊焰火,空气中弥漫着蝗虫的肉香味儿。
“是啊!”房相揉了揉泛红的眼睛。
这个苏步成确实厉害,办事雷厉风行。
有了中书省、圣上授权,大刀阔斧下达灭蝗令,包括对涉蝗灾各州、县官吏的考核。
那考核环环相扣,责任明确,谁都别想在里面划水。
此人前途不可限量!
“呼噜、呼噜…”长期失眠的杜相伏在案桌上酣然入睡,打着呼噜。
忧心一年多的蝗灾终于得以遏制,安心睡个好觉。
“高明,熬了一夜,你不困?”天可汗见长子依然两眼灼灼,不见困倦。
“阿耶,儿子今夜收获颇丰!不困!”李承乾乐呵呵道。
说完,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打了个哈欠。
“走,随阿耶上朝,今日有好戏看!”天可汗很满意长子的表现。
大朝会刚开始,就有人跳出来,打着亵渎蝗神的旗号阻止灭蝗。
骂苏步成妖言惑众,要求将始作俑者苏步成立即斩首示众,向上苍赔罪。
苏步成是京兆府少尹,从四品,有资格上朝。
但今日苏步成与府尹李弘时都没来,安排完事项,两人各带一队,分东西方向到各州、县巡视灭蝗进展,督导灭蝗工作。
朝堂上的闹剧没空理会。
“陛下,苏步成藐视蝗神,妖言惑众,魅惑圣上冒犯蝗神,臣以为当诛!”又有人站出来。
天可汗定睛一看,巡察御史王御史。
上次苏步成被集体弹劾,就是他组织、策划的。
天可汗这些天暗中命人查过,此人出自王家,与工部卢侍郎之妻王氏同宗。
与苏家无冤无仇,搞这一出,皆因王氏看中王御史之女,想要退掉与苏家婚事。
至于能集体弹劾,除了王御史的三寸不烂之舌鼓动,还因为人人敬畏蝗虫。
苏步成的举动前无古人,好些人心中信念崩塌,自然激烈反对。
另一个原因,是挡了世家大族的财路,每一次灾荒,都是世家大族兼并土地的好时机。
苏步成组织灭蝗,帮了百姓,那些世家大族失去兼并土地的机会,自然恨得牙痒痒。
几股势力混杂在一起,围追堵截,苏步成一个小小县令哪有反抗之力?
好在天可汗盛怒之下,没有失去理智,没有杀了苏步成,而是流放岭南。
思及此,天可汗无比庆幸自己留住了苏步成性命,不然就失去一位能臣、纯臣!
“这位御史大人!孤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
天可汗未及开腔,阶下的太子看不过,抢先开口。
“太子殿下请讲!”王御史躬身,不明所以。
卢侍郎直觉不好,默默缩了缩身子,希望圣上、太子注意不到自己。
“王大人有职田吧?”李承乾问。
“回殿下,有!”
“王大人家中有私田吧?”李承乾又问。
“回殿下,有!”王御史觉得太子的话不是废话,打起精神应对。
“孤所知,各位大人的职田俱在渭河一带,亦是此次蝗灾区。”李承乾似笑非笑看着下面的王御史。
王御史不明所以抬起头,然后呢?
“敢问,王大人,去岁职田所得几何?”李承乾问。
“回殿下,比往年少了三四成!”王御史回道。
这个在场各位都一样,没啥可隐瞒的!
“王大人家私田呢,所得几何?”李承乾再问。
“...”王御史顿住,垂下眼帘,脑子急速转动。
意识到自己掉进太子殿下的圈套里了,这个问题不好答。
答多了,就问你为何你比旁人多?凭什么?同样是蝗灾区,为啥不吃你家?再一追问,露馅儿!
答少了,只要派人去庄子上核对,完犊子!欺君之罪!
“怎么,王大人老了?记忆力不好了?”李承乾语气不善,“可否要孤找人帮你想一想?嗯?”
“臣愚昧,谢殿下提点!”王御史认栽。
“哼!不知所谓!”太子砸下一句重话。
刚才蹦跶得欢的人全都闭嘴,有些话不能再戳下去,再戳就破了!
昨日听苏大人闲聊,才知蝗灾里,只百姓没灭蝗,那些权贵的庄子里都在灭蝗。
只是蝗虫实在多,它分不清权贵与百姓,哪儿有吃的,往哪儿蹦。
故而,权贵们还是受损,大概有三四成的耗损。
但与百姓的庄稼比,好了不止一星半点儿!
渭河沿岸的职田也有灭蝗,不然哪里养得起这么多官员?
这些人心知肚明,蝗虫是害虫,却愚昧百姓是神虫,心思歹毒。
“嗯哼!”天可汗适时打断太子的话。
“王端方,未老先衰,身体欠佳,酌情考虑,平调岭南下县锻炼锻炼,望王大人亦如苏卿,在岭南开创新局面!”
“陛下!”王御史如五雷轰顶,扑通一声跪下!
“怎么?王大人…”天可汗冷冷道。
“臣…遵旨!”王御史深吸一口气道。
于京官而言,平级外调至偏远地方,相当于贬谪,更何况是蛮荒之地岭南!
哪怕岭南升格为粮食专署区,在权贵们眼中,那里依然是蛮荒、未开化之地!
哼,算你识相!天可汗蔑视着地上的王端方!
你不是善搅风搅雨吗?苏家去岭南吃的苦,你也去吃一遍!
有本事再哔哔,就剥掉官身,让你也尝尝流犯的滋味儿!
卢侍郎背上一身冷汗,圣上不会无故发难,只怕早就等着,王端方这是撞上去了。
第320章 从此萧郎是路人
“京兆府尹李弘时、京兆府少尹苏步成!”街道路口的官文张贴处,有人念道。
“哟,这苏步成听着耳熟,莫不是前些日子圣上赦免的原长安县令?”旁边有人问。
这里是朱雀大街西面,隶属长安县管辖,知道苏步成的人很多。
“应该是吧?你看这是灭蝗令,有灭蝗之法,还有各级官吏的考核。
除了苏县令,还有谁有这胆量、魄力、能力做这些?”有人推测道。
“这苏县令厉害啊,因祸得福,去了一趟岭南,不过一年,就升迁了!”有人酸酸道。
寒门官吏顶天五品,再要往上突破,几乎不可能,如今苏步成做到了!
“你这话说的,人家苏县令灭蝗为了谁?为了谁被流放岭南的?
人家在岭南发现腐土肥田法,惠及天下百姓!不该升迁吗?
再说人家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灭蝗!为的谁?还是咱百姓!
比起那些靠祖荫、门第得官位者,我更愿意苏大人升迁,他为百姓做实事,多来几个这样的官员!”
人群中有人替苏步成说话。
“就是,苏大人升迁好,他想着咱百姓,替咱百姓办事!是个好官!”其他围观的长安县百姓纷纷道。
“我也没说苏大人不好啊!”被喷的人讪讪道。
“承业,这苏大人不是…”一名学子戳了戳卢承业。
“走吧!”卢承业呆呆看着官文上苏步成三个字。
鼻子酸酸,心中替苏家高兴,真好,又回来了!可惜,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去年卢家在城门口退婚羞辱苏樱,在圈子里传开。
私下里都觉得卢家做的太绝,退婚肯定要退婚,没必要当众羞辱,苏家女娘在中低层官眷中很有名声的。
再说当初是卢家几次三番求娶,人家磨不过才答应的,这会儿追着退亲还羞辱,做的太难看。
后来传出与巡察御史王家结亲,众人才恍然大悟,纷纷猜测其中的猫腻。
那日,卢承业得知苏家落难,急忙跑到工部找父亲,求他找人疏通疏通,救下苏家女眷,最少救下苏樱。
却不知父亲便是推苏家下水的元凶之一,怎么可能出手救苏家?
哀求无果,卢承业又跑去苏家见苏樱,苏家已被查封,人被带走。
再追到城门口,苏家早已被押解出城。
望着空洞的城门,卢承业恨自己无能,什么也阻拦不了,什么都做不了。